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中外建築的文化脈絡:追逐建築   》 尋找建築文脈(6)      劉元舉 Liu Yuanju

  我想,他們笑過之後,一定會相擁而哭的。要麽,他們也會在心裏流淚。反正我在看到了這個細節時,我笑不起來,我覺得心裏酸酸的。以後每每想到這個細節,我的心裏就充滿酸楚。  林洙在那部書中還詳細地記載了梁先生他們發現佛光寺的過程。應該說,這次發現是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發現。不僅僅是發現了一處建築物,還有對於一種民族的建築歷史與文化精神的發現。在這個了不起的發現過程中,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還有紀玉堂他們四個人,都已經載入史册,令後人仰慕不已。他們當時為了弄清大殿的建造年代,必須爬上去接近脊檁,因為建造的年代通常寫在那上頭。可是,要爬上去並非容易,頂板上面暗淡無光,衹能由檐下的空隙往裏爬。上邊的塵土積存千年,從未有人驚動過,厚得不可思議,踩上去就像踩在棉花堆裏。梁檁周圍盤踞着數不清的蝙蝠,黑壓壓地組成一個群體的陣容,堅定地與人對抗,無法驅散。衹有在照相的時候,那閃光燈驟然之間驚散了這千年的安寧,蝙蝠飛揚起來。帶着一股穢氣,令人難以忍受。還有千千萬萬衹臭蟲大軍埋伏在陳舊的木材縫隙中,有時候人發現不了它們,一踩一片,躺下測量時,後背又碾碎萬千。測量數據是項精緻的工作,攀上爬下,忽爾鑽入屋頂,忽爾爬到殿中構架上仔細量測,惟恐有遺漏之處。林徽因沒有爬高,她居然能夠在下邊站着而一眼發現有根大梁下邊的墨跡。她喊別人,指點給人傢看,可是,別人無法看清。林徽因堅持說她看見了。那字跡像是題字,被一層土朱所復蓋,大殿高離地面足有九米,要想看清上邊的字衹能搭個腳手架上去看了。他們就請佛光寺的老和尚到村子裏去找人。村子離廟很遠,人煙稀少,老和尚去了一整天才找來了兩個老農。老和尚幫着老農還有這幾位書生忙了一天總算搭起了架子。人們把被單撕開浸水互相傳遞上去。土朱着了水,字跡漸漸顯現出來,但是,水一幹,就又看不見了。整整折騰了三整天,總算把梁上所有的題字讀完,於是,確定了佛光寺建於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75年)。
  他們從腳手架上下來,臉上的灰土汗水全成了歡樂的符號。他們把所有帶來的捨不得吃的罐頭統統打開了,在巍峨的佛光寺大殿下邊坐成一團,大吃二喝,慶賀他們的發現。梁先生回憶當時的情景:
  “當時夕陽西下,映得整個庭院都放出光芒。遠看山景美極了,這是我從事古建築調查以來最快樂的一天!”  林徽因當時一定和丈夫一樣沉浸在這種美麗無比的情境之中。她沒有留下文字,我想她若把那次發現寫成文字一定比梁先生的更漂亮。那將會是一篇傳世散文。女人比男人更愛幻想,林徽因那時會想什麽?她大概不會想到以後的幾十年間她在國徽的設計上大出風頭吧?那比她的詩更能震動中華民族。她是中國最傑出的建築學者。在梁思成的成功中能夠不參雜着林徽因的智慧嗎?
  張錦秋也是女人,張錦秋的文學水平也相當高。她在年輕時也有過文學的熱夢,她在通往作傢的路上已經走出了一大截子了卻拐了個彎兒進入了建築界。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覺得她有點像林徽因?與她沒見過面時這個念頭就有了,與她見了面後仍然無法驅逐她像林徽因這個念頭。其實,從照片上看林徽因與張錦秋的長相毫無相象之處,但是,我仍然不能改變我的這種感覺。現在想來,她與林徽因的相像之處不在形似而在於神似上,何況她們都是具有非凡才華的建築界名流。
  張錦秋的文學水平我們完全可以從她的一篇文章中領略到。那篇文章就是記載她的那次五臺山之行。
  “南禪寺大殿果然名不虛傳,它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建於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雖然衹是個三開間的殿宇,但造型端麗,結構簡潔,是典型的唐式建築。平緩的屋頂、深遠的挑檐、舒展微翹的翼角、簡明受力的鬥拱,側角的木柱、升起的梁枋、高昂的鴟尾、兩端升起的疊瓦屋脊、叉手、直欞窗……我們這一夥就像小學生認字一樣,逐一識別。以前從書本上學得的抽角概念一一得到印證,我簡直心花怒放。唐代建築如此灑脫地展現在我們眼前。有限的時間不允許我們在那裏仔細欣賞體味。很快就按照分工,攝影的攝影,測量的測量,我們不僅要帶走它古老而又清新的形象,還要掌握它的一係列相關的數據。既要定型又要定量,這樣才能得到比較紮實的設計參考資料。由於南禪寺其他建築均非唐構,所以整整一下午我們都圍着這座大殿忙碌。結束工作時已夕陽西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目錄尋找建築文脈(1)尋找建築文脈(2)
尋找建築文脈(3)尋找建築文脈(4)尋找建築文脈(5)
尋找建築文脈(6)尋找建築文脈(7)尋找建築文脈(8)
尋找建築文脈(9)西方的誘惑(1)西方的誘惑(2)
西方的誘惑(3)西方的誘惑(4)西方的誘惑(5)
西方的誘惑(6)西方的誘惑(7)西方的誘惑(8)
廣州有個佘俊南張錦秋之於西安(1)張錦秋之於西安(2)
建築學巨擘陳植(1)建築學巨擘陳植(2)建築學巨擘陳植(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