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宗镜录略讲 》
第七集
南怀瑾 Na Huaijin
第六十一章 境来不劳眼
第六十二章 黄土让花红
第六十三章 止观丰佛宴
第六十四章 修行与阴阳的关系
第六十五章 红尘送色涤眼青
第六十六章 动心禅天遥
第六十七章 佛国随俗世还真
第六十八章 道人挑大担
第六十九章 眼外青山心底峰
第七十章 爱网为卿挂梦帐
第六十一章 境来不劳眼
“若欲息妄,令念相寂然,是乐法行;若乐听闻,彻无明底,是乐信行。 ”喜欢息灭妄念,达到清净寂然的境界,这一类人的性向是 “乐法行 ”。相反地,有些人不喜欢打坐,而专门听闻研究佛经,乃至听人说佛法的道理,由此去 “彻无明底 ”,要把念头的来去研究透彻,这一念起,不知哪里来?不知哪里去?佛经叫它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黑咚咚地,睡了不晓得到哪里去?死了也不晓得到哪里去?永远不明白,所以叫无明,没有一点光明。在相上的无明是没有光明;理上的无明是因为没有开悟,未彻底明白。有些人想在理论上研究透彻无明的根底,这一类性向是乐于信行。
乐寂者,知妄从心出,息心则众妄皆静。若欲照知,须知心原,心原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是为随乐欲自行安心。
乐于寂然的人,知道妄念皆从心而出,只要把心休息下来,一切妄念皆归于寂静。套用现代名词,这是心理治疗,不一定要把打坐修行讲得那么严重!我们为何打坐?为了治疗心理疾病,使心理平安,凡是没有成佛以前,都是病人,都有精神病,心理不正常,因此我们也有必要盘起腿来医病,做心理治疗。
身也是心
“乐寂者,知妄从心出 ”,我们已经知道,思想妄念从自心所出。 “息心则众妄皆静 ”,只要把自己的妄心休息下来,自然不会胡思乱想。这个理论大家都懂,但是我的妈呀!这个妄心怎么样休息得了呢?问题就在这里。
以前学佛,把白衣观音供在前面,我的菩萨!怎么样使我证道啊!叫了半天,她是白衣,我是灰衣,终两不相干,他不帮助我,一点办法也没有,此心还是乱得很!道理上知道 “息心则众妄皆静 ”,此话看起来容易懂,实则难懂,大家不要被文字骗过去。什么是这个心?心与妄念是两回事。我们觉得现在的思想是心,都是妄念,虚妄不实在。我们现在讲的心是身心两面,连这个身体都属于心所包含的范围。那么有时打坐,意识上叫自己不要思想。可是生理上的酸痛麻,或者消化不良、胸口堵塞,或者伤风感冒、脑子嗡嗡。生理这一部分变成心的烦恼,它就不给你休息;它不休息,你妄念就停不了。这个心是 “心物一元 ”那个心,所以大家要研究唯识了。
因此,在理论上明知道 “息心则众妄皆静 ”,实际上,心息不下来,大家要特别注意!像诸位在坐的男女老幼、青年朋友等等,心为什么息不下来?这个(指脑)息不下来,脑电波的跳动使它宁静不了,你拿它没办法!身也是心的一种,它息不下来,你哪里能够达到 “众妄皆静 ”?
一个不二的空
“若欲照知,须知心原 ”,你要反照自己。人是很奇妙的动物,一般人两只眼睛都是向外照,看人家看得很清楚,观察自己很难,人唯一看不到的就是自己。
因此我们做人、心理的行为道德也是这样,对人家的善恶是非看得很清楚,这个不对、那个不好,但自己永远看不清自己。
修持要特别注意!修养道德和行为,要回转来把自己看清楚,不要光看人家。 “若欲照知 ”,普通是照见外面,现在要回转照见自己。 “须知心原 ”,心的根源是什么?必须了解清楚。
“心原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 ”,如果找到心的根源,明心见性、晓得不二法门,那么一切法,不管善法、恶法皆同虚空,本来就是空的。空就是一个。
你在每个庙子上大都能看到 “不二法门 ”四个字。什么是不二?不二就是一,没有两个,就是一个。我们学佛常常被文字骗了,文字上赞叹人家成功、了不起,用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年轻时碰到老前辈写给我们勉励的话,有一天仔细一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爬到顶了,更进一步爬到哪里去啊?再更进一步掉下来,对!要掉下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踏到很平实的地方,站的太高还是不保险,要平平实实,由高明到了中庸,到了陆地。
不二法门,佛学真了不起!就是一个,叫不二。如果我的名字叫 “南不二 ”一定很好听,叫 “南一个 ”那就没有意思(众笑),文字会骗人的。 “心原不二 ”,心只有一个,就是一心。现在找不到不二法门,就是这一心不能明了,善恶、是非、好坏、美丑,都是这一心的变化。 “心原不二 ”能够悟到这 “一个 ”,中国禅宗祖师连 “一个 ”也不讲,什么是道? “这个 ”。 “这个 ”是什么?不二法门,你要是悟到了这个,一切法皆同虚空。
“是为随乐欲自行安心 ”,这个理透彻了,随便你喜欢静也好、动也好,就可以进入定的境界了!
讲完了!他把方法告诉我们了!理论就是方法,结果我们还是定不了,嘴里讲自己很定,没有什么问题,提得起放得下。到那个时候定不了,那就是空洞理论。
慈悲是什么东西?
现在再接着下一段:
其心虽广分别,心及诸法,而信念精进,毫善不生,即当凝停莫动,诸善功德因静而生。
学佛的青年朋友们要特别注意哟!当我们用起功来,理论上都知道,这样可以静。 “其心虽广分别 ”,佛学渊博,能多方面分别。
“心及诸法 ”,什么是心?心的本体是空,理论也懂。 “诸法 ”,唯识、般若、大智度论 ……什么经典都看过,考试一百分,但是信心不足。很多人佛学道理讲得头头是道,真的信心没有建立,不是迷信哟!是正信心没有建立。不能依法而行就是信心、念力没有建立。信是信,念是念,念念都在这个法门上的心没有建立。所以念佛,要念念都在这个法门上。譬如嘴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想着今天九号,爱国奖券十五号开奖,这就是嘴里念佛,而念念在奖券,想发财,或者想吃牛排或川菜,这个是念头。因此念佛要心念,念念在佛的境界上。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随时注意在这个善念上,不是口头的。所以说有许多人学佛,信是信,念是念。
“信念精进 ”,随时不断地努力,并非只有打坐才叫修定,要随时修定。在做人处事时心境怎么定?在待人接物时心境怎么定?讲话走路心境怎么定?要随时研究。
他说有些人佛学道理懂得很多,信、念、精进等等,但是 “毫善不生 ”,像一根头发一样小的善行生不出来。譬如我们都晓得学佛第一个学慈悲,我们有很多同学也讨论这些,讨论的同学都是有修养的哟!没有修养讲不出来。有位老同学杨先生,修法很多年,经常跟我讲,他说: “我就是慈悲心发不起来,我怎么检查自己对人家要慈悲,老实讲我没有,慈悲不起来,可是我也没有做坏事啊!也没有对人家不好,每个人求到我,我一定帮忙,但是要我帮助人家又生起慈悲,我做不到耶!没有这个东西耶! ”我说: “你讲这个是老实话! ”大家尽管学佛,知道众善奉行,但是如毫毛一般的善的心理行为,没有建构成善的形态。
静母生善子
他说这个时候,你要真想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第一步先要求得定静 ——“凝停莫动 ”,先把心念训练到住在一个境界上不动,不是空,而是止!或者念阿弥陀佛,念念都在阿弥陀佛境界不动,做得到做不到?大家在这里打坐坐了半天,你能不能在一个咒语上、一句佛号上,或者听呼吸、观鼻子红、鼻子白,观脚趾头也可以,随便用一个方法,把一念凝定住!?这个 “凝 ”字用得非常好!也就是中国正统道家所讲的 “神凝气聚 ”;佛家的道理是定,儒家也叫定,《大学》一开始就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以及 “知止而后定 ”的道理。
所以他说,善念不能生起要先修止,达到凝停莫动。有许多人讲: “叫我学佛做不到,但我认为我心不坏 ”。我说: “对啊!你这个很了不起啊! ”“我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这个话,叫作化妆擦粉,自己照照镜子蛮漂亮!我可不敢说我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你看人的心性里头有多少坏念头啊!任何一个人做不到的!不要给自己脸上擦粉,心性的念头是很难检查的,人的两只眼睛看人家很明白,看自己很难。一个人每天有多少思想!这个思想、感觉、感情的浮动,不要说变成行为,这个坏念头很多耶!依据现代科学的研究,人脑思想一动,好的念头、坏的念头所放射的光,颜色都不同,要发财、想钞票放出的光一样;想佛的时候又一样。
我们一天到晚有那么多不好的心念行为,假定有人能在这几个钟头,或者一天,把念头始终定在很纯善的一念上,他不要做功德,就已经有多少功德了!不为恶就是善,所以他告诉我们定的重要, “凝停莫动。 ”
“诸善功德,因静而生 ”,注意这几个字,一切善行、一切功德,非定不可!你要想成就,非修定不可,等于科学定律,没有办法变动。
沉滞待策进 马奔慰蹄劳
接着再进一步告诉我们:
若凝停时,弥见沉寂,都无进忍,当计校筹量,策之令起。
永明寿禅师又进一步告诉我们,当我们修定时,想把心境定住,随即进入沉寂状态。你们诸位也有这个经验,两腿一盘.眼睛一闭,手一放好,那一刹那就定住,不过跟着睡眠就来了,沉默寂然!有些老修行非常有本事,明明没有功夫,两条腿坐一天都坐得住,你认为他在入定吗?没有,他在沉寂睡觉。他怎么睡?打起坐来,两个肩膀一紧,头在肩膀上卡紧了,外行睡觉会点头,内行的则不会。我懂了这个道理以后,一次一个朋友到纱厂当管理,夜里管几百个工人,怕工人睡觉,他说: “我的妈呀!我都想睡得厉害,怎么叫人家不要睡! ”我问他: “怎么办? ”他说: “我戴副黑眼镜,靠在墙上睡。 ”我说: “你笨蛋,戴墨镜大家也晓得你睡觉。告诉你,找个墙角站着,两个肩膀靠紧,手插在裤袋尽管睡,那些工人以为你眼睛看见就不敢懒了!”就是这个法子,不过坏事不要学,讲笑话给你们笑笑。
有些人一定下来 “弥见沉寂 ”,越来越昏沉。 “都无进忍 ”,打了几个钟头坐,白坐的,没有进步,把杂念切断的功夫做不到,换句话说,做不到神凝气聚。实际上 “进忍 ”就是神凝气聚,也就是佛家的 “气住脉停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他告诉我们方法,以密宗来讲就是传法。此时要动脑运用思想,坐还是坐着,眼睛半开半闭,不要全闭;或者计数目字,或者拨念佛珠,计算一天念几千声阿弥陀佛,拼命拨珠子,手停了就晓得不对。不用心容易睡眠,这个时候非用心不可。用心就是用脑,脑不怕用,越用越灵光。年轻同学不大用心,一看书就头痛,因为你懒得用脑,头越来越痛。
“当计校筹量,策之令起 ”,这个时候你应该计较筹量,提起心念精神。策是马鞭子,也可解释为算盘子,要鞭策自己提起心念。
然而,这么一提心念又糟糕了!血液上冲,精神来了!
若念念不住,如汗马奔逸,即当以止对治驰荡。
当念头一提起来,眼睛一睁开,阿弥陀佛停不了,那糟了!这一下念念不住,心念停不下来,像一匹疲劳过度、跑出一身汗的马,马蹄止不住。等于行远路,一天走一百多里,最后两条腿已经不知道是自己的腿,只晓得本能地向前走,不会转弯,跟死人一样直着走,腿已经死了半截。又如思想过头,夜里失眠,思想如汗马奔逸。那么,这个时候赶快用止念的方法来对治驰荡。
这是指心理状况而言;以生理状况来讲,可以赶紧吃点药,再不然将双腿泡在高温水中,强使血液下降,也可以睡着,有很多方法。
你看佛法的研究多细腻!我们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那么难弄!必须要静,静了却又想睡,不让睡又乱想 ……,你看自己的心多难对付!这个身体也难对付,穿多了流汗多,容易感冒;穿少了又怕伤风;吃饱了消化不良;不吃嘛又饿坏了。生理难对付,心理也难对付。睡久了昏沉,越睡久昏沉越厉害;反之,越不睡散乱越厉害,这个真难办!
睡时应能看 看境无两般
若静默然,无记与睡相应,即当修观,破诸昏塞。
有时候你心境静下来,一默然容易落入无记状态。佛经告诉我们心念有三种状态,善念、恶念、无记念。无记就是昏沉,莫明其妙,做了也不知道,现在叫下意识。有些人下意识喜欢打人,你问他怎么打人?他根本不知道,因为手动惯了。这个无记没有意识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记有无记报,来生变一个笨蛋。修行注意哟!打坐,搞得不好,把自己脑子弄得愣头愣脑,把无记的无念当成是定、当成空,来生就变这样一个人:打他一下,他哦一声: “干什么! ”你们大概看过这一类人,无记报。
静坐,默然以后无记很严重!往往很多人修行把无记当成定;把暗昧当成空,这是不对的。无记与睡眠相应,虽然没有真睡,却是轻微地昏睡。这个时候要警觉自己立刻修观, “破诸昏塞 ”。 “塞 ”字用得好!一个人在定也好、睡也好,昏沉得厉害,脑神经闭塞,乃至鼻孔闭塞呼吸不通。鼻子常塞住的人,换句话说,脑筋也不大灵光,真智慧没有,假聪明是有。昏与塞放在一起,一点也不错,所以此时赶快修观行。
修止既久,不能开发,即应修观,观一切法无碍无异,怗怗明利,渐觉如空。
他说我们修定,在一个无念或清净境界修持久了,或者住一境界久了, “不能开发 ”。老是定下去,不是佛法。佛法要修定,外道也要修定,定是 “共法 ”,不是 “不共法 ”。这些佛学名词要搞清楚。
“修止既久,不能开发 ”,只有定的功夫,没有智慧,不算悟道。你不要认为打坐坐得好就有道!那毫不相干。我经常说: “打坐修得好就算有道,那北投成济堂前的一对石狮子,已经坐了三十几年,它们早成道了! ”那不是道,那只是训练修止的一种功夫。修止既久不能开发,要赶紧转,要起心动念、要穷理、要研究、要修观。
那么,在止静所引起的观慧, “观一切法,无碍无异 ”,这四个字很严重,不要轻易看过去!譬如在坐许多人都有打坐的经验,也稍有定力,你有障碍吗?有障碍,身体酸痛的地方,你能叫它不酸不痛吗?它才不理你呢!你还非听它的不可!有时听它的,酸痛得让你眼泪直流,有障碍。无挂无碍做不到,这是个关键,障碍就是业力,把生死根源纠缠封锁在里头,使你开发不了,所以无法解脱。好比建筑房子装设开关,壁纸一贴,外表看起来很漂亮,墙纸里面是电源电线与水泥混绞一起。你解脱不了,就没有办法无碍。
何谓 “无异 ”,异就是两样。我们是有点异,或许没有两样,开眼看得见,闭眼看不见,是两样。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我们做不到,色是色,空是空,暗是暗,明是明。我们是有异,修到了是无异。所以要观一切法,使观的成就到达 “无碍无异 ”。
“怗怗明利 ”,怗现在讲是古文,在当时却是白话。古文有 “妥贴 ”二字,翻成白话就是恰到好处。怗怗就是妥贴的形容,不管定也好,慧也好,乃至身体空洞舒服得恰到好处的意思。那当然没有障碍,也没有头痛、腰痛,一身妥贴得不得了!你看人生活着,每个人回想身体哪里有舒服的时候?不是腿酸、腰痛,就是头昏、眼睛看黑板看得难受,不妥贴。
第六十二章 黄土让花红
欲闻利观,破诸烦恼,如日除暗,即应听观。
许多人学佛打坐最困扰的问题就是妄想不能断。更严重的问题是,许多习惯性的习气改不了,譬如,有人功夫做得愈好脾气反而变得愈大。这是什么原因要找出来。脾气还是属于比较明显的,实际上很多其他微细的习气是我们比较观察不到的。例如,静坐得好有许多思想平常不太注意的,这时变得强而有力地涌现出来。一般的观点认为这种现象是打坐的功夫没做好,因此想在静坐方面拼命想使自己能定下去。我们要知道,定下去并不能转变这个习气,要转变习气只有凭智慧来破除,也就是在理上要剖析得很透彻、很清楚。这个也是观的道理。
讲到这里使我想到,今天有一位泰国某大学的校长被介绍来我这里,他是华侨,中国话会讲,中国字说认得不多。他说他学了好几年瑜伽术,打坐也有好几年了,功夫做得非常好,眼睛闭起来打坐可以看到很多境界,虽然事业忙碌但一天只需吃一餐,而且走起路手一张开就好像人在空中飘一阵地舒适,在游泳池可以沉下去水底打坐。我说那好呀!那清静得很。他说对!那真清静。一个人要是沉到水底或海底打坐,外面的声音一点也没有,完全被隔开了。那真是清静无比,舒服得不想起来。但是你们可不要乱试,因为他修瑜伽,呼吸可以停止一、二分钟来打坐。
有个同学在东沙群岛工作,他常常带了一个氧气筒沉到海底去玩,他说海底那个世界真美丽,尤其是到了珊瑚区那真是好看啊!至于声音,什么都听不到,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清静的地方了,因此他每次都想躲在海底不想上岸,直到氧气不够时才上来,而且每次上岸时他都觉得非常遗憾。实际上,打坐功夫做到了,就像在海底一样很清静,很亮、很宁静。因为海底是下面亮而上面暗,人若掉落到海里拼命向亮的地方钻,愈钻就愈向海底深处。因此要记住,若掉进海里时要向暗的地方就爬上来了,海底是因为阳光折射的关系,因此是亮的。
莫妄想去妄想
这位大学的校长先生,虽然瑜伽术练得很好,打坐功夫也不错,而且也念咒,但是他现在碰到的难题就是妄念去不掉。很多人都想借助方法来把妄想空掉,这本身就是一个大妄想。因此,若想藉助方法来把妄想空掉,这是走错误的冤枉路,因为妄念必须要靠智慧才能破除。其实妄想就像虚空中飘游的微尘一样,自作聚散。因此,你要看清妄想的本质,它是永远也留不住的,它自去自来,不需要你去空它,而且你那能够知道妄想的那个并不会跟着妄想跑。所以,要破除妄想只有用智慧来观察,这个观在中国后世的禅宗就叫做 “参 ”,这个 “参 ”包括了观、正思惟及研究。因此,《宗镜录》在这里告诉我们 “欲闻利观,破诸烦恼 ”,观得好,便 “如日除暗 ”,如太阳出来一样除去了一切的黑暗。那么要修什么法才能做到这样呢? “即应听观 ”,这听字在这里是听任、信任的意思。也就是听任观的方法。这个观,是观察的观,慧观的观。
有人问我,那么如何把妄想转成观想?观想、妄想、思想,名词不同,但是作用一个。普通学术上把一个人念头往来连系的作用叫做思想。但是在佛学上却很严格地分出,思是思,想是想。在佛学上,把所有的思想都称为妄想。为什么叫妄想呢?因为它是虚妄而不实在的。佛学进来中国后,把思想翻译成妄想,而在中国文学上有时不叫妄想而叫浮想。研究中国文学的人,常看到 “浮世 ”这样一个名词,这个世界是虚浮,不实在的,人的一生也是虚浮不实在的。所以有时候在文学上称虚妄就叫浮世,因为一切飘浮不定。妄想就是这么一个来源。
观想也是佛学进入中国以后所产生的一个名词,这是密宗的用法。其实观是观,想是想,这是两步的功夫。修密宗的人就是要把想变成一个事实。密宗以它的方法叫做观想,也就是把人幻想的能力加强变成一个事实。譬如,我们坐在这里,假想前有一张一千万的支票,想不想得起来?我想没有人想得起来,有人想得起来是什么人?不是观想成功有神通的,就是想疯了有神经的。
看到前面有这么一张东西,这种情形还是想,不是观;要你所假想的东西永远摆在你观想地方,如心中不管走路或做事,这个境界都不会变去,这个才叫观。
大家想想,不管是观想或是妄想是不是都是心理上所起的作用,名词不同而已。若站在明心见性,形而上的道体来讲,不论是妄想或是观想,一概都是妄想。而就修持的方法来讲,不过是用假定一个目标的观想换取了所有的妄想。因此,把观想认为是一个方法是对的,假如把它认为就是道,那是错误的。
如何 “练精化气 ”?
听观多,如日蕉芽,即应听止,润以定水。或听定淹久,如芽烂不生,即应听观。令风日发动,使善法现前,或时驰觉,一念叵住,即应听止,以治散心。
“听观多,如日蕉芽,即应听止,润以定水 ”。听观则理论、思想就来了。比如我们妄念多了,检查自己就是观想。我经常告诉大家学佛之道,就是经常检查自己、反省自己。唉呀!我脾气那么坏,嗔念重。嗔念是什么?是无明。无明怎么来?无所从来也无所去,那怎么会发脾气?那是一念无明而起,无明则不明白,既然是无明那算了,干脆丢了它。丢了它,果然不错了。这不是观吗?我这是粗略描写心理的观察历程。这就是转妄想为观想的问题,假如妄想可以转成观想,那么我们把痛苦拼命想成快乐不是蛮好吗?是蛮好的,这要看你做不做得到!
