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人脈即財富:20幾歲,癡迷於人脈吧   》 第7節:人脈管理,從20歲開始(1)      張慧敏 Zhang Huimin

  1.人脈管理,從20歲開始
  曾有過這樣一句俗語"如果丞相傢裏的狗死了的話,會有很多人爭相拜訪,但如果丞相死了的話,卻門可羅雀"。這句俗語形象地嚮我們描述了人脈管理在古今社會中的地位。正如這句俗語所說,人脈管理固然重要,這是衆所周知的。但是為什麽應該從20歲開始管理人脈呢?在筆者看來,是這樣的:
  "20歲時期積纍下的人際關係網是人一生中的珍貴財富"這句話一點兒也不為過。為什麽人脈管理要從20歲開始?20歲時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網與30﹑40歲時建立起了的人際關係網有着明顯的差異。那就是交往的真實性。一般來說,20多歲的年輕人都處於即將或剛剛步入社會的階段。所以在這個年齡段的人一般不會太計較名利和利害所得。而30﹑40歲的人們,在這個冷峻的毫不留情的社會裏摸爬打滾10多年後,不知不覺地便被磨平了棱角,開始學會嚮社會妥協,與此同時,這個時期的人們在人際交往中開始變得斤斤計較,在乎名利,交往圈子也呈逐漸變窄的趨勢。
  如上所說,人脈管理應該從20歲開始是因為這時的人際交往排除了利害關係,形成的人際關係真實可信。不僅如此,這時形成的人際關係結實牢固,可以維持很長時間,因為它能夠勾起你記憶深處最純情也最不願被破壞的那段記憶,讓你的心也變得真實溫存起來。
  二十幾歲最實用的理財入門書--人脈管理
  近來"理財"在20歲時期的年輕一代中已成為熱門話題。談及如何投資這個問題,大傢都會不約而同地把註意力集中在股市投資以及其它各種具體的方法上。在年輕時候學會理財,為30﹑40歲時甚至是老年時代打下基礎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在20歲時期學會理財之前真正要做的一件事便是人脈管理。即20歲時期廣交朋友,鞏固人際關係,並憑此來獲得幫助和激勵。另外,20歲時期是年輕人選擇未來之路的關鍵時期。此時建立起人際關係,還可以幫你找到你的理想定位,如"我想成為一名出色的顧問",或"我想成為一名商人",並幫你策劃未來計劃。20歲時期是管理人脈最恰當的時期,此時建立起的人脈網會在理財之路上更加顯示出其價值,所以是最實用的理財入門書。
  不要把人脈管理自身呆板的看作是一種可以掌握或訓練的技法,而應該把它當作一個可以令人身心愉快的結交朋友的過程。如果以一顆平常之心去接觸人脈管理的話,會為30歲後與現在完全不同的嶄新的自己感到大吃一驚的。20歲時的人生目標不是金錢上的富有,而是"人緣"上的富有。
  二十歲左右的人脈管理,以"量"决定勝負
  應該把20歲時期見到的人都看作是自己人際圈兒裏的人,並與之交往。或許有人會覺得"人際關係中'質'高於'量'"。話是不錯(對於在社會上有了一定威信和地位的40﹑50歲的人來說,強調人際關係中的'質'是正確的),但是對韓國20歲時期的年輕人來說還為時過早。假設在我的人際圈兒裏有100個人,如果這100人每人的人際圈兒裏也都有100個人的話,我的人際圈兒裏就能增加到1萬人,再以此類推的話,還會增加到100萬人。"100萬"看起來可能有點兒誇張。但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20歲時所建立的人際關係中的"量"到30﹑40時便會自然而然的走嚮"質"的飛躍。所以沒有必要從剛開始就過分地強調人際關係中的"質"。我們要持有一種將所有人都看作師友的姿態,即將我們遇到的所有人變成自己"圈兒裏人"的姿態。

    韩仪 編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南海出版公司
第1節:推薦序:值得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信賴的人脈管理入門必備書第2節:序言:理財與人際關係,從二十幾歲開始(1)
第3節:序言:理財與人際關係,從二十幾歲開始(2)第4節:關於本書
第5節:二十歲左右建立人脈網,三十歲左右藉此走嚮成功(1)第6節:二十歲左右建立人脈網,三十歲左右藉此走嚮成功(2)
第7節:人脈管理,從20歲開始(1)第8節:人脈管理,從20歲開始(2)
第9節:將對方永遠的變成自己"圈裏人"的7種人脈管理理念第10節:良好的人際交往從我做起(1)
第11節:良好的人際交往從我做起(2)第12節:良好的人際交往從我做起(3)
第13節:為了尋找更多話題,盡量多涉獵各個領域的知識第14節:盡量多地參加聚會,包括朋友或熟人介紹的聚會
第15節:人脈管理達人們的管理秘訣大公開(1)第16節:人脈管理達人們的管理秘訣大公開(2)
第17節:傾聽的藝術第18節:人脈管理的第一步是回饋
第19節:放低姿態,首先為他人着想(1)第20節:放低姿態,首先為他人着想(2)
第21節:放低姿態,首先為他人着想(3)第22節:給予6次,收受4次的"6對4規則"(1)
第23節:給予6次,收受4次的"6對4規則"(2)第24節:比起單純的接受來說,相互給予與接受纔是可取之道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