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今註今譯   》 捲一 學而(3)      王云五 Wang Yunwu    毛子水 Mao Zishui

  孔子說:“治理一個能出千輛兵車的國傢,對事要毫不苟且而對人民要有信用,節省自己的用度而盡力愛護人民,役使人民要在最適當的時候。”
  子曰:“弟子①,入則孝,出則弟②,謹而信③,泛愛衆而親仁④。行有餘力,則以學文⑤。”
  [今註]
  ①“弟子”二字通常有兩種意義:(1)對於長輩,指年齡幼少,為人子為人弟的人講;(2)對於師長,指受業的“門人”(學生)講。
  ②弟,音悌。
  ③謹,謹慎;信,誠信。
  ④泛,普遍。這裏的“仁”,是指“仁人”講的。
  ⑤文,本是一切文字的通稱;這裏的“文”,指書本言。(在孔子的時候,一個士人所讀的書籍,詩(經)和書(經)為最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為“除了學習德行以外,餘事便是讀書。”(孔子並不是說,學者須先把孝弟等事做好以後,再用餘力去學書本上的知識;孔子是說,學者於學習孝、弟、謹、信、愛衆、親仁這些德行以外,又用力於書本上的知識。)實在,躬行學文,兩不相妨;修習先後,難以執一。“餘力”的話,讀者不可以詞害意;孔子似衹是要說明學者不可因讀書而忘卻躬行“孝弟……親仁”的德行。
  [今譯]
  孔子說:“做一個學生,在傢應當孝順父母,出外應當恭敬尊長,做事謹慎而說話誠信,普遍地愛衆人而特別親近仁人。在學習這些德行以外,又用力於讀書。”
  子夏曰①:“賢賢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③;事君能緻其身④;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⑤!”
  [今註]
  ①《仲尼弟子列傳》:“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
  ②宋翔鳳《論語說義》以“賢賢易色”為“明夫婦之倫”,可備一說。劉疏:“漢書李尋傳引此文;顔師古註:易色,輕略於色,不貴之也。”易,音以豉切。(變易的易,以益切,註中例不音。)
  ③竭,是竭盡的意思;竭力,即盡力。
  ④孔曰:“盡忠節不愛其身。”按:子張篇:“士,見危致命。”緻身,意同“致命”。
  ⑤按:子夏申明學莫先於德行的意義,所以編《論語》的人把這章次於“弟子入則孝”章的後面。
  [今譯]
  子夏說:“娶妻能夠貴德而輕色;侍奉父母,能竭盡心力;服侍君上,能不愛生命;和朋友交往,誠信不欺。這樣的人,雖說沒有讀過什麽書,我也把他當做讀過書的!”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①,學則不固②。主忠信③,無友不如己者④,過則勿憚改⑤。”
  [今註]
  ①重,是莊重的意思。威,是威嚴的意思。
  ②集解:“孔曰,固,蔽也。一曰,言人不能敦重,既無威嚴,學又不能堅固識其義理。”按:集解所記兩說,從文理上講,似以前一說為較合。孔氏解“固”為蔽,意為,人能學問,則知識廣博而心思不固蔽。但學者多有從後一說的,如宋代朱熹即是。
  ③毛奇齡和江聲都以為“主忠信”以下,當別為一章。《廣雅釋詁·三》:“主,守也。”“主忠信”:守住忠信的道理。
  ④“無”,古多藉用為“毋”,毋是禁止的詞,等於現代的“不要”。這句話,讀者多有認為不合理的。劉疏解釋說:“不如己者,即不仁之人。”這個講法,似可使讀者消失一些疑慮。孔子曾告訴子貢為仁的方法:“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不仁的人,必不能幫助我們為仁,所以不可以交。孔子這句話,乃是從一個人自己進德修業的觀點講的。就平常處世的道理講,我們對所認識的人,就算他的德行學問不及我們,我們也應該和他為友以誘他嚮善。這樣的交“不如己”的朋友,非特是孔子所不禁,當亦是孔子所贊許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

【資料來源】重慶出版社
編纂古籍今註今譯序《論語今註今譯》新版序自序《論語今註今譯》凡例
捲一 學而(1)捲一 學而(2)捲一 學而(3)捲一 學而(4)
捲一 學而(5)捲二 為政(1)捲二 為政(2)捲二 為政(3)
捲二 為政(4)捲二 為政(5)捲二 為政(6)捲三 八佾(1)
捲三 八佾(2)捲三 八佾(3)捲三 八佾(4)捲三 八佾(5)
捲三 八佾(6)捲三 八佾(7)捲四 裏仁(1)捲四 裏仁(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