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谈笑风生 Laughing 》
第7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4)
贺壮 He Zhuang
以上我们大致讲了演讲语言和写作语言在文学性方面的异同,目的是想让大家根据自己的文学水平来评估一下自己能做到怎样程度的言之有文,并把自己在文学上的素养结合到演说当中,以提高演说的质量。文学上的底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我们长期的积累。本书中我们是讲演说,不是讲语文,所以我们只能讲讲文学之于演说的关系和作用,而不可能细致地探讨文学,那样就喧宾夺主了。其实演讲本身就是一门既简单也复杂的学科,因为就演讲本身来说,虽然有一些技巧,但也并非多么复杂,如果以技巧为中心来定义演讲的话,至少演讲够不上一门学问,更够不上一门艺术。即使这些所谓的技巧,在本书中也不是什么重要内容,这样说可能会遭到一些研究演讲的同行们的反对,不过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对于演讲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学习的路子,我一向比较注重演讲的内涵、底蕴方面的研究,技巧当然要有,但那是起辅助作用的。关于演说的理论,重技巧还是重内涵,究竟哪一种更受欢迎,这可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我们看看像余世维、易中天这样的大家,他们的演讲魅力究竟是原于他们的技巧还是他们的修养和底蕴呢?
不过谈到演讲的内涵也不容易,因为演讲所涉及的东西包罗万象,比如说要做到言之有理就要能思辨,做到言之有文就要爱文学,后面我们讲言之有序还要涉及到逻辑,言之有气又和人的胸襟气度有关……照这样外延开去,演讲艺术的内容简直就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了,我们当然不能这样去讲我们所讲的仍然是以演说表达为中心,对于其他相关的内容除了介绍其基本特征之外,只是阐述一下它们对于演说所起的作用。简言之演说是一门永无止境、需要我们终生不断学习的课程。
以下是就如何提高演说词的文学内涵,提出两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就是大量的阅读。当然,读书也是有讲究的,有的书读了让人受益匪浅,有的书读了用处不大,但是只要多读书,用心读书,总会找到门径,慢慢地就会知道怎样选书、怎样读书了。如果有人说没时间、没兴趣读书的话,那就请回顾一下上面我们讲的胡适先生的那段演说词“不要放弃学问”!丘吉尔曾经督促他政府的一个议员多读点书,这个人就向丘吉尔抱怨说他没时间,丘吉尔问他:“你比我还忙吗?我每天还要读两个小时的书!”我们在懒得读书的时候就想一想英国首相的这句话吧!我们也相信,如果丘吉尔不是这样勤奋读书的话,他绝对成为不了演说家,更不能成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
第二条建议,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但却往往被我们忽视的方法,就是注意语言的简练。一篇漂亮的文章,一篇精彩的演说词,它的文字要做到词约意丰,就是说要用简约的言辞表达丰富的含义。表达一个意思,所用的语言越少,则语句的质量越高。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就是中国的老子。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也叫《老子》,全文只有5000字,但就是这5000字的含义,到现在中国人也没彻底弄明白,可见它的词有多约,意有多丰!《道德经》这部著作,无论在中国的思想史上还是文学史上都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而我们从小的写作习惯恰恰相反,写文章都是尽量往长了写,比如一篇作文规定不得少于2000字,好,我们就一边写一边算,希望早点凑够。演说也是如此,规定让我们发言十分钟,我们不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首先想着怎么凑够时间。其实一篇好文章或者一篇好的演说词跟字数的多少没有关系,如果规定上台讲十分钟,而五分钟足以充分表达意思,那宁可就讲五分钟,虽然时间没讲够,但讲五分钟的效果一定好于硬撑的十分钟。我们上学时学过那么多的古文,像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周敦颐的《爱莲说》等,都不是什么长篇大论,寥寥几百字而已,不是一样的花团锦簇,精彩绝伦吗?林肯著名的演说词《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的演说》,全文只有500多字,二战期间法国戴高乐将军的著名演讲《谁说败局已定》只有600字,拿破仑退位时发表的演说《我要拥抱鹰旗》还不到400字,再比如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著名演说《哲学史概说》,那是一篇介绍西方哲学史脉络的学术性演说,居然只有1000字,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些演说词的经典性。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开场白(1) | 第2节:开场白(2) | 第3节:开场白(3) | 第4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1) | 第5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2) | 第6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3) | 第7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4) | 第8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5) | 第9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6) | 第10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7) | 第11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8) | 第12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9) | 第13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10) | 第14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1) | 第15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2) | 第16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3) | 第17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4) | 第18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5) | 第19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6) | 第20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7) | 第21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8) | 第22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9) | 第23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10) | 第24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11)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