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一爐煙火   》 第7節:鬼兄      劉紹銘 Liu Shaoming

  鬼兄
  像紀昀《閱微草堂筆記》這類清人筆記小說,承六朝志怪與唐傳奇餘緒,佳作每能撩人遐思,猶入夢境,怪不得流傳歷久不衰。讀書人厭倦經史之餘,偶然一沾怪力亂神,在精神上嚮孔傢店說“不”,不亦快哉!王漁洋不愧是蒲鬆齡知音,認為《聊齋志異》是作者厭作人間語後的精神寄托。《閱微草堂筆記》收了不少孤鬼異聞,短短幾百字,也盡得風流,紀老之才,足可替香港報紙副刊寫專欄。茲錄三則其中一條,以證吾言不謬:
  ……又故城瀋丈豐功當夜歸遇雨,泥潦縱橫,與一奴抉掖而行,不能辨路。經一廢寺,舊雲多鬼。瀋丈曰:“無人可問,且寺中覓鬼問之。”徑入繞殿廊呼曰:“鬼兄!鬼兄!藉問前途水深淺?”寂然無聲。瀋丈笑曰:“想鬼俱睡,吾亦且小憩。”遂偕奴倚柱睡至曉。此則襟懷灑落,故作遊戲耳。
  讀者諸君閱後,諒必呵呵大笑。作者“襟懷灑落”,把“鬼兄”也作開玩笑對象,這在吾國道統來,實屬難得。不過,對一作品的反應如何,有時需要看看你用的是什麽版本。如果你看的是1984年浙江古籍出版社的《閱微草堂筆記》的選譯本,你卻不能呵呵一笑置之,因為編者汪賢度有按語說:“以下三則不怕鬼的小故事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遇到鬼怪的人都能鎮定自若,毫無懼色,甚至主動出擊,那麽鬼怪就不敢犯人,衹得狼狽逃去。這些故事對我們也是有啓發意義的。”
  有什麽啓發意義呢?一時想不起來,容後再表吧。說到遇鬼的人能“鎮定自若”,上述的瀋豐功老先生還趕不上河北南皮縣的許南金。此公不但膽色過人,且應對之妙,真的不能不以拍案叫絶形容,值得全文照錄:
  南皮許南金先生,最有膽。在僧寺讀書,與一友共榻。夜半,見北壁燃雙炬。諦視,乃一人面出壁中,大如箕,雙炬其目光也。友股慄若死,先生披衣徐起曰:“正欲讀書,苦燈盡。君來甚善。”乃攜一册背之坐,誦聲琅琅。未數頁,目光漸隱,拊壁呼之,不出矣。又一夕如厠,一小童持燭隨。此面突自地涌出,對之而笑。童擲燭僕地,先生即拾置怪頂,曰:“燭正無臺,君來又甚善。”怪仰視不動。先生曰:“君何處不可往,乃在此間?海上有逐臭之夫,君其是夫?不可辜君來意。”即以穢紙拭其口。怪大嘔吐,狂吼數聲,滅燭而沒,自是不復見。
  “穢紙”,就是擦過屁股的衛生紙。選譯本錄鬼多條,多為膽小鬼和膿包鬼,枉負妖物虛名。就拿屠戶許方在林中所遇的那“廝”來說吧。他一露面,形狀可怖,擔着兩壇酒的屠戶即躲在樹後,誰料那“廝”一聞到酒香,就失了本性,“躍舞大喜”,遂先盡一壇,還未盡興,但動手開第二壇時已頽然倒地。“許恨甚,且視之似無他技,突舉擔擊之,如中虛空。因連與痛擊,漸縱弛委地,化濃煙一聚。”
  這衹鬼,除了好壇中物,“視之似無他技”,你說膿包不膿包?難怪編者按如此說:“可見任何邪惡的東西,人們衹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完全可以戰而勝之。”
  我們知道,《閱微草堂筆記》是清代學者紀昀(1724—1805)校訂整理《四庫全書》之餘寫成的娛己娛人之作。以今之視昔,他那時代的人在思想上總有其“局限性”。拿汪賢度的話說,“全書的總傾嚮還是在宣揚封建道德、神鬼迷信和因果報應思想”。
  這當然是事實,但易地而處,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紀昀要保住頭顱,膽敢越軌鼓吹革命和破除迷信麽?今人讀古書,如果不替作者審時度勢,認清作者的筆墨是“時代産品”,動不動要“清算”古人的話,在判斷上就會犯了英文所謂的“時代誤植”(anachronism)的笑話了。
  紀昀談狐說鬼,不必當真。他自己不是說過麽,“此則襟懷灑落,故作遊戲耳”。但汪賢度顯然擔心他的讀者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在選譯本中每則故事都附上導言。我們不幸見鬼時,該怎樣應付呢?在《鬼遇強項》一條的按語上自有分教:“碰到惡鬼,衹要胸中先具一腔無所畏懼的凜然正氣,任憑它變出種種妖形怪狀,始終面不改色心不跳,那鬼就無法加害於人,衹能灰溜溜地敗下陣去。”
  汪先生的口吻,聽來頗有茅山道士氣味。有趣的是上面的話他好像一下子就忘了。在《假鬼訴冤》一條的前言又非常政治正確地說:“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麽鬼神,而有些人偏偏就相信這種並不存在的東西,結果做出許多蠢事來……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因迷信鬼神而上當受騙的事不是時有所聞嗎?”
  1984年距今已二十來年。這幾年來大陸的出版物,思想另有所屬。以文學書而言,少見八股條陳和汪賢度式的導讀。如果中國出版事業能保持這種狀態,也是好事。至少鬼神之說,我們有信不信由你的自由。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蘇教育出版社
第1節:新版自序第2節:序第3節:目錄第4節:靈魂也要按摩
第5節:張恨水的散文第6節:Punch Line第7節:鬼兄第8節:散文極短篇?
第9節:取名的藝術第10節:恍如隔世第11節:羅友彤異聞錄第12節:說不完的蘇茜黃故事
第13節:穿T shirt的母親第14節:看我上雲梯第15節:張建雄吃的文化第16節:Used Wife源考
第17節:現代生死學第18節:本店不打駡顧客第19節:夏志清傳奇(1)第20節:夏志清傳奇(2)
第21節:浪漫與偏見第22節:白先勇是這樣長大的(1)第23節:白先勇是這樣長大的(2)第24節:王德威如此繁華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