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儒林外史會校會評本   》 第四回 薦亡齋和尚契官司 打秋風鄉紳遭橫事      吳敬梓 Wu Jingzi

  話說老太太見這些傢夥什物都是自己的,黃評:其實人生世人哪一件是“自已的”?必以為“自己的”,則痰迷心竅矣不覺歡喜,痰迷心竅,昏絶於地。傢人媳婦和丫鬟娘子都慌了,快請老爺進來。範舉人三步作一步走來看時,連叫母親不應,忙將老太太擡放床上,請了醫生來。醫生說:“老太太這病是中了髒,不可治了!”天二評:原來此屋不利連請了幾個醫生,都是如此說。範舉人越發慌了,夫妻兩個守著哭泣,一面製備後事。挨到黃昏時候,老太太奄奄一息,歸天去了,黃評:范進瘋而其母遂至於死,猶得母教未深。一笑閤家忙了一夜。
  次日請將陰陽徐先生來寫了七單,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該請僧人追薦,天二評:伏筆大門上挂了白布球,新貼的廳聯都用白紙糊了。黃評:極細閤城紳衿都來吊唁,請了同案的魏好古,穿著衣巾,在前廳陪客。黃評:魏好古亦有用處鬍老爹上不得臺盤,衹好在廚房裏或女兒房裏,幫著量白布、秤肉亂竄。黃評:伏筆到得二七過了,範舉人念舊,拿了幾兩銀子交與鬍屠戶,托他仍舊到集上庵裏請平日相與的和尚做攬頭,請大寺八衆僧人來念經,拜梁皇懺,放焰口,追薦老太太升天。
  屠戶拿著銀子,一直走到集上庵裏滕和尚傢,恰好大寺裏僧官慧敏也在那裏坐著。僧官因有田在附近,所以常在這庵裏起坐。齊評:帶敘帶伏。天二評:伏筆滕和尚請屠戶坐下,言及:“前日新中的範老爺得病在小庵裏,那日貧僧不在傢,不曾候得。多虧門口賣藥的陳先生燒了些茶水,替我做個主人。”鬍屠戶道:“正是,我也多謝他的膏藥。今日不在這裏?”滕和尚道:“今日不曾來。”又問道:“範老爺那病隨即就好了,卻不想又有老太太這一變。鬍老爹這幾十天想總是在那裏忙?不見來集上做生意。”鬍屠戶道:“可不是麽!自從親傢母不幸去世,閤城鄉紳那一個不到他傢來,就是我的主顧張老爺、周老爺也在那裏司賓。齊評:口口聲聲帶定張老爺、周老爺,屠戶心中欽敬固衹此二人也。黃評:順手帶出周老爺大長日子,坐著無聊,衹拉著我說閑話,陪著吃酒吃飯。天二評:又是夏總甲聲口見了客來,又要打躬作揖,纍個不了。我是個閑散慣了的人,黃評:倒也扯謊扯的象不耐煩做這些事;欲待躲著些,天二評:女兒房裏廚房裏又少不得人照看難道是怕小婿怪,惹紳衿老爺們看喬了,說道:‘要至親做甚麽呢?’”齊評:真說得入情入理。黃評:更象說罷,又如此這般把請僧人做齋的話說了。和尚聽了,屁滾尿流,慌忙燒茶、下面,就在鬍老爹面前,轉托僧官去約僧衆,並備香燭、紙馬、寫疏等事。天二評:“寫疏”伏下鬍屠戶吃過面去。
  僧官接了銀子,纔待進城,走不到一裏多路,衹聽得後面一個人叫道:“慧老爺,為甚麽這些時不到莊上來走走?”僧官忙回頭來看時,是佃戶何美之。天二評:生出奇文何美之道:“你老人傢這些時這等財忙!因甚事總不來走走?”僧官道:“不是我也要來,衹因城裏張大房裏想我屋後那一塊田,天二評:先透過一筆。因前已伏綫,故不覺其突又不肯出價錢,我幾次回斷了他。若到莊上來,他傢那佃戶又走過來嘴嘴舌舌,纏個不清。齊評:帶補帶伏我在寺裏,他有人來尋,我衹回他出門去了。”何美之道:“這也不妨,想不想由他,肯不肯由你。