像我十几岁就烧得,当年在大陆乡下上馆子,跑堂的端个菜来,指甲长得好几分长,里头乌黑的,就插在烧好的红烧豆腐里。我那些学医的同学说,这怎么吃呀?我说把眼睛闭起来,把它想成是纤纤玉手端来的,我说吃了管它!在大陆有许多乡下地方,走路一边是毛坑臭得不得了,一边是垃圾堆,大家说这怎么过呀?有些现代化的同学,把白手帕拿来捂在鼻子上,我说干什么?他说不卫生。我说,去你的,人家住的乡下人活得蛮长寿的,这边是青山、那边是绿水,我们优哉乐哉地过去吧!人若是那么容易变过来,这不是蛮好吗?然后人的行为也能够因此一下转过来,就更好了。
但是这样转变心理状况,听观多,就完了!因为怕昏沉不明,因此要提起来观理,但理搞多的人一天到晚用思想,等于太阳光太热了,所以说 “如日蕉芽 ”,刚刚萌芽那点清净的打坐功夫,在里头道理一转,等于是灯泡太亮了,就像钴六十一样,照得那个定的根芽都焦了。此时就要赶快不要再用思想,也就是禅宗讲的放下。这个时候 “即应听止 ”,就要修定不要再起观,这样是 “润以定水 ”。道家认为妄想就是火,因此修道的人说: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功寒。意就是妄念,做功夫妄念动了就好像煮饭一样下面的火乱吹,饭就煮不熟了。所以想的道理多了,火太大了把一点静的根芽都烧了,光是修慧而没有功夫不能得定就无法成道。因此,此时要赶快走修定的路子。
“或听定淹久,如芽烂不生,即应听观 ”。药就是病,病就是药,药吃多了会生病,生起病来要吃药。病好了整天抱着药在吃,一定会吃死掉。 “听定淹久 ”,光是在定的境界上等于是给水淹了,淹了太久了, “如芽烂不生 ”,那萌芽的根都烂了没有重生的力量。这时要马上转过来 “即应听观 ”,因此定慧要等持,止观要双运。
黄土让花红
“令风日发动,使善法现前,或时驰觉,一念叵住,即应听止,以治散心 ”。定久等于泡在水里久了,会清凉,得清净,清净久了,就容易昏沉。这时必须要使它起智慧的观察,在定中能起一点升华的力量,这段文字比喻得很好,升华的力量就靠气动。生命的气脉如风,智慧如太阳,风一来乌云就散开了,太阳一照万物都光明,这是两个比方。有了智慧的观照及身体气脉起了变化了,就是 “风日发动 ”。 “使善法现前 ”,使人一切心理行为的良善现前,好像大地让花草万物生长,这点意义很重大。
普通小说上讲学佛的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但是我们仔细反省,有多少时间我们做到了真慈悲。清朝有位名士袁枚,他说:
“爱民心易起,只是治民难 ”。
我们的心里理论上讲爱天下人、爱这个社会、国家,这个心念容易起。把这个爱民的心拿到人世间来处理事情的时候就困难了,复杂得很。从爱民之心到有爱民的事实,这中间太难了。例如,学佛的四个基本态度,慈悲喜舍,慈是男性的爱心,悲是母性的爱心,喜就是对一切人都喜爱,舍就难了,舍是布施,一切都舍得,讲起来很容易。
有时候有人来说老师你这东西蛮好,是呀!蛮好!他多看两下,想摸一下,我说你不要给我拿脏了,你看这样都舍不得给人家多碰一下。像这样哪里来的慈悲喜舍?爱心容易发,做到非常难,结果只变成一种情绪发泄而已。为什么难做到呢?这里告诉我们,必须风日发动,也就是要智慧朗照及身体上的气脉通了,自然会达到慈悲喜舍的境界,就不会再挂着那张讨债的脸孔。这个时候才能使喜法自然现前,而不是装装样子的。
“或时驰觉,一念叵住 ”,虽然修到了风日发动,使善法现前的境界,但还未到家,只是刚刚有资格称得上是学佛的人,有了这个基础才算是修行入门了。但这样有时候还会驰觉,就是因为观久了起散乱而使得觉性跑开了。 “一念叵住 ”,不能安住在觉性就会起妄念,但不论是善念或是恶念不可让它停留住,停留了就会变成执著,执著久了就会变成绝对的妄想,妄想变成习惯了,连串的妄想就是习气。所以 “即应听止,以治散心 ”,只要念头一散乱就要回过头来修定,来对治散乱的心。
止观双运蓦直去
或沉昏蒙蒙坐雾,即当听观,破此睡熟。或听止豁豁,即专听止。或闻观朗朗,即专听观,是为自修信行,八番巧安心也。
“或沉昏蒙蒙坐雾 ”,一上座因为心跑累了,那个散乱心刚刚休息下来,因此还觉得沉静,然而坐久了便糊里糊涂坠在蒙蒙的雾中。 “即当听观 ”,这时要赶快起智慧的观照。 “破此睡熟 ”,把浑浑噩噩智慧发不起来的境界破除。 “或听止豁豁 ”,豁豁,是虚有其表没有内涵。虽然打坐修止,但是里头没有打坐的定境。 “即专听止 ”,因为修的定是空空洞洞的,就是风日没有发动,气不充满,智慧没有朗照,不是真的得定,因此要专心地修定。 “或闻观朗朗 ”,如果在理上空的境界都解释观察得到,朗朗,像灯开了,两旁的灯也开了,光线太强了,慧观用得太强了。这时也要将就下去, “即专听观 ”,要顺势续下去,把它凝聚下来。 “是为自修信行,八番巧安心也 ”,上面所讲的我们学佛自修,从信门修行进入的方法,相对地修定太过了容易昏沉时要修观;修观太过了容易散乱就要修定。如此反复地八次,叫做八番。善巧方便,自己知道变化,以此安心。
若法行心转为信行,信行心转为法行,皆随其所宜,巧钻研之。自行有三十二,化他亦三十二,合为六十四安心也。
我们修行学佛,想证得佛法成果的人,不论是走做功夫的法行路子;或是从理上入门的信行路子,甚至二者互转,由此入彼。不管是走在哪个法门,一定要选自己性向相近,或是选环境自己比较适合的地方,要善巧地、专一地钻进去研究它。 “自行有三十二,化他亦三十二,合为六十四安心也 ”,自己修行,不管是走做功夫来的或是从理上来的,合起来反反复复有三十二种变化,同时你懂得自修以后,将来你有所成就要教化人家的,合起来也有三十二种变化,这两种合起来共有六十四种法门。这就是天台宗的止观法门。
第六十三章 止观丰佛宴
上一回讲了天台宗修止观的六十四种法门,对于这个法门大家不要轻视了它,它代表了中国的佛法,也是中国的佛教。这是在隋唐之间的智者大师把三藏十二部的教理及修法整合在一起,智者大师在当时不但为中国人所敬重,就是印度的修行人亦尊称为东方小释迦。他当年所编辑而成的止观法门绝对是正信之路,万不可忽略,若想研究天台宗的教义,则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更是不可不读。该书前后共有二十卷,对于一般人而言须费上好多的功夫,然而永明寿禅师把其中的精华抽了出来,放在这里。
中国从隋唐以后的第一流的知识分子,上自帝王将相,乃至唐太宗本人,虽然官做得大,表面上看来都在做世间的事业,然而内心里头都是从事于这种修养,而且走的都是止观的路线。这是最稳当、最实在的。严格来说,宋明的理学家大部分修养的方法也都走止观的路线。只不过他们是用儒家的四书五经的名词来表达,因此这个止观的原理牵涉到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演变史里头去了。真研究起来,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多少的财产,年轻的同学都不知道。下面我们接着看:
胸藏万卷书之弊
复次信法不孤立。须闻思相资。如法行者。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还坐思惟(同维)。心生欢喜。
再说 “信法不孤立 ”,由理论、思想进入的照样可以成就。因此,不要以为走思想的路子不会成就,中国道家所谓 “精思入神 ”,思想进入了专精的状态而到达了神化的境界,也一样进入形而上。但是有个重点,须 “闻思相资 ”,走思想路线必须要学问渊博,就研究佛学来讲,无论大、小乘等三藏十二部经典都必须融会贯通。这些渊博的学问属于 “闻 ”的范围。闻了以后还要 “思 ”,研究。闻而不思,就变成了书柜,以前上一辈的前辈有人学问很好,比如有位已去世的老前辈吴先生,不管是西洋哲学或是中国典籍,没有哪一样不好,而且记忆力又强,但是同辈中叫他书柜。有时他来,熟的人就问,这个问题出在哪个本子上,他马上回答,在哪一本的第几页。这个在佛法就叫做多闻;有些人没有读过书,但是问题一到他手里,他就可以抓出一个重心来。那是一种思想的才能,这属于思。有闻不思不成其为学问,而变成了书柜。有思想而没有渊博的学问则易偏狂,在《论语》中,孔子说: “思而不学则殆 ”,只思而不学就太危险了!因此必须闻思相资。因此走研究教理的路子一样会有成就。这是信行的部分。
夜梦易醒 白日梦难遣
“如法行者 ”,有些人喜欢做功夫的,真正佛法的功夫要做到什么程度呢? “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 ”,只要听到一句教理,解了只做功夫之偏, “体寂 ”,当下就开悟了。 “湛然 ”,清清楚楚、一通百通、一悟百悟,什么都晓得了。自然如止水澄清,梦和妄念都没有了。功夫到家的人有几个特点,身轻如燕、夜睡无梦、昼夜长明,无论是白天或是夜里永远是清醒的。
因此我们说,佛者觉也,觉就是睡醒了的人;凡夫永远在睡眠中。夜睡无梦不算本事,要昼夜无梦,连白天的梦也没有。我们大家做的白日梦更多啊!整天想着要赚钱,房子要多盖一层楼 ……。
前两天我给小孩写信,我说人生有三件事永远解决不了,房子永远缺一间、钞票永远少一张、人才永远少一个。所以人啊!白天的梦永远也做不完。
如果说能做到如法行的人,随闻一句: “体寂湛然,梦妄皆遣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不做人生的白日梦,夜里更加不会有梦,妄想皆空。这个时候, “还坐思惟、心生欢喜 ”,回到你那人生的本位上, “思惟 ”,不是没有思惟,还是知道。 “心生欢喜 ”,初地菩萨叫欢喜地,有无比的欢喜。 “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 ”,这也就是禅宗言下顿悟的境界。
正思惟的修行路线
又闻止已。还更思惟。即生禅定。又闻于止。还即思惟。妄念皆破。又闻止已。还更思惟。朗然欲悟。
“又闻止已,还更思惟,即生禅定 ”,在理上及事上到达这个 “体寂湛然,梦妄皆遣 ”的时候就自然得止了,这个止不同于初步把所有妄念挂在一个念上的止。到了这个时候,还要取正思惟,然后才能得到禅定。 “又闻于止,还即思惟,妄念皆破。 ”又听到这个理马上心念空掉了,绝对没有妄念。 “又闻止已,还更思惟,朗然欲悟。 ”有些人一听到这个理心念清净了,但是不要以为是到家了,还要正思惟,就像十五的月亮从东方一出来,整个世界照得都很清楚,好像要开悟了。
又闻观已。还更思惟。心大欢喜。又闻观已。还更思惟。生善破恶欲悟等。准前可知。此乃听少思多。名为法行。非都不听法也。
再来讲观, “又闻观已,还更思惟,心大欢喜 ”,法行人由止生观来平衡,观理或观境,在这里头还要正思惟,正思惟很难解释,彻底讲在禅宗也就是还要这么一悟,心里头便可生出大欢喜来,所以有些行者在这时候一整天对人都是嘻笑傻笑的样子,有点半神经似的,如果定的功夫不够,又未能由舍入寂,便成了一种乾(干)慧,有人变得很会作诗,诗兴不止,也是一种毛病。
“又闻观已,还更思惟,生善破恶欲悟等,准前可知。 ”有一些人一听到这个理,观念上到达了,还要正思惟,而生出善法的境界,不过这时有的又成了执著,看到别人有不好的行为看不过去,对于自己有不好的杂念也无法忍受,好像是开悟,但还是毛病。对于善恶分别得太清楚,在心地上就无法善恶清净。
清末刘锷的《老残游记》里头有首诗非常好,其中两句:
自从三宿空桑后,不见人间有是非。
佛教戒律中头陀行不可三宿空桑,怕留情人间,意思是自从学佛以后,此心已经平了,无是无非。有时候用功到了某种阶段对于是非善恶,反而分辨得更清楚,这也会成为一种偏执的魔障,千万不要认为是道哦!在观中所现的 “生善破恶欲悟 ”等现象,它是一种向道升华的功能,还要转化,这些道理 “准前可知 ”,上面都讲过了。 “此乃听少思多,名为法行,非都不听法也 ”。这种情形就是由于 “听少思多 ”,不喜欢看经典,也不喜欢到善知识处听闻正法,而只是自己在那里空想、苦思、用功,换句话说,很少研究学理,而凭自己的聪明去修。 “名为法行 ”,也可以说属于做功夫这一路,专门用思想去做功夫。 “非都不听法也 ”,并不是讲完全的不听法。
信行端坐。思惟寂灭。欣踊未生。起已闻止。欢喜甘乐。端坐念善。善不能发。起已闻止。信戒精进。倍更增多。端坐治恶。恶不能遣。起已闻止。散动破灭。端坐即真。真道不启。起已闻止。豁如悟寂。是为信行。
这一段再来讲信行人。 “信行端坐,思惟寂灭,欣踊未生 ”,信行人走教理研究的路子,坐在那边思惟悟空的 “寂灭 ”之理,因多用思想,容易变成在念头上打转, “欣踊未生 ”,不能从中得到寂静之乐。 “起已闻止,欢喜甘乐 ”,这时听到修止的法门,弄清楚了,依之而行反能尝到学法的甜头。
“端坐念善,善不能发,起已闻止,信戒精进,倍更增多 ”,信行人坐在那里思惟善的各种内涵,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念念想学到慈悲。 “善不能发 ”,但是慈悲却发不起来,我们仔细反省,学佛有几个人真正地起了慈悲?有呀!都是希望别人给我们慈悲!我们大家的心都很好,唉呀!这个人修行不对哟!其实重点不是他对不对,而是你自己对了没有?这种心态会是我们总希望人家成功,而自己坏了没有关系吗?我们的心理行为是很微细的,先要反照自己,其实我们的善心很不容易发起来。
“起已闻止,信戒精进 ”,他说你这个时候就需要好好修止,研究止的道理,这样反能使你的理观落实,而更合于佛法的戒行、精进等功德,向前进步。有的人相信佛法、相信宗教,知道做好人是对的,戒律也知道,但这只是理论。 “端坐治恶,恶不能遣 ”,坐在那里希望自己思想里坏的念头少动一点,但是却做不到,这叫做 “瞎子吃汤圆心里头有数 ”。尽管在那里学佛,但是肚子里有多少坏念头,只有自己知道。有时候自己很痛苦,我这个学佛的,为何还那么多坏念头,希望它不要再来,但是不然,它比讨债的人还要厉害,排遣不了。他说你不要光是在那里只想善恶之理,而要 “起已闻止 ”,在听闻研究教理中,还要修止,这样便能使 “散动破灭 ”,伏了散乱心。 “端坐即真 ”,我也曾讲过,哪个打坐的境界最对呢?就是你把蒲团铺好,双腿刚刚盘好的那一刹那就是对的。 “真道不启 ”,但是当你动了念头,我要好好打坐时,就已经不对了。当你准备认识这是真的定境界,已经不是真的定了。 “端坐即真,真道不启 ”,坐在那里,想合于真道,做不到。
这时不可再如此瞎耗下去, “起已闻止 ”,应该再研究止的教理,然后确实去修定,到了那一天才可以 “豁如悟寂 ”。悟的那个时候是豁然开悟,胸口好像拉开了一样,打开了心胸,身心清净了。这个时候,你不用刻意去求清净、求定,自然就在定中,这个定叫做寂灭之定。 “是为信行 ”,这是信行人破除障碍的道理。
坐少闻多。非都不思惟。前作一向根性。今作相资根性。就相资中。复论转不转。亦有三十二安心。化他相资。亦有三十二安心。合六十四。合前为一百二十八安心也。
“坐少闻多 ”,有人专门讲经教的道理,打坐很少。 “非都不思惟 ”,并不是做不正思惟。 “前作一向根性 ”,前面所说的有些他的性向有这个偏好,有人生来就喜欢修道,但是光想修道学佛,教理不研究透彻是没有用的。 “今作相资根性 ”,思多以闻相资,闻多以思相资。并且,在教法上也有相资。所以我常鼓励大家多出去教教人家,因为教学相长,发心教人家,有时会因为人家提出来的问题而对你有帮助。 “就相资中,复论转不转 ”,就闻思和信法二种互相资助中,就知道转与不转,也就是止观互用在各类根器上的变化得失。
“亦有三十二安心 ”,总共合起来有三十二种安心法门。
“化他相资 ”,由教化别人而帮助了自己的进步,教学相长。因此,发心是利人的,绝对的愿不虚发。 “亦有三十二安心 ”,这中间也有三十二种安心法门。 “合六十四,合前为一百二十八安心也。 ”加上前面的总共有一百二十八种安心法门。
心的食谱
夫心地难安。违苦顺乐。今随其所愿。逐而安之。譬如养生。或饮或食。适身立命。养法身亦尔。以止为饮。以观为食。
“夫心地难安 ”,他说,学佛真正讲起来就只有一件事,就是为了安 “心 ”立命。外面要先能做到安 “身 ”立命,我们外在的学问从六岁起求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就是学得技术如何去谋生。要先求安身,不可好高骛远。我很怕年轻人年纪轻轻的就学佛,满脑子装满了般若、菩提、真如,叫他做事结果一件事也办不好。谋生之道,安身都不能,何况安心?拿什么安心哪!不管东方或西方的宗教都是为了安心。 “违苦顺乐 ”,一切众生,不管是蚂蚁或者是人,求生存都有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离苦得乐。
“今随其所愿,逐而安之 ”。我们佛法的教法随其所愿,使任何人都能安心立命,这是学佛的人,弘扬文化的人所要走的路子。
“譬如养生,或饮或食,适身立命 ”,例如,我们要把活着的生命保养好,不管吃的或者是喝的也好,都要吃得自己舒服适当,这个寿命才能维持住。 “养法身亦尔,以止为饮,以观为食 ”,父母给我们的这个肉身的生命是生灭法,不究竟,就是你养身养得最好,大不了让你活一百年,最后还是要毁坏。悟了道得意生身,就叫有了化身。法身是永远不生不灭,而补给我们法身慧命的能源就是止与观,止就是法身要喝的水。法身要水喝,等于我们的身体没有喝水不行;观则是法身要吃饭。因此,若想悟道而得不生不死的法身,除了修止修观、修定修慧外,别无他法。
第六十四章 修行与阴阳的关系
药法亦尔,或丸或散,以除冷热,治无明病,以止为丸,以观为散。
一切佛法、一切修持的方法,在佛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 “法药 ”。医生治病也是如此,或用丸,或用散。 “散 ”是中国医药中一种制药的方法,药制成粉叫 “散 ”。制药者,中国古话叫药店官,现代话叫药剂师,起码要学会膏、丹、丸、散四种本事。那么,永明寿禅师将丸、散引喻为修持的方法,等于人生病吃药,有时吃药丸,有时吃药粉。他说对治我们心中的无明烦恼,心念不能停止,主要的一味药就是修止,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修定,一般打坐就是练习修定的初步。
如阴阳法,阳则风日,阴则云雨;雨多则烂,日多则焦。阴如定,阳如慧,定慧偏者,皆不见佛性。
这一段文字的意思,与中国原始道家或用阴阳修炼丹法,或用阴阳论理事,是同一道理。在佛学尚未传入中国,大约在汉朝以前,中国文化思想九流十家中,就有阴阳一家。阴阳的思想与《易经》有关系;算命、五行等都是从阴阳家的思想而来。为什么在中国文化中要把阴阳二字称其为一 “家 ”呢? “家 ”等于现代科学所称的 “科 ”,这一门学问可以说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一种科学观念,由实际运用的科学走入抽象理论科学的一个法门。那么,阴阳家影响中国的文化非常大,甚至到我们这一代也或多或少受其影响,乃至年轻人标榜头脑科学,绝不迷信,到现在也都摆脱不了阴阳家的观念。结婚算八字,虽然嘴里斥之为迷信,心里却早已被这句话一箭中毒,他再说不算,也要偷偷去问一下。这些算命、卜卦、风水 ……都是阴阳家的东西,后世讲《易经》的学问,多半被阴阳家所包含,这一门学问包罗万象,天文、地理等各方面均有,尤其中国医药,更是采用阴阳辨证。我们经常有个比方,西医理论基础是建筑在科学,而偏重于生理与物理,中医的原理建立在哲学,而偏重于心理与精神,因此学中医最难,难在哲学理论。中国古代医术高明者,必须深通阴阳家,看病人,先了解何时发病,再看他的相,即可断定其病根病源,为何此人会得胃病?是阴阳不调,阴阳不调归诸于气候、生理、心理影响等各种因素非常多。
讲到阴阳,我们顺便提出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这是我们固有文化中的一个宝库,必须去探讨,当然也需要与现代科学,甚至未来科学作一个配合。
再顺便一提阴阳与读书的关系。一位朋友花两万元买了一幅古人写的对联,下联是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刚就是阳日,柔就是阴日。中国古代用夏历,现在过阴历年正月初一拜拜,也是夏历的规矩。夏历早就用太阳历,一年二十四节气,不过已简化用六十花甲代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壬戌、癸亥等等。譬如天干、地支也有阴阳的分别。
“刚日读经”,人的情绪有时脾气大,壮志凌云,心里很刚强时,读书应该读古代经典,以调和自己的心性。 “柔日读史 ”,有时情绪低沉,精神也不好,最好看看小说、历史,引起人的精神、兴趣。读古书的一看到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很现成,现在不现成了,日子哪有刚日子、柔日子?所谓刚、柔是指天气,阴雨天属柔日;炎阳晴天则属刚日,气候变化对人的身体、情绪都有影响。
我们讲这一段为什么啰嗦了半天?诸位打坐、学佛做功夫,必然受这个气候影响,气候影响调整不好,你的功夫白做。中国有句老话,要到什么时候才算修道成功?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只要是还吃饭的,饮食、衣具不能断去,做不到寒暑不侵,气候湿度一高,天气一冷,你那个功夫马上就变成 “夫功 ”了!功夫完全跑掉,感冒来了,头也发胀,打坐腿也发酸。所以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并非易事,非得定的人不可,得三禅以上的定,勉勉强强可以做到寒暑不侵,冬天夏天差不多,没有关系。
“阳则风日 ”,风大、太阳烈属阳日。 “阴则云雨 ”,下雨的天气是阴日。 “雨多则烂 ”,水多食物容易霉烂。像今天天气冷,实际上据气象局报告,十七度左右,不算太冷,为什么感觉比较冷?因为下雨,加上湿度,尤其台北是盆地,湿度更重,再加上大家身体不好,还要加上一个度数 ——感觉温度,怕冷加湿度,倍觉寒冷,又加三度。有些身体好的不在乎,已经去了三度。
湿度一高,人的身体都受影响,会中医的一看,此人病了。像我们现在看看,满堂人十分之七以上,面带蜡黄之色,不是衣服穿不够,就是伤风,已经不行了,再加上晚上油腻吃多了,包你明天头昏脑胀。就是这个气候,与人的身体、做功夫都有密切的关系。
“日多则焦 ”,夏天太阳照久了人会发胀。
那么,永明寿禅师分析气象给我们做指示。
“阴如定 ”,打坐、定境界是阴境界。 “阳如慧 ”,智慧的境界是阳境界。阴阳两者要配合,是这个配合,不要搞错了!所以有功夫得定,没有慧观发不起来,坐在那里昏昏沉沉。有些腿子练得很熟,有时也可坐一、两天,你以为对了?统统走入阴境界。走入阴境界后,即使能够做到 “坐脱立亡 ”,还是在阴界中。
破记录的死法
“坐脱立亡 ”是禅宗术语。坐脱,两腿一盘走了;立亡,站着走了,譬如五百罗汉,还有中国祖师,把徒弟召集起来就走。当然,也有人倒立而亡,如唐代邓隐峰祖师。一般有道的人,死时大都是打起坐来走的,站着的也有。他问徒弟有没有倒转的?徒弟答说没有。他就倒转来死,两只手撑在地上,穿个长袍,如此倒转死也没有问题,长袍却也没有翻挂下来,还是顺着身体倒立着,本事很大,就是要特别表演一手。他的姐姐也是出家的比丘尼,悟了道的,听到弟弟倒立死了几天,跑去看他,姐姐打他一下说: “你生也调皮,死也调皮,连死了都不正经。 ”弟弟一听这样不正经,反转过来,站着又死了。坐脱立亡不一定得道,当然邓隐峰是得道了,以佛法来讲,证得菩提了。坐脱立亡是修定的功夫,有些人还是在阴境界中,修行中要特别注意!因此历代提倡净土的祖师告诉大家修净土最好,念佛最好,原因何在?你不要考虑定慧,只要念念在佛上,定在其中,慧也在其中,这是给后世非常方便的一个法门,因为后世人般若智慧差了,慧观起不来。慧观起不来,学佛修行都喜欢在定境上做功夫,功夫做得好,走入阴境界的非常多。阴境界当然也有好处,纵然做到坐脱立亡,死了以后也得一个学位,鬼仙而已!然后有人扶乩,他假托济公和尚或其他什么的就来了,这往往都是鬼仙在作怪,在鬼道中他也可以活得很久。
这是定慧、阴阳的分别,特别注意这一段。接下来极重要的一句话: “定慧偏者,皆不见佛性 ”,或者偏于修定,修功夫;或者偏于修慧,注重学理的观,两者偏一都不可能明心见性而悟道。所以学佛的一条正道就是 “定慧等持 ”,二者要平等修持。
心意自在方合道
八番调和,贵在得意。
这八个字很重要,从上次讲到现在,告诉我们如何修定,如何修观,偏重于做功夫的同学特别注意!光做功夫没有慧观是不行的。由上次到这次,其中有八番相对的道理都告诉我们,偏向于观时如何处置;偏向于定时如何对治,我们要自己知道调配。
“贵在得意 ”,这四个字最为重要。 “得意 ”不要当成名词解释错误,以为是中了一等奖心理很得意的意思。 “得意 ”是意识状态,八万四千法门,随便哪一种方法,开始都是从意根着手起修。有许多人说没有妄念,你那个没有妄念正是意识的意根,正是意识清净面的现量状态,并没有脱离意识。
所以,大家对于心意识的理论、学理先要搞清楚。至于如何能够悟道达到成佛之果?如何能够修到定慧? “贵在得意 ”,你的意识的应用是不是能够自由、自在?现在流行说自由,佛法比这个名词更好的是 “自在 ”, “观自在 ”。自由是流动的,游来游去;那个自在,我就在这里。
所以,凡夫的意识被无明的烦恼所左右。自己不能自在,真正能够达到观自在这个境界,才是 “得意 ”,得到意识自在的境界。如果拿世俗的话来讲,人生的自由,这个时候才是真自由,生死也可以自由,由我作主,倒转死也可以,躺下来死也可以,爬起来也可以,这个叫 “贵在得意 ”。
“ 止 ”病与 “观 ”病
一种禅师不许作观,唯专用止,引偈云: “ 思思徒自思,思思徒自苦;息思即是道,有思终不睹。 ”
现在讲偏执的毛病了。这本书的作者永明寿,是禅宗大师、净土宗祖师,他在这里引用宋朝的实例。中国禅宗到宋朝,几乎走上衰落的途径。他说这个时代有一种禅师,不许人家作观想,也不许人家念佛、念咒,专门叫人家打坐、修定就好。而且这种禅师还引用古偈说: “思思徒自思 ”,打坐不要追究佛学的道理,这样用思想参究是不对的,是自找麻烦。 “思思徒自苦 ”,老是在那里用参究的功夫,是自寻苦恼。 “息思即是道 ”,只有把思想放下,这个就是道。 “有思终不睹 ”,假使还有一个思想、念头,就不会明心见性。
这个偈子认为只要打坐、做功夫就是道,这是错误的。可见由宋朝开始,同我们现在一样,早就走上这条莫名其妙的路。
又一师不许作止,专在于观,引偈云: “ 止止徒自止,昏暗无所以;止止即是道,观观得会理。 ”
又有一派专门研究佛教经典理论、搞思想的,自己不会打坐,也不许人家学打坐。 “专在于观 ”,专门注重搞学理,以观慧来修道。他们也引用前辈大师的偈子, “止止徒自止 ”,何必在那里打坐熬腿呢?坐了半天可怜兮兮,搞得腿子酸胀发麻,而且越来越没有记忆力, “昏暗无所以 ”,越来越昏头,智慧不开。 “止止即是道,观观得会理 ”,这个 “止止 ”不是赞叹止,而是叫你停止修止,不要修定,只要观察自己能观的智慧之性,透那个理,理一透就成道了。
教育的原理
两师各从一门入,以己益教他,学者不见意,一向服乳,浆犹难得,况复醍醐?
