讽刺谴责 鬍塗世界   》 第七回 靠虛火施司務揚威 為幹兒宋媒婆出力      吳趼人 Wu Jianren

  卻說梁裁縫回到傢裏,已是不早,將近上燈的時候,周升已在那裏候了許久了。梁裁縫一見就恭喜道:“你老爺的事,十成裏有了八九成了,再等幾天看罷。”果然不到十天,就委了一個糧臺上的收支。這個差使,也算是個極好的差使。餘念祖極為感激梁裁縫,梁裁縫也就把這二千兩的一筆款子笑納了。
  那年正是中外打仗的時候,捐輸減了價。梁裁縫一想,這件事眼下是糊弄過去,但是,二千兩頭買一個差使,餘念祖就是癡呆,也還不至於癡呆到這樣。他來問過幾次,我聽說是這個差使,祇算遮人耳目的事。不然,你也沒有當過一項差使,怎麽立刻就出去署事?要是一半年裏餘念祖得了缺,自然是不敢來追究銀子的下落。倘若就這樣下去,恐怕餘念祖不肯幹休,那時反為不美。我看做官也是件容易事。我本來還聚了幾個錢,他又交給我一千多銀子,那張藉票就算是張廢紙,盡現在的捐個把知縣,已是綽綽有餘。我不如替我兒子捐了一個知縣,到遠點省分裏去。我想廣東地方有錢,很可以去得。不過想有差事,似乎也不容易,聽說那裏的候補官,直截有五六千多。要是像這位餘念祖,幾年不得事,豈不把老本都吃掉了麽?躊躇了好幾天,纔决意的替兒子捐個府知事。捧了一大筆銀子,托人去上兌。
  他兒子名叫有信,年紀二十四歲,讀過三年書,西瓜大的字也認得有一石。官場現今本不講什麽識字不識字。況且,梁有信又是個小老爺,更是不關緊要。等到領了照,把各路的帳目清了一清,又把這扇招牌賣了幾百塊錢,也沒同周升提起,帶了傢小,一徑到廣東去了。
  廣東的地方是賭風盛行,擺賭攤子的,城中不下幾千處。梁有信每日帶了三塊洋錢,到一個賭攤子上去,下一塊錢,或是打:,或是打二,一天祇認一門。要是一下着了,這天有了三塊錢,也就夠敷衍三天了。要是不着,再走一傢,還是照前的樣子打。前頭打的要是四,還是打四,難得三下都得不着。就是不着,他還有從前打到餘下來的,也可以勻着用。所以,傢裏的零用到不消說得,是盡夠的了,還有多餘。
  有天,梁有信正在一個攤子上看了一看,想去打四。忽然,背後爬上一個人來,拿了十塊錢打四。梁有信看得四好,也把一塊錢放在四上,那個人把眼斜着看了梁有信一眼。一回開出來,一看卻是三。那人登時放下臉來,嘰咕道:“人傢打四,管他什麽事?也要來舔屁股。如今,害得我也不着了,天下竟有這種渾小子。”梁有信也不理他,就走了出來。換了一個地方,還是他的老門道,依舊是打四。那人卻已跟了過來,看了看註碼,都是麽、二、三的,大約好有六七十塊錢,四上就祇一塊洋錢。那人又摸出十塊錢,押在三上,又問了一聲:“四上這塊錢是那一位的?”梁有情接口道:“是我的。”那人看見,就是方纔同他在那個攤子上同押四的人,心上大不高興,連忙回過頭吐了一口唾沫。那時得開出來一看,果然是四。那人大怒說道:“明明是個三,被他這個混帳東西一塊錢壓了去的。這些錢你們都收回去,所輸的通叫那個崽子賠。”擺攤子的兩手按住,早已把錢擄了進來道:“那就不成話了,這寶久已搖定了,那裏就會壓了去?”那人更怒,擄起袖子,惡狠狠對着梁有信搶過來,想要打他的神色。梁有信連忙躲開,又對擺攤子的道:“存在你處,我明天來取罷。”說罷,回頭就走。那人要追着去打,早被旁人勸住,還祖宗八代的駡了一大頓,梁有信祇當沒有聽見。那人看見梁有信走遠了還在那攤子邊混吵。早有人過來勸說,把那人的十塊錢依舊還了他,那人方纔把氣平了,又到別的攤子上打三去了。
