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说评论 》 吳越品水滸-品人篇 》
第7節:1. 武鬆是個什麽人?(2)
吳越 Wu Yue
對英雄的定義,應該沒有古今中外的區別。"英雄觀"和"忠孝觀"不同。"忠孝"的定義,可以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忠於誰"的問題,古代衹要求臣民忠於某個個人,例如忠於皇帝或幫會的幫主之類;今天則要求忠於國傢和民族,不再強調對領袖個人的"忠心"了。"孝"也一樣,第一不強調"以孝治天下",第二不再主張"父命子死子不得不死,君命臣亡臣不得不亡"之類的"愚忠愚孝"。古往今來,人們對"英雄"的認識,是始終如一的,不存在古代的英雄今天不算英雄了的說法(嶽飛、文天祥始終是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更不存在"用今天的定義去要求古人"的問題。古代的英雄,到了今天也應該是英雄;除非他在古代就是"浪得虛名",本來就不是什麽英雄(例如禍國殃民、把中國人民拖進苦難深淵的洪秀全,本來就是被人民痛駡的惡棍,衹是被某些人塗脂抹粉打扮成英雄的,屬於"歪麯、誤導";又例如和吳三桂齊名的大漢姦施琅,他的後人說他"收復臺灣、統一中華"有功,是個大英雄;以此類推,吳三桂"徵服雲南,統一中華",何嘗不是有功的"英雄"?這個問題,牽扯到有人"故意歪麯",和"英雄的定義"本身無關)。--因此,用我上述的英雄定義去衡量古人,不但不是對古人的"苛求",而且是測定"真假英雄"的試金石:一切假冒英雄、偽造英雄,立刻就會原形畢露。
"好漢"的定義比較模糊,一般衹指某人辦事敢作敢為敢當,所謂"好漢做事好漢當",不連累別人,檔次比英雄要低得多。所以殺了人的殺人犯,作案以後能自首的,也被稱為"好漢",但不一定是英雄。更主要的一條,英雄的所作所為,前提是為國傢、民族、人民,而不是為自己。思想境界高的,具有愛國心;思想境界低些的,也具有"俠意識";好漢的所作所為,則是為自己或朋友、親族,思想境界主要是"霸意識"。他們有時候也在"義氣"的驅使下為"別人"做事,但是這種"義氣",不一定是"正氣",很可能是"江湖義氣"或"哥兒們義氣"。結果很可能是幫助壞人打了好人;或者是幫助這個惡勢力打擊另一個惡勢力。所以"義"也有大義和小義之分。"霸意識"也追求個人的自由幸福,但卻往往是以犧牲、剝奪他人的自由幸福來得到的。他們想望自己能夠"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銀",卻不考慮別人的死活。所以土匪、強盜、殺人犯,往往都稱自己是好漢。
那麽,武鬆算是英雄呢,還是好漢?這要按他一生所辦的某件事情來具體分析,不能籠統地下結論。就是山東快書,也是說:"閑言碎語不用講,表一表好漢武二郎。"沒說武鬆是英雄!
下面,我還是拿我上面提到的"英雄三要素":一、善惡是非,包括正氣還是邪氣、二、為國、為人還是為己、三、"俠意識"還是"霸意識"這樣三條標準,來對武鬆這個人物加以檢測和評說。
武鬆的青少年時代。《水滸傳》中寫武鬆出場,是在柴進的莊上。那時候,他已經是個二十多歲的彪形大漢了。書中沒有介紹他的青少年時代,衹說他以前在老傢清河縣酒後打人,自以為把人傢打死了,這纔逃到柴進莊上躲避的。為什麽打人,並沒有交代。酒後打人,當然不算是英雄行徑,為此潛逃,敢作而不敢當,更連"好漢"也算不上。正因為《水滸傳》對武鬆的青少年時代缺少鋪墊,所以後人說書,都有各種不同的發揮或補充。王麗堂的揚州評話第一回,說他在家乡打死了一個惡霸,所以逃到柴進的莊上躲避,但也沒有詳細交代打死的是什麽惡霸;直到第十回武鬆去二竜山投靠魯智深,纔說是當年清河縣大旱,武鬆帶領饑民吃大戶,打死的是大戶傢阻擋饑民搶糧食的狗腿子(這屬於"水滸外傳",分明受到"階級鬥爭"學說的影響,盡量美化武鬆);高元鈞的山東快書,還專門用了一回的篇幅(俗稱《武鬆趕廟》),細說他打虎以前的經歷:少年時代在少林寺學武,學成以後回傢,在東嶽廟廟會上遇見惡霸"李傢五虎"強搶民女,他打抱不平,出手相救,打死了李傢五虎,這纔逃到柴進莊上來躲避的。這樣一鋪墊,就突出武鬆打虎以前就是個"見義勇為"的英雄,腦子裏有"俠意識",具有豪傑仗義的性格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梁山好漢
【資料來源】東方出版社 |
|
|
| 第1節:作者簡介 內容提要 | 第2節:目 錄 | | 第3節:前 言(1) | 第4節:前 言(2) | | 第5節:前 言(3) | 第6節:1. 武鬆是個什麽人?(1) | | 第7節:1. 武鬆是個什麽人?(2) | 第8節:2.武鬆是什麽地方人?葬於何處?(1) | | 第9節:2.武鬆是什麽地方人?葬於何處?(2) | 第10節:3.武鬆怎麽會在陽𠔌縣打虎 | | 第11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1) | 第12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2) | | 第13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3) | 第14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4) | | 第15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5) | 第16節:5. 潘金蓮為什麽要勾搭武鬆?(1) | | 第17節:5. 潘金蓮為什麽要勾搭武鬆?(2) | 第18節:6. 善說風情的王婆沒有好下場(1) | | 第19節:6. 善說風情的王婆沒有好下場(2) | 第20節:7. 武鬆殺嫂,不是必然的結局(1) | | 第21節:7. 武鬆殺嫂,不是必然的結局(2) | 第22節:8.張青和孫二娘,絶對是鐵桿兒歹徒(1) | | 第23節:8.張青和孫二娘,絶對是鐵桿兒歹徒(2) | 第24節:8.張青和孫二娘,絶對是鐵桿兒歹徒(3)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