永明寿禅师作了一个公平的论断。他说这两派的主张,各从一门而入,创宗立教的人本人修持都对。因为他的性向从一条门路进入,他在这条路上得了好处,遂 “以己益教他 ”,自己得到了利益,也叫学生非走这条路不可。注意哦!在座青年同学有在外面当老师的,或者学教育的特别注意!教学生用一个法门,走一条路线是不能成就学生的,有些学生性向不同,教育方法就要改变,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人成就,如果用一个呆板的方法,那根本违反教育的原理,好比杀人不用刀。犯了杀戒,应该判死刑,拿佛法来讲是 “杀人慧命 ”。所以教育方法绝不能呆板、普通教育也是如此,甚至家庭教育也一样,研究对方。怎么样才能使他接受得快,成就得快。如果把自己得益的路线法门,教人家也依样画葫芦,没有用。
我经常跟同学讲我很生气,到现在还找不到一个好学生。同学说: “老师,学你学不到。 ”我说: “那完了,你学到我又怎么样?充其量同我一样,到老了还在卖嘴巴,一点用也没有。再说,你学到我,已经比我迟到几十年,你跟不上来,老是在屁股后面跟,对吗? ”一个好学生要超越老师;老师找学生就要找会跳的,当然,乱蹦乱跳、胡闹捣蛋的,那个叫调皮学生,不是超级的,没用。
所以教育的方法,不要以自己得到的利益,教人家依照自己的路线走,这是讲做老师的方面的。那么,做学生方面呢? “学者不见意 ”,大部分学生素有崇拜性、尤其小学生最崇拜老师,老师被塑为具有权威性的人。我的经验很多,一生不上此当,你们也可以学学我,人被人家一叫老师,一恭维,你已经入土了。几声老师,看到你那个恭敬的样子,一叫就把你活埋,那是谋杀人不花本钱最好的方法,给你恭维一番,你自己就昏了头,越觉得自己伟大。千万不要受人家恭维礼拜,那是最上当的事。可是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也有天性上的缺陷,因为始终找不出自己要走的道路,就是拿老师所教的照样画葫芦,这是当年老师教的,老师教错了,他也辩解是在老师那里听的,那真是没办法!他自己 “不得意 ”,自己没有思想,不得到意的境界, “学者不见意 ”,不见到智慧从自己意识发出来。所谓老师是什么?我经常比喻,是做钥匙的锁匠,老师不过是个匠人。这把钥匙坏了,另外打一把,开门还是要自己来。一开,脑子智慧开发了。锁匠可以为你打造钥匙,智慧之门要你自己套进去开启,如果靠锁匠开,那你是笨蛋一个。
学者,当学生的要 “见意 ”,要自己见到意识智慧的境界。因为学生自己没有智慧,光是盲目迷信地接受, “一向服乳,浆犹难得,况复醍醐? ”等于小孩光吃母亲的奶,母亲营养不良,挤出的奶水如清水,连奶浆都得不到,何况醍醐?从品质最好的牛奶、羊奶中再提炼精华奶油叫醍醐。他说我们同小孩子一样,如果学的人自己没有智慧,光喝妈妈营养不良的奶水,没有用。
吃饭不知粥,呆!
若一向作解者,佛何故种种说耶?
这里提出假定问题,如果人完全靠自己的智慧,有些人蛮聪明,妄作聪明的又不对了!妄作聪明非真智慧,可是他的鬼名堂特别多,脑子灵光得很,各种事物都会说出道理。我们从小听一句话: “世界上歪理千条;正理只有一条。 ”正理一条难找;人走歪理的多,灵光一出来,歪理就出来。假使智慧靠自己生出,那么歪理也是智慧,当然,在智慧立场讲,歪理也叫智慧,不过要加一个姓,叫歪智慧,不能证菩提道果。
如果这些人一向只以一个见解为对,那佛何必用种种方法来说呢?他答复:
天不常晴,医不专散,食不恒饭。世间尚尔,况出世耶?
这个道理很简单,等于天气不会永远晴,也不会永远雨天。你看天地宇宙的变化,你就知道自己用功的方法是不是呆板的。很多同学在这里学了很久修持的方法,常常让我碰到头痛的事,有人会问: “老师啊,我要去闭关修持啦!你看我要用那个法子呢? ”唉呀!我真想讲: “最好回到你妈妈那里去吃奶吧! ”这个修持道理,所有的方法都给你了,你自己要晓得调整变化,天无常晴也无常雨,一切修行的方法,可以说都是调心的法门,都是厨房里的佐料,今天要吃咸一点,酱油、盐都有;明天要吃甜一点,白糖、蜂蜜都可以。
你一定要每天吃某样菜,不但胃口倒了,也把胃吃坏了。修持道理也是这样,所以说 “天不常晴,医不专散 ”,高明的医生不会只开药粉,而且会视病情的发展调配处方。因为假定药吃了有效果,病情减轻,份量就要减,或者病情发展到另一个叉路,发现另一种病症,又必须变换药方对症下药。
譬如有位同学今天来了,我说你事情多,元气不够,稍稍吃一点补药,不过看你有风,吃一点驱风的药。他问这两样合着吃可以吗?可以啊!因为刚刚开始只有现象,风寒在表没有深入,一方面把风寒赶出去,一方面也把元气培养出来。如果风寒进入身体内部,你不先驱风寒,而吃下补药,重病一场,等于土匪进门,你把门锁住,那就完了!
“食不恒饭 ”,每天都要饮食,但不一定天天吃饭,有时面食,有时稀饭。 “世间尚尔 ”,世间法所讲也经常如此。 “况出世耶 ”,何况我们修出世法的人。这句话特别注意!学了那么多佛法,修出世法,自己要知病调方,晓得因时因地转变。
今随根随病回转。自行化他有六十四。
上面所讲止观的道理,告诉我们在教育时,要随着不同的根器,针对各种不同的毛病,反复对治指导,乃至自己修行或教化他人,有六十四种法门。我们要晓得转变。
若就三番止观,即三百八十四,又一心止观复有六十四,合五百一十二,三悉檀是世间安心。
从前面一直讲下来,都是天台宗修止观的法门。由止观随着根器转变,综合其差别的方法有那么多。我们随时要晓得调整。 “悉檀 ”,勉强解释即是各种境界、法门,能成就众生者。佛法讲四悉檀,前三悉檀: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属世间安心之法,后一悉檀:第一义悉檀,属出世安心方法。
世医所治瘥已,复生一悉檀是出世安心。
修行的方法同世间的医生治病一样,修行是医治众生的心病。 “世医所治瘥已 ”,世间的心病医好了, “复生一悉檀 ”,才能修出世间法。
这一段也要特别注意!佛法通常讲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道,实际上真正的佛法是讲五乘道,先从人乘修起,譬如十善业道等等。人乘道修好,才修天乘,儒家说天人合一。天人乘道修好,才能进一步谈出世间法,出世阿罗汉、声闻,再翻一个身,可以修更进一步的出世法,超过阿罗汉、声闻,属于缘觉。最后才是菩萨道。所以要谈修持,必须把世间的人道先修好,基础稳固,世间法安心做到了,才能再谈出世间安心。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特别提出,我们都晓得学佛最难的是安心法门,能够安心就成佛。世间的安心做不到,一上来就想求出世间的安心,那就是孟子所说的 “缘木而求鱼”。
止观能开佛秘藏
如来所治毕竟不发,世出世法互相成显,若离三谛无安心处,若离止观无安心法。
强调天台宗的道理。 “所治 ”,不是政治的治,而是刚才所说的调心,有时候讲修养也叫治心,此心最难治,人人能把自己的心治理好,就是儒家《大学》的道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从诚意下手,先修自己的意识。心念如何安?治心非常难,所以说佛所讲的治心法门 “毕竟不发 ”,这是个秘密的谜语,佛所用至高无上的治心法门是哪一种?般若吗?还是《金刚经》上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用这个治心吗?还是念佛?听呼吸?都是佛说出的法门。那么,如来、一切成佛的人,他自己顿悟的那一下,是个什么方法? “毕竟不发 ”,是个大秘密,毕竟没有讲出来。所以佛说法四十九年,说他没有说一个字。那么这个秘密什么人揭发过呢?中国禅宗六祖慧能揭发过一次,当他得了衣钵逃回广东的路上,后面追来一位军人出家的惠明和尚,六祖将衣钵放在岩石上,惠明欲取衣钵而不动,他是个大将军,武功很高,一件衣服、一个钵拿不动,是何道理?这下,他放下了,向六祖求道。悟道以后还问六祖,师父传给我的法还有秘诀没有?六祖说有啊!在哪里?在你那里啊!不在我这里,你问的那个就是。就是 “我有一宝,秘在形山 ”,就在你身心上。所以佛到最后说不可说,不可说,无话可说;维摩诘居士最后堵口,把嘴巴一闭,文殊菩萨说:这是真说。
因此说 “如来所治毕竟不发 ”。那么又如何去进行佛的教育法呢?
“世出世法互相成显 ”,要想学佛成功,应该先从做人学起,人都没有做好,所成之佛不晓得是什么佛?那当然非人佛,佛本来非人,那是超人。佛法再三告诉我们,学佛从学做人开始,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人没有做好而能做好佛,那很奇怪!无此理,无此事。世法、出世法互相成显,两者互为因果。换句话说,人做好了,不要修道,本来就是修道。中国话 “修行 ”两个字,以现代话解释,先从修正心理行为做起,人事都没有处好而妄谈学佛?那正如明朝末年一位名士龚自珍所讲的一句话: “人生三件事,不是自欺、欺人,就是被人欺。 ”那就不是学佛,是学自欺法。
诸位学佛的青年朋友特别注意这八个字: “世出世法,互相成显 ”,世间法与出世法是互相完成、互相显露的。 “若离三谛,无安心处 ”,这八个字强调天台宗,天台宗的三止三观也叫三谛观,即空、假(有)、中。初步修持先求妄想清净,不能说妄想没有,仿佛证到空的一面,这个空,况且大家没有做到,假定做到有一点空的境界,那也不是空,是假的,是你意识上的空,所以呈现这个空。当你证到空的境界,一念不生。有时候少数同学有几回经验,但这个经验不是修持到达,我经常说这是瞎猫撞到死老鼠,碰上的,有时身心都空了,但是那个空还是意识境界。而且光守空,在空里住久了以后会变成昏沉,无明的阴境界,这时要赶快修有(假)观。或者先从假观来,譬如大家闭起眼睛妄念不停,这个妄念是假的,本来空,不要你去空它,想留、想追也追不到,比男女青年同学谈恋爱还难追,不相信你追追自己的妄念看!
随便提一个问题,你昨天早上第一个念头想什么?影子都跑了!刚才你进这个门以前念头想什么?早没有了!妄念本身是假的,它自性是空的,所以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念一句佛,一句咒,或有个境界光明,这些执有都不是道;落空也不是道。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中观才对。天台宗讲三止三观,禅宗讲 “离四句,绝百非 ”,一切都扫,不扫也扫,无可扫处,所以不扫,那么可以勉强说四段。
所以永明寿禅师说 “若离三谛无安心处 ”,天台宗强调,我们修安心法门,只有走三止三观的路线,才能够到达。
第六十五章 红尘送色涤眼青
若心安于谛,一句即足,如其不安,巧用方便令心得安。
此心能够安定,那么一切佛说的道理都是多余。佛所说无非要使你求得安心,假使随便用什么修持方法,而此心还是不能安呢?那你就要留意上面所说的各种法门,要晓得如何调伏此心使它安定。此心安,谓之第一步。
一目之罗不能得鸟,得鸟者,罗之一目耳,众生心行各各不同,或多人同一心行,或一人多种心行,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如为多人,一人亦然。
“一目之罗不能得鸟 ”,罗就是打渔的网,网罗,由很多洞眼连结成一张大网。只有一个洞的网抓不到鸟。 “得鸟者,罗之一目耳 ”,但是能捕抓住鸟的就只是一张网的一个洞眼,它能把鸟头套住。如果你认为下次不要浪费那么大的网,只要用绳子圈一个洞,鸟就会飞过来,那是不可能的。同样的,修持方法用对了,我经常比喻,就像电灯的插头,插对了就灵光,但是你要多准备一些插头放在那里,这个方法不对,换一个地方插插看,一下插对就行了!
我相众生相
下面是进一步的申诉。众生心性各各不同,研究心理学、行为科学,乃至政治哲学、社会学各方面都用得到。他说一切人的心性,心理的行为、思想、情感、脾气各各不同,所以中国人有句老话: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的面孔没有一个相同。我们年轻时经常想这些事,觉得很奇妙!上帝也好,菩萨也好,阎王也好,造人的仓库不晓得有多少五官的模型?怎么能每一个都不同!有时候年轻同学问我怎么那么瘦?我就反问他怎么那么胖?我说我大概出来投胎的时候,跑得太快,管它呢!临时来不及选择,拿个瘦的、小的,好背得动,一套就跑来了。再想想看,人的五官也好奇怪!鼻子蛮好的,偏要歪一点或拱一点,我说大概上帝造人的模型造烦了,乱捏一把就丢在那里,摸错了随便摸一个套上去就不对了!
所以人的心性也与人的面孔一样,没有一个相同。因此当一个老板或者做一个主管的要知道,如果要求部下心性完全相同,那是自己昏了头!人的心性没有一个相同。
接下来又更深入地分析。
“或多人同一心行 ”,或者很多人在某一点思想上相同,那么这一班人就变成好朋友。还有呢! “或一人多种心行 ”,心理学上,有一种人是变态心理,一下晴,一下雨,情绪好,高兴起来,不晓得有多好、多慈祥!一下子脾气来了,连脸上的神经、肌肉都像要杀人的样子。一个人有多种的心性,是嘛!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种心性,爸妈一叫,笑嘻嘻地走过来,回过头来马上对弟弟说你凶什么?人的心性一秒钟就有很多变化,我们检查自己也是这样,心理行为有这样可怕,所以说一人多种心性。
“如为一人,众多亦然 ”,在心理行为上,我们要检查自己,学佛就是要反省、检查自己。由这个原理了解一个人以后,同时也了解天下人。
“如为多人,一人亦然 ”,或者观察别人,譬如一个主管或带兵带惯的人,地位高的,手边有几十万人,那你看了人生应该悟道,各种样子都有。我的经验是最好在夜里到营房观察士兵的睡相。在战场上看到死人不觉得可怕,看活人睡觉最可怕,歪嘴呲牙翘鼻,有些人蹬起腿的 ……,各种怪相,大概一个人看过千百人在夜里的睡相,我觉得会悟道,原来人这部机器是这个样子!白天都蛮好看,笑嘻嘻的。据我的经验,人最可爱的是两种时候,笑的时候很好看;哭的时候也不错,就是不哭不笑的时候最难看。
还有一种难看的时候,我经常不敢抬头看人吃饭,人很可怕,手里拿着一双筷子,这个动作好像要把什么东西都塞进去。而且眼睛盯着桌上的菜 ……看了真要悟道。要观察多人,人看多了就悟到 ——人 ——我,原来也是这样,然后就会觉得自己非常丑陋。我记得年轻时有一个阶段修白骨观,到后来不敢看人,尤其怕看人家笑,一笑,牙齿一露,一想到白骨心里就打颤。中医书上记载,牙齿是骨之余,指甲是筋之余,发是血之余,皮肤是肠胃之余,经常新陈代谢,洗澡用刷子刷皮肤可以刷下一堆,反正人并不好看,也并不好想。这是讲到多人,一人亦然,也是这个道理。那么,以佛法来度人呢?