  原來這個人姓施,叫子順,嚮來剃頭為業。剃頭的手藝卻不壞,在廣東撫臺衙門裏吃一分工食。因為這位撫臺有一個古怪脾氣,他剃頭是祇許剃頭的一手動,自洗頭、剃發、光臉、剃鬍子,不許剃頭的用另衹手。多少剃頭的都做不到,祇有這個施子順,單會這種手藝,還另有一種推拿的功夫,也是極好的,撫臺身上要有點不舒服,非得他推拿幾下子不成。他本是京裏人,撫臺外放知府,就帶了他出來,一直升道臺、臬臺,轉藩臺,升撫臺,都是他跟着,也算是舊人了。在衙門裏日子久了,一切情形都也熟悉,便在外邊招搖撞騙,無惡不作,甚至於說是替人傢求缺、求差。也有人上他的當,到後來都不敢發作,祇自認晦氣。他生性是最歡喜聚賭,可是最怕輸,輸了便有許多的賴皮法子。因此大傢都怕他,這些擺攤子的,尤其見了他頭痛,卻又不敢得罪他,現在已求着撫臺,賞了他一個五品功碑,居然也是水晶項子,他便做了袍套,買了一副補子。
  他在廣東的時候久了,已娶妻生子,一樣在外間賃了房子,房子門口貼上“施公館”的條子。傢裏也用着男的、女的好幾個,都稱他為老爺,他的女人就稱太太,氣派很不小,仿佛是什麽候補道府的樣子。有時候出來,也還坐轎子。撫臺也有點曉得,教訓過幾回,他亦如同無事一樣。
  他隔壁有一個媒婆子,姓周,娘傢姓宋。本來也常常走動衙門,到得這位撫臺手裏,更是走動的勤了。這個媒婆子非但會說會講,有幾分姿色,他還有個降神本事。撫臺的太太時常有病,每逢發了病,一定要宋媒婆去請神,求了方子,服下去就好。因此格外待他好,竟是一天不能離開。《四書》上有句話是:“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這兩個人就裏勾外連的朋比為姦,鬧的不成樣子。廣東官場上的人,奔走這個媒婆子門口的,十停裏到有八停。一天少說點,也有四五十乘轎子。有的見,有的不見,還有一種下流東西去拜幹娘的。逢年逢節送的東西,堆積如山,都不必說。
  這天施子順打賭攤子上回來,踱到這邊,施子順說要開賭,宋媒婆就答應了,派了幾個用人,分頭去招呼人,不到兩個時辰,早都已一個一個的來了,宋媒婆叫他兒子有福去陪客。宋媒婆年紀不到四十歲,早已嫁過五個男人。這個有福,還是宋媒婆第二個男人生的,因為傢裏沒有人,宋媒婆就領了過來。現在,宋媒婆因為已經嫁了五嫁,自己發過誓永不再嫁人了。有福陪着客,裏面一邊收拾開賭的桌子,一切齊備,方把大傢請到裏面去。
  施子順躺在炕上抽煙,不過略略擡擡身子。宋媒婆偏做出一種殷勤的樣子,一個個都應酬到,方纔請施子順坐上去搖莊。搖了一莊,施子順輸了五百塊錢,已經有點面紅耳熱起來,嘴裏已很有點不幹淨了。大傢曉得,他最是怕輸的,祇得大傢商通了,作偽詐輸。怎樣叫詐輸呢?等他要開寶盆的時候,大傢就拼着命揀那註碼頂少的一門喊。譬如,明明開了二,二上的註碼多,便叫三,其餘都是如此。一連二十下,施子順不但不輸,反贏了千把塊錢。偏偏有一個不知輕重的候補知縣馬廉,他因為自己要顧本,卻都是冷門上下籌碼。到得四更多天,方纔歇手,也有輸一二百的,也有輸二三百的,祇有馬廉,非但不輸,倒贏了六百多塊。施子順心上很怪着他,當時,也不好怎樣。眉頭一皺,想了一個法子出來,一定要叫馬廉去搖莊。
