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记 你最該知道的中國之名城名鎮名村   》 第7節:商朝的都城——河南安陽      何躍青 He Yueqing

  商朝的都城——河南安陽
  安陽,位於河南省北端,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匯處,是豫北重要的中心城市。
  歷史沿革
  商王盤庚自奄遷都於殷,安陽遂為殷商國都。殷商王朝,在此歷8代12王。周滅殷後,分畿內地為3國,安陽隸屬衛。魏文侯七年,建都於鄴,以西門豹為鄴令,安陽為都畿之地。春秋時,先屬衛,後屬晉,稱東陽。戰國時,秦昭襄王五十年為安陽,安陽之名始見史册。秦始皇統一六國,行郡縣製,始置安陽縣。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先後建都於鄴。隋大業元年,廢相州,存魏郡,治安陽。唐高祖武德元年,復改魏郡為相州。宋初,相州隸屬河北西路,並置彰德軍節度。金章宗明昌三年,彰德升為府。明、清亦稱彰德府。民初,沿清製。
  1949年成立平原省,安陽為省轄市。1952年撤銷平原省,安陽市劃為河南省,仍為省轄市。
  
  殷商文化
  安陽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藴,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在“中國20世紀100項重大考古發現”評選中名居榜首,“殷墟”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後備名錄。位於安陽市殷都區的商代宮殿遺址,橫跨洹河南北兩岸,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歷經八代十二王,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上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中國最早的古代都城。以甲骨文、青銅器、易經為代表的殷商文化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燦爛和輝煌。
  古跡新景
  安陽旅遊資源豐富。殷墟博物苑、羑裏城的殷商文化和嶽飛廟、紅旗渠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安陽特色文化。此外,天寧寺塔(文峰塔)、二帝陵、靈泉寺石窟(萬佛溝)、袁林、明福寺塔、修定寺塔等也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吸引了衆多遊客。安陽自然風光秀麗多姿,小南海風景區、珍珠泉風景區和旖旎的太行大峽𠔌、林慮山自然風光,令中外旅客留戀忘返。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人工天河紅旗渠,也成為不可多得的旅遊景觀。
  羑裏城遺址:商朝末期紂王囚禁西伯姬昌(即周文王)的地方,也是文王演易的處所。內含竜山文化和商、周三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城臺南有一石坊,上書“演易坊”3字。文王廟建在城臺之上,廟內古柏參天,西側有文王演易碑一通,東側是清乾隆帝南巡時立下的禦碑,上刻草書詩一首。
  天寧寺塔(文峰塔):五代後周廣順二年建。清乾隆年間,彰德府知府黃邦寧修葺此塔,在門額上題寫“文峰聳秀”4字,故又稱“文峰塔”。塔頂扣着一個巨大的寶剎。
  風味特色
  安陽傳統菜餚,種類有六七種之多。既有用料考究、製作精細的“海燴菜”、“上燴菜”;也有選料普通、價格便宜的“行燴菜”;還有用料簡單的“扁粉菜”;又因使用烹調器皿不同而派生出的“沙鍋豆腐”、“沙鍋海燴”。
  安陽“三熏”:“三熏”包括熏雞、熏雞蛋、熏豬頭肉。成品呈柿紅色,油潤閃亮,肥而不膩,濃香純正,回味綿長,涼吃熱食,佐酒下飯均可。
  安陽蓼花:安陽傳統名點,久負盛名,蓼花的主要原料係優質糯米、黃豆、白糖、飴糖、桂花等。形狀酷似盛開的蓼花,故叫蓼花。
  安陽炒三不沾:也叫桂花蛋,是安陽傳統名菜,也是豫菜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炒三不沾,它以不沾鍋、盤、筷而得名,色、香、味、型具佳,上口軟香油潤,甘甜不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地震出版社
第1節:前言第2節:文化古城——北京第3節:三都之地——重慶
第4節:關外紫禁城——遼寧瀋陽第5節:六朝古都——江蘇南京第6節:九朝古都——河南洛陽
第7節:商朝的都城——河南安陽第8節:北宋都城“東京”——河南開封第9節:湯在此建商國——河南商丘
第10節:中華文明的搖籃——陝西西安第11節:秦國都城——陝西鹹陽第12節:臨海城市——天津
第13節:典故之城——河北邯鄲第14節:世界文明藝術寶庫——大同第15節:現存完整的明清縣城——平遙
第16節:晉國三城——山西新絳第17節:陰山南麓的青城——呼和浩特第18節:紅山文化故鄉——內蒙古赤峰
第19節:劉邦的故鄉——江蘇徐州第20節:名人之鄉——江蘇淮安第21節:水鄉古城——浙江紹興
第22節: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寧波第23節:福地寶城“三山”——福州第24節:“海上絲綢之路”——泉州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