须广施法网之目,捕心行之鸟耳。
这两句话文学意境美,道理也高深,所有修持方法都包括在内。我们修持对付自己、反省自己,要具备多种方法,做什么呢? “广施法网 ”,修持方法要懂得多。所以佛教早晚课有四句话: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无量的法门都要学,外道、魔道都是法门,要用得正确。《六祖坛经》说: “正人用邪法,邪法也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也是邪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真要修持,要广施法网之目,目就像网子的一个洞一个洞,你要准备很多方法来捕捉心行之鸟。现代青年人喜欢用现代文学新名词 “捕捉 ”。捕捉自己心行的方法要多。 “捕心行之鸟 ”,捕心行烦恼。人的烦恼之多,就像鸟在空中乱飞一样,怎么样能够抓住它,把它套住不动?要把心念停止,止于一念。若要系心一缘不动,你必须要有多种方法。譬如有些方法在显教中不允许,在西藏修密教却准许,有时允许你唱歌跳舞,可是要把你隔离开,自己关在一个大关房,你爱跳、爱叫、爱闹,让你尽情发泄,爱哭也让你哭个够,师父过一会儿回来问哭够没有?真哭够了心里就清净了。你爱笑,就尽量放任你笑;吃饭尽给你吃,吃到肚子痛,够了,再也不敢吃,就是这个道理。要有各种方法,捕捉你如飞鸟的心行,抓住了就是 “止 ”。
如是委细种种安心,利钝齐收,自他兼利,若有闻者顶戴修行。
他很慎重地讲这一卷,其中包括许多关于天台宗修止观的方法。他说我现在著作这一本《宗镜录》,搜罗各种修持的原理,很仔细地告诉大家种种法门使我们安心,不管是利根、钝根的修法都包罗无遗,这个所及自他兼利。能够自修就是自利;教人时则用这个原理利他,希望后世听闻到这个法门后 “顶戴修行 ”,像头顶上戴个帽子,恭敬地放在脑子里不忘,照此修行,决定成就。
以上是卷四十四。接着卷四十五又是另一阶段,慢慢转入唯识方面。
夫已上是引台教,明定慧二法安心,次依华严宗释。
《宗镜录》搜集了三藏十二部中重要的修法理论。他说上面四十四卷所讲的,是天台宗的四十八教,这些教育方法告诉我们如何修定,如何修慧,最后达到安心。为什么要明心见性?为求得安心,安心是佛法最究竟处。他说这个道理已经讲过了,其次,现在开始,要依照华严宗的解释,释示修持方法。华严宗是中国佛教十宗之一。
华严经云:于眼根中入正定,于色尘中从定出,示现色性不思议,一切天人莫能知,于色尘中入正定,于眼起定心不乱,说眼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
永明寿禅师特别选出《华严经》这一段,也是修行的方法。 “于眼根中入定 ”,六根之一的眼根,包括眼神经。有些修法是利用眼睛。譬如念佛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心念,用意念,不出声的,那就是用六根中的第六意识起用。另一个是心里念,嘴里也出声念,这个法门包括二根。修行要用工具,不同法门用不同工具。那么,有些方法不从意识着手,而用眼睛。如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乃至有些观想中间的观,注意这句话哦!我讲有一些观想中的观还是用眼睛来。我们经常看到达摩祖师的画像瞪着两只眼睛,他看什么?什么都不看,瞪着眼睛不起意念,眼睛还是张着,那也是一种定。
他说有一种方法从眼根着手入正定,利用眼睛,在密宗的修法叫看光,看光的方法至少有二十多种,而且很快可以入定。不过年轻人注意,我现在只讲原理,没有讲方法,不要听了这些拿着鸡毛当令箭,瞪着眼睛乱看,搞得不好眼睛先遭殃,多戴一副眼镜,再严重算不定就变成白内障。不要乱搞,先吩咐了!
有些方法从眼根中就可以入定。那么出定如何出呢?进入这个定境, “于色尘中从定出 ”。眼根的相对面是现象界,现象界在佛学中叫色尘。我们的眼睛始终离不开色,这个世界充满了光色。夜里看到的是黑色,黑色也是颜色,有些人怕鬼,懂得这个道理,不怕了,黑也是一种颜色,有什么可怕!黑夜一来,一身黑色也蛮好看,鬼都拿你没办法。如果你觉得鬼难看,你欣赏他的难看,难看也是一种美。以华严境界来看,天地间没有什么叫丑陋。丑陋有丑陋的美,明此理,世上无丑人,也没有什么烦恼的事,烦恼有烦恼的美。所以说,于眼根中入定,于色尘中出定,出定还是从光中出。当然,这个道理太深了!华严境界是相当深,而且大家没有修持过这个方法,先别乱搞!现在只要懂这个道理就可。
有关《华严经》,我们必须知道,据说这本经不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人类说的,而是佛在色界天中对天人们说的。用什么语言也不知道,那是天话,叫天文说。说了多少呢?百万偈,我们翻译过来的很少。那是龙树菩萨认为自己悟了道,想创教当教主,后来一个龙王接他到龙宫图书馆看经,他走马看经题,三个月没看完,这下知道佛法真是浩如烟海。之后龙树菩萨要求把《华严经》带出一部分,就是现在留传下来的八十卷《华严经》,这些都是对天人说的话,对凡夫而言相对有所秘密。
“于眼根中入正定,于色尘中从定出 ”包含的意义很多,本经有一句话是对上面两句话的结论: “示现色性不思议 ”,是大经。显教的经典大多强调离色,譬如以《心经》来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们说这个人好色,你以为喜欢看男人、女人就是好色吗?其实喜欢漂亮就是好色,此人喜欢花的衣服,或者艺术家喜欢某种颜色,称赞这个线条好美哟!唉呀这个流水、唉呀这座山!我常常听到人家叫美,我也走遍了天下的名山,我说有什么美?不过一堆土、一股流水,没有什么美,人都被泥巴给骗了!人自己疯了,被色尘所引诱。所以显教的道理离色就成道, “色即是空 ”。到了华严境界则是 “色性不思议 ”。
如果在文学研究所讲比较宗教学,这是新开的一门宗教学课程,把各个宗教教义来作哲学比较,绝大多数的宗教看人生都是灰色的、悲观的,看这个世界是悲惨的,佛教一部分也是如此。这不是笑话,宗教好像都劝人早点死,每个教都在另外一个世界开发观光饭店,而且向我们拉生意。你不要怕死,死了到我那个天堂,招待周到,上帝做老板。佛教说不要紧,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大老板,另有股东老板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应有尽有。不过,把几个宗教的观光饭店一比较,佛教的生意做得最大,饭店开得最多,死了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那不死不活在苦海中的呢?没有关系,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万一下了地狱呢?地藏王菩萨也在那里开饭店。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佛,上方香积世界的维摩诘居士都在那里等着,十面八方,这个生意全做完了。
所以我说其他的宗教算了,少开一点吧!全被佛教包了!而且佛教中揽生意的人又多,都是招待周到,使你了生脱死,不但解决这一生的问题,还解决来生。这个是宗教性,但是严格地讲,大多数宗教看世界是灰色的,没有什么好留恋,不要怕死,死了到我那里 ……
红尘送色涤眼青
但是华严境界不是,《华严经》认为整个世界,一切好的、坏的、是的、非的、善的、恶的,统统是真的、善的、美的。所以一般显教讲色法是坏的,华严则是 “色性不思议 ”,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好色,坏吗?
有些人因好色而悟道,你看有位祖师睹桃花而悟道,多风流啊!可是他悟道了!有位无名比丘尼: “竟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多倜傥!可是悟道了!这就是色性不可思议,真正的至善,没有善恶的分别,一切善法、恶法升华了,都是善,此乃华严境界。
他说关于这个高深的、无上的秘密的道理, “一切天人莫能知 ”,不要说人世间人类的智慧不能透知,以天人的智慧都不能深入到这样奥秘的境界,除非悟道、成佛了,才能懂。因此, “于色尘中入正定,于眼起定心不乱 ”,他说,有些大根器的人,不需要出世,也不需要出家,就在红尘滚滚中入定去了。怎么入定?
滚滚中就是定,定就是滚滚,尽管滚,尽管定,他就是在出世,出世在哪里?就在世法中,当场就出世,也无所谓出世,无出不入。于色尘中入正定,定有很多种,四禅八定,不一定算是正定,只有如来大定才是正定。
但是有些大乘根器就在色法中入正定,如《聊斋志异》上有一篇故事,讲某生到普陀山朝山,半路上碰到一个妓女也去朝山,结果两人结为夫妻,成为道友,几十年夫妻,并没有夫妻之行为,俩人感情好得不得了!有时打坐相对一笑,尽在不言中,最后两人修了几十年,可以走了吧!没错,两人一起坐着走了!蒲松龄写的这个故事,就是 “于色尘中入正定 ”,在色尘当中而成道。
“于眼起定心不乱 ”,那么他用不用眼根呢?普通人看都不敢看,尤其修道的人,或是小乘的戒律,走路只能看前面三步。几乎什么都不敢看,笑也不敢笑,白骨(牙齿)不能露,小乘戒律这样严重。大乘戒律不管,要看就看,于眼起定,而此心寂然不动,没有散乱,这就是如来正定。这说明什么? “说眼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 ”,眼根与色尘之间,本来即不生不灭,空性现前,也就是《心经》所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它本身即空性,既然万法皆空性,哪里有出有入呢?哪里能够说避开一面叫出世呢?根本就错了!
华严告诉我们直接进入。华严的教理是圆教,也称圆顿教,顿入圆融,华严宗的大祖师们都从禅宗里出来,这个是中国创宗的,在印度没有的。
疏释云,定慧虽多不出二种,一事二理。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事定门也。
“疏 ”:《华严经》的疏理。 “释 ”:《华严经》的解释。
为华严作注解的祖师很多,其中有清凉国师为华严作疏;李长者(李长者是居士),唐朝人,据经作论释,两位都是不得了的人。唐朝皇帝姓李,李长者是皇室,也是个王子,但他没有出家,而是以居士身 “出家 ”走了。李长者读《华严经》而悟道,背了一部《华严经》准备到山里注释经典,在往山里的路上遇到一只凶恶的老虎挡住去路,他拍拍老虎说:是不是给我带路的?老虎点点头,他跨上老虎任它奔走。老虎把他带到一个山洞,李长者只带着笔、墨、纸、《华严经》,一个人在洞中三年注释《华严经》。后来来了两个天女,到时就给他送饭;他要的东西,两位天女会为他送来,自然心念一动就来了,他一切不管。注解完了,此人亦不知所终,最后如何?到哪里去也不知道,这也是华严会上的菩萨,他的注解非常有名。一般学佛的,尤其青年同学们,能够发心把这两本疏释研究完的,大概万人中只有一人而已!你看我们有多少的宝贝没有人看。
疏释是注解《华严经》的,他现在引用这疏释来讲: “定慧虽多不出二种,一事二理,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他说我们学佛做功夫要想修成就,就是两个法门一条路:修定修慧。然而修定修慧的原则原理只有两件事:一个是事上修,一个是理上修。所谓事上修,并不是说一天到晚打坐、念佛就叫事上修,那不过是事上修的一种,事上修是心性上的修,在心理行为上改变习气、改变贪嗔痴、改变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一切行为,打坐不过是事上修的一种修法而已!这个道理千万弄清楚,不要认为我一天到晚打坐就是在学佛,不打坐就不是学佛,那叫修腿,不叫修佛,修腿的话,金华火腿多好!何必买你那两条腿!要注意修行不是在修腿,而是在心性上修。
第二是理上修。要穷理,一天到晚盲目打坐是盲修瞎练,不看经,不穷理,光晓得佛教好,佛学好,佛教的著作这么伟大,而古人,功名富贵 “啪 ”一下就丢了,丢了就入山。能够有这样的著作出来,而后世却不知,这不是很惭愧的事吗!所以佛学研究透了一样成佛,这叫穷理,从理上来。
不管从理上来或事上来,非有定力不可。什么叫做定?就是 “制心一处 ”四个字。佛经的名言: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大小乘佛法用这八个字说完了。
今天下午一位七、八十岁的高龄老道友问我,上次你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办个什么事?对啊!办什么事啊!无事不办的事,要神通有神通,就是山东话 “要什么有什么 ”,要智慧有智慧,就是要定,修定的原理就是制心一处。大家可以测验自己,打坐坐得很好,心也跑得很好,坐在那里东一个妄想、西一个妄想,不过有时轻一点,然后又来个大妄想:我这一堂坐得非常好。千万注意!这个就是没有制心一处,不要认为这个是制心一处。制心一处的话,初禅到达 “念住 ”,念头住了,不叫 “念停 ”,佛经用字用得妙!叫 “念住 ”,是活的,不是死的。念停是死了,念住是活的。
念住以后到二禅才可以气住、脉住。如果念不能住,别人来给你改姿势,眼睛先瞪开,隔着四、五步灵感就来了,这叫制心万处。再不然还没有到你面前五步你就知道,叫制心五步,有时还制不住呢!又笑又摆、又动又摇,那如何办?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事定门也 ”,这是事上起修,属于事定门。
由参悟正定
能观心性契理不动,理定门也。
那么从理上进入的一样得定,所以说 “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禅宗的参话头, “参 ”就是穷理。如果参 “念佛是谁 ”,一天到晚念 “念佛是谁 ”,那么变成念佛,不叫参话头。 “参 ”就是像发疯一样,念佛是谁?阿弥陀佛,念佛是谁?阿弥陀佛 ……要这样才是参。你没有念佛,参念佛是谁干什么?你也不在念佛,阿弥陀佛,念出来佛的是什么东西?谁在念?它从哪里来?那才叫参念佛是谁,真参念佛是谁是这个样子:阿弥陀佛,谁在念;阿弥陀佛,谁在念;阿 ……你们没有看过,我们在大陆看到参者,硬是跟疯子一样,内行的老和尚、禅宗大师一看便知。我们外行的就问这和尚是不是疯了,那些老和尚一把挡住你:不要妨碍他,怕他听到,受这句话的刺激会变疯。
所以禅堂不准人进去看,有些用功用得几乎疯了一样。后来我也发现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要说学佛,想在世界上、社会上成功一件事,不发疯不会成功,艺术家绘画绘得好,他对画发了疯了!做生意赚钱,他天天都是钱呐!格老子我就是钱在运转,什么人情世故、你你我我一概不管,钱要紧,一般要到这个发疯程度,才有发财份。又来搞搞生意,又来搞搞打坐,那能发得了财?那能坐得好?
所以话头要以发疯的精神参。参话头是穷理。为什么不叫穷理而叫参呢?中国人喜欢简单,参包括了穷理,你去研究、你去思想、揣摩、你去反省、你去追吧!包括的意思很多,你去参去!不然参个什么?我走路还要人 “搀 ”呢!参是穷理,穷理穷到最后, “精思入神 ”,一样地开悟,到成佛的境界。观心也就是参, “能观心性 ”,要找你那个能观的心性之体,好!然后理悟到了, “契理不动 ”, “契理”,就是相合,中国文字定契约,合拢叫契, “契理 ”,事与理两个合了!身心到达理的境界中,道理到了,身心也会到的。等于想尽办法要把别人口袋中的十块钱弄到我的口袋里,一旦想出一个办法,啪一下,他的钱非到这里来不可,那就叫契理。悟道也是这样,那一下就进入,不是说光靠打坐就可以悟道。穷理,学问到了一样悟道。契理到达如如不动境界,这个是理上所得的定。
要分事理通事理
明达法相,事观也;善了无生,理观也。
前辈大德给我们注解出《华严经》这几句话。他说假使能够观察一切心性的事象,或者反省观心,或者打坐修定,定到一念不生时, “一念不生全体现 ”,这就是明达一切法,法包括一切事理、一切心性,心相呈现,这个是事观。
什么是理观?善了无生,理上到了,万法本自无生,不要用力去除安念,是妄念在除你,你想让它离开,不要作梦了,它本来就离开你,妄念没有留恋过我们,是我们自作多情怕妄念来,它念念不停留的。所以善了无生之理,就到达无生法忍,这就是理观。
诸经论中,或单说事定,或但明理定,二观亦然,或敌体事理,止观相对,或以事观对于理定。
他叫我们看佛经要注意,一切经、一切论,或单说事定,有些经典光讲做功夫,事上的定,譬如禅观经、禅秘要法,光讲做功夫,你不要认为光讲功夫才是佛经,它是一门深入,单讲用功的一面,你还要参考其它经典的理。有些经典单说理,譬如《心经》单说明理,心性之理,六祖悟道就是听《金刚经》而明《心经》之理悟道。
“二观亦然 ”,定慧,止观二法门也是这样。
“或敌体事理,止观相对 ”,敌体也表示相对,二者相平等。中国文字里夫妇二人称为 “敌体 ”,平等相对,敌对的,彼此有矛盾的统一。他说有些经典讲止观相对,譬如《圆觉经》,也是华严的圆顿教,有几段讲止观相对;有时纯讲形而上之义。
“或以事观对于理定 ”,或者有些经是拿现实的事来说明这个理论。也就是用修持的事实、经过,说明形而上明心见性的道理,各个经典不同,叫我们留意。
现在我还停留在四十五卷开头,引用华严宗的修持法门的理论阶段。
第六十六章 动心禅天遥
《宗镜录》四十四卷对于止观的方法,也就是佛学修证的方法,尤其是天台宗修止观的法门,已经整个做了一个结论。四十五卷则介绍华严宗的基本理论与修观的方法,永明寿禅师引用天台宗的佛学和《华严经》教理的真义,我们首先要注意!这些文字看起来容易懂,实际上却不然!千万不要因为文字上容易懂就轻易看过去,大凡受过教育、懂得中国文字、研究佛学或禅宗的很容易犯此通病,以为文字懂就认为懂了,问题很大。
上次曾引用《华严经》: “于色尘中入正定,于眼起定心不乱,说眼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 ”,疏释部他讲到怎么样从眼根、色尘入定出定,我们曾经提过用看光的方法可以入定,然后怎么从眼神经出定,继续又说到事与理两方面,所谓定的原则就是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
现在再来引用一部很杰出的论 ——《大乘起信论》,是修净土宗、华严宗、唯识宗乃至一般研究佛学的必读之书,几千年来认为这著作是最了不起的。不过近代以来却有梁启超等一批人认为这部论是伪书,其理由是:中国人造的,因为文字写得太好了。凡文字写得太好的书都是假书,这一派的说法非常有意思,现在不讨论考据的问题。
如起信论云,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为止,而观因缘生灭为观。
《大乘起信论》是释迦牟尼佛过后六百年,佛教界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萨 ——马鸣菩萨所作,因其出生时,全国的马同时鸣叫,为纪念此一因缘而名之。马鸣菩萨的文学造诣高,是印度佛教界的大文学家,他的修持更不在话下,《起信论》是一本有关修持的学术性论著;而他的文学著作,尤其是诗歌更是脍灸人口,当时流传非常广,全印度人民读其诗歌、受其影响,得人生无常,十之八九都想出家、修道。国王下禁令也禁止不了,因此跟他商量不要再写文章了,再写这个世界就非世界了!
《起信论》讲佛学的基本道理,他解释什么叫止呢?止是修定,人怎么得定?心念怎么止? “止一切相 ”,注意这句文字!青年同学特别留意!像古文这种写法,以外文来看,会认为不合逻辑。这句话可以两头解释, “止一切相 ”就是停止了一切现象,文字很简单,但是中文另有解释,止就是得定那个境界,一切相,任何方法、任何事情都可以入定, “定 ”是一个原则,要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止呢?这是第二个解释。大家要留意文字,因为翻译得太好,眼睛一晃好像知道了,翻过来一看并不见得懂。
心专一与了不可得
现在解释第二个意思:一切相、一切方法都可以入定,念佛也好、修观想也好、参禅也好 ……各种方法,得定是最基本的,但是初步如何先得止?心念之流如何停止、集中在一点?譬如大家打坐希望坐到没有妄念,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假定坐到没有妄念,只是假定,况且一般人很难真做到。假定坐到没有妄念,那不是悟道,也不是得道,正是一个止相,心念止在一个没有妄念的现象上。一般学佛好像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没有妄念就是得道,那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还不止!因此,对于这一点,首先要辨清楚。
那么,实际上的止呢?不一定什么念头没有。譬如有念,念佛或者密宗修观想,这是有念,你能不能止在这一念?如果不能做到止在这一念而起修,所有的功夫都是白作,不管你打坐坐得多么好,至少临死的时候抵不住了,抵不住身心四大分离的痛苦,就如同平常身体上一点小病痛,你不能克服就是止不了,就是你受阴的这一念没有止,那根本没有用,你尽管打坐坐得好,同修道学佛不相干。这个观念首先要认清楚。
现在回过来看,依据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上说: “止一切相 ”,假使在一切方法上达到止的境界,这当然是好事。 “乃至 ”,进一步 “心不可得为止 ”。刚说初步止在一个念上,不过是止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止在一个没有妄想的境界,还是 “有心地 ”。地就是地步,还在有心的程度上。悟道的人是达到 “无心地 ”,才初步可与罗汉证果的境界相应。我们特别反复解释这些古文,提醒青年同学留意,不要认为自己看得懂中国字,要深入。他说,在一切相上,用任何一个方法,假使能够达到止的程度,甚至进一步,比任何一个止的程度还要高,到达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得这个境界,才可以说是得止。这是《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的。
第一步, “止一切相 ”是初步修定,也就是上面所说的 “制心一处 ”的止,这还是有为法、有心地。第二步,由有心地达到无心地,此心了不可得,禅宗祖师喜欢用了不可得这句话。如果眼睛闭着,心里空空洞洞,你说已经了不可得,那你正有所得,得什么?得个 “了不可得 ”,那个心多大啊!多大的妄念在那里!所以,你真的达到心了不可得,能与罗汉修行的境界相应才叫止。但是进一步要自己讨论,假定达到无心地境界,既然无心是万事无知吗?如果达到无心地,所谓证到果位是万事无知的话,那何必学佛?那是学死人,或者学成功而变成一个木头人麻木不仁,那何必学佛?这种佛法在世界上根本是骗人,我们何必受骗!