今日無事,且到莊上去坐坐。況且老爺前日煮過的那半衹火腿,吊在竈上,已經走油了,做的酒也熟了,不如消繳了他罷。今日就在莊上歇了去,怕怎的?”和尚被他說的口裏流涎,天二評:流涎者何也,火腿也,酒也,歇了去也那腳由不得自己,跟著他走到莊上。何美之叫渾傢煮了一隻母雞,把火腿切了,酒舀出來燙著。和尚走熱了,坐在天井內,把衣服脫了一件,敞著懷,腆著個肚子,天二評:好模樣走出黑津津一頭一臉的肥油。天二評:也象竈上半衹火腿。黃評:也走出肥油了。衹“肥油”二字,寫出一個酒肉和尚
  須臾整理停當,何美之捧出盤子,渾傢拎著酒,放在桌子上擺下。和尚上坐,渾傢下陪,何美之打橫,把酒來斟。吃着,說起三五日內要往範府替老太太做齋。何美之渾傢說道:“范家老奶奶,天二評:老奶奶者,輕之也我們自小看見他的,是個和氣不過的老人傢。衹有他媳婦兒,天二評:他媳婦兒者,輕之又輕之也是莊南頭鬍屠戶的女兒,一雙紅鑲邊的眼睛,一窩子黃頭髮,黃評:屠戶女兒,一定是此等貨。寫得如見其人那日在這裏住,鞋也沒有一雙,夏天靸着個蒲窩子,歪腿爛腳的。天二評:范進娘子形容,卻在此處補出而今弄兩件‘屍皮子’穿起來,聽見說做了夫人,齊評:你做僧官太太,亦可算得夫人。天二評:詆范進娘子者,渠自矜其貌,乃不得穿屍皮子做夫人也好不體面!你說天二評:你者,你和尚耶?你何美之耶?那裏看人去!”
  正吃得興頭,聽得外面敲門甚兇,何美之道:“是誰?”和尚道:“美之,你去看一看。”何美之才開了門,七八個人一齊擁了進來,看見女人、和尚一桌子坐着,齊說道:“好快活!和尚、婦人大青天白日調情。好僧官老爺,知法犯法!”何美之喝道:“休鬍說!這是我田主人。”衆人一頓駡道:“田主人?連你婆子都有主兒了!”不由分說,拿條草繩,把和尚精赤條條同婦人一繩捆了,黃評:不用剝衣將個杠子穿心擡着,連何美之也帶了,來到南海縣前一個關帝廟前戲臺底下。天二評:戲是臺上做的,今卻在臺下和尚同婦人拴做一處,候知縣出堂報狀。衆人押着何美之出去,和尚悄悄叫他報與範府。
  範舉人因母親做佛事,和尚被人拴了,天二評:兩句連讀,令人先笑忍耐不得,隨即拿帖子嚮知縣說了。知縣差班頭將和尚解放,女人着交美之領了傢去,一班光棍帶着,明日早堂發落。衆人慌了,求張鄉紳帖子在知縣處說情。知縣準了,早堂帶進,駡了幾句,扯一個淡,趕了出去。天二評:能員,應保舉卓異和尚同衆人,倒在衙門口用了幾十兩銀子。僧官先去範府謝了,次日方帶領僧衆來鋪結壇場、挂佛像,兩邊十殿閻君。吃了開經面,打動鐃、鈸、叮當,念了一捲經,擺上早齋來。八衆僧人,連司賓的魏相公共九位,黃評:不脫魏相公,細坐了兩席。纔吃着,長班報有客到。魏相公丟了碗出去迎接進來,便是張、周兩位鄉紳,烏紗帽,淺色圓領,粉底皂靴。魏相公陪着一直拱到靈前去了。
  內中一個和尚嚮僧官道:“方纔進去的,就是張大房裏靜齋老爺。他和你是田鄰,你也該過去問訊一聲纔是。”天二評:和尚豈不知,故意問及,可知僧官之見惡於衆僧官道:“也罷了。張傢是甚麽有意思的人!想起我前日這一番是非,那裏是甚麽光棍,就是他的佃戶,商議定了,做鬼做神來弄送我。黃評:補出,省筆墨也不過要簸掉我幾兩銀子,好把屋後的那一塊田賣與他。使心用心,反害了自身!落後縣裏老爺要打他莊戶,黃評:伏後到縣惹出事來一般也慌了,腆着臉拿帖子去說,惹的縣主不喜歡。”又道:“他沒脊骨的事多哩!就像周三房裏、做過巢縣傢的大姑娘,是他的外甥女兒。