  馬廉先前不肯,後來看見施子順聲色俱厲,祇得恪遵臺命。那曉得,那班人還是這個宗旨,祇要施子順押在那裏,便替他喊那裏。不到四攤,馬廉已下去了二百多塊,馬廉急了。這一會施子順押了一個四,卻開出一個二來,大傢都趕着喊四。馬廉忍不住了,祇得指着寶盆說:“明明是個二,如何是四呢?”有一位穿缺襟馬褂的,對馬廉擠擠眼道:“兩個三,兩個五,如何不是四?”馬廉道:“一夜不睡,老哥眼花了,這是兩個二,兩個五,明明是個二罷哩。”當時大傢無話,馬廉就把贏的收了進來。接着,施子順又押了一下:,開出來,卻是四,大傢還是齊聲說:,馬廉道:“一個五,一個四,一個六,一個:,如何會是:?”就有人拿腳去踢馬廉,是叫他不要頂真的意思。
  馬廉看了寶盆,用手指頭一個一個屈着數給他看。施子順心上大不耐煩,不由的翻了臉。搶過寶盆,往地下一丟,摔的粉碎,嘴裏還駡道:“滾他媽的蛋,難道我施大爺還訛人麽?真是不開眼的東西。”大傢見施子順發怒,格外要討施子順的好,都硬派馬廉的不是。寶盆已經摔了,馬廉更覺不能分辨,真是有冤沒處訴,要改口也來不及了。不由的天良發現,一股惡氣也按捺不住,站起來就走。施子順看見他並不賠話,又不把錢賠出來,格外氣得不得了,不由的拍桌子大駡。大傢又幫着批評他的不是,並說他是窮花了眼了。還有想替他周旋的,說是他嚮來不能吃酒,今天吃了幾杯酒,所以失其常度;也有說他嚮來有個痰迷心竅的毛病;有的說大人不記小人之過。紛紛攘攘老大一回,施子順的氣纔有點平下去。就有人說:“明天叫他來磕頭罷。”施子順道:“不稀罕他這樣的狗頭!”那人道:“那也不是稀罕,是一定的規矩。難道他得罪了你老,你老就這樣罷了不成?”施子順道:“叫他等着罷,有他的舒服日子呢!”夏天夜短,早已天明。這班人的轎夫都來伺候着上衙門,這纔紛紛各散。
  施子順回了傢,就睡在煙鋪上抽煙,暗想:“我在廣東也算有名的人了,這個崽子竟不放我在眼裏,要不給他點紅白看看,人傢以後真要瞧我不起了。”眼珠子幾轉,早已想定了主意,便喊了一聲“來”。早有四五個管傢進來站着,施子順道:“那個猴兒崽子明天要是來,不許他進來。”那四五個管傢早就如雷的答應一聲:“是。”施子順又問道:“今天是初幾?”一個管傢說:“是初五。”施子順道:“今天衙門裏有事,我要進衙門去,叫廚房裏備點吃的,早早開飯。那天李傢送的熊掌,問問燉好沒有?”管傢答應了去,不一刻回來稟復道:“廚子說,還不能吃,總得後天纔可吃呢。”施子順道:“這個狗養的,這樣懶。去對他說,明天晚上不整好了端上來,我是送他南海縣裏去。”管傢答應着就去傳諭。
  這時候,太陽出了,施子順反迷迷糊糊睡着在煙盤子上。約摸晌午的時候,祇聽得門口有人打門,管傢趕緊去開門,問什麽事?纔知道是撫臺衙門口聽差的,因為撫臺要剃頭,喊不到他,發了氣,所以特地來請他的。管傢忙過去推醒了施子順,告訴明白。施子順也慌了,連忙擦了一把臉,披上一件馬褂,跟了來的人一同進衙門去了。
  卻說頭天晚上開賭,大傢到齊後,宋媒婆也就過去安置了,所以這一夜的故事都不曾知道。到了次日,有福便:一的說了一遍。那曉得,這個馬廉是宋媒婆的心愛幹兒子。聽見受了施子順的氣,還聽說要毀他,心上頗有點不自在,就問有福道:“他的點子,你到底看見沒有?”有福道:“看見的,馬二哥實在不錯。一個五、一個四、一個六、一個:,如何會是:呢?”宋媒婆道:“雖是賭錢,都有規矩的。這又不是拿勢力壓服人的事,這是不作興的。也罷,我去勸勸他罷,叫你二哥過天賠個禮就算完了。”有福答應着。宋媒婆等到早飯過後,便去見施二奶奶,托他勸勸子順。又說自己同了小馬來磕頭就是了。
