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会议无结果而散
面对南方民主共和政府的强大压力和袁世凯关于清室退位的威胁、恐吓,隆裕太后真的给吓昏了,连忙召集宗室亲贵,召开御前会议,共同商议一个面对危局的良策。隆裕太后的眼前老是晃动着袁世凯以满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过这不是他的最终目标。密奏中那几句令人丧胆的字:海军尽数,天险已无,何能悉以六镇诸军防卫京津?……读法兰西革命之史,如能早顺舆情,何至路易之子孙,靡有孑遗也!
王公亲贵们听了袁世凯的危言,得悉了密奏的内容,一个个惊慌得面无人色,六神无主,而更使他们惊愕的是袁世凯如何变得这样快,简直是急转直下!在王公们的印象中,忠心皇室的袁胖子一直是反对共和,拥护君主立宪的,他曾在给宣统帝师梁鼎芬的信中信誓旦旦地忠诚于皇室,发誓决不辜负“孤儿寡妇”的皇帝与太后。袁世凯忠心耿耿,以至一些不太相信袁世凯的人也改变了看法,认为袁世凯决不会当曹操,即篡位自立。南方和北方关于国体的问题还没解决,南方选出了临时大总统。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撇开北方代表唐绍仪,自己直接与南方电报商谈,然后,袁内阁突然逼清室退位,清皇室能不大为惊骇和惶惑?
袁世凯尽管一直表现出忠心皇室,但皇室一些王公还是看穿了他,认为他这种人就是曹操一类的人。持这一看法的是恭王溥伟、肃王善耆、公爵载泽和年轻的贝勒贝子们。皇族良弼、溥伟、铁良等干脆结成集团,反对清帝退位,反对与南方共和政府议和,被称为宗社奕劻力主与革命军议和,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满。党。宗社党对革命要采取恐怖报复行动的传说开始在京师传播。满人组建了满族警察和贵胄学堂,以回击各地对满人的仇杀。
太后的第一次御前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召集召开的,会上充满了愤怒和愤恨以至怨骂之声。庆亲王、总理大臣奕劻审时度势,认为只有退位才可能保全皇室,所以赞成退位。溥伦也表示赞成。结果,与会王公亲贵如呼啸的山洪、风暴,铺天盖地地扑向二人。二人遭受到猛烈的抨击、讥笑、嘲弄和辱骂,沉默不语。御前会议没有结果。
第二天,御前会议继续。奕劻没有参加,与会的人认为是他不敢来。溥伦也改变了立场,表示反对共和,赞成君主制。隆裕太后严肃地问众人:“君主好还是共和好?”四五个王公应声回答:“奴才们都主张君主,没有主共和的道理!”其余随声附和,没有相反的意见。王公们甚至动情地请求太后,一定要坚持圣断,不要被奕劻之流所迷惑。
太后叹着气,流泪地说:“我何尝要什么共和!都是奕劻跟袁世凯说的,说革命党太厉害,有枪、有炮、有军饷,咱们没有,打不了仗!我问他们,说不能找外国人帮助吗?过两天,他们回话,说外国人说,摄政王退位,他们才帮忙!”溥伟大声地说:“摄政王不是退了吗?外国人怎么还不帮忙!奕劻在欺君罔上!”那彦图接口:“太后以后别听奕劻的!”溥伟、载泽表示:“乱党没什么可怕的,只要有军饷,就会有忠臣去杀的,冯国璋不是说过,发三个月的饷,他就能打败革命党!”太后摇头,痛苦地说:“内币都被袁世凯要走了,我真的没钱了!”
溥伟劝太后仿日本帝后以珠宝首饰赏军的做法,善耆说这是好主意。太后忧虑地说:“胜了固然好,要是败了,不是连优待条件也没有了吗?”太后这一问,众人一愣。优待条件是南北双方共同向清室提出的,一旦开启战事,自然化为泡影。溥伟恨恨地说:“优待条件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就像迎闯王不纳粮是欺民的话一样,这是欺君!即便这条件是真的,以朝廷之尊而受臣民优待,岂不贻笑千古和列邦?”说完后,溥伟动情地给太后叩头。
太后还是没有信心:要打仗,只一个冯国璋也不行呀!溥伟请求赏兵报国。善耆赞同。太后问载涛:“你是负责训练禁卫军的,咱们的兵,究竟怎么样?”载涛叩头回答:“奴才练过兵,但没打过仗,不知道。”太后无言以对。袁世凯的话越来越强硬,威胁说:“这事叫他们一讨论,有没有优待条件,就说不准了。”投附袁世凯的总管太监小德张也叩请赶紧答应这优待条件。到最后,御前会议上主战的越来越少,只剩下4人,沉默的更多。主战的想来个化整为零,将王公封藩,分踞各地抵抗。这近乎儿戏的主张无人去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