三房裏曾托我說媒,我替他講西鄉裏封大戶傢,好不有錢,張傢硬主張着許與方纔這窮不了的小魏相公,因他進個學,又說他會作個甚麽詩詞。前日替這裏作了一個薦亡的疏,我拿了給人看,說是倒別了三個字。象這都是作孽!眼見得二姑娘也要許人傢了,又不知撮弄與個甚麽人!”齊評:又起下文。天二評:張靜齋之為人,魏好古之學問,俱從和尚口中虛寫,卻又暗伏嚴傢對親一節。骨節通靈說着,聽見靴底響,衆和尚擠擠眼,僧官就不言語了。天二評:如畫兩位鄉紳出來,同和尚拱一拱手,魏相公送了出去。衆和尚吃完了齋,洗了臉和手,吹打拜懺,行香放燈,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鬧了三晝夜方纔散了。
  光陰彈指,七七之期已過,範舉人出門謝了孝。一日,張靜齋來候問,還有話說。範舉人叫請在靈前一個小書房裏坐下,穿着衰絰出來相見,先謝了喪事裏諸凡相助的話。張靜齋道:“老伯母的大事,我們做子侄的理應效勞。想老伯母這樣大壽歸天也罷了,衹是誤了世先生此番會試。齊評:此等應酬套語,久已習而不知其非矣看來想是祖塋安葬了,可曾定有日期?”範舉人道:“今年山嚮不利,衹好來秋舉行,但費用尚在不敷。”張靜齋屈指一算:“銘旌是用周學臺的銜。墓志托魏朋友將就做一篇,天二評:將就二字着眼卻是用誰的名?其餘殯儀、桌席、執事、吹打,以及雜用、飯食、破土、謝風水之類,須三百多銀子。”正算着,捧出飯來吃了。張靜齋又道:“三載居廬自是正理,但世先生為安葬大事,也要到外邊設法使用,黃評:范進被張靜齋教壞似乎不必拘拘。現今高發之後,並不曾到貴老師處一候。高要地方肥美,或可秋風一二。天二評:主意在此。黃評:“肥美”二字久在胸中弟意也要去候敝世叔,何不相約同行?一路上舟車之費,弟自當措辦,不須世先生費心。”範舉人道:“極承老先生厚愛,衹不知大禮上可行得?”天二評:好孝廉張靜齋道:“禮有經,亦有權。想沒有甚麽行不得處。”齊評:的是世面上人口角。天二評:墨捲上救急語。黃評:以為可行則行矣,豈非教壞範舉人又謝了。張靜齋約定日期,雇齊夫馬,帶了從人,取路往高要縣進發,於路上商量說:“此來一者見老師,二來老太夫人墓志,就要藉湯公的官銜名字。”
  不一日,進了高要城。那日知縣下鄉相驗去了。二位不好進衙門,衹得在一個關帝廟裏坐下。那廟正修大殿,有縣裏工房在內監工。工房聽見縣主的相與到了,慌忙迎到裏面客位內坐着,擺上九個茶盤來。工房坐在下席執壺斟茶,吃了一回。外面走進一個人來,方巾闊服,粉底皂靴,蜜蜂眼,高鼻梁,落腮鬍子。天二評: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黃評:不待寫其為人,數句像贊可知矣那人一進了門,就叫把茶盤子撤了,然後與二位敘禮坐下,動問那一位是張老先生,那一位是範老先生。二人各自道了姓名。那人道:“賤姓嚴,捨下就在咫尺。去歲宗師案臨,幸叨歲薦,與我這湯父母是極好的相與。天二評:過幾天多要奉請。石史評:嚴老大面呈履歷二位老先生想都是年傢故舊?”二位各道了年誼師生,嚴貢生不勝欽敬。工房告過失陪,那邊去了。
