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山大川 》 刹那樱花:1个中国白领的日本印象 》
第7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6)
林桦 Lin Hua
日本人身上有许多优点,比如敬业、重团结、守纪律、爱干净、讲诚信、懂礼貌等。另外,热爱学习、尊重师长、生活俭朴、精打细算、爱储蓄、细心等也都是日本人明显的优点。比如,在超级市场中经常可以看到卖半块豆腐、三两片生鱼片、三分之一条鲜鱼、刚好够盖住脚面的袜子等,到银行取钱可以取只相当于几块人民币的日元等,银行存款已经基本没有利息了还要存款,公司里的打印纸经常双面打印,用过的信封还要在公司内部循环使用,留言条都使用已经用过的废纸,等等。
在住房方面,日本和中国人的差别也不少。中国人的建筑往往采用砖木结构,讲究坐北朝南,气势宏大。而日本人建房子,大多采用木制结构,简单实用、朴实无华。就连日本的皇宫和贵族建筑以及寺庙等也不例外。原来,我以为这样仅仅是为了防震、防台风的需要。后来,才知道日本的木制建筑一般寿命不超过25年,也就是一代为止。上一代人建造的房产通常到了下一代成人后,已经无法坐享其成了,必须重新改造翻新,或重新建造。用木制房屋有利于后代养成勤劳节俭、自力更生的良好习惯。而不像中国人建房子那样,动辄计算到一劳永逸的"百年大计",其间接后果是在奖励脱离劳动和贪图安逸。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曾经留学日本许多年,虽然痛恨日本军国主义,但他还是非常怀念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并敬佩日本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他说:"这岛国的粗茶淡饭,件件都是怀念:生活的刻苦,山水的秀丽,精神的饱满,秩序的井然,回味起来真觉得在那里过的是一段蓬莱岛上仙境里的生涯。"而相比之下,郁达夫感叹说:当时的中国社会简直是一种乱杂无章、盲目的土拨鼠式的社会。
其实,作为一个资源贫乏、人口密集和自然灾害众多的小国,日本从国外引进了各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之消化之后,创造出一种统一、完整而又独特的民族特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而这些优点中,笔者认为居于首位的就是"和"。
日本人自古就十分重视和睦相处,公元600年前后出现的第一部《日本宪法》的第一条就是"和为贵"。不像有些中国人,自恃地大物博,总是喜欢内讧,而且总以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日本人从小就受到"不要打扰别人"的教育,日本人在地铁里总是自己看书报、闭目养神、用手机上网或是学习,从来不高声说话,即使接到手机来电,也会将手机关掉,非常自觉。在地铁里,日本人看报纸总是将报纸折成只有A4纸那样的一小块来阅读,不像我们国家的人在公共场所,目中无人,将报纸摊得很大,影响他人。在日本的地铁里,尽管已经挤到了前胸贴后背、水泄不通的地步,但日本人还是很自觉,互相谦让。我注意到了在飞机上,坐在宽敞的商务舱内的日本人,读报时也保持了将报纸折成一小块来阅读的良好习惯。
记得前几年,出生在北京、长在上海的某作家曾经比较过上海人和北京人的区别:"北京人不如上海人精明,乘地铁和公共汽车时,遇到人多时也不会站位置,总是直冲冲地站在你前面,大眼瞪小眼,弄得大家面面相觑,都很难堪。而上海人则不同,他们总会找到合适的位置,避免目光的直视和身体的接触。"我在上海、北京都学习和生活过,对此也深有体会。但到了日本才发现,日本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乘客:他们不但上下车文明谦让,而且能够在方寸之间找到"插足和立足"之地,而且从来不直视对方的眼睛,从而拥有心理上"自我意识"的空间。遇到有坐位时,必定将已经放在行李架上的行李放回到自己身上,好让站着的乘客能够放行李。
日本社会实行终身雇佣制,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建立在"和为贵"基础上的。不像中国人虽然也讲究"和为贵",但经常是"面和心不和",各自为政,明争暗斗,宛如一盘散沙。相对日本人而言,中国人讲究,"各扫门前雪",不守纪律,而日本人则讲究团结、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纪律和规定高于一切。有个故事说,一架载有中国乘客和日本乘客的飞机遇到了强烈气流的颠簸,中国人由于没有听从飞行期间必须系好安全带的指令,许多人都受伤了,而日本乘客则没有一个人受伤。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信出版社 |
|
|
第1节:自 序 | 第2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1) | 第3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2) | 第4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3) | 第5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4) | 第6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5) | 第7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6) | 第8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7) | 第9节:岛国文明与大陆文明(1) | 第10节:岛国文明与大陆文明(2) | 第11节:岛国文明与大陆文明(3) | 第12节:日本男人的悲哀(1) | 第13节:日本男人的悲哀(2) | 第14节:日本男人的悲哀(3) | 第15节:日本男人的悲哀(4) | 第16节:日本人的群体性(1) | 第17节:日本人的群体性(2) | 第18节:日本人的群体性(3) | 第19节:日本人的群体性(4) | 第20节:日本人的群体性(5) | 第21节:日本人的群体性(6) | 第22节:巴黎综合征(1) | 第23节:巴黎综合征(2) | 第24节:巴黎综合征(3)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