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和玉门关同时设置,因为阳关在玉门关之南,以南为阳,故称阳关。
阳关,位于敦煌城西南70公里的“古董滩”上。如今阳关遗址仅仅留存下来一段高不到1米的城堡墙基。所谓“古董滩”,是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面积约上万平方米。曾经沙滩上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还有大片版筑遗址,当地人称之为“古董滩”。
阳关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阳关以南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北与玉门关、敦煌成犄角之势,互为策应,构成河西走廊西端的门户。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在这里派重兵把守。据史料记载,阳关为都尉治所。宋以后,来自白龙堆的流沙不断向阳关一带侵蚀,人们渐渐东移,阳关被无情的沙漠掩埋了,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土堆,供后人凭吊。
王维的一首《渭城曲》不仅使阳关名声响彻古今,而且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一出,便被谱成琴曲《阳关三叠》,后经艺人反复吟咏,悲凉凄婉之感,离愁别恨之情倍增,音乐起到了诗歌所没有的作用。
其实,王维只是写了一种淡淡的送别之情。你看,朝雨轻轻湿润了大地,让阳关路上的尘土不致漫天飞扬。客舍前的青青柳枝,在细雨清洗下焕发着新的神采。送别氛围分明是平静开朗的。不过毕竟是离别,再喝一杯吧,出了阳关,就没有这样的老朋友可以对饮畅谈了。
盛唐时的人,胸襟阔大,昂扬向上,别说是送别一般的朋友,就是送别挚友,也多是一种“壮别天涯未许愁”的感情。西出阳关虽无故人,但西出阳关有功业,可以成就理想抱负,当然在临别饯行之际不需作愁苦状了。
从敦煌到阳关一线,有很多烽火台,千百年来,这些烽火台像哨兵一样,忠实地守卫着祖国的西北大地,似乎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懈担望着一座座高高耸立的烽火台,我不由得想起春秋战国时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的宠妃褒姒不爱笑,为了能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不惜点燃烽火,使得各路诸侯带着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赶来勤王。在滚滚狼烟下,在万马奔腾中,在千千万万将士组成的雄伟壮观的阵营面前,褒姒终于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这笑容寒了各路诸侯的心,冷了千万将士的血。几乎就在美人冷冷一笑的刹那,便彻底动摇了周王朝的千秋基业,注定了周朝亡国的下常
如今,阳关关口湮没,长城坍塌,路无人迹,已经沦为废墟,只有一座古代的烽火台矗立在砂石山上。昔日车辚辚、马萧萧,使者、商人、军队,冠盖相望,不绝于道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再现,成了荒漠寂野。但是阳关仍然有一种不为时间所衰减的历史光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