  嚴傢傢人掇了一個食盒來,又提了一瓶酒桌上放下,揭開盒蓋,九個盤子都是雞、鴨、糟魚、火腿之類。天二評:咄嗟而辦,蓋是市脯。然據嚴老二言:分傢一樣田地,白白吃窮,端了花梨椅子換肉心包子。則嚴老大之於口腹,固不惜所費。黃評:此老酒餚不是好吃的。吾服其何得如此現成。想城隍廟是其慣常請客之地,以便求說人情耳嚴貢生請二位老先生上席,斟酒奉過來說道:“本該請二位老先生降臨寒捨,一來蝸居恐怕褻尊,二來就要進衙門去,恐怕關防有礙,齊評:真足肉麻故此備個粗碟,就在此處談談,休嫌輕慢。”二位接了酒道:“尚未奉謁,倒先取擾。”嚴貢生道:“不敢,不敢。”立着要候幹一杯。二位恐怕臉紅,不敢多用,吃了半杯放下。嚴貢生道:“湯父母為人廉靜慈祥,真乃一縣之福!”張靜齋道:“是,敝世叔也還有些善政麽?”嚴貢生道:“老先生,人生萬事,都是個緣法,真個勉強不來的。齊評:平空結撰一席話,卻用如此起筆,真是渾然無跡。天二評:所答非所問,急要說出“極好的相與”。黃評:答得奇,並不答其所問湯父母到任的那日,敝處闔縣紳衿公搭了一個彩棚,在十裏牌迎接。弟站在彩棚門口,須臾鑼、旗、傘、扇、吹手、夜役,一隊一隊都過去了。天二評:必細數者,為“兩衹眼看着”作勢也轎子將近,遠遠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一個大鼻梁、方面大耳,正與“蜜蜂眼,高鼻梁,落腮鬍子”兩兩相對我心裏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卻又出奇,幾十人在那裏同接,老父母轎子裏兩衹眼衹看着小弟一個人。黃評:想是“大鼻梁”喜“高鼻梁”那時有個朋友同小弟並站着,他把眼望一望老父母,又把眼望一望小弟,齊評:頓挫擺踱,有色有聲,嚴老大如此文才,僅僅一貢,未免有屈悄悄問我:‘先年可曾認得這位父母?’小弟從實說:‘不曾認得。’他就癡心,衹道父母看的是他,忙搶上幾步,意思要老父母問他甚麽。齊評:衹怕還是夫子自道也不想老父母下了轎,同衆人打躬,倒把眼望了別處,天二評:其實還望着你,並非望別處纔曉得從前不是看他,把他羞的要不的。黃評:此一段談吐,我服作者寫得出。須知此等寫勢利,纔是寫入骨髓次日小弟到衙門去謁見,老父母方纔下學回來,諸事忙作一團,卻連忙丟了,叫請小弟進去,換了兩遍茶,就像相與過幾十年的一般。”齊評:這是前世的事,湯公如何記得張鄉紳道:“總因你先生為人有品望,所以敝世叔相敬。近來自然時時請教。”嚴貢生道:“後來倒也不常進去。黃評:恐人盤問,又說不常進去實不相瞞,小弟衹是一個為人率真,在鄉裏之間,從不曉得占人寸絲半粟的便宜,黃評:此等言行相反,早已視為常事所以歷來的父母官都蒙相愛。湯父母容易不大喜會客,天二評:不大喜會客者,蓋常請見而不會也卻也凡事心照。齊評:又說謊話,又怕對穿,於是吞吞吐吐,似真似假,文章煞費苦心就如前月縣考,把二小兒取在第十名,叫了進去,細細問他從的先生是那個,又問他可曾定過親事,着實關切!”範舉人道:“我這老師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賞鑒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賀。”嚴貢生道:“豈敢,豈敢。”又道:“我這高要是廣東出名縣分,一歲之中,錢糧耗羨,花、布、牛、驢、漁、船、田、房稅,不下萬金。”又自拿手在桌上畫着,低聲說道:黃評:描摹入骨入神“像湯父母這個做法,不過八千金。前任潘父母做的時節,實有萬金。他還有些枝葉,還用着我們幾個要緊的人。”齊評:齊評湯父母不敢同你相認者,就是怕你這些耳。天二評:然則湯父母不用着公等幾個要緊人也說着,恐怕有人聽見,把頭別轉來望着門外。
