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类 》 小說老子 Fiction I 》
第7節:古之善為道者
陳村 Chen Cun
古之善為道者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鼕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𠔌。混兮,其若濁。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老子·第十五章》
這一陣,抱樸很自卑,覺得事事不如玄一甚遠。在他看來,玄一差不多就是個盡善盡美之人了。
抱樸將這想法告訴玄一。玄一聽罷大笑不止。
玄一說:"抱樸你實在是太不明白道了,我又算什麽呢?要是我這樣的人也可以算上,得道真是太輕易了。"
抱樸問:"什麽樣的人,纔是得道的人呢?"
玄一說:"遙想古時候,民間自有高人。那些善於行道的人,精微奧妙,深遠通達,豈是我等能比!"
抱樸問:"他們是怎樣的人呢?"
玄一說:"這是些深不可測的人啊!"
抱樸說:"你給我說說!"
玄一說:"因為深不可測,要說也衹能勉強說說。那樣的人謹慎小心,如履薄冰。猶豫疑慮,如畏四鄰。"
抱樸說:"這是抱樸也做得到的。"
玄一接着說:"他謙恭肅容,像個客人。他鬆馳散漫,像是春天的浮冰。他純樸到渾渾沌沌,渾沉到像污水,空闊到像山𠔌。"
抱樸說:"這些就難了。但是,像污濁的水有什麽好處呢?"
玄一說:"雖然看着渾濁,但靜止下來,水就會慢慢地澄清。雖然穩定,但運動起來便會悄悄地生長。"
抱樸說:"這些是抱樸做不到的。"
玄一說:"玄一也做不到。但最難的不是這些。"
抱樸問:"是什麽?"
玄一說:"古時保持着這樣的道的人,不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所以能平心守着舊有的東西不去追新逐奇。玄一能嗎?" 抱樸長嘆一聲,棄玄一而去。
緻虛極
緻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老子·第十六章》
玄一和抱樸去山上的林子邊打石頭。玄一扶釺,抱樸掄錘,錘聲嚮遠近傳開,有回聲傳回,林子更幽更靜了。
休息時,抱樸在大石上坐定,擦擦頭面上的汗,提壺喝水。
抱樸說:"這林子真是幽靜啊!"
玄一說:"人要是如此,就是得道了。那空虛的境界,那清靜的規範,是我所尋覓的。眼前萬物紛起,令你我看到自然的循環往復,令玄一心嚮往之!"
抱樸說:"你是林子,我就是石頭。"
玄一手拍大石,不由地贊嘆起來:"石頭也有它的品格。能像石頭是很可慶幸的。蕓蕓衆物,雖有千姿萬態,到頭各自都要回覆它的根本,這就是靜,也就是復命。"
抱樸問:"復命之後又怎麽呢?"
玄一說:"復命就是常,常識,常道。能認識常就是明,眼明心亮。倘若無常,就會輕舉妄動。妄而成兇,是沒好下場的。"
抱樸問:"那麽,認識了常道又會怎樣呢?"
玄一說:"人,認識常,方能包容萬物,包容萬物方能公平,公平纔有天下,有天下者才能合於自然,合於自然纔合於道,合於道纔天長地久,終身沒有睏厄。"
抱樸:"玄一,你能舉個例子來說嗎?"
玄一一手將抱樸從大石上拉起,一手指着石上的縫隙說:"你看這石,天造地設,原本是靜的,經你錘打,已生裂隙。裂隙在增大而你不知不覺,這就是不明,就是無常,就是妄了……"
玄一話音未落,石頭崩裂,呼嘯着滾下山去。抱樸縮頭抱胸,驚得半晌沒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道可道非常道 | 第2節:不尚賢 | 第3節:𠔌神不死 | 第4節:持而盈之 | 第5節:三十輻 | 第6節:寵辱若驚 | 第7節:古之善為道者 | 第8節:太上 | 第9節:唯之與阿 | 第10節:麯則全 | 第11節:企者不立 | 第12節:善行無轍跡 | 第13節: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 第14節:兵者不祥之器 | 第15節:大德汜兮 | 第16節:道常無為 | 第17節:上德不德 | 第18節:上士聞道 | 第19節:天下之至柔 | 第20節:天下有道 | 第21節:聖人無常心 | 第22節:道生之 | 第23節:善建者不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