理与事齐 定和慧通
所谓止观双运是止中有观,定中有慧,在心不可得中间而 “观因缘生灭为观 ”,自然而然,这个自然而然是观,在佛学上就叫做 “无师智 ”,亦即 “自然智 ”,自然而来,禅宗大师常引用佛经的话: “法尔如是 ”,自性、本性上有这个功能,真到静定的时候,大智慧爆发,慧力非常强,能一悟千悟,一通百通,无所不通。所以,大止大定中有静观,这个时候自然观到一切万法皆是因缘生灭,看得非常清楚,此时即是 “止中有观 ”,所谓止观双运。
“或以理观对于事定。 ”或者在这个情形之下,对一切事理深刻地观察透彻了,也可以得定。中国有句老话: “学问深时意气平 ”,由学问或思想研究真到了家,也能得定。所以读书、作学问要参透,钻到底钻通了,也可以得定证果。做功夫定到了极点也可以开悟、证果,就怕你是个半吊子!我经常跟同学讲,不要弄得佛也学不好,人也做不好,两头落空,何苦搞这个事。基本上我强调应该先把人事研究好再来学佛,连世间的学问都搞不好还来搞这个,结果是两边无着落,生死两难,进退不得,那千万不要玩这一套,不要以为佛学很好听,喜欢来凑热闹。
所以说 “理观对于事定 ”,理真正到了最高处,也达到空定的境界。
通禅的孔子和孟子
此经云,一心不动入诸禅,了境无生名般若是也,或俱通二。
这两句话是《华严经》所说。一心不动进入到一切禅的境界,也就是说,一心不动才可以进入禅的境界。要注意这几个字,因为这些文字很容易懂,但我特别为大家挑出容易误会的地方,不然你一晃眼就溜过去了,认为一心不动就是禅,那错了!一心不动才可以进入禅的境界,心不动并不是最高的境界。譬如佛法未传入中国以前,孟子早已说过 “四十而不动心 ”,他修养作学问到了四十岁才不动心。我们年轻时读四书、读孟子,那时正是五四运动后一股潮流都在反对传统文化,有同学讲笑话,同现在年轻人一样的调皮,孟子说四十而不动心,你看梁惠王骂他: “叟,不远千里而来 ……”,孟子一下发脾气的话都出来了,早就动了心。
那么,什么叫 “四十而不动心 ”?孔子讲自己的修养是: “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你们六岁读幼稚园,孔子十五岁才立志读书。 “三十而立 ”是说身体不大好,三十岁才站得起来吗?不是的,这是讲做人到三十岁而立定了宗旨,非向这条路上走不可,等于佛家讲发愿。十五岁志于学,经过十五年的犹疑、痛苦、煎熬、烦恼、矛盾,到了三十岁将中年阶段,才确定人生该走这条路。再加上十年修养、读书, “四十而不惑 ”,到了四十岁再不动心,没有怀疑了! “五十而知天命 ”,然后到了五十岁才入门,悟道了。 “六十而耳顺 ”,耳朵顺了,两只耳朵又不是驴子,哪有不顺的?难道六十岁以前耳朵不好,到了六十岁才掏通?不是的。到了六十岁,善恶是非化得平了,真到了禅宗所谓的重关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最后七十岁才算到了家。这是孔子对他一生的报告。
他也是讲四十而不动心,四十岁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不管男女,孔子说后生可畏,年轻人不要轻视自己啊! “安知来者之不如今 ”?你哪里晓得将来的人不比我们高明!但是孔子也说 “四十、五十而无闻也 ”,到了中年没有成就,什么搞头都没有,一切念头无用了,这个人衰下去了,淘汰了。这个中年关头很重要,所以古人有句话:
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一年有十二个十五,但是大半看不到真的圆月;人到中年差不多了,后来我们把它改成 “人到中年饭自兜 ”,添饭都要靠自己添了,年轻时有父母添。这是讲到不动心所引出来的闲话,却说明一心不动并不是悟道,那是调理自己心性的一个方法的一种成果、一种现象的一点。能够做到一心不动,进一步才可以进入禅的境界,不要认为一心不动就是禅,那错了!
“一心不动入诸禅 ”就是讲定,与刚才所说 “止 ”的道理一样。那么进一步呢?定中有观,在这个境界上一心不动,在定中,自然智的智慧发起。 “了境无生 ”,这就难了!定是一个境界;乱也是一种境界;被人打一拳昏过去,昏是一种境界;喝醉了,醉也是一种境界;喜怒哀乐都有各种不同的境界,你真到了一心不动,一念不生,也只是个境界而已!这是定的境。在这个时候发动自性的智慧,了了境,无生,生而不生,一切境界都是无常的、变动的。你说定,定不会变动吗?定也随时在变动。譬如现在在座大众跟我 一没有入定,你在打坐,你以为坐中是静吗?坐中是大动哦!它随时随地在变化,一层一层松懈,静、静、静,慢慢进入最静的境界,也是最大的一个行动。拿宇宙的法则来讲,这个宇宙没有静止过。
有人说中国文化吃亏,与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文化主张静,西方文化主张动。我说根本不通,中国文化哪一本书是主张静的?中国文化从《易经》来就阐明宇宙是不断在动的,所谓静止,是相对、缓慢的动。地球动得很快,但是我们感觉不到。譬如坐在汽车、飞机上,如不向外看,你感觉不出其速度之快,反觉安详,动得最大时,你反而感觉到是静。由这个理由,诸位要了解,你以为打坐在静吗?打坐的确在动,这个动、静之间的道理非常深刻,不是简单几句话所能了解。
宇宙万象发生之秘
那么,在这个时候,定静也是一个境、也是无常,你现在入定就有定,你不入定就没有定,它不是永恒不变的,不是诸法皆是无常,而它本来无生,生而不生。我们看田野中的草尤其清楚,唐人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每天的发生,也都过去,过去又不断生长,它生而不生,永远没有回头,也永远没有断绝过,就是在这么一个变化无常的状态进行。所以你在定中了境无生。他用一个中文 “了 ”而不是用 “知 ”境无生,这个 “了 ”字也可以解释为了解、知道了,但是也可以进一步解释,比了解还要进一层:完了。此话怎讲?用台语讲就是清洁溜溜。 “了境无生 ”,生而不生,无生并不是死个东西,也等于《易经》说的,生生不已谓之无生。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懂得了,就是般若。定中悟出来的,能够了境无生的,这个智慧不叫智慧,叫般若,表明佛法之智的殊胜。 “是也 ”,这两个字是永明寿禅师自己加上的:就是这个道理。
“或俱通二 ”,或者有些人智慧特别高,修持上的功夫到了家;学问智慧也到了家,两头通。那么,真是了不起!
缘的道理和三昧的事功
此经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或二俱泯。
《华严经》提出一个道理。我们修禅定时,要保持心境在一缘上。禅定与禅宗有差别,禅定偏重于功夫,由四禅八定到达声闻、缘觉、菩萨大定,乃至到如来正定的境界,都是属于禅定。禅定是个总名,禅定三昧种类非常多,普通的禅定就是能够持心,要注意!我们讲修持、修行,就是保持你那个心境常常在一缘上,这个缘字就是拴住,拿一样东西,立一个目标,拿一条绳子拴着沿绳面走,缘者沿也,勾住、抓住的意思。
譬如读《孟子》 “缘木而求鱼 ”,靠木头爬上去叫缘木,抓住一个东西,缘就是把握住。 “心缘一境 ”,你心念要把握住一个东西,等于走路拿拐杖。譬如修净土的人,抓一句佛号,就是一个缘,此心念念在一句阿弥陀佛上,就是心缘一境。又如修密宗念咒子的人,或作某种观想的,他心里随时随地在这一缘上,而平常照样做人做事,照样吃饭、走路、做生意,可是这个意境始终在心里所要缘的那个缘上。那个现象叫修止,并非说修止修定,人就不要走路、不要动了,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学死。定是你的心境、意境永远保持在定中,外形的变化不管,你去当运动员也可以,跳舞、跑步也可以,可是意境始终在制心一缘。
所以,禅定是持心法门,永远持着这个心。假定大家打坐的时候心境很好,其实并不好,坐在那里像水上按葫芦一样很吃力,心中妄念纷飞。然后偶尔与妄想的境界不同,因此错觉以为自己坐得很好,实际上是自欺的话。不过有一点好处,身体血液下降一些,心脏速度、脑波速度跳慢一点,心理上净化一点而已!因此说好啊!好啊!自欺欺人。所以持心没有持好,不能专心于一缘,永远不能得定,就是说,你能不能做到行、住、坐、卧都心住一缘。
假使禅定持心得一缘,得到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止。那么,在定中自然有慧。 “智慧了境同三昧”,这个时候,定中所发的智慧了了一切境界,定也是境界,此时自然的智慧了解了,境界了解了,定慧等持。注意 “同三昧 ”,同真正的有所成就、有三昧境界的人,差不多相同了,并不是说你已经证到了三昧,而是有相同之处。这些地方是重点,稍不注意一个字就解释错了!
辨别几种定慧类型
“或二俱泯 ”,再进一步,有些高度智慧的人,有时候也不求定,也不求慧,两样空了。 “泯 ”,不作死亡、断灭或枯槁解释,它是活泼、充满的,因为连定慧的束缚、限制也没有。或者定慧两种都不用,或者定慧等持,同样到达这个境界。
非定非散,或即观之定,但名为定,如观心性,名上定是也。或即定之观,但名为观,如以无分别智观,名般若是也。或说双运,谓即寂之照是也。
这段完全是佛法的因明,也就是普通所讲的逻辑分析,分析得非常细,其实分析到最终还是分析每一个人自己修持的心理行为,要你反省、观察自己的心理状况。
他说,再进一步是 “非定非散 ”,这是最高境界了,很难!没有入定,跟普通人一样,但普通人在散乱中,他却没有散乱。当然这个境界很难体会,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真到达这个境界就是大菩萨修持,不是定,但也不是散乱,这就是所谓自然智。
或者 “即观之定 ”,在智慧观照的境界中就有定,这种现象的成分偏于定。 “但名为定 ”就叫它为观中的定,譬如参禅的人走观心法门、观念头的路线,由观心性、观理而进入这个境界,可是它的重点偏于定,所以也叫定。由观心性、观理而入定的, “名上定是也 ”,所走的路线比较高一点,好比坐直升机。
修持法门因人的性向、根器不同而有差别。还有一种 “或即定之观,但名为观 ”,有些人性向偏重功夫入定,在定中启发了自己的智慧,这个也可称它为观。 “如以无分别智观 ”,此乃等于在不分别一切法中自然而观,叫般若,不是普通的观,而是永远在定中,无分别的观,虽然能够观一切理、通一切智,却是没有妄念。这个 “无分别 ”是反映第六意识无分别,到达七、八两识所起的作用,不属于分别、无分别的界线。那么这种情形偏向慧观的成分多,因此叫它观,这种观在佛学名词上谓之修般若,以智慧为依归。
“或说双运 ”,还有一种人,止观双运,他的性向根器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等持。这种根器特殊的,可以多头同时到达。
“谓即寂之照是也 ”,所谓 “双运 ”的心性是随时住在涅槃寂灭的境界中。 “寂 ”超过定的境界,有个 “定 ”还忙得很呢!忙什么?忙着入定。到达了涅槃自性寂灭,非定非散,无处而不寂灭,到处是清净,那么这个时候的清净不是死寂的,它是生机活泼泼,充满愉悦、快乐的,所以寂中有照,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寂中有照,自然的 “寂之照 ”才可以说到达止观双运的境界。
所以局见之者,随瞩一文互相非拨。偏修之者,随入一门,皆有克证,然非圆畅。今此经文巧显无碍,略分五对。
作者永明寿禅师发出最大的感叹!我们看到佛教界、佛学界修行的,古今中外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在宋朝初年也与现在一样。他说有些智慧不够、心念狭窄局限于自己偏狭的观念,自己从哪个法门入手,或者看了某本书,就先入为主认为自己所学才是究竟,别人搞别的就仇恨,结果互相排斥、批驳别人的不对。这是讲见地的错误,也就是讲心性主观成见的错误。
“偏修之者,随入一门,皆有克证,然非圆畅 ”。刚才提到华严境界,华严是圆顿之教,上上根器一悟通悟;中下之智先开一门,再慢慢开多门,一步一步来。修行的方法也是一样,有些人全修,什么都会;有些人偏修,而偏修的人多。 “偏修之者,随入一门,皆有克证 ”,偏修的人随便选择一个法门都有好处,修好了,要承认他也有克期证果的证验。但是如果把自己的智慧见解陷入修持一门的心得经验中,那就走入小路了。
总而言之,有些人从学识入手,有些人从修持入手,有所偏差的,永明寿禅师归纳为四个字: “然非圆畅 ”,都没有到达学佛圆满自在畅通的程度,换言之,就是不通。
“今此经文巧显无碍,略分五对 ”。现在《华严经》所讲的修证的境界,是事理合一、极圆顿的境界,经文内容呈现高超巧妙、事理无碍的意境。那么归纳起来分成五对,即正反相对有五。到此暂时停住,下次继续讲。
第六十七章 佛国随俗世还真
第一对根境无碍,谓观根入定,应从根出,而从境出者,为显根境唯是一心,缘起无二,理性融通,是故根入境出耳,境入根出亦然。
“第一对根境无碍 ”根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再加上意识思想的意根。大家都想学佛成道,你说拿什么去成?做门要找木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须把工具备好,修行的工具何处找呢?我们本来有的,就是父母所给我们的身体的机能。譬如念佛法门用头脑意识、心理意识来念;或者有些人听呼吸,则是用父母给的鼻子呼吸,以耳朵来听,一定要用这个 “根 ”。 “境 ”呢?是与根相对的外境,譬如鼻子管呼吸,呼吸作所缘外境观之;眼睛能够看一切光色,光色是物理世界自然的现象,也是外来的。
所以说根境是第一种相对,根境要无碍。普通人根境是有碍的,拿眼睛来说,眼睛没有障碍吗?眼睛很好,既没有近视也没有眼疾,就算近视戴上眼镜也没有障碍!其实障碍大了!人白天能看,黑暗却看不见,而狗和老鼠在黑暗中看得见。像这些问题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弟子就问过他,人的眼睛为什么白天看得见,夜里看不见,佛说这是因为我们眼睛虹膜少一种色素,而狗眼睛是红色的,就是现在所谓紫外线、红外线之类的,所以夜间也看得见。佛答复得很妙,现在看起来非常科学。实际上我们的六根如果修持成就,可以达到无碍境界,普通是有障碍的。
年轻同学研究古代佛学就要在这种地方加上新观念, “根境无碍 ”只是一句古文,然而透过这句话可以了解,人的生命功能是无限的,只是我们没有把自己生命的功能发挥出来,因此而受障碍。如果能把生命功能发挥到极致,人也可以修到天眼通,使眼根不受色尘、物理的障碍。那么天眼通怎么来的?修来的,怎么修来的?不是菩萨给你的,是你生命功能本来具有而把它发挥出来,怎么发挥?还是靠你本身的工具,它的方法只有两个:定慧。
“观根入定,应从根出 ”,这几个字你体会一下,文字都看懂了,但是进不去。譬如拿眼睛、眼根来讲,怎么样叫 “观根入定 ”?从眼境界上进入定境,做得到吗?做不到!两眼一闭,前面黑洞洞的,定不定呢?还怕鬼呢!定什么!甚至有些看光,练境界、练神通,乱七八糟就来了,神通没练成,神通的兄弟 “神经 ”得到了,然后眼睛也有了问题。
因此,怎么样才能观根入定?再拿眼睛来说,见而不见,不见而见,这样就由眼根入了定。譬如观自在法门,是从眼根入定,眼根而出;观世音法门听而不听,不听而听,从耳根入定,耳根而出。所以 “观根入定,应从根出 ”,重点在 “应 ”字上,应该从根上出定。 “即此用,离此用 ”是禅宗马祖道一大师告诉百丈禅师的原则。在这个时候,就这样从根出定。当然有些人不一定如此,并不是说他不对。从根入定而从境跳出的,出到哪里去呢?智慧生出来,解脱了,不受境界的限制。佛法的目的在求解脱,初步在解脱生理习气的障碍和心理习气的障碍,这是两层哦!然后才能进一步解脱物理世界的障碍,而超越物理世界、超越身心。超越以后跳到哪里去?还在身心中,自在而已!非常自在。
所以有些人可以从眼根而入,从色境出定。我们眼根所观是相对的外境的色尘,色尘是佛学名词,亦即物理世界的光色。利用眼睛入定,何谓入定?心念止于专一的境界。然后眼睛对色尘而出定,怎么叫出定?达到身心解脱的境界,此即 “从境出 ”。
然而 “应从根出而从境出 ”的基本原理呢? “为显根境,唯是一心 ”,不管根与境,基本原理是心物一元,所以说根境二者相对,唯是一心所变现。这个心不是西方哲学所讲 “唯心论 ”的心,也不是意识思维分别的心,意识思维分别只是心的一部分作用,换言之,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这里所讲的心是形而上,本体的心。本体起用的心,唯是一心。
佛法的理性
那么接下来说 “缘起无二,理性融通 ”。眼根是缘起性空,物理世界也是缘起性空。譬如眼前所见之光,是因电灯开了,而电灯是因缘所生,因有人发现电的原理等等许多因缘凑合而有亮光的境界。而亮光照见满堂的人,也是许多因缘凑拢,使一群男女老幼会聚一处。这些都是因缘凑合、缘起性空,本来在大家没有来以前,这层楼是空的;过一会下课了,人群散去,又是空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偶然的聚合,因为性空,所以有缘起的作用,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是佛法所讲 “因缘所生法 ”的理论,不过仍是基本所在, “缘起性空 ”还不是最高处。
“缘起无二, ” 无二就是一。在这里再插入一段话,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这两句话八个字,可以写成一部博士论文的专论,可以从科学、哲学、文学、宗教各个角度表达,然而最后都是无二之理,真理只有一个。那么在 “缘起无二 ”这个基本原则上达到 “理性融通 ”。这个理性不是指现代人用的术语 “理性 ”,现代名词是表示道德行为学或者科学理性方法以及哲学理性主义的专有名词。通常我们说这个人有没有理性是现代的用法,也是借用佛学名词。佛学在唐宋已用 “理性 ”二字,这个理性是指形而上,至高无上、本体第一义的真理。这个 “性 ”是一切众生的至性、本体。所以不要把理性的意义与现代人所讲的理性混为一谈。
他说在这个道理上我们懂得了 “理性融通 ”的基本原理。 “是故根入境出耳 ”,因此你可以做到从眼根进入定境,从色尘的境界出定。注意 “出定、入定 ”,有些人在观念上以为出定大概是从头顶上出去;入定是从头顶进入。在此要反问你,出定的出到哪里去?入定又入到哪里去?定是无所谓出入的,一个偶然静止的状态叫 “入定 ”;把这个静止的状态变动了叫 “出定 ”。出定、入定只是两个方便名称。如果把观念搞错了,以为是头顶戳个洞跳出一个婴儿翻筋斗、跳舞,那是神经分裂。
相反地, “境入根出亦然 ”,也有些人先从外境进入定境,从眼根而出定。现在我只是简单讲一点原理,什么叫根境入定的方法,非专修的实际经验无法懂得。所以我们不免会怪看佛经没有用,看了半天没有心得,那你只能怪自己,不能怪佛经。佛经在原理之中有方法,只是你找不出来而已!也可以说是自己读书不留意,如果把每一本书前后连贯起来,方法都在其中,这是第一对的道理。
学问里尝得禅滋味
第二对理事二定无碍,谓分别事相应入事定,而入理定;欲观性空应入理定,而入事定,以契即事之理而不动故。入理即是入事,制心即理之事,而一缘故。入事即是入理,而经文但云入正定,不言事理及乎出观,境中即云分别色相,斯事观也;根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观也,亦合将根事对于境理,以辨无碍。
这一段就是佛学,一些年轻同学看现代白话写的佛学很好看,这一段却是佛经的话,每一句话含意深广,都是可以写专书的。
《华严经》所提出的第二对是 “理事二定无碍 ”。理是理性的,刚才讲的理性就是学问之道,从佛学的思想进入;事是做功夫,专门从打坐、从修戒定入慧下功夫。理与事二者皆能达到如来大定最高境界,没有障碍,不起分别。本来理与事二者是相对的,我们经常感觉到,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孟子说四十不动心,而我们很难得不惑、不动心,有很多地方是我们搞不清楚、无法搞定的。世界上有许多事,在道理上这样做绝对通,到事实面来行不通,这类矛盾多得不胜枚举。譬如钱,在理论上,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资源是大家的。天下的钱乃天下人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理论上通,事实上做不到。世上有许多事,理与事二者很难合一。 “理事二定无碍 ”我们在理上懂了,应该马上悟道、立刻入定,结果不能入定,可见事理二者绝对有障碍。做到了 “事理二者无障碍 ”,达到最高境界,就是所谓悟道、圆通了。他先讲原理,原理也是事。
“谓分别事相应入事定,而入理定 ”,我们用逻辑方法去思维、推理,完全靠意识起分别作用,分辨到极点,也就是管子所讲, “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最后由事理穷到极点,分别事相, “应入事定,而入理定 ”,应该走到定的境界里,结果契入形而上最高的理,那就是宋儒所讲: “思入风云变幻中 ”。
精神可以入神,真正作学问,思想到极点,分别事相,理穷到极点而得定,事理无碍。
“欲观性空应入理定,而入事定 ”,契就是相合,事理合一。所以禅宗所讲的证悟是事理合一,即由契理而使禅定到了家。此所以为什么禅宗以禅为标榜,以事入理为重要;以修定起慧为重要。因此契到相合于事理,自然到达如如不动境界。所以说, “入理即是入事 ”,真正学问到达了,一定得定、成佛。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中国古文的翻译为 “释迦文佛 ”,换言之,他的文化成就登峰造极。
同样的道理, “制心即理之事,而一缘故。入事即是入理 ”,有些人从功夫入手,只要制心一处,修定修止观,用任何方法, “制心即理之事 ”,这事修便是理性的开发。要注意!很多学佛的朋友,尤其年轻同学,我们也从年轻人过来,很入迷于方法,这里学个法,那里求个法,反正这种事很简单,要哄他,随便编个东西就是一法,他就被你这个法给困住了。其实任何方法有个基本原理,就是要你制心一处, “而一缘故 ”,因为你做到心一境性,制心在一缘上, “入事即是入理 ”,你功夫到了,理也通了。
对境已入定 心在看时亡
“而经文但云入正定 ”,永明寿禅师在这里点出什么叫入正定。佛经叫我们学佛入定,只叫人入正定,哪一种是正定?我打起坐来端身正坐,就没有入歪定,也没有入弓腰驼背定。那么,哪一种叫正定呢?正定就是事理圆融。 “不言事理 ”,不再由事理两对立面去讲。