  那曉得施二奶奶更是不知高低,不聽猶可,一聽宋媒婆替他說情,格外的如火上添油,索性指天畫地大駡起來,並且還夾了幾句混話。宋媒婆可是能受氣的人呢?早已滿腹煙生,冷笑了兩聲,走回來。又對有福道:“等到施大叔回來,你請他過來,我對他說。”一直到了上燈的時候,施子順纔回傢來,滿臉上不高興,大約是很踫了大人一個釘子。一到傢,他的女人便把馬廉有宋媒婆的包皮,所以欺負你這一番話說了一遍。施子順一腔怒氣,本來無可發泄,卻好藉着這個機會痛駡了一頓。
  接着又是有福來請他,施子順道:“我不得空,我要同人做對,就做定了。我也不顧那個人的腰桿粗不粗,要有本事,各人做各人的去。”有福聽見話不投機,祇得回來告訴了宋媒婆。宋媒婆大怒道:“好,好,這小子竟是發了昏了!既是如此,你就去對馬二哥說,不許過去陪禮,有天大的事有我哩!就是有人殺了他的頭,我賠給他!”一面說着,一面氣烘烘的叫打轎子上院。
  列位要曉得,施子順一月不過見撫臺五六面。這位撫臺剃頭,是按着初五、十四、二十三三個日子,所謂月忌的日子剃頭。至於推拿,往往是撫臺不舒服的時候,又不敢開口多說話。施子順不過是瞎吹,其實並沒有一點權力。宋媒婆是時常進去,不見大人,就見太太、姨太太,說兩句話比什麽都靈。
  這回到了院門口,下了轎,扭了過去。門口人曉得他來慣的,非但不阻擋,反到同他謙和的很。當時,宋媒婆到了上房替太太們請了安,說了些閑話,大遠轉的說到:“候補知縣馬廉馬大老爺極有纔具,新近不知道怎樣不見機,得罪了施司務。施司務說是要求大人不答應他,可憐他嚇的像個小鬼的一樣,昨天找我去替他求神。我勸他說是大人這樣的精明,如何能聽施司務的話?再也說不信,他這到是一件新鮮笑話,說給太太解解悶。”太太道:“那個施司務?”宋媒婆道:“就是剃頭的施子順。”太太笑道:“剃頭的那有這樣能為?況且他如何會得罪施剃頭的呢?”宋媒婆冷笑了一聲,也不作聲。
  太太詫異起來,一定要問。宋媒婆道:“太太一定要問,我也不敢不說,可不是我送來說人傢不好。施司務在外面是無般不做,哄嚇詐騙,件件都會。新近不知騙了什麽人,說給他求個缺,講定了一大筆錢。馬老爺曉得了,勸那個人不要做,說咱們大人一清如水,那裏會有這樣的事?那個人果然相信,回覆了施司務,施司務問起,所以就恨極了馬老爺。在外邊各處發了話,說非求大人參他不可。就是這個緣故,太太可千萬別對大人說,祇當是我媒婆子來搬弄是非。”
  太太聽了大為不悅道:“這還了得!大人不過因為他手藝好,所以諸事優容點,那曉得慣到他這個地步!現在是祇要有個會一隻手剃頭的,早已開發了他,祇是沒有這人,所以他纔跳上架子哩。”宋媒婆道:“一隻手剃頭的人,別省卻少,廣東並不稀奇,多的很呢。”太太道:“大人問過幾次,都說沒有,怎你說多得很呢?”宋媒婆道:“那是施司務的鬼。太太不相信,我明天同兩個進來,大人高興,就試試他手段如何?”太太道:“好,好,就這樣。你明天也不必自己來,打發人送來就是了。”宋媒婆道:“我不來不成,我不來,他也不得進來。”太太道:“也好,你進來談談罷。”宋媒婆又夾七夾八的說了一會,方纔走了。
  到了次日,果然同了一個人進來,身材極其靈便。太太早已對大人說過了,宋媒婆一嚮是直出直進的,便也無人阻擋。大人卻並不是剃頭的日期,因為太太說了,就叫他進來試試手段,果然剃得好;就是推拿工夫,也勝似施司務。當時就招呼留下,開他一份工食,卻並不曾開發姓施的。姓施的曉得了,便知道站不住,央同夥裏替他告假,也是試探試探的意思,那知大人也準了假。施子順便收拾了行李,戴了帽子,上來磕頭謝飯。大人又賞了四十兩銀子,給他做盤纏。大人也是怕他回到京裏去說些不相幹的話,因此還千分優待他。施子順嘴裏雖感激,心上卻是恨極了宋媒婆了。諸事已畢,便即搭船回京去了。按下漫表。
