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正解   》 第7节:第一节 何为仁(6)      刘德江 Liu Dejiang

  仁者必有所恶
  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篇第四》)即是说,只有仁者能公正无私地去喜爱人、憎恶人。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恰到好处,这是孔子立身处世的信条。人如果不能公正地去爱人,善恶不分,不能算仁者。"仁"在孔子心中,不仅包括"爱人",而且还包括"恨人"。在别人看来,仁者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即无分别心。既然没有了分别心,能以一种平等的心面对一切,那爱与恨之间就没有界限了。然而孔子的着眼点并不在此。如果仁者无爱无憎,那么世界上也就不会存在正道与邪道的区别了,这样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忠奸不辨的现象将必然会无处不在。孔子认为,人若仅有爱而无恨,不算是仁者。但是从宋儒到现在的人们,几乎都把孔子的爱憎理解错了,认为爱与恨必然是泾渭分明的,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事实上,孔子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后人的误读而已。
  孔子很敬重老子,向来视老子为师,曾请教过老子一些问题。有人问孔子,老子说过"报怨以德",你觉得怎么样呢?孔子却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应该以公正无私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问的人本以为孔子是"仁爱"论者,一定会说用恩德来回报人的仇怨,这样做才是严己宽人,达到他所谓"仁爱"的境界,孔子肯定会同意的。但他却没有想到,孔子又是一位"以礼节和"论者,主张什么事情都要受礼的节制,做到恰到好处,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如果大家都来以德报怨,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就只能助长作恶者的气焰,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危害社会。这样一来只会让社会的风气每况愈下,没有人会有"仁德"了。人们都想着,不管我做了什么,别人都会以"德"来回报"怨",那我就做只对我有益的事就行,也不用在乎别人的感受。其结果必然民风不正,恶意肆掠。这是孔子所不愿看到的。
  明代有一个"中山狼"的寓言,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有一个名叫东郭先生的读书人,要到北方的中山去找个官做。他赶着自己那一头跛足的小驴子,驴背上驮着一袋书,在清晨赶路时,不料迷失了方向。正在他惊惶失措时,遇到了一条被晋国大夫赵简子打猎射伤的恶狼,而且正被赵简子紧紧追赶。狼哀告求救,并说了一些有恩必报的娓娓言辞。因此,东郭先生动了"仁爱"之心,让狼钻进他装书的口袋里躲藏,用一番谎言骗过了怒气冲冲赶来找狼的赵简子。没想到等赵简子走远,这条恶狼从口袋里被放出以后,竟凶相毕露,要吞噬东郭先生来果腹。可怜的东郭先生无奈地骗狼说,此事要按民间习惯请教"三老"评理定夺。东郭先生和狼先是问了老杏树和老牛,都没有结果。最后请教了一位须眉皆白的长者,这位老人假装不相信他们的申述,要狼再钻进口袋试试,使狼中计受缚。老人要东郭先生用佩戴的短剑刺死恶狼,可是东郭先生却说:"这不是要害死狼了吗?"老人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哭笑不得地说:"禽兽忘恩负义到这种地步,你都不忍心杀它,你这是仁慈到愚蠢的程度,可不是君子所为。"东郭先生在老人的帮助下,终于将这条恶狼杀死了。
  故事中的须眉皆白的老人应该是仁者的化身,他懂得仁者应该懂得爱人,但是不能到善恶不分的地步,如果仁爱到了这个份儿上,也就不能算一个仁者了,这样并非仁者所为。"泛爱众"中的"众"并不包括那些恶人。这也说明仁爱必须有礼的节制方能成为仁爱。真正的仁者应该是"能好人,能恶人"的人。
  儒家学派所极力推崇的"仁",不仅仅提倡"爱人",同时,也指出了对于那些不仁的人应该要敢"恨"。因为"爱"与"恨"是相对立存在的,有爱必然会有恨。
  在生活中,人在修养道德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懂得如何爱人,如何恨人。而爱一个人需要有原因,有分寸,有标准。同样,恨一个人也需要有原则。爱憎分明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同时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序言第2节:第一节 何为仁(1)
第3节:第一节 何为仁(2)第4节:第一节 何为仁(3)
第5节:第一节 何为仁(4)第6节:第一节 何为仁(5)
第7节:第一节 何为仁(6)第8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1)
第9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2)第10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3)
第11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4)第12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1)
第13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2)第14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3)
第15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4)第16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5)
第17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6)第18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7)
第19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8)第20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1)
第21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2)第22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3)
第23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4)第24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5)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