“及乎出观,境中即云分别色相,斯事观也;根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观也 ”,永明寿禅师把佛经修持华严境界的方法作了一个分析。这一卷摘述华严境界的文字仍是序论。
“及乎出观 ”,如果真了解止观的方法,跳出观慧的境界, “境中即云分别色相,斯事观也 ”,在那个现有的境界中,譬如我们现在的境界是电灯光下满堂人头,这是一个境界;后坐的人眼睛一扫,满堂后脑,这个就是观境。当我们眼睛看到后脑也好,头发也好,就起分别的意识,前面坐的是男同学?女同学?或年纪大的、头发白的、花的 ……等等,自然意识有分别色相的作用。这个分别色相是事观。真实的世界,眼根一看,第六意识的分别意识一配上,就看出是个什么环境,这是普通人的心理作用。
那么,进一步利用普通的心理作用进入佛法呢?佛法所说的定并不一定叫你盘腿,就是利用目前的境界,大家眼睛一张,分别前面的色相,观察到这个境界,回光反照马上入定,任何姿态都可以。入定并不是看不见前面的境界,心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这个境界,与心境了不相干。由这个味道就可以体会进去了。所以在境界中言,分别色相是事观的道理。这个 “事 ”前面要加个 “斯 ”字,斯就是即,即事观也,白话解释就是:拿现在眼睛前面的环境,就可以进入定观的境界。不一定要入山林。坐在后座的人往前看,就如同观看一片森林,入定了。
但是相反的, “根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观也 ”,刚才提到对观境的描写,假定在场众人看到前面这个境界,意识马上起分别,即事而观的时候,这就是事观。但是当你回转来对你生理上的眼根来说,理论又不同了,自性空寂,无能观之性。意识分别心理是第六意识的作用,一般修行使第六意识不起分别并不是见性,那个能观的作用,自性本空,这个就是理上之性,所以叫做理观。反照自己,观自在能观之性本空,此即是理观。
“亦合将根事对于境理,以辩无碍 ”,进一步呢?也可以将根与事综合而为智慧的修法。眼根与外面的现象,亦即根识与外在境界的理性结合,当下即悟,这也是禅宗的办法, “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一切不必空,就可以达到分辨而无障碍的境界。
大家要注意!佛法最容易谈空,真正佛法有所谓五方佛,代表东方的药师如来;西方的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如来,这包含了宇宙的大奥秘;这样分配五方佛所代表的方位,是有大道理的。学佛不要空啊空!还有不空如来在那里等着,这都是釋迦牟尼佛介绍出来的,他创立这一套系统的理论是个什么东西?我们要搞清楚。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会通了,可以综合根境理事而无碍。这是第二对华严宗修持的方法原理。
佛国随俗世还真
第三对事理二观无碍,谓欲分别事相,应从事观起,而反从理观起,以所观之境既真俗双融法界不二故。分别事智即是无生之智,二观唯是一心故。亦应将境事理对根事理,以辨无碍。
事是功夫,理是理论,观是智慧观察,由思考、思维入手无障碍。
现在我们用普通语句表达,觉得非常吃力;如果不用普通语句表达,那很轻松,大可依文解义,用东西方哲学一大堆名词解释,堆砌文字,就是一大篇章,不过堆了半天还是一个人工造景的假花园,假人、假山、假亭、假流水,写文章本来就是造假庭园,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现在我们不走这个路线。
“谓欲分别事相,应从事观起,而反从理观起 ”,你要认识自己第六意识能够起分别,起思想作用的这个境界、功能,应该从现实事件上反照观察自己的心理状态。换句话说,一般学打坐,尤其学参禅、修止观、念佛,都是走这个路子,为什么呢?要你在那种环境的影响下,先观察出自己第六意识分别心的作用。这就是 “欲分别事相,应从事观起 ”。
但是有些人,乃至有些经典,走相反的路子, “反从理观起 ”,不从内心反省、不从第六意识下手用功,反而从做学问、研究理论着手。学问是学问、理论是理论,同我不相干。知识分子容易走入这个路线,理论得很多,事情过不去。 “反从理观起 ”,他说事实上真到家的人,从理观起也可以。
“以所观之境既真俗双融法界不二故 ”,先观察外面,由事物境界之理可以达到 “真俗双融 ”。 “真俗双融 ”难了!真俗是两个佛学名词。什么是真?得了道成佛证得自性真如,成道是达到超越世间的真理。物理世界、人事,三界以内都是世俗的。小乘佛法是离开世俗,专门修道,才能证得真如,所以出世法与入世法分开。大乘佛法不然, “真俗双融 ”,即真即俗,至高无上的道在哪里?就在人世间的世俗中。那么,你说佛法在哪里?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世俗呢?一样有,有莲花、七宝行树、鸟唱歌 ……,一天到晚念佛念法念僧,同我们一样在念,真中有俗,俗中即有真。换言之,这天地,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是中有非,非中有是;清中有浊、浊中有清 ……,一大堆,最快的利嘴说一万年也说不完。真俗不二,这是理上。
事实上呢?你看佛教诸尊的标志,只有出家的圣人罗汉们剃个光头,穿得简简单单,一切舍掉,表出世法。诸大菩萨可不然哦!又抹胭脂,又擦口红,又挂缨络,每位菩萨打扮得比我们还漂亮,大菩萨没有出世哦!他真俗不二。所以离俗即违真,认为有个真如、有个道可以出世也不对。如果有一个世界可以跳出,你跳到哪里去啊?我经常问同学一个问题,大家口头学佛都会讲: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我说慢点。跳到哪里先要找好地方,佛有说过有个第四界可跳吗? “不在五行中 ”,第六行可没有哦!所以大家不要口头乱讲,自己要认识清楚,必须真俗不异、真俗无碍。真俗无碍还是片面的,要达到 “真俗双融 ”,即真即俗,入世间即是出世间,真出世间的人,也就是真入世间,所以释迦 “文佛 ”,这个道理我们由此可以了解。
为什么是 “真俗双融 ”呢?因为法界不二,用现代话说,真理只有一个,没有两个。如果非要这样跳出来修才能成道,留了头发都不能成道,那法界有二了!跳与不跳、出与入都是双融双泯,不出也不入,出也即入。
分别心是般若智
“故分别事智即是无生之智 ”,注意!一般人学佛以后都害怕妄念,换言之,害怕分别心。这种学佛犯了一种毛病:不从智慧上、事观上着手。他告诉你 “分别事智即是无生之智 ”,分别智就是道智,没有它,你还成不了道呢!就是这么一件事,吃饱了饭,嫌饭讨厌,没有饭你饱不了肚皮。年轻人学佛说没有分别心就是道,我反问,那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讲那么多啊?释迦佛讲的是菠菜 (般若 ),我问菠菜与青菜差钱?他把分别智一转就是无生智,转其名而不转其实,看你能不能转这一转?这一转就是最难转,理上转还不是事上转,你想在事上转这个境界,三大阿僧祇劫也转不了。这不是功夫,这是智慧。
所以,禅宗永嘉大师有 “一宿觉 ”之誉(此公案请参考《六祖法宝坛经》),他见六祖时,没有说话,故意傲慢,绕着六祖走了三匝,持杖而立,没有恭敬顶礼。六祖说何方大德!呵斥这个年轻人如此傲慢,说了几句话,彼此契合,永嘉便跪下了。最后六祖又问他:莫非你起分别心?永嘉大师答:分别本来就是在无意的状态,也不错啊!六祖说:是的、是的。永嘉大师本来谈完了话准备走,从浙江跑到广东,路途遥远,六祖以这个印证的因缘,留他在曹溪住了一晚,所以叫一宿觉。
分别也不错,非理透不可。所以大家想去妄心,求真理,想去妄想而走入定境界,万生万劫也修不到,修到了也是大外道。非般若度、大智度不可。大家在这个地方请特别注意!
“二观唯是一心 ”,因此你要晓得,不管理观、事观,都是一心的作用。
“故亦应将境事理对根事理,以辨无碍 ”,所以外境的事理,还有分别心意识的事理,要辨别清楚。学佛是非常重因明逻辑的,头脑要清楚分辨。
第四出入无碍,以起定即是入定故,起定而心不乱。
刚才提到什么叫出定,什么叫入定, “以起定即是入定故,起定而心不乱 ”,这是大原则,是佛法的大定。你真以为有个出定、有个入定?以为有个影子放光?可别入迷了!有没有这个作用呢?有,但理通了又不同。有人说死了以后要从头顶上走,何必一定从头顶走呢?我说哪里不可以走?浑身八万四千个毛孔哪里不可以出入?如果修成功了还有这样的限制,那我不修了!
所以,如来大定无出入,起定即是入定,散乱即是定;定即是散乱。 “故起定而心不乱 ”,此乃是真定。如果打起坐、闭起眼睛是入定,下了坐就没有定,那不叫修佛,叫修腿。把腿一盘就有佛法,没盘腿就没有佛法,难道佛法只是两腿法?所以要起定而此心不乱。无出入之境,无散乱之境,随时在定。
事理配根境 四通并八达
若以事理相望,应成四句,谓事入事起,事入理起,理入理起,理入事起。
“若以事理相望 ”,那么,这个道理要深入研究,必须 “以事理相望 ”。 “相望 ”是中国古文,拿现代白话讲说是这个事实和理论,两相对照比较起来,或者说两头对等比较,古文就是四个字:事理相望,构成四个纲要。
“应成四句,谓事入事起,事入理起,理入理起,理入事起 ”,他说有时候你的定,是从现实进入,从现实出来,这是一种。另一种从现实、事实上进入定境,从理性、智慧上跳出来;或者理性进入定境界,理性跳出;或者理性进入定境界,现实、事实上跳出来。这些分析起来多复杂,诸位不要怕没有书写,爱写文章有的是题材,随便抓一个题目发挥,尤其写博士论文,小题大做、冷题热做、东南西北、上下古今五千年的理论都套进去,这个博士论文不成问题。
若以根境相望,又成四句。
此所以华严内容之丰富!换句话说,何以那么丰富?因为思想、智慧太高了!每个逻辑都产生许多的分门别类,假定认生理与外境相对来讲,又有四个纲要。
谓根事入,境事起等,一一思之,皆有所由。
永明寿禅师写到这里也怕啰嗦,因此一语带过,上面的原理懂了,下面也就懂了。根是六根;事是做功夫的事实、现境。从六根入,从外境界、事实上起定。总而言之,你要靠智慧去思考。 “一一思之,皆有所由 ”,都有它的原理,都有它的理论基础和逻辑的条件。
又或以理观对于事止,谓契理妄息也;或事观对于理寂,谓无念知境也;或事观对于事寂,谓观于一境心不动摇也;或理观对于理寂,亡心照极也。
我们平常看完一部经,很难从中抓出几个要点,永明寿禅师就像做化学实验的提炼,引经据典,抽出佛学经论中的要义。
他说这其中有些是 “理观对于事止 ”,从原理上反照观察,在功夫事相上进入定境界,这在华严佛学的名词叫 “契理妄息 ”,理到了,妄念自然停息,等于禅宗的法眼禅师有一首偈子:
理极忘情谓,如何有喻齐。
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
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
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
心行处灭。到达了形而上真理的境界,没有话讲,什么比喻都没有用,因此佛在《金刚经》上说他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个字,最后一概推翻在人世间的口供,这是释迦牟尼佛做的事,明明说了那么多佛法,他推得清洁溜溜,这个就是 “理极忘情谓,如何有喻齐 ”的道理。
真神通与真神经的分界
四十五卷讲到华严宗修证的方法,表面上看起来都属于理论上介绍,实际上理、事是合一的,事就是功夫,不过,通常我们都把理与事分开了。事实上,这是人的智慧不透彻,自己在心理上把理、事分隔了。其实理真正到了,事上也会有转变,理彻比打坐或做别种功夫还要重要。理到了,事一定到,好比平常处事做人,忽然在道理上懂事了,在心理上的喜悦与工作上的快速便利,会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在听理的时候,感觉上虽然没有像讲实际的一套功夫那么有趣,其实它有比实际修持功夫还有重要之处,请大家特别注意!
上次讲到华严宗 “以理观对于事止 ”,由理上智慧的观察、理解,而能 “事止 ”,就是功夫到了定的境界。 “谓契理妄息也 ”,契就是合,真正透入理,理变成一个事实,那么一切烦恼妄念自然止息了!
“或事观对于理寂,谓无念知境也。 ”有些人走事观的路子,就是从功夫、修定入手。这里不说 “事到 ”,而说 “事观 ”,就是说,我们在做功夫、修定的时候,如果仅仅只是呆坐或呆板的念佛、修止观,那是没有用的!为什么念佛?谁在念佛?为什么修定?谁在修定?这中间有许多理要透彻,所以说事境要观。事观透彻,拿禅宗来讲,就是最后的彻悟或大彻大悟。所谓语,是理到了极点,谓之 “理寂 ”。事观到了极点,达到形而上境界,形上、形下合一了,即一般所说的明心见性,自然寂然不动,那么,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无念。有一点千万注意!无念并不是无知,真达到妄念止息无念以后,无所不知,更空灵!譬如神通、智慧,基本上必须从无念而来,这是真神通,不是假神通。假神通多得很,这个也晓得前生,那个也晓得来世;这个也看到光,那个也看到光,红的、绿的 ……,那都不相干!那些的确不是神通,多半是神经,也不是多半,几乎是全体。所以真神通要达到无念境界。
第六十八章 道人挑大担
“无念知境 ”,无念以后不是不知,是全知,换句话说,几乎达到全能。理的重要性也是如此。过去曾经上过显密圆通修证法门的课,上次也提到禅宗法眼祖师、法眼宗的重要性。像我们手里这部书《宗镜录》,是净土宗也是禅宗大师的著作,他从禅宗出来,他的系统是法眼宗。法眼宗的传承很快就断绝,为什么?因为太难!换言之,法眼宗在用功、证道上的要求非常严格。上次提到法眼禅师的诗偈: “理极忘情谓,如何有喻齐。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 ”有人研究中国禅宗,尤其禅宗祖师们的诗偈,认为几乎与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的大智慧一样高超,有时一首偈子的涵意包含甚广。
“理极忘情谓 ”,理到了极点、悟道了! “情 ”,妄想; “谓 ”,无话可说。
“如何有喻齐 ”,什么比喻都不需要,没有一个比喻可以与它相比。
“到头霜夜月 ”,文学的境界也是悟道的境界。冬天清、冷、静、寂的霜夜,月光遍照,整个天地都空了!
“任运落前溪 ”,清光一照,百尺竿头还是落到平地。
“果熟兼猿重 ”,虽是写景,理到了就是功夫,树上的果子熟了,猴子偷摘果子。猴子、果子挂在树干上,树枝因承重而弯曲。猴子代表心猿,果是道果。理论、功夫到了,自然果熟,心境自然到达庄严的境界。
“山长似路迷 ”,这是大家都能体悟到的,你们用功的情形就像扭秧歌,今天进三步,明天退两步;这两天进步一点,一会儿功夫却又垮掉了。修道这条路程非常遥远,有时疑似无路可走,越修越糟糕,在进步中间是有这种感觉。
“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 ”,描写夜晚的景色,也是修证到的境界,原来还是自己本来的那个房子。 “西 ”也可以解释成原来又是归到西方,这个西方并不一定完全代表极乐世界,也可以代表心地法门,本来清净。这里是真净土。 “举头残照在 ”完全到了家; “元是住居西 ”原来就是自己的故乡,我的本家就在这里。
这是法眼禅师陈述悟道境界偈颂,法眼宗是禅宗的一大宗派,永明寿禅师是法眼禅师的徒孙。
这里强调理与事的重要,我们要切记法眼禅师 “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 ”这两句偈。大家在用功阶段,有时反而觉得自己在退步;走一段长途,往往会觉得疲劳而没有勇气再走下去,不晓得何时到家,好像走错路!其实没有走错,只要一想到法眼禅师这句话: “山长似路迷 ”,便能不退道心,锲而不舍地修去。
客尘不住主人家
“或事观对于事寂,谓观于一境,心不动摇也。或理观对于理寂,亡心照极也 ”。事观,事寂;理观,理寂,这里举出相对的道理。以华严宗的修法,或者以事观对于事寂,修持的功夫到了,智慧也到了以后,一切达到寂灭涅槃的境界,自然空,不需要你求个空。那么,走哪一条路线呢?是观心法门的道理。 “观于一境,心不动摇 ”,妄念来也不拒、去也不送;来不迎、去不追,就是一心坦然而住,心不动摇,理与事一齐到。这是华严的圆教,也是禅宗入手功夫最痛快的地方,随时随地在观心。《楞严经》比方我们此心是主人,一切妄念是客人,叫客尘烦恼,主人端端正正坐在屋内看着门,客人来了也不起立迎接;客人走了不相送,一切是不动不摇,何必跟妄念打交道!《楞严经》再三提到客尘烦恼,你越理它,烦恼、妄念越多;只要主人做得了主,客尘烦恼自然有尘埃落地的时候。这个法门是事观对于事寂,观于一境,心不动摇,当然这个法门相当高,一路到底就可以到家,甚至到达即生成就。然而大家走这个路线容易起怀疑的原因何在呢?也就是法眼禅师所讲的 “山长似路迷 ”。学佛修道者常有一种做生意的心理,贪心,都想今天做,明天就会,最好今天做今天就会,一修就成功。修了两、三天不干了!划不来!浪费时间!不晓得他准备把多余的时间拿去做什么用!实际上只要一心一路下去,抛弃了时间、空间的观念,就可一路走到底;中间偶然起疑,就要能自觉。这个疑不是对佛法、道理的疑,而是对自己怀疑起来,这是要命的!人最大的敌人是对自己怀疑,尤其修持的人,在理上不透彻的,容易犯这个错误!
“或理观对于理寂,亡心照极也 ”,这是最后,最好是智慧成就,以理来观,透过智慧成就,自然到理的大定。 “理观对于理寂 ”,此时无心无念,自然到达无心地。不论小乘、大乘,无心地是修极果的基本道理。 “亡心 ”,心没有了; “照极 ”,照见五蕴皆空,空到极点,就达到观自在的境界。
按着他引用经论来说明:
心空能见十方刹
如《百门义海》云: “ 明出入定者,谓见尘性空;十方一切真实之理,名为入定也。 ”
他特别抽出《百门义海》这部经论的精华,书中说:真正明白出定、入定的道理, “谓见尘性空 ”。此话怎讲?怎么叫真正入定?怎么叫真正出定?你不要认为两腿一盘、眼睛一闭、昏头昏脑、摇头摆脑,坐在那里黑洞洞地一钻就是入定,那是落昏沉,绝不是入定。虽然两腿可以盘上一天、十天,都没有用,都在昏沉中。什么叫入定出定? “谓见尘性空 ”,六根六尘,包括物理世界,也包括肉体,真正入定,没有肉体的感觉了。你说对啊!睡着了也没有肉体的感觉,但那是大昏沉。肉体是四大的尘,所谓没有肉体的感觉,是与太空一样相合一,完全空灵了,这个称之见道,不是眼睛的见,而是心地法眼见到尘性本空。那么见尘性空的人,真入定了,我们看不到这个人,因为他一念尘性空,整个四大肉体就与虚空相合,我们的肉眼无法看见。
“十方一切真实之理,名为入定也 ”,这个时候没有时间、空间的观念,不但功夫到了,十方世界中一切真实的理也到了极点,这个是真正的入定,接近所谓如来大定;也接近所谓楞严大定。
最近我听了很多奇怪的事,有学生说他学得一个楞严大定法,我说奇怪!楞严大定还有法可传?所以对于妄觉妄为的人,觉得连一笑也多余,只好听了就听了。这里顺便提醒各位,不要被求一个法、求一个名相所骗!那是自欺!真正定的原则、原理都说明过了。接着他又申诉理由:
然此见尘无性空理空时,乃是十方之空也。何以故?
这两句话是永明寿禅师加注的评论。永明寿禅师距今约一千年,言语、观念都有所差异,我们用现代话再叙述一遍。就是说,上面所讲的真正的入定,见到物理世界的空,乃至物理世界之尘无性的空,如此到达理空的智慧时,乃是十方之空也。这句话如何解释?我们晓得太空的空仍属于物理世界的空,不是明心见性般若性空的真空,这个观念千万搞清楚,佛法所讲的空,不是科学界所说物理世界太空的空,因为太空的空也是物质,是属于五大中的地水火风空中的 “空 ”,这都属于物理世界。至于本性、至性空的性空,不是物理世界,那是形而上的,非物理世界所能包含,但它包容了物理世界。一悟了物尘本空,等于是通达十方一切世界皆空。
“何以故 ”,这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时创作的文字,中文文法倒装句,拿现代话讲:什么理由?
由十方之心见于一尘,是故全以十方为尘,定亦不碍,事相宛然,是故起与定俱,等虚空界。
他说什么理由呢? “由 ”字在古文写作中很重要,现代白话写作就不用 “由 ”。因为此心达空,心已不是我身中之心,而是十方之心,尽虚空遍法界。此十方之心,能见一方之一尘,亦同时可见十方的种种尘。十方之种种尘也就是此方之一尘, “一多融通,同异无碍 ”。
“定亦不碍 ”,这些尘尘刹刹的存在,不妨碍这个心不动。当你真理解,理透了,物理世界虽有障碍,照样入定。
“事相宛然 ”,一切事实、现状很明显地摆在这里。
“是故起与定俱,等虚空界 ”,这时入定、出定是同时的,换句话说,入定与出定一佯,真正到达,这人随时随地都在定中,但也等于已经出了定,并不需要盘起腿来入定。有时候盘腿闭眼好像入定,其实都落在昏沉,不是真得定。真定的人闭眼、开眼都在定,是故起与定同时俱在,心相等于整个虚空,真正地空了。
多少异同会心通
但以一多融通,同异无碍。
这是华严境界的名言。拿数理哲学来讲,若以数学来推测这个宇宙有多大,是无法推测的,然而真正地无法推测吗?非也。宇宙是个零,数学乃至最高的数理哲学,其基本就是一。千数万数起于一,第一个数没有动以前,有个数 ——零,这个零就是空;代表没有数,也代表无穷数、无量数、无边数,代表有也代表无,这个零有这样重要。所以,你懂了这个理,甚至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到达了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一即多,一多无碍,不在乎你是否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或若七日 ”一心不乱,只要一念专精即可往生。它的原理就是 “一多融通 ”,一与多是一样的。 “同异无碍 ”,相同的意见、不同(或反对)的意见;相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本体上都是零,都是个空,所以说同异是无碍。
是故一入多起,多入一起,差别入一际起,一际入差别起,皆悉同时。一际成立,无有别异。
这些不需要多讲,文字一看就懂。换句话说,真由理上悟透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境界上都可以达到定慧等持的境界。
“一际成立,无有别异 ”。只有一点,成功了、到达了,中间没有差别、分异。
当知定即起、起即定,一与一切同时成立,出入无碍也。
这是华严境界所谓圆顿之教,顿悟、圆满了!