  一個蓬頭赤足的小廝走了進來,天二評:鬥筍接縫,其捷如風望着他道:“老爺,傢裏請你回去。”嚴貢生道:“回去做甚麽?”小廝道:“早上關的那口豬,那人來討了,在傢裏吵哩。”嚴貢生道:“他要豬,拿錢來!”小廝道:“他說豬是他的。”嚴貢生道:“我知道了。你先去罷,我就來。”那小廝又不肯去。張、範二位道:“既然府上有事,老先生竟請回罷。”嚴貢生道:“二位老先生有所不知,這口豬原是捨下的。”天二評:範老先生未必知,張老先生有些知了。何也?彼亦此中人也纔說得一句,聽見鑼響,天二評:虧得鑼響,省了說謊一齊立起身來說道:“回衙了。”
  二位整一整衣帽,叫管傢拿着帖子,嚮貢生謝了擾,直來到宅門口投進帖子去。知縣湯奉接了帖子,一個寫“世侄張師陸”,一個寫“門生范進”。自心裏沉吟道:“張世兄屢次來打秋風,齊評:原來如此!天二評:補筆,從對面敘出甚是可厭。但這回同我新中的門生來見,不好回他。”黃評:所以同范進來也吩咐快請。兩人進來,先是靜齋見過,范進上來敘師生之禮。湯知縣再三謙讓,奉坐吃茶。同靜齋敘了些闊別的話,又把范進的文章稱贊了一番,問道:“因何不去會試?”范進方纔說道:“先母見背,遵製丁憂。”天二評:蓋范進變服而來,帖上又不註“製”字,故湯知縣有此問。作書者不忍明言,故出此語,令人自悟。張靜齋所謂「禮有經有權」者,即此湯知縣大驚,忙叫換去了吉服,拱進後堂,擺上酒來。席上燕窩、雞、鴨,此外就是廣東出的柔魚、苦瓜,也做兩碗。知縣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銀鑲杯箸。范進退前縮後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齊評:吉服可穿,銀箸不用,所謂捨本逐末也。天二評:不解者,因其先吉服而來,想不到銀鑲杯箸也靜齋笑道:“世先生因遵製,想是不用這個杯箸。”知縣忙叫換去,換了一個磁杯、一雙象牙箸來,范進又不肯舉。靜齋道:“這個箸也不用。”隨即換了一雙白顔色竹子的來,方纔罷了。天二評:然則何以吉服?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落後看見他在燕窩碗裏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裏,方纔放心。齊評:入情入景。天二評:謔而虐矣,蓋作者甚惡此輩因說道:“卻是得罪的緊。我這敝教,酒席沒有什麽吃得,衹這幾樣小菜,權且用個便飯。敝教衹是個牛羊肉,黃評:引到牛肉又恐貴教老爺們不用,所以不敢上席。現今奉旨禁宰耕牛,上司行來牌票甚緊,衙門裏都也莫得吃。”天二評:引動下文掌上燭來,將牌拿出來看着。
  一個賬身的小廝在知縣耳跟前悄悄說了幾句話,知縣起身嚮二位道:“外邊有個書辦回話,弟去一去就來。”去了一時,衹聽得吩咐道:“且放在那裏。”天二評:可知本要受的回來又入席坐下,說了失陪,嚮張靜齋道:“張世兄,你是做過官的。這件事正該商之於你。就是斷牛肉的話,方纔有幾個教親,共備了五十斤牛肉,請出一位老師夫來求我,說是要斷盡了,他們就沒有飯吃,求我略鬆寬些,叫做‘瞞上不瞞下’。送五十斤牛肉在這裏與我,卻是受得受不得?”張靜齋道:“老世叔,這話斷斷使不得的了!天二評:何