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思考 》 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
第7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7)
林語堂 Lin Yutang
集市有各種各樣的東西,從商店裏賣的化妝品、五金、水果、零食、古玩、燈具、書和文具到小吃店、固定的餐館和戲院。各階層的人士匯集在這裏,構成購買和娛樂消費群體。這裏每個人都融為一體:男人、女人和孩子,官員與普通人,知識分子與藝術傢。他們形成一個巨大的有中國人文特色的人群--討價還價的買賣、歡聲笑語、忙碌與悠閑的生活--這是中國的一個橫斷面。在這裏你能感受到北京的生活與平凡人的日常生活,辛勤勞作的人總是準備嘲笑別人的痛苦,如同自嘲自已的痛苦一樣。在這裏你感受到北京的各種味道,傾聽到北京的各種聲音,還有男人的呵斥聲和嬰兒的哭聲。同時並不令人討厭的而有節奏的黃銅茶碟丁當聲表明這是賣飲料的小販。這裏的人忙碌、充實、辛勞和歡笑,街上的男人平和地打理自己的生意好像這裏幾千年來就是這樣一般,甚至在異族統治之下也是如此。
這是中國北方,比起南方人,北方人更高大、更強壯、更直率。
在過去的兩千年中,各民族不斷的融合,很難說誰是真正的中國人。尤其在公元四、五六世紀,來自北方的蒙古人和突厥部落占領中國北部,在這裏漢人與這些入侵者存在廣泛的通婚。
早在六到八世紀,猶太人經過突厥地區來到中國,聶斯脫利派經捲仍流傳至今,其中談到從小亞細亞來到中國的猶太人。像其他部落一樣他們逐漸被同化。但是直到十二世紀初,在河南(一個中部省份)仍有成千上萬的猶太人。他們保留了自己的會堂,但是他們說漢語,像中國人一樣穿着並與中國人通婚。
數百年來中國人同化了許多外來的民族,甚至大汗忽必烈,第一個成功的在中國建立一個異族王朝的入侵者,他自己也被中國人的文化和中國人的文明所同化。最初,儘管忽必烈的武力所嚮無敵,然而事實上在他統治的最興盛時期,中國貢獻了高度發達的文明成果--印刷術、紙幣、安逸的生活、高檔的烹飪,恬淡的生活方式。然而比這些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具有一種人之為人和人性化的生活觀念,判定一個人不是以他的種族而是嚴格依照好人與壞人的標準進行判定--依照他個人的品性。中國人面對武力的優勢時,他們采取一種玄妙而迂回的不抵抗方式並為這種武力和權力高唱贊歌,在形式上美化入侵者。通常說來中國人同化外來民族的辦法就是解除他們的武裝,不是把他們當一個外來者對待,而是試圖讓他們忘卻異族的身份。
在任何時候北方人總是比南方人養育的高大些。在北方遭受入侵時期,韃靼人和鬍人從長城的另一邊來到中國北方安營紮寨,南方(圍繞南京)因為其文化幽雅和深邃而聞名。富有和古老的傢族遷居南方,一些城市重新命名為南常州、南湖州,如同早期美洲殖民者命名那些城鎮為紐約或新倫敦一樣,那些名字都是他們昔日國傢中的城市名。
幾個世紀以後我們仍能看到北方人與南方人之間的差異,南方上海和杭州周邊的人們更擅長做生意而不善於做一個戰士。他們喜歡舒適和奢華的生活。這裏的男人長得矮小一些,一些男人根本就不長鬍子。殷實人傢的孩子嬌生慣養,缺乏足夠的鍛煉。最典型的當屬蘇州,其以美女聞名天下。蘇州話有女性化的特徵,這裏豐衣足食,舒適無度。富有的蘇州年輕男人通常到茶店喝茶,吃早餐,讀報一直到十一點。據說一個蘇州男人打架時,一邊輓起衣袖說"過來!"一邊一步一步往後退,等到衣袖輓起時他已安全地站在自傢的房門前。然而這塊地方還以學術和衆多大圖書館聞名。書香門第的女孩在書山中耳濡目染地成長。她們中的許多人能寫就漂亮、甜美與憂鬱悲傷的愛情詩篇。在中國北方,引入外來血統是有益的。唐朝(公元八至九世紀)民族間的融合非常明顯。許多唐朝的將軍都有異族的血統,衆多的唐朝公主下嫁給附屬國的首領。李白--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在他身上大概也有外族血統。他的傢族有三代流落生活在裏海北部,更有可能的是他的父親和祖父娶了塔吉剋姑娘。從這個觀點看,這個人必定是新人了。李白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新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 | 第2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 | 第3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3) | | 第4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4) | 第5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5) | 第6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6) | | 第7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7) | 第8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8) | 第9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9) | | 第10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0) | 第11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1) | 第12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2) | | 第13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3) | 第14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4) | 第15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5) | | 第16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6) | 第17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7) | 第18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8) | | 第19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9) | 第20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0) | 第21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1) | | 第22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2) | 第23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3) | 第24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4)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