第五对,二利体用无碍。
第五个原则,相对地讲, “二利体用无碍 ”。二利就是指自利或者利他。先自利还是先利他?是佛学界几千年来的争论。学佛的人,基本原则先自利,然后才能利他,自己还不能过河而想背人家过河是做不到的,所以先要自修,成功了再渡(度)人,这是一条路。另一条路,相对的理论,大乘道是先利他,宁可一切众生先成佛,我最后没有关系,这是真菩萨发心,先利他,自利摆在后面。这两派理论是尖锐的相对。还有一种理论是调和派,自修自利与利他同时并进,此乃菩萨道。这三条大道都可以走。
那么华严境界所言 “二利体用无碍 ”,可以说是圆融,自利利他,在体用两方面没有障碍,也没有先后同异之分别。
定力在自利利他的体用
谓于深根起定心不乱,是体也,自利也。
这要注意了!真正学佛走大乘路线的人,定力、慧力的根基非常深。当然你要经过一段修持,使心理坚固,生起定心不乱的力量。所谓定心不乱并非打坐就叫入定,真正入定,你蹦起来在太空中、水中,飞机摔下来,肉体变成肉酱,你还在定中,那才叫定。要认识清楚,千万不要胡说,以为打坐是入定,那不相干。所以说 “深根起定心不乱,是体也 ”,这已经接近菩提道道体,是自利自修的功夫。你能够做到深根定心不乱,有这个自利,下地狱度人都可以,你到红尘滚滚中尽管去滚,随便滚到哪里去都能利他,因为你本身不论在哪一种环境中都能自利。
而不碍理舒于广境,是用也。人天不能知,利他也。良以,体用无二故,自利即是利他。
以这个定力入世,在轮回中变畜牲、下地狱,有无数的化身不障碍,在理上永远舒展于深广的境界。 “于广境 ”,深广,六道轮回无所不包,这个是定力智慧到的人,自利利他的妙用,到达了最高的境界。
“人天不能知,利他也 ”。大乘菩萨道到了最高境界,有所谓 “顺行 ”,专修善法,像释迦牟尼佛这一生走的是顺行。有些大权菩萨不是普通的菩萨,也就是佛,十地以上的菩萨是大权变,他能够使用权变,所以《华严经》上说,非十地以上的菩萨没有资格当 “魔王 ”;非十地以上的菩萨不能当治世的转轮圣王,因为这两种圣人与英雄,必须具备大权变的功德。他说大权变菩萨境界,有时候以 “逆行 ”,走相反的路线,表面上看起来很坏,其实这种境界不但人不能懂,连天人都不能了解。大菩萨起利他作用时,他究竟是何用心?要做什么?我们没有办法推测,因其所为超越了恒理,用常理或一般佛理推测,不属于他的范围。
“良以,体用无二故,自利即是利他 ”,究竟来讲,自利、利他二者没有分别,因为体用不二。所以自利也就是利他。
记得好多年前有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问题的背景必须先说明一下。我们知道天台宗是智者大师所创,其实智者大师之上还有慧闻传慧思,再传智者大师。智者大师的师父慧思禅师在湖南南岳,一辈子在峰顶住茅蓬没有下过山。志公问他,大师啊!你成了道,为什么不下山度人?他说何必下山!我就是在这 “三世诸佛被我一口吞尽,更没有众生可教化 ”,我度众生的事已经做完了。当年这位朋友问我这是什么道理?我说这个道理是大权变的境界,也就是体用不二,自利即是利他,后来他又再一次问我究竟怎么样?他还是参不透。我说参不透跟你讲第二样。我说因为慧思有个好徒弟嘛!这个徒弟当了中国的释迦佛,用不着师父出来。一个人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够了!替他做完了!等于中国人有一幅对子说:
粗茶淡饭布衣裳,老夫耄矣。
治国齐家平天下,儿辈为之。
老年退休万事不管,这种事交给儿子们去做啦!老头子气派很大,倚老卖老。这幅对子很妙!
慧思之所以不下峰顶,的确是 “气吞诸方 ”,有智者大师这么一个弟子就成了。假使我们当中能够找到这样半个学生,牙齿都要笑掉!连下巴都要笑歪了!
因此,自利即是利他,接着是结论:
声色场中三昧深
此上十义,同为一聚法界缘起,相即自在,菩萨善达,作用无碍。
以上所讲的十种义,义就是原理,修持的原理与定的原理。这十种原理有一个共同的大原则, “一聚法界缘起相即自在 ”,整个法界是因缘所生,它所呈现的现象,在诸佛菩萨成就应用的时候有绝对的自由,顺行、逆行皆是他的权变。所以大权菩萨彻底成就地懂了这个道理,善于通达这个作用,没有障碍。
又经且约根境相对,亦应境境相对,谓色尘入正受,声香三昧起。
又依经典上说 “且约根境相对 ”,生理上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境色声香味触法(即物理世界),上次已经在《华严经》内义上提过 “根境相对 ”。他说现在也要引用 “境境相对 ”,每一个境界对境界。换言之,以现代观念来作说明, “根境相对 ”四个字,是在我们生理与物理世界相对的中间,求证佛法的一个答案。而 “境境相对 ”呢?这个境不一定指物理世界物质的作用,物质与精神各有各的境界,比如我们看婴儿经常有他的境界,一会儿笑、一会儿皱眉头生气,你不能说婴儿没有思想。有些人在梦中又哭又笑又翘嘴,他有他的境界。精神病人也有他的境界。诸位在坐的人,尽管身体坐在这里听课,心里还是另外想到某一件事,有自己的境界。所以说境境是相对的,先要了解这个境界,这个境界也可以说是心境、意境,意识上的境界,也指物理的境界。 “境境相对 ”是讲色尘,色尘是物理世界。譬如今天男女老少穿着红黄蓝白黑的衣服齐聚一堂是一个境界;听到讲《宗镜录》的声音是个境界,这个境界就叫色尘的境界。现在每个人的身体是物理世界的因缘所凑合,因缘凑因缘,构成了这个现象。这个现象在佛学名词笼统地说就是色尘,也就是色法,物理世界的尘也可以代表物质。佛经用中文释译 “尘 ”这个字,翻译得真是无话可说、无懈可击,没有办法再翻译了!不管清净的东西,不清净的东西,对本性光明都是障碍,物理世界的一切都是尘,红尘、灰尘,总而言之谓之色尘。
“色尘入正受 ”,这不是我们所能了解的境界。一般修显教、修小乘是避开人世间的色尘,所以小乘是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大菩萨的境界则不然,他可以在色尘中进入定境,入到正受三昧, 小可以在声色场中,歌厅舞厅,乃至于在战场上炮火连天中出三昧,或者可以在那个时候入三昧。物理世界的变化对他毫无障碍,不需要另求清净,这是华严最高的境界。不是普通显教也不是小乘的境界。
第六十九章 眼外青山心底峰
复应根根相对,谓眼根入正受,耳根三昧起等。
利用六根入定、出定。有些人以眼观空或观光而入定,禅宗里有个故事,传说过去禅堂有一堂人全部入定,七天七夜坐着不动。后来有一个老修行问: “为什么不叫他们出来? ”怎么出嘛!叫也叫不醒、又不能碰,碰也不动,结果在每个人耳边一敲引磬就出定了。此所以后来庙上非常注重引磬的缘故。这是必然的,由眼根入正受,耳根三昧出定。至于从科学层面研究,为什么入定必须在耳边敲引磐而出定?什么道理?那么闹钟、电话铃声的效果如何呢?二者与引磬绝对不同,当然,这要有入定经验的人才会晓得。大家平时留意,每个环节都是大问题。
云色性难思等者,即色等总持,是色陀罗尼自在佛等。
这都是华严境界,到此佛说的都是心物一元极高深的道理。 “色性、色法 ”是佛学名词,四大(地水火风)属于色法,物质世界的物质在佛学中属于色尘。在唯识学中再深一层分析有所谓有表色、无表色。有表色是可以表示出来的,例如青黄赤白黑 ……等七彩的颜色。无表色是抽象的境界,譬如意识上的思想是无法表达的;又如电子、原子、核子,只有专门学科学的在实验室中才能理解,电子分解到最后还是空,超过可以表达的作用,几乎到了无表色的境界,在物理学上称为 “能 ”,它无法用现象表示出来,可是它有这个作用。
还有,意识中所生的色(物质世界),等于意识到了心物一元的状态。譬如梦中的意识思想可以生起另外一个人物或世界。一般来说,佛法里小乘、大乘等显教,偏向于心的表达,亦即从心性方面入门,然而事实上,到了最高处,不一定靠心法入门,藉着物理一样可以到达。当然今天自然物理科学的研究,相对于佛法来讲,还只是在起步阶段而已!说不定几个世纪以后,人类也许会在物理方面能直接达到形而上,这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的。固然现在还不能断定人类的智慧真能到这么高的境界。
所以,色性本身也难思议,这一点青年同学特别注意!一般佛书都说佛性不可思议,现在这里告诉你,色性也不可思议,物质世界的东西与形而上道一样神妙不可思议,你不要轻视它,当然,也不可偏重物质,二者是一体的两面。
因此, “色等总持,是色陀罗尼自在佛 ”,色法,它本身就是佛,特别注意!色法本身就是佛。很明显地,如果不做科学讲法,而以普遍性的讲法面向生活层面、教育程度不相等的人说,色是陀罗尼自在佛,泥巴是地大,泥巴塑的佛像我们要拜,因为色的活动,它就是佛嘛!没有错!那样解释也对,但是很粗浅。进一步解释呢? “色等总持 ”, “总持 ”是佛经翻译的名词,比如 “南无阿弥陀佛 ”一句佛号,现在极为普遍,似乎是显教法,实际上是密教。 “阿弥陀 ”三个字就是总持法门,通常不翻其意,若翻译则是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
为什么不翻译?因为无量寿、无量光只能勉强表达 “阿弥陀 ”三个声音的一部分,无法表达全体。其实 “阿弥陀 ”三个音就是总持一切的法门。 “色等总持 ”, “总持 ”就是陀罗尼,陀罗尼就是总持,总纲的总纲,以现代观念不叫总纲,叫中心的中心,它的本身就是佛。
亦应云分别眼性难思有眼陀罗尼自在佛等。
因此我们身体本身每一个部分也有一个佛,譬如眼根的功能,眼神经、眼球等,其本身也是不可思议。现在医学、科学再发达,能医治许多眼疾,但是却治不好近视跟,眼睛本身有不可思议的业力。这一代人的眼睛业力重,近视眼特别多,慢慢地聋子也会多起来,因为电视、收音机发达,噪音危害愈严重。现在近视眼戴眼镜,将来耳朵毛病可能要普遍地戴耳机,未来人类也许全身都要借助各种仪器!
眼睛有不可思议的功能,你懂了这个道理以后,就知道父母所生的这对肉眼,经过修持可以发神通而具备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又眼中云性空寂灭,即眼之度门。
有些人悟道就是靠眼睛一看东西而悟道,譬如密宗的修法,专门利用眼睛观看佛像或观一朵花,现在则可以利用现代化或科学化的设备。我理想曾有此构想,在一个房间装设物理的配备,配合光线等等,但是一算钱不得了!不过人一进到那种环境,自然可以到达念头、杂念不起的境界,不是不可能,原理就是 “眼中云性空寂灭 ”,眼观色,当下可以进到性空寂灭的度门,靠眼睛就可以得度成佛。
眼等本净,亦应云色等度门。色等本净,不唯取相为染,无心为净而已也。
拿眼睛来讲,眼与色二者本身就是净土,色是眼睛前面相对的光,它们没有什么脏或不对。那么走在街上眼睛多看人家一跟,人家会拿刀捅你,为什么?因为看你讨厌。其实眼睛本身无善恶,眼睛观色法是本净,这是个度门。所谓 “度 ”就是利用这个方法修持可以成佛。 “度门 ”是佛学名词。因为眼睛本身是净土,它无所谓善恶、是非,也无所谓美丑。一个好看的东西,看惯了也平常;一个不好看的东西,看惯了也很美、很可爱。所以眼与色本身都是净土,不净的是你意识分别所生,眼识起了作用,与意识一搭配而起善恶、是非。
因此说眼、色本净,也可以反过来说,色等本净,取相为染污,执著相就是染污,只要此心不起分别,无心当下就是净土。真达到无心、无色相,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极乐世界,琉璃为地,一道清光、一片平静。
所以说 “无心为净 ”。什么是净土?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是无心,无心是为净。
活在有没有之间的人生
又以《智论》三观束之,分别色相等是假名观也;性空寂灭,是空观也;此二不二,色性难思,中道观也。
再说,以《大智度论》般若宗的观点来说,以三智三观的道理来约束这个理论。在天台宗的理论,眼睛能够分别色相就是假观。而我们知道色尘本净,意识不起分别,眼睛观外面的境界 ——色尘,不起作用,性空寂灭,这就是空观。空观并不是究竟,你落在空的意境上还住在空。 “此二 ”,空与假, “不二 ”,并非二分。所谓假是代表有,世界上一切的有都是假有,我们现在活着的生命,这个肉体都是你的假有,因为你占据了它,活八十岁就租用八十年,并不是属于你,只是暂时归属于你使用。所谓身外之物,这个肉体上面的衣服更不是我的,是我们假体上面的假东西,等于假中作假,这个世界一切东西都是假,没有一样是真的,因为我们生命所有一切都是假借来的,没有一样属于我之所有,所以说假观就是有观。
这个世界的有是假有,空是真空。不过严格来说,也非真空,对于假来说,勉强叫真空,其实这个空也是假空,因此你在修证空的境界中,拼命想把空抓住,你抓不住的,因为空也是假,那也是意境修持偶然暂有的一个境界而已!你要抓它是智慧不够。不过,对一般人来说,教育是个诱导法。有时你告诉我达到空了,我说: “好啊!你了不起!证到空了,好好保住,保持住。 ”实际上,我嘴巴给了个方便。明知道他一定保不住,保不住更可贵,慢慢修持再找回来,慢慢跟他兜圈子,大家逗着玩,假观,都是假的。
“此二不二,色性难思,中道观也 ”,空有二者不二,是一体的两面,懂了以后,住空而不被空骗,就是不执著于空;住有也不被有骗,有即是空,空即是有,这叫中道观。天台宗说 “中道 ”;龙树菩萨著的论是《中论》;西藏密宗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也有《中观》方面的论述。其实说一个中,早已不中了,有这一个中观存在都是方便说法。
三无前后,皆是一心。上来无碍,深妙唯思。始学之流,如何趣入?
他说有、空、中三止三观修定的法门,是没有前后之分的,如果你认为非先修定,然后修慧;或者先修慧,然后修定,再修中观,那都是空话。 “三无前后,皆是一心 ”,明白了一心,当下就到。 “上来无碍 ”,前面所讲的这些根本就没有障碍、没有次第,但是严格分析、思议它,却是 “深妙难思 ”,不可思议。 “始学之流,如何趣入 ”,刚刚开始学习佛法的人,怎么样能够趣入?几乎是进不来,不要说功夫进不来,理论也进不来。
眼外青山心底峰
今当总结,但能知事理无碍,根境一如,念虑不生,自当趣入。
永明寿禅师对我们作一个结论。他说你们初学者其实也很容易进来,怎么进来?总归一个结论, “但能知事理无碍 ”,你只要知道事与理没有障碍,是合一的; “根境一如 ”,六根与外境是一个; “念虑不生 ”,这些乱七八糟的道理,一股邋遢全丢到太平洋、印度洋,也不管有没有根器,有没有智慧。总而言之,我就是佛,万事不管,不滞于万事,你做到就行了! “我就是佛 ”这句话,连狂一点的也不敢承认,为什么? “万事不管 ”,对不起,做不到。你样样都要管,那么你就不是佛。你真能够做到 “念虑不生 ”,那么 “自当趣入 ”,自然入佛知见,《法华经》说的入佛知见。
是以事中即理,何曾有碍?心外无境,念自不生。
永明寿禅师真是天纵其才,他的文章才华于此又表露无遗。 “事中即理 ”,我经常说,人世、宇宙间的事,有其事必有其理,而我们不知其道理,是学问不够、智慧不够。有没有鬼?有,的确有人看到,道理在哪里?不懂。反过来说,有其理必有其事,在理论上,只要人能够想得出来的幻想,在宇宙间就可以构成事实。你说没有看见,那是经验不够;你说积人类过去五千年经验没有看到,那六千年就会有了,你慢慢活一千年等吧!所以说 “事中即理,何曾有碍 ”。
“心外无境,念自不生。 ”绝对纯粹的唯心论,这个心包括心物一元的心,此心以外没有佛法;此心以外,也没有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都是这一心所造的, “心外无境 ”。所以永明寿禅师的师父天台德韶国师就有这么的诗偈: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心外无法 ”,这是他有名的偈子,也是他的招牌、广告。他在天台山山顶住过,心外无境,人生在这个境界是很舒服,所以他不肯下山,一口吞了诸方。
如是则入宗镜之一心,成止观之双运,才能究竟定慧庄严,自利利他,圆无尽行。
才华洋溢的佛法句子,我经常赞叹这些地方是他的 “无上咒、无等等咒 ”,透过文学而表达佛法最高的境界,此所谓禅。他说如果你真做到 “事中即理,何曾有碍,心外无境,念自不生 ”的话(这四句是名言,要记住!),那么《宗镜录》所谓 “宗镜 ”,把各宗各派、三藏十二部的精华,用此 “心 ”镜一照,到达这个境界,无所谓修止、修观、修定、修慧,止观已双运了,你就可以到达究竟处。那么这个时候, “定慧庄严,自利利他 ”,圆顿之教,圆满功德,是无尽之普贤愿海。这一段又显露了永明寿禅师的才华,文学价值之高!宋代文章到他手里,真是美到极点!
佛法的文学境界勘破人生的戏谑
又若心不安人,在三界内,未入止观门,非习学之者。
注意这句话!不但文字好,也是一条鞭子。你尽管学佛,在理论上吹嘘;功夫上两条腿坐得麻麻地痛,此心不安的人,永远在六道中轮回,根本没有证入止观法门。换句话说,净土也属于止观。一心不乱就是止;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净土现前就是观。然而心若不安,在三界内,你根本没有进入止观法门。那么,你们虽号称学佛,却 “非习学者 ”,够不上是真正学佛的人。这是一条鞭子抽打我们。
接下来也是绝佳的文学意境:
情牵万境( “ 境 ” 另一版本作 “ 种 ” ),意起百思。投五欲旋火之轮,未曾略暇;陷五浊狴牢之处,何省暂离。尘网千重,密密而常笼意地;爱绳万结,条条而尽系情田。耸高阜于慢山,横遮法界;汹长波于贪海,吞尽欲流。若蚁聚蜂攒,攀缘役役;如鼠偷狗窃,结构营营。八苦之焰长烧,二死之河恒没。轮回生灭,苦恼萦缠,皆是不能自安心耳 。
一路的鞭子打下来,我们看了真吃不消!每句话都骂到了底。现在青年同学写文章,每一句话都能藉以发挥成很好的文学作品,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个天份。
这一段古文也是骈体文和韵文,且是音韵对仗,真是高明到了极点。平常念不说,尤其在高山顶上念,味道无穷。当年我在峨嵋山顶闭关,空山绝岩,到了冬天,万山冰雪,那真是!别说没有人,鬼也看不到半个影子,太清净!有时无聊起来,自己拿这一段一念 ……啊!那个时候就觉得自己很伟大,天大、地大,就是我最伟大,那真是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天地无人,只有我一个,念这种韵文,那个味道出来了!在古代这种韵文是用念诵的,而且要背,还可以配点音乐,音乐调门很短,是单调的。我今天喉咙不大好,但还是要念给你们听(师诵念: “情牵万境,意起百思。投五欲旋火之轮,未曾略暇;陷五浊狴牢之处,何省暂离。尘网千重,密密而常笼意地 ……”)。
“爱绳万结,条条而尽系情田 ”,我们尤其在心理上是 “爱绳万结 ”,形容爱情的绳子一万条把你绑住,儿子的爱、父母的爱、兄弟的爱、异性的爱等等。
“耸高阜于慢山,横遮法界;汹长波于贪海,吞尽欲流 ”,为什么不能成道、悟道?因为贡高我慢,自以为了不起;因为贪念,一切都要。洪波滚滚,心里头的波浪汹涌。 “吞尽欲流 ”不是讲我们吞尽欲流,而是说我们的生命不能悟道,被欲望把我们吞没,使我们沉沦下去。
“若蚁聚峰攒,攀缘役役 ”,这是描写我们的人生像蚂蚁一般,一天到晚聚拢钻爬,骑辆摩托车或开个汽车,到处想赚钱;像蜜蜂采花粉一样到处攀缘、找关系,这个人给我介绍一下,那个生意我要去搭,这件事我要去做,你给我介绍,我请你吃饭等等, “人生 ”是服劳役。
“如鼠偷狗窃,结构营营 ”,我们可真被他老人家骂惨了!人生都像老鼠一样在偷;像狗看到肉,口水直流,跳上前叼起就溜,形容得非常真切! “结构 ”就是现代活动脑筋、想办法,怎么把这件事办好?怎么把这些钱赚到?怎么把这个人追到? “营营 ”就是经营。
“八苦之焰长烧,二死之河恒没 ”,生老病死苦、五阴炽盛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苦苦、坏苦、行苦,八苦像火一样烧;我们被烧,还说烤得好温暖。 “二死之河恒没 ”,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叫二死之河,我们就在生死里出没。
“轮回生灭,苦恼萦缠 ”,因此我们在轮回中生生不已!永远在苦恼中。
我们这位老师在这一段展露了他的文学才华,每次讲到这一段,就像当年你们看到凌波、乐蒂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自然会摇头晃脑。摇头是何意?读这个句子,心里体会他那个意境,晤!骂得好,说得对!摇头是同意。 “如鼠偷狗窃,结构营营 ”,众生多是这样,骗人家、偷人家。因此 “八苦之焰长烧,二死之河恒没。轮回生灭,苦恼萦缠 ”。尤其在高山顶上,深山夜雨,当你念到 “轮回生灭,苦恼萦缠 ”,两行眼泪叭嗒掉下来,那个时候体会到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因此假观就来了!