  且說馬廉知道宋媒婆替他爭了這口氣,心中大樂。從此以後益發親近,問安、視膳,雖說是幹兒子,就是親兒子能夠如此,也就可以算做孝子了。宋媒婆又替他謀了一次署事,是潮州府屬的大埔縣。但馬太爺並不認識什麽字,幸虧身邊有一個老傢人,文理卻尚通順,寫個把片子,封把信,都是這個人經手,叫做江明。馬太爺署了事,江明以為這錢漕稿案一定是他的了。那知馬太爺卻又是一樣心,以為若是給他這個職事,便不能時常在身邊指使,所以祇派了個伺候簽押房。江明心中很有點氣,馬太爺還是一會叫寫這個,一會寫那個,江明沒好氣,便故意的延捱。馬太爺先還好說,後來便有要反臉的樣子,江明越發仇結的深了。但是日行公事,都是刑錢老夫子作了主,輪不到江明說話,江明告假又告不脫。後來,馬太爺索性訓斥起來,說:“你要不好好的辦事,一定要打你板子,辦你的遞解。”江明氣得目瞪口呆,從此所辦的事,也明欺馬廉不懂,更加不成東西了。
  廣東地方上人,吃洋行裏飯的人最多。有一日,馬太爺坐了堂,有一起毆辱斯文的案子。原告是個在學的生員,因為教村館,打了學生,這學生的爹是當過洋行細崽的,便來同先生吵鬧,又刷了先生兩個嘴巴。先生怒極了,便來告狀。馬太爺先問了原告,纔帶上被告,一看這個細崽的妝束,竟是一個洋人,不覺吃了一驚。就連忙退堂,招呼把被告請進來,分庭抗禮坐下,又賠了許多不是,纔開中門送出去,反到把原告打了二十手心,還要移學註劣,總算求了下來。當時,看的人都不懂這個講究,還當是被告與馬太爺有交情呢!
  這位原告既被細崽毆辱,又被縣官無故打了二十手心,心裏十分不甘。便糾了一班同學,送了一張公呈到府裏去上告。府裏看了也覺詫異。然而每年收受縣裏的陋規不少,又不能不偏襢縣裏,也含糊批駁了。這班人就大為鼓噪,一直告到省裏去了。臬臺準了狀子,派人下來密查,馬太爺也得了信,祇得到省裏去走了一趟。一則因為法案情離奇,想去設法消彌。一則因為到任後,還未接太太來署,順便可以同了太太到衙門裏來。當時計議好了,一徑帶了江明,還有幾個跟班,到省裏來。
  他住的是東門裏的公館,剛剛到得門口,看見門口出出進進的人實在不少,心裏奇怪,連忙就問是什麽事?早有留在傢裏的一個老管傢出來請安,隨即回說:“是太太今早黎明得急癥死了,現在正忙着收殮哩。”馬廉大驚,三腳兩步跨到裏面,撫屍一慟,免不得買棺成殮,停喪在堂。就一面稟到,一面請了三天的假。假滿已過,各憲都問起這案子,馬太爺說是洋人做了被告,卑職為消弭起見,纔把原告懲責了幾下。各位大憲一聽見是洋人,心上早有點膽怯,祇有臬臺不相信,說是且等委員回來再說。
  馬廉回到寓裏,心中不甚爽快,真是公私交迫。一個人睡在煙燈上呼呼的抽煙,忽然想起一件事來,便喚江明問道:“我看見人傢帖子或是名片上,名字旁邊另有一個小戳子,是個什麽講究?”江明道:“那是有了服製的意思。”馬廉道:“人傢男人死了,女人替他穿服;女人死了,男人是穿幾年服?”江明道:“聽說是一年服。”馬廉道:“是呀,我的名片旁邊,應得要加一個小字戳子,方是正理。”江明道:“是,明天就招呼去刻一個來,不過三個錢的光景。”馬廉道:“不要刻,我有現成的。”停了一會,馬太爺的煙癮過足了,便走到房裏去,開了一個洋鐵拜匣。查了一回,查出一個小戳子來,放在桌上,吩咐跟班的拿去印在名字旁邊。
