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龙卧紫禁城   》 第7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6)      Li Tao    Jiang Xiaodong

  朱棣越是怀念北京,越是觉得北京需要怀柔政策的保护。永乐六年(1408年),喜乐温河、钦真河等地的女真人归附大明,并毛遂自荐护卫京城,朱棣大喜,当即赏赐他们袭衣、彩币、牲畜、住宅、粮食,甚至还给他们提供做饭用的柴火。
  朱棣曾说:"待远人当厚"。永乐九年(1411年)冬天,礼部尚书吕震提醒朱棣为京城的鞑军准备过冬用品,朱棣大笔一挥,命令授予都督、都指挥、指挥织金丝衣,千百户卫所镇抚丝绫衣,舍人头目绢衣,旗军人胖袄鞋。
  由于一些鞑官不识字,很难胜任中原工作,因此,在太平盛世里,这些鞑官大多拿着俸禄,悠闲度日。只有在遇到紧急事情时,朱棣才会找来善骑善射的鞑官,给他们分派任务。时间长了,吃着官粮而不干官事的鞑官又惹恼了汉人,朱棣只好用一道针对鞑官的"晓谕其改政,不改政者罪之"的命令,安抚汉人的情绪。
  为了方便控制,大明非常希望鞑靼能到中原居住,尤其是朱棣准备迁都的北京城。不过朱棣也考虑过,在大漠上生活惯了的鞑靼人到内地安家,肯定会非常不适应,所以他允许鞑靼自己选择居住地。如果鞑靼人思乡心切,想要离开大明返回故乡,明政府也不会加以阻拦。而在明朝,普通汉人百姓若没有官员担保,出个远门都算犯法。为了避免镇守官员为难返乡的鞑靼,朱棣还特地在永乐八年(1410年)颁布了一道诏书,命令明朝官员不得阻挠鞑靼回乡。
  对于那些下定决心在中原定居的鞑靼,明朝非常欢迎。永乐七年(1409年)鞑靼人虎力罕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北京,申请在北京居住,当地官员根据大明法规,为虎力罕一家提供了钱币衣服,布匹米薪以及牲畜数头,还颇为体贴地给了虎力罕一家中原的生活工具。之后明政府又再次强调,倘若元朝的官员愿意回到北京居住,则"第高下授之职务,食其禄而不任事"。
  虽然一些鞑靼依然不时骚扰大明边疆,但纵观当时明朝和周边民族的矛盾,日益缓和,朱棣的这些怀柔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实际上,朱棣在位时,也曾为鞑靼气恼过,对于那些坚持与明朝为敌的鞑靼,朱棣也会大兵相向。鞑靼太保阿鲁台拥立元朝宗室本雅失里为可汗,还在永乐七年(1409年)杀害了明朝使节郭骥。朱棣派兵进攻阿鲁台,却没想全军覆没,万不得已只好亲自披挂上阵保家卫国。在之后的岁月里,朱棣几次御驾亲征。
  身为皇帝,看着自己的臣民被敌人残杀,愤怒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朱棣却依然坚定地对鞑靼实施怀柔政策。朱棣并不是懦夫,并非畏惧鞑靼人的铁骑,他在战场上的胆识和气魄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当朝武将。朱棣是一个政治家,他懂得用政治手段处理边境纠纷,比单纯依靠武力要有效得多,这样至少可以避免过度消耗国力。而"化敌为友,变敌为己用"也是"不战而屈人兵"的途径之一,若朱棣意气用事,对鞑靼施行赶尽杀绝的强硬政策,则只会加深民族矛盾,引发大规模战争。如此一来,恐怕朱棣有生之年都无法看见紫禁城的落成了。
  朱棣的残暴在建文帝旧臣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那些曾予朱棣重创的鞑靼人,只要肯向朱棣效忠,朱棣一概既往不咎。阿鲁台的将领先士干在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归降明朝。当时,朱棣还在北征途中,听到先士干来降的消息,颇为高兴,命人厚待先士干的家属和部下,还强调必须按老规矩赐予先士干资财,且不得有所侵损。
  朱棣对先士干表示:"你一颗诚心来归顺我,我也会用诚心来报答你,我们君臣一起享受太平盛世。"朱棣也知道先士干是因为和阿鲁台产生过节,才投奔明朝的。在先士干到来之时,朱棣就对身边人感叹:"鸟兽穷则依人,狡黠的鞑靼人也一样。但既然他来了,我就要以恩相待。"朱棣赐先士干汉名金忠,并封他为忠勇王,给他铁券金印,在古代,只有功臣、重臣才能从帝王那里得到铁券。吃饭时,朱棣又特命人用好酒好菜招待金忠,这些都让金忠感动不已。从此,金忠甘愿成为朱棣的马前卒,大肉盾,行军时,朱棣在前骑马,金忠必定在后跟随护佑。不管金忠起初是出自什么目的投靠明朝,朱棣成功俘获了他的心。殿堂上,金忠带着一班部众跪倒在地,一面向朱棣叩头,一面高呼万岁,称"大明皇帝真吾主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前言第2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1)
第3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2)第4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3)
第5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4)第6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5)
第7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6)第8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7)
第9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8)第10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9)
第11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第12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2)
第13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3)第14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4)
第15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5)第16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6)
第17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7)第18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8)
第19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9)第20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0)
第21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1)第22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2)
第23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3)第24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4)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