以天地为灵堂的一篇祭文
我们当年念书是这样教育出来的,尤其到了下午六点钟,喉咙最辛苦,说穿了是老师最辛苦,老师坐在上面听念,我们念不好,他的眼睛张开看一下,这样念叫背书,背了以后,不用思想的。像我们现在拿笔写东西写得出来,就是当年那么摇进去的;现在只要一摇就出来了,这是功夫。现代人讲书也没有办法这样背,譬如:唐太宗,年号贞观 ……,怎么背嘛?一点意思都没有,韵文就有这个好处。我经常鼓励大家,要研究佛经,中国文学先搞好,你会写这种文笔,然后看佛经,看他翻译得好不好、讲得好不好?我们呢?对不住,像这样的文章就写得出来,这个功夫在二十岁以前早就完成了;现在你们要到大学、博士班研究佛学,慢慢去念吧!博士班还在打圈圈的阶段。
提醒大家千万注意这一段,我不想讲了!因为每一句文章包含的意义都很多,每个句子都很美,美到什么程度?我们再看它最好的、能使我们感动的句子;
“尘网千重,密密而常笼意地;爱绳万结,条条而尽系情田 ”,这种句子所用的字,平仄去入皆有其规律,像音乐指挥,此音节高起,彼音节低下去,韵文这个字高起,那个字低下去,平仄一定要和,否则一念,某个字翘起来就念不下去、就不对。我们当年学这种古文时,老师教得没那么科学,不过一学会就懂了,自己写文章时,头也摇,笔也写了,嘴里还在哼。哼下来这个句子不对,念不下去要换字,在音韵上,也就是调门上的音波起伏要能谐调。这些句子看起来平常,每一个句子都敲过、打过,它的结构有那么严密,而且每句都是相对的。 “尘网千重 ”对 “爱绳万结 ”; “密密而常笼意地 ”对 “条条而尽系情田 ”。你要注意!单独抽出就是一副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来鸿对去雁;杨柳对梧桐,都对好的,老婆对老翁,要对准。又如 “耸高阜于慢山 ”对 “汹长波于贪海 ”,高山要对大海,如果山对山,老师一看打 ××,然后叫过去敲一下, “狗屁! ”就给你一句,你就吃不消。
“若蚁聚蜂攒,攀缘役役;如鼠偷狗窃,结构营营 ”,蚁聚对鼠偷;蜂攒对狗窃,而其本身就是对子。
可是光教文学的技巧还不行,你要把哲学和科学的道理透出来,难就难在这里!所以古人的文章写出来几千年不能动摇,他下了苦功夫的, “十年寒窗无人问 ”,统统在搞这个玩意啊!现在是十年窗下计工时。当然现代发明东西也要下功夫,没有一点创见学了都白学。
“攀缘役役 ”对 “结构营营 ”,都是佛学,佛学与科学书一样,有人会觉得枯燥!把它变成文学就不一样了。
“八苦之焰长烧,二死之河恒没 ”,这一篇拿到殡仪馆灵堂当祭文念,眼泪非掉不可,所有人的一生都是这样过来。有时人家叫我写祭文,我说何必写!这篇随便哪里抄一段,男女老幼统统合适,个个如此,这就是一篇好祭文。当然,骂人的部分要去掉, “如鼠偷狗窃,结构营营 ”,不能用。不过 “八苦之焰长烧,二死之河恒没 ”这两句可以偷来用的。千古文章一大偷,男女老少都相应。但是在点红蜡烛、贴双喜的日子千万不能念这个。
“轮回生灭,苦恼萦缠 ”又是一对。
这一段好文章,我们的本子都是密密麻麻的红圈点,每个字都用得好,这就是文艺,艺术表达到了最高处,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国佛学的特色,与印度不同。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梁启超看了已经赞叹得不得了,说翻译得好!我看差不多。翻译得好的还是《楞严经》,它就是用这种文章结构译写的,结果那么高深的哲理,那么高深的科学修持方法,用这种文学技巧表达,在全部的佛经中,真是只有一部《楞严经》,高明极了!
其次,拿中国佛教文学来讲,除了《楞严经》以外,就是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准确、有力,翻译得非常好!这都是中国佛学、中国文化特有的。有人要写中国哲学史,我都替他捏一把冷汗。连这一部影响宋代的《宗镜录》的古文文章都不会写,而想写哲学史,那变成死哲学了!中国哲学之难写,本身要具有何等的才学!中国文化方面的文学造诣要高,然而光是文学造诣高还不够,本身要会作诗、会填词、作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都会,佛学会、道家会、易经会、阴阳八卦会,然后才可以写哲学史,否则没有资格写的。大家现在只看到这些,还有更好的东西呢!这本书的价值有如此重要!我们不要被文字骗过去了。
回转来讲本课题,接下来还有一句话: “皆是不能自安心耳。 ”禅宗二祖神光向达摩祖师求安心法门,就是因为此心不安。没有悟道以前,人生统统被永明寿禅师这篇 “祭文 ”包括了,没有一个是真安心的!
第七十章 爱网为卿挂梦帐
我们特别要注意一点,华严宗所讲的是事理一致的。真正的学佛修道,必须先把理弄透彻,理透了,修证所走的路线才是心地法门。如果理不透,光靠做功夫或盲目修证,就是外道。所谓外道,并不是骂人的话,佛法对 “外道 ”一词所下的定义是: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一切功夫皆是唯心所造,心性的理不透,就是心外求法。如果光在身体的感受上或身心的境界上,抓一点现象的感觉,把这种情形当成是用功、进步,那完全错了!所以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上提出,一切佛法修证,归到最后是两个字:安心。如何求得安心?若要此心安非常困难!
不谈佛法,近二、三百年来,书信格式末后语,大多祝颂对方什么什么安,因为情况、对象、阶层、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祝颂语。好比官场上用春安或春祺。在我近年来的感觉,一律用 “敬祝平安 ”四个字。人生最难得的是平安;学佛到了究竟,最难的也是平安;这个社会、世界也是如此。在政治哲学方面来说,几千年来,各种理论、各种主张,归纳起来不过八个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庙子上可以常看到这八个字,看起来古老而无意义!其实意义可大了!人类社会,不论任何地区,只要能做到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没有天灾人祸,国家太平,人人平安;这就是大同世界,也是现实人间的极乐世界。
我们学佛学了半天,安心最难;除了成佛,没有人是心安的。在坐许多学佛的,老实问问自己的心安不安?每天拜佛打坐,心里不安到极点!而且拼命想求自己心安,此心却怎么都安不了。没有办法只好叫观音妈,观音妈不管你,阿弥陀佛也不理你。用功夫不是腿酸就是头痛,腰酸背疼,此心没有一刻平安。上次讲到 “情牵万境,意起百思 ……皆是不能自安心耳 ”,就是最后这句话,大家最好能把这一段背诵起来。中国的佛法,尤其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上所讲的佛法,用高度的文学意境,淋漓尽致地把佛法的精神表达出来。
文学与佛法兴衰的关系
有一点青年同学也要留意,古文学意境美,白话文学到了艺术境界也一样的美,例如五代有名的白话诗: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是绝佳的白话诗,无法更改一个字。一篇文章不论白话、文言,达到了 “艺 ”的境界就是特殊成就。所以古代武功练得好的叫武艺;文学好叫文艺。旧文学和新文学的艺术精神是相通的,把旧文学的艺术精神参通了,下笔写白话文,一样写出漂亮句子。记得小时候恰逢五四运动阶段,很兴奋地推开了旧文学,因为脑子装了太多旧东西,觉得讨厌,拼命学白话,曾经也背过白话《水浒传》,景阳岗武松打虎那一段,武松喝醉酒,气愤地手持棍棒,在月光下,把老虎当大猫一样耍。而我们最欣赏的是他描写李逵,手拿圆圆大大的板斧,脚穿八耳芒鞋,从黑森林中大大喇喇出来,我们脑子里马上浮现那幅画面。就这几句话,一点古文学境界都没有,没有什么 “爱绳万结,条条而尽系情田 ”,可是写得好就是好。
因此连带提到,我们想研究中国佛学,乃至把佛学融会到心境上,文字工具非常重要。中国的佛经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本是用白话写的,然而时代的趋势,有人提议用白话写佛经,我非常反对,用白话一写,佛经就没有了。譬如佛有预言,翻译到中国的最后一部经典是《楞严经》,文辞藻丽,而佛法末期,《楞严经》先消失。毋庸讳言,清朝末年已有学者攻击《楞严经》是假的,我担心此事,因此把《楞严经》翻成白话,想把《楞严经》精神留住。不过,译成白话我也同样担心,因此在文后提上几个字: “白话出,楞严没;愿其不没,故作此说 ”,不得已而翻成白话。但我依然要劝人只能将白话本作为参考,到底译成白话不是楞严的本意。
玄奘法师对翻译经典有句名言:必须信、达、雅,三者兼顾,也就是信实、通达、雅致三个原则。佛经的文字翻译几乎做到了通达、雅致,然而能不能完全如佛当时所讲?是否能完整透彻地表达佛法之意,有问题。所以玄奘法师说,最好的翻译像母亲喂孩子吃奶一样,有十分之四的营养是自己吸收,剩下的才能喂给孩子,这说明佛经翻译能真实、通达到什么程度还是个问题。而根据中文翻译的英文佛经,问题更是大了,弄不好,这也是末法要开始的现象了。现在乃至白话写的佛法文章许多也是错误的一塌糊涂,有什么办法?这个时代的趋势,不是一人、两人的力量能够挽救的!开始不说,最重要的是鼓励大家,要深刻体会这些道理,不要听过后,书本一合,经典是经典,佛法是佛法,我还是我,那么,对于学佛没有用,听课也没有用,不要浪费时间。
挤在生死暗巷中的苦力
今为于生死长夜、无明尘劳、三界大梦之中,独觉悟人,割开爱网,欲透苦原,将求如来大寂灭乐者。
现在说到《华严经》的精神。永明寿禅师为什么人著作《宗镜录》呢?为一般在生死黑夜中的人。
“生死长夜 ”是一句成语,学古文的人顺手就能写出,用不着多费脑筋重新组织。然而用白话文又如何表达呢?再插一段题外话,过去的社会是六十年一个变化;之后三十年一世;现代的社会则是二、三年就有变化,大专青年跟小学生接触,沟通已有困难,小朋友看你已经老了,不要认为自己还年轻,一副前途无量、后途无穷的样子,再不努力,是前途有限,后退无路。
拿现代观念写 “生死长夜 ”,会有理解上的隔阂,写 “黑暗的生死道 ”还算是美!年轻人或可接受,否则他觉得你们这些拜佛的老头子、老太婆落伍。落伍者,该报销也!学佛学久了,千万不要变成年轻老太婆,要跟着时代走。 “生死长夜 ”也就是生死的黑巷子,人在没有 “了 ”、没有悟道以前,都在生生死死的黑巷子中转。
“无明尘劳 ”,古人用两层不同概念的名词组合成一句话,一看便懂,无需连接词或介词,因为介词已经存在意识里。好比小孩说: “妈妈面包 ”,妈妈一听就懂,小孩要面包, “我要吃 ”三个字省略了。
“无明 ”是佛学名词。有两个要点要注意,第一点,在生死的黑巷中,我们的情感、思想、妄想等念头,不知从何而来?往何处去?此谓无明,无明就是不知道、不明白的意思。第二点,凡夫众生在没有悟道以前,打坐修道,开眼、闭眼,都是靠外界的光明才能修行或看见东西,自性光明黑蒙蒙一片。真悟了道的人,能够不靠外界的光明,自性的灵光能照三千大千世界。那才是真明了。所以 “无明 ”在理论上是不明白、迷糊的;在功夫上是在黑暗中,诸位做功夫,或打坐参禅、或念佛念得好,眼睛一闭就在生死长夜中滚,没有跳出无明。
“尘劳 ”也是佛学名词。尘就是色尘,三界都在色尘中;色又代表物质,物理世界四大是色尘;有物质存在就有色尘的障碍,由色尘的诱惑,影响我们情绪、思想的波动,所以叫 “尘 ”。
因为有物质世界存在,使我们人生的生命一辈子忙忙碌碌,不得休止,所以叫做 “劳 ”。古人称人生为 “劳生 ”,一辈子在烦恼、忙碌中。综合这许多概念就叫 “尘劳 ”。
爱梦编织了整个人生
“三界大梦之中 ”,三界都在梦中。我们大约在欲界的中层;欲界的下层是地狱、饿鬼、畜牲下三道;欲界的上层是欲界天天人、阿修罗(魔鬼),为什么不翻成魔鬼道,因为阿修罗并非一般所说的魔鬼。阿修罗属于神道,并不一定坏,只是脾气大一点。人道中也有脾气大、爱打架的,那是人中的阿修罗。人、天、阿修罗属于欲界上三道。研究佛学应该先把六道轮回、三界天人的差别弄清楚,由人升华到色界、无色界的境界,还有许多层次,各有不同境界。配合现代天文学、科学研究,月亮、太阳整个系统还在欲界中,未来科学可能发展通达到银河系统,大约要等一百年吧!银河系统可能仍属于色界范围。那么无色界究竟在什么地方?以现代人类知识领域仍无法测知。所以学佛的人随便吹牛,要跳出三界外,我们到六层楼还得靠电梯,连三层楼都跳不出去,妄谈跳出三界外。
永嘉禅师《证道歌》: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三界都在大梦之中,所以说 “生死长夜、无明尘劳,三界大梦之中 ”。在这个情况下,他说他著作这本书,单独为了觉悟人类。 “割开爱网 ”,这四个字可难了!狭义的爱网,也是最厉害的爱网,是男女、夫妻之间的感情,然而这也不过是爱网中的小网,扩而充之,所有对子女、兄弟、亲属、人世间的感情等等,统谓之爱网。总而言之,爱网不破,没有办法谈修持。所以,以佛法来讲,真正学佛的人,初步要先发起厌离心。
许多人学佛用功怪自己没有成就,却找不出原因何在?你尽管念佛、打坐,而厌离心根本没有发起,对这个世界仍充满了幻想、情意,或者想趁年轻把身体坐好一点,将来前途无量,一大堆妄想,哪里有离开三界的念头,厌离之心根本没有动过,用功怎么会上路?全是做生意的心理,想打坐祛病延年,不要打针吃药,坐一次起码赚它五、六仟,这些与厌离心毫不相干,厌是厌恶三界。我这么讲,也许有些人不大承认,有些朋友说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毫不眷恋,灰心透了,没有一点希望。果真前面有点好的希望逗他一下,他又活起来了!那不是厌离心,我们对自己心理念头要检查清楚。世界上做人,不光是学佛修道,第一,不要自欺,自己欺骗自己是最愚笨、最可怜的人;其次,不要把自己心情上的灰心,当成是生起厌离心,那就全错了。厌离心不是灰心,而是第一等智慧,把人世间的一切看得太透彻了,看人世间真是可以丢掉的垃圾,怕脏到手、脏到自己的眼睛,看都懒得看一眼,那才是厌离心生起。
厌离心生起以后,才能慢慢割开爱网。然而,割开爱网远不是佛法的究竟,只是初步发心。换句话说,割开爱网才是真正发起了厌离心。
第二步要 “欲透苦原 ”,要求自己跳脱人世间的苦海。我们有时候很想跳出苦海,坐累了想站起来,坐是苦海;站久了腿发酸想坐下来,站是苦海,而这个不是 “苦原 ”,原就是源,要透过苦源,苦源在何处?在心中。
因此接下来要讲的是,为了这些 “将求如来大寂灭乐者 ”,准备求得达到成佛境界的人们,所以写这本《宗镜录》。
如前所述安心之门,直下相应,无先定慧。
从这里开始又是另一个段落。这一段起告诉我们,直接走佛法修证的路线。
“如前所述 ”,如前面所讲。 “安心法门 ”,我们如何去找一个安心法门?他说安心法门不要找。 “直下相应,无先定慧 ”,这是顿悟的法门,直下相应就是禅宗的直下承当。直下就是当下;承当就是担当,一直下去就对了。什么叫顿悟法门?这样就对了。换言之,若求安心,而另外用一个方法求安心,为了方法而忙碌,那个方法就令你不安心。没有方法的方法, “直下相应 ”, “无先定慧 ”,无所谓先得定,也无所谓先得慧。
现在宗教界的风气很流行谈密宗,我经常告诉年轻人,现在哪里有真密宗?说一段故事给你们听。我们当年学 “大 ”密宗的法,很痛苦!求法就求了好几个月,天天到上师面前磕几十个头;天天供餐,上师始终不理你,几个月后总算答应了。据说要与大法有缘的才能传,一百多人报名登记,只圈定二十多个有缘的人。传法前,上师本身在坛城内念经念咒,手中的铃杵叮叮咚咚,比唱歌演戏还要忙;坛场从早到晚供佛的檀香、沉香不断,庄严的不得了,修七天七夜,要修到护法神现身。譬如道场的护法若是韦陀、关公,那硬是修到韦陀、关公站出来让你看,这个坛场才可以传法。
到传法时严重了,前门上锁,后门上锁,有卫兵站岗,二十多个人,膝盖早已跪酸了,也不敢抬头,偷望一眼,上师宝座依然是空的。最后终于等到上师出场,坛场庄严肃穆,这下可传大法了!搞了一百多天,花了那么多钱,老人家一上坐,静悄无声,桌子一拍 “啪 ”一声巨响,半天没有开口,再偷偷一看,上师不见了!莫非上师有隐身术?原来进房间去了,是上师不高兴吧?然后我们央求大师兄再恭请上师,上师上座说: “大法已经传完了,没有懂吗? ”他骂了一顿。好,大法不懂,比大法差一点的传给你们: “我,就是佛,一切不管,好了! ”又下坐进去了。两句话,花了那么多钱,磕了那么多头,这个大法传完了!这是大密宗,你看厉害吧!实际上他传了吗?真传了!你们当中有敢相信自己就是佛吗?除非发神经。如果你不发神经而相信自己是佛,那就差不多了。但是凡夫多是不信自己是佛,或者信成发神经。
接着下一句 “一切不管 ”,你做到了你就是佛。你能一切不管吗?样样要管,阿弥陀佛,那个茶壶、杯子;阿弥陀佛,你对不起我;阿弥陀佛,他欠我十块钱 ……。真做到一切不管即是直下承当。所以,真正的大密宗在哪里?在中国的禅宗,我即是佛,一切不管,求人不如求己。问题是你做不到一切不管,假如能做到一切不管,何须管他定不定、慧不慧?两腿一盘,我就是佛,死了也不下坐,一切不管做到了,两腿就不痛了!因为做不到,所以腿是腿、我是我、佛是佛,那只好走渐修的路子,修法、修定修慧。
“直下相应,无先定慧 ”,这个理就是事;这个事在哪里?就是中华文化儒家道理的:大智、大仁、大勇。大勇就是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力波罗蜜,说放下就放下、切断就切断,没有这个气派、婆婆妈妈学什么佛?学佛是大丈夫事,说放下就放下,这才可以谈 “直下相应,无先定慧 ”。
定慧的体用与提放
定是自心之体,慧是自心之用,定即慧故,体不离用;慧即定故,用不离体。双遮则俱泯;双照则俱存。体用相成,遮照无碍,此定慧二法,修行之要,祖佛大旨,经论同诠。
上面两句话 “直下相应,无先定慧 ”是顿悟;若不能顿悟则退而求其次, “我就是佛,一切不管 ”,再做不到,不要吹牛了,只好走渐修的路子修定、修慧。
他说定是自心之体,此心本来定,为什么不能定呢?后天的习惯染污了,所以此心不定。
智慧是什么?智慧是由 “体 ”上起的用。什么是体?什么是用?多数人误解了体用二字的意思,体、用是古文,以现代的观念来说,体等于 “能 ”,譬如电灯会发光、播音器会发音、电动汽车会走动,这些都是电的用,由本能起的用可以有多项用途,但是这些用途只有一个来源,也就是电能,而电能就是所谓的体。所以说,定的境界是自心的体;智慧是自心的妙用。
先认清楚定之体、慧之用,却又不能执著这两句话,进一步还得认识 “定即慧故,体不离用 ”,定就是慧,因为体用不二。通常在散乱中用的思想,不算是慧,较好的只能叫做聪明。定是有层次的差别的,譬如四禅八定、九次第定,依宁静的程度而区别,好比一杯清水有不同程度的清净,真到了如来大定,如同纯清到底的清水一样,本身清净到了极点,就能照见万象,所以定本身就是慧,这是讲大定。因此心境稍稍宁静一点,就发起一点慧。
《笑禅录》中有个笑话,一对老夫妻学禅打坐,老婆婆原来反对老公公搞这一套,被逼得没办法只好跟着老公打坐,坐了以后突然告诉老公, “禅那 ”真好啊!真管用。老公一听,老婆大概悟了,问好在哪里?她说某人二十年前欠我十块钱,一打坐就想起来了!
高明的人透过这个笑话就了解什么是禅!心境一宁静,过去、未来的事全会了解,这是慧的发动,不过,若被慧动抓走了又变妄想,不执著就是慧。所以说,定即慧故,体不离用。大家不要以为入定以后什么都不知道,没有慧叫什么学佛!脑子变木头,那又何必学佛?越定慧力越大,能够无所不知,就是佛智慧的成就。
再进一步, “慧即定故,用不离体 ”,真正的大智慧成就一定是有大定力的人,所谓智、仁、勇三者是不分的。大智慧成就者自然在大定,理透了就得大定。譬如普通人看一样难吃的、苦的东西,不会想吃,那是慧知道,知道了当然放下,慧就是定,放不下的是你笨,所以说慧即定故,用不离体。
“双遮则俱泯 ”,不谈定,不谈慧;既不管有,也不管空,空有俱遮,你叫他佛也好,非人也好、人也好,两样都没有。
“双照则俱存 ”,两边都不挡掉,定慧圆明,定中有慧、慧中有定,体用相成。修定者,理不透(无慧)修不成。反过来讲,佛学搞得再好,定力不够,一点小习气都改不掉,那学什么佛?不要自欺了!体用两个是相成的,遮、照皆障碍,两面要丢下都丢下;要提起都提起,这叫无碍。所以定与慧是渐修第一步必须做到的,要想成佛作祖,任何一部经典、任何一个修法都是这个原则。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集 | 第二集 | 第三集 | 第四集 | 第五集 | 第六集 | 第七集 | 第八集 | 第九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