  原來馬太爺嚮來吝嗇到極處,不拘是什麽東西,都留好了。這個戳子,還是從前丁外艱的時候用的一個“製”字。馬太爺並不曉得什麽講究,也並不認得這個字,但是,他的圖書及別樣的東西,這頂上都刻好一個“上”字,他卻死命把個“上”字記住了,所以也不曾倒用過什麽東西。此次發給跟班,他還吩咐“這是上,這是下”六個大字。偏偏這位跟班同老爺一樣,亦是一個字不識,接過去磨了墨,就一張一張用了上去。江明一旁看見,心裏明白,本待要上去說明,祇因挾個不派他好行當的仇隙,也就閉口不言,好在也不是交給他用的。不多一會,馬太爺的名片上、帖子上,都刻了一個“製”字放在一邊。
  到得次日,馬太爺上過衙門,免不得去拜一拜客。有的是擋駕,有幾位見的,看見他帖子上都刻了一個“製”字,不覺詫異道:“沒有聽見他丁憂呀?”後來同寅中大傢談起來,纔曉得他傢留的名片,都是如此。就有好事的去打聽,他傢死了什麽人?纔知道是太太死了。因此,大傢都傳做笑話。更有一傢什麽報館裏替他登了報,說是“妻喪稱製,是從馬老爺為始”的話。馬老爺卻並不知道,還是各處用他的“製”字名片。到後來,馬太爺的相好知會了馬太爺,方纔收了回去,另外刻了一個“服”字圖書。又因為自己發出去的,也就不能駡跟班昏蛋了。
  馬太爺在省裏住了幾天,查辦的委員回來了,纔曉得洋行裏歇出來的細崽。被臬臺大大申斥了一頓,又上院請撤他的任。馬太爺聽見信息不好,又是剛要收漕的時候,祇得連夜回大埔去了。暗地裏又切實的托了宋媒婆,宋媒婆替他極力周旋,纔定了漕竣交卸的辦法,馬太爺更是感激。但是自從打省裏回來,曉得是不能久任的,便百事不問。任是什麽呈子,總批一個不準,除了命盜案件沒有法想,還是仍舊要去驗看。祇等收過了漕,腰包裏滿了,好交卸回省,另謀別事。
  這日坐在煙鋪上,忽然刑名師爺走了過來,馬廉趕忙起來讓坐。刑名師爺便提起,接到省城裏密信,說是製臺被參。因為說是有個媒婆子出入衙署,賄買差缺,已是放了欽差的話,並且折子上牽連的人不少。馬廉一聽,大驚道:“真的麽?”刑名師爺便從靴頁子裏抽出信來,送給東傢看。無奈東傢並不認識,祇得胡亂假裝着看。刑名師爺從旁一看,那一張信卻是顛倒拿着,肚裏好笑,也不好說什麽。馬廉此時心裏很不是味,當着老夫子,又不便叫江明來念講給他聽,祇翻了一翻,算是看完了,依舊送還刑名師爺,收入靴頁裏去。師爺看見東傢無精打采,便也起身去了。馬廉輾轉一想:“這事很不好,怕的是自己功名保不住。”祇得喊了江明來,要專人到省裏去打聽。江明道:“這事要是真,欽差出京,總要幾個月,那是老爺已是交卸了。忙也不忙在這幾日,且到那時候再說罷。”馬廉聽見有理,祇得暫時擱起,無奈心裏總是放他不下。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移孝作忠倫常大變 量材器使皇路飛騰第二回 假孝子割股要名 醜新人回頭失媚
第三回 虐孤兒晚娘施毒手 招遊妓俗吏寫閑情第四回 呂祖閣半仙占禍福 廣和居市儈顯神通
第五回 暗挑逗歌麯寄相思 真莽撞貪杯失巨款第六回 裁壽衣藉端通內綫 論相法順口托人情
第七回 靠虛火施司務揚威 為幹兒宋媒婆出力第八回 虞子厚探親東昌府 郭丕基倒黴鎮江城
第九回 信鸞仙大府護飛蝗 全蟻命進官乘餓馬第十回 老吏著書官場盡相 高明駡座奴子羞顔
第十一回 覆雨翻雲心思刻毒 偷天換日手段高強第十二回 文章僧命誤煞功名 機械存心變生骨肉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