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母親楊沫   》 3.與張中行相戀(2)      老鬼 Lao Gui

  兒子生下12天後,楊沫就坐着一輛毛驢車從鄉村回到了北京城。兒子留給一個奶媽照看。沒叫張中行花一分錢,費一分力,楊沫自己把孩子的事處理完畢。很快的,張中行又恢復了對楊沫熾熱的愛。畢竟楊沫年輕,不難看,有文化,他農村的妻子沒法比。
  楊沫雖然埋怨他,卻還是深深愛着他,原諒了他。自此,也就是1932年下半年,兩人在沙灘的小公寓裏開始同居。
  楊沫給丈夫做飯、洗衣、縫縫補補,過着失學失業,半饑半飽的生活。
  據張中行說:楊沫“讀了不少新文學作品,並想寫作。又為了表示心清志大,把有世俗氣的學名‘成業’扔掉,先改為‘君茉’,嫌有脂粉氣,又改為‘君默’,以期寧靜而致遠。”(張中行《流年碎影》225頁)
  那時,張中行還是個學生,楊沫沒有工作,全靠張一個人的生活費。他們的日子自然清苦。一天上午,白楊來到大姐和張中行的住處。
  屋裏酷冷,窗臺上的水杯裏結着冰碴。已經十點多鐘了,卻還沒有升火。屋裏沒煙筒,衹有一個做飯用的小煤球爐,奄奄一息。
  人在屋裏不敢脫衣服,還凍得哆哆嗦嗦。白楊問:“這樣冷,你們怎麽能住?”
  楊沫說:“每天上午十來點鐘生火做飯,到下午吃完晚飯滅火,燒了七八個鐘頭,屋裏挺暖和的。晚上進了被窩,有厚被子,再怎麽冷也不怕。”
  白楊發現飯櫃裏,除了點鹹蘿蔔,什麽吃的也沒有。問:“你吃些什麽菜?”
  楊沫說:“每天有肉有菜。”
  白楊說:“大姐,你別開玩笑了。”
  楊沫說:“每天買一毛錢豬肉,再加上半棵白菜,這不有肉有菜了嗎?”
  大姐的生活如此清寒,叫白楊着實吃了一驚。
  但張中行有學問,精通古書。他隔長不短給楊沫寫詩,讓她感受到了一種高雅的情趣,彌補了房子寒冷和吃不上肉的缺憾。
  以下一首就是他從《樂府詩集》或什麽地方找來,送給楊沫的詩: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閣,楊花飄蕩落南傢。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窩裏。
  娓娓表達了對愛妻的繾綣依戀。在一段時間內,這種愛讓童年不幸的楊沫感到了莫大的滿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長江文藝出版社
前記1.缺少溫暖的傢(1)1.缺少溫暖的傢(2)2.抗婚與失業(1)
2.抗婚與失業(2)3.與張中行相戀(1)3.與張中行相戀(2)4.兩人分手(1)
4.兩人分手(2)5.共産黨員是好人(1)5.共産黨員是好人(2)6.與共産黨員馬建民結合(1)
6.與共産黨員馬建民結合(2)7.戰火中錘煉(1)7.戰火中錘煉(2)7.戰火中錘煉(3)
8.寫《青春之歌》前夕(1)8.寫《青春之歌》前夕(2)8.寫《青春之歌》前夕(3)9.動筆寫《青春之歌》(1)
9.動筆寫《青春之歌》(2)10.《青春之歌》出版坎坷(1)10.《青春之歌》出版坎坷(2)10.《青春之歌》出版坎坷(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