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劉紹銘作品係列:吃馬鈴薯的日子 》
第7節:的士公司接綫生
劉紹銘 Liu Shaoming
三、的士公司接綫生
在印刷廠做了一段時間後,承親戚之介換了差事:到計程車公司去當電話接綫生。童工生涯中的打雜不算什麽職業,因此嚴格說來這纔是我的第一件差事。月薪是一百五十元港幣,但沒有免費午餐。
大行的士公司總站設在半山般含道——香港中上階層的住宅區。20世紀50年代初的香港,沒有傳呼機,客人要的士就打電話來,我們夥計就依司機老爺排隊的先後分發任務。
這份工作給我上了社會大學的第一課。印刷廠的員工大半與學校或教會有關,背景比較單純;吃計程車這行飯的,品流就復雜多了,尤其是司機老爺。那時香港拿到的士駕駛執照的人不多,競爭不大,小費的收入也相當可觀。這些人的教育程度較低,僅能看報紙。遇着生意清淡時,他們一夥人湊在一起聊天的題目,絶無例外是酒色財氣。
在聖類斯工場,每天“天主經”、“聖母經”聲聲入耳,一到這三教九流都有的地方來,平均每兩三分鐘就聽到“三字經”。說這兩個世界是雲泥之別,一點也沒有誇張。我當時能夠避免與他們“同流合污”,原因是窮之所賜。我的收入比他們少很多,哪有資格跟他們同起同坐去打麻將?哪有錢陪他們喝酒,去風流快活?
做童工時看到的貴族學校學生,都是中小學生,他們吃雞蛋牛奶豬肝牛肉長大,粉臉真是吹彈欲破;現在接觸到的輩分高多了:香港大學的金童玉女。那時的港大不像今天這麽平民化,衹要拿到入學資格,無須入校門一步,也會自覺身份不凡。
這些在全港獨一無二的最高學府念書的少爺小姐,有不少就住在附近。晚上若有舞會舉行,時見少年紳士淑女並肩款步前來要車。那時我剛過了十七歲。如果不是抗戰耽誤了小學四年,如果不是迫於環境而輟學,我自信一定可以考得上這傢由港督做校長的大學,然後在香港社會平步青雲,討個瑪利諾書院畢業的小姐……
這當然是白日夢。在聖類斯時的白日夢是做神父,現在是做港大學生,可見人長大了,夢的情節也變得現實。但一個初中也沒讀完的孩子哪有希望進大學?不要說大學,連進專科學校也沒有資格。每念及此,頓覺前路茫茫。大行的士公司的“站長”(接綫生的雅稱)除我自己外還有三位,都是三四十歲的人。由於年齡資歷的關係,他們的薪水也比我高一二倍。
我時常想:如果我循規蹈矩地幹下去,十年二十年後,了不起也不過是由小站長升到老站長。難道我這一輩子要在應對客人的呼喚中度過麽?“大行的士……羅便臣道21號。好,馬上來!”
的士公司的生意,最忙時是上下班時間。晚上十一二時後,水靜鵝飛,鈴聲寥落。但這行生意既稱24小時服務,電話來時不問晝夜總得有人招呼。
24小時分成三個班次:早上8時至下午4時;4時至12時;午夜12時至明晨8時。
我剛上班時被派定的是第一個班次,因此生活相當正常,但也最忙了,難得有一分鐘自己的時間。為了同事間的方便,大傢常常對調班次,因此有一個時期我也當過第二班。
午夜12時至明晨8時那一班,難得有人問津。道理很簡單:結了婚的人一當此班,傢中再無天倫之樂。
但這段上班時間有一個好處:電話不響的時候,時間全是你的。
於是我自告奮勇接這一班。司機老爺衹上早午兩班,衹有一個人例外:一個祖父年紀的公公。他選這個時間倒非心甘情願,奈何身體老謝衰殘,在黃金檔時間跑生意,怎搶得過年輕力壯的小夥子?
因此,每夜過了12時,這位公公就成了我唯一的同事。其實,大部分時間他上班也等於下班,因為除非有客人電召,否則,他一來就在車廂內蒙頭大睡。
這正合我意。每夜1時左右到第二天同事來接班前這六七個鐘頭,全是我自修中文、英文的時間。那時凡在坊間看到什麽“無師自通”或“自修生必備”一類的書籍,一概買了下來。
半山燈火明滅。秋鼕時分,若遇天雨,倍添蕭瑟。車房不設閘門,若遇老翁司機出車,房宇間衹我一人展捲吟哦。此情此景,頗似《列異傳》所載:“談生者,年四十,無婦。常感激讀詩經。”可惜的是,歷盡不知多少夜雨秋燈,始終未遇“女子年可十五六,姿顔服飾,天下無雙,來就生,為夫婦之言……”
可見古時的鬼也比今天的多情。
任何選擇都有一利一害。晝夜顛倒的生活損人健康,對處在發育年齡的孩子影響尤大。我寄居在伯父傢,無固定床位,我若早上8時下班趕回他傢,伯母可能尚未起床,有諸多不便。權宜之計是自置行軍床在車房閣樓上搭臨時鋪蓋。
在每兩三分鐘出車一次的車房內怎好搭臥榻?一來廢氣衝天,二來人聲馬達聲嘈雜。差不多有大半年時間,我沒有一天一覺連睡四五小時的紀錄。
生活晨昏顛倒,吃飯的時間也隨着改變。每天稍有營養的一頓,就是與伯父傢人同吃的晚飯。人傢消夜的時間就是我的“晚飯”——通常就是用玻璃瓶盛着伯父傢的剩飯剩菜——時間。
睡眠不足,再加上營養不良,我當通宵班值不到一年,就患了初期肺病。
公司給了我一個月的有薪病假。幸好一來癥狀輕微,二來治肺病的特效藥剛上市,承一位好心的“香港難民”——那時在《香港時報》當電訊翻譯的楊際光——給我註射,不到半年就痊愈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江蘇教育出版社 |
|
|
第1節:新版自序 | 第2節:前言 | 第3節:目錄 | 第4節:童年雜憶(1) | 第5節:童年雜憶(2) | 第6節:童工歲月 | 第7節:的士公司接綫生 | 第8節:文書生涯 | 第9節:黑市教師 | 第10節:傢貧莫論親(1) | 第11節:傢貧莫論親(2) | 第12節:朋友是熟的好 | 第13節:吃馬鈴薯的日子(1) | 第14節:吃馬鈴薯的日子(2) | 第15節:吃馬鈴薯的日子(3) | 第16節:吃馬鈴薯的日子(4) | 第17節:吃馬鈴薯的日子(5) | 第18節:吃馬鈴薯的日子(6) | 第19節:吃馬鈴薯的日子(7) | 第20節:吃馬鈴薯的日子(8) | 第21節:吃馬鈴薯的日子(9) | 第22節:吃馬鈴薯的日子(10) | 第23節:吃馬鈴薯的日子(11) | 第24節:吃馬鈴薯的日子(1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