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一部不可思议的人类秘史:人类前史   》 第7节:哲学的时间机器(2)      Spencer Wells

  正是在这次旅行中,对人类基因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开始了。莱旺廷应用了生物地理学(研究动物和植物的地理分布)这门新学科的研究模式,因为他试图从地理的区分上定义人种,这与生物地理学有相似之处。事实上,因为无法确定如何客观地为“人种”下定义,他决定从地理学的角度这样定义人种:高加索人(西欧亚大陆)、非洲黑人(非洲撒哈拉沙漠)、蒙古人(东亚)、南亚土著人(南印度)、美洲印第安人(美洲)、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土著人。
  他的研究结果令人吃惊:85%的基因变异是人类共有的,只有约8%的不同可作为划分“人种”的依据,也就是说,人种与人种之间在遗传上的差别只有8%。这是一个革命性的结果,它告诉我们应当把有关亚种的理论扔进垃圾箱。莱旺廷这样写道: 诚实地说,这一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这是实情。如果这算是偏见的话,那我的偏见是我认为不同的人群差别很大。一些事实也确实加深了这一印象,比如,有一年我和我妻子在埃及的勒克尔旅行,数年前那里就挤满了游客。在一个大厅里,一个人过来和我妻子交谈,他似乎认识我妻子。我妻子反复说:“对不起,先生,你认错人了。”他才说:“对不起,夫人,你们看起来都是一个模样。”那件事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他们与我们完全不同,而我们彼此十分相像。
  但统计数字说明了一切。以后30年间,许多新的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这一事实。遗传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区别不同人群的基因变异的比例究竟有多少,是8%还是7%还是略多或略少。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个小数量的人群同样具有人类遗传多样性总数的85%。莱旺廷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爆发核战争,地球上只有肯尼亚的吉库尤人能幸存下来,因为这个民族仍然保存着人这个种系85%的基因变异。这是对种族主义的“科学”理论的强劲反驳,它也肯定了达尔文1830年对人类多样性的论述。正如这一章的标题——希腊语“万众归一”,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物属性。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对不同人群的研究就失去了意义呢?遗传学真的能对人的多样性做出回答吗? 生命历程中的博彩 在旅程接下来的这一站,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遗传学知识。随着时间的流失,基因如何在一个人群的变化中起作用,这个理论十分复杂,涉及定量科学的许多分支,统计学、力学、概率理论和生物地理学都在遗传学的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说明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几乎人人都能理解这些理论框架的基础概念。
  一个最基本的因素是突变,没有突变是不可能产生多态现象的。这里的突变,指的是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的无规律变化,其发生比率约为30个每一代每个基因组,换句话说,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携带着约30个全新的变异基因,这些新的变异将他/她与父母区别开。这些突变的发生是没有规律的,因为它们是DNA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结果,这些错误在何处发生,没有任何特定的原因和背景,它们的发生与外界的影响没有特定的关系。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变异的发生比喻为博彩赌中哈思?鲁滨逊抽彩机器的抽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突变”所“抽中”的个体。兰德斯泰纳发现的血型异同,便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是一种多态现象。
  第二个关键的因素是选择,特别是自然选择,这正是达尔文敏锐的发现。在原始人进化为“智人”的过程中,它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所谓自然选择,就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物会获得繁殖的优势。例如,在寒冷的地区,厚毛发的动物比没有毛发的动物有优势,它们的后代更容易存活。人类进化成为今天这样有情感、文化的“猿”,自然选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它促进了语言、两足直立行走等人类重要特征的产生。如果没有自然选择,假如我们能够回到500万年以前,我们会与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类人猿祖先十分相似。
  第三个因素是遗传漂移。这是一个特别的因素,它意味着相对与外界隔绝的小数量的人群,在对基因变异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设想一下,如果你把一枚硬币向上抛1000次,你有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其落地为500次正面500次反面。但假如你只把它向上抛10次,得到5∶5结果的比率微乎其微,结果极有可能是4∶6或7∶3。同样的道理,小数量人群会引起无规律的基因速率变化,在几代之内就能产生惊人的变化。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将一枚硬币抛起10次,7∶3的结果出现在小数量的人群中,70%“遗传”了“正面”,只有30%“遗传”了“反面”。而这一结果同样影响着下一代的基因变化速率,每一代的变化速率由50%增加到70%,由此经过几代,就会引起遗传模式的巨大变化。很显然,基因漂移对小数量的人群影响重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东方出版社
第1节:多样的猿(1)第2节:多样的猿(2)第3节:多样的猿(3)第4节:多样的猿(4)
第5节:多样的猿(5)第6节:哲学的时间机器(1)第7节:哲学的时间机器(2)第8节:哲学的时间机器(3)
第9节:哲学的时间机器(4)第10节:哲学的时间机器(5)第11节:哲学的时间机器(6)第12节:哲学的时间机器(7)
第13节:哲学的时间机器(8)第14节:哲学的时间机器(9)第15节:哲学的时间机器(10)第16节:夏娃的伴侣(1)
第17节:夏娃的伴侣(2)第18节:夏娃的伴侣(3)第19节:夏娃的伴侣(4)第20节:夏娃的伴侣(5)
第21节:夏娃的伴侣(6)第22节:夏娃的伴侣(7)第23节:夏娃的伴侣(8)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