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細述金瓶梅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1)      楊鴻儒 Yang Hongru

  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極左思潮的幹擾,《金瓶梅》的研究和出版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尤其是經過“文化大革命”抄傢焚書之後,它又幾乎在民間絶跡了。所以,大凡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成長起來的青年人,很難有機會閱讀到此書。改革開放以後,《金瓶梅》的研究、影印和出版工作有了很大改進,出版發行數量相比增大,學術研究空前活躍。
  建國後《金瓶梅》的影印、出版情況自1949年至1999年,中國大陸出版了三大係統、九種版本的《金瓶梅》。
  A.詞話本係統:
  1. 《新刻金瓶梅詞話》:1957年經毛澤東批準同意,文學古籍刊行社根據1933年10月“北京古佚小說刊行會”影印本印出,兩函21册,印數2000部,每部定價40元,發行對象是各省省委書記、副書記,各部正副部長以及少數高級人士,編號登記
  2. 《金瓶梅詞話》:戴鴻森校點,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5月出版,刪節本,全三册,刪去19161個字,印量1萬册。
  3. 《金瓶梅》(同1):文學古籍刊行社根據1957年影印本重印,1988年4月版,綫裝,未標印數。發行對象為專業研究人員。
  4. 《金瓶梅詞話標註》:白維國、卜健校註,嶽麓書社1995年8月出版,全四册,印數3000册。底本是日本大安株式會社影印本、刪節本。
  B.崇禎本係統:
  1. 《新刻綉像批評金瓶梅》:北京大學出版社根據北大圖書館藏本影印,1988年8月出版。發行對象為副教授以上研究人員,編號登記
  2. 《新刻綉像批評金瓶梅》:《李漁全集》第十二、十三、十四捲收錄,張兵、顧越點校,黃霖審定,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印數3500册。底本是日本內閣文庫藏本,有刪節。
  3. 《金瓶梅》崇禎本會校足本:王汝梅會校,齊魯書社1989年6月版。這是崇禎本問世以來第一次出版的排印本。一字未刪,200幅插圖照原版印刷。也屬內部發行,主要供學術界使用。
  C.張評本係統:
  1. 《張竹坡批評——奇書金瓶梅》:王汝梅、李昭恂、於鳳樹校點,齊魯書社1987年版,全二册,印數1萬册,底本是張評本清康熙間刊本(甲種)。刪除10385個字。
  2. 《臯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王汝梅校註。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版,印數3000册,全二册,每回有校記、註釋。底本是吉林大學圖書館藏張平覆刻本(乙本)。
  總體情況是,《金瓶梅》畢竟是一部有爭議的作品,既不宜全文公開出版,也不宜普遍發行,所以較之其他文學名著,其印數仍是很少的。
  毛澤東對《金瓶梅》的評價
  毛澤東常常從政治歷史的角度看待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他對《紅樓夢》、《水滸傳》如此,對有爭議的奇書《金瓶梅》也是如此。
  毛澤東在1956年2月20日聽取工作匯報時,將《金瓶梅》與《水滸傳》加以比較,指出:“《水滸傳》是反映當時政治情況的,《金瓶梅》是反映當時經濟情況的。這兩本書不可不看。”
  1957年,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一次談話中說:“《金瓶梅》可供參考,就是書中污辱婦女的情節不好,各省委書記可以看看。”在以後,他還幾次評說這部被人誤解多於理解的“奇書”。
  毛澤東說:“你們看過《金瓶梅》沒有?我推薦你們看一看,這本書寫了明朝的真正歷史。”
  在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讀前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的談話中又將《金瓶梅》與《東周列國志》加以比較。
  毛澤東說:“《東周列國志》寫了當時上層建築方面的復雜尖銳的鬥爭,缺點是沒有寫當時的經濟基礎。而《金瓶梅》則不然,在揭露統治者與被壓迫者的矛盾方面,寫得很細緻的。”
  1961年12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區第一書記會議上,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論斷,他說:“《金瓶梅》是《紅樓夢》的祖宗,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序 言一 關於《金瓶梅》創作之傳說(1)一 關於《金瓶梅》創作之傳說(2)
二 《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1)二 《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2)二 《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3)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1)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2)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3)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4)四 《金瓶梅》是比較難以研究的小說一 版本流傳(1)
一 版本流傳(2)一 版本流傳(3)二 作者之謎(1)
二 作者之謎(2)二 作者之謎(3)二 作者之謎(4)
二 作者之謎(5)一 西門慶二 潘金蓮(1)
二 潘金蓮(2)三 李瓶兒(1)三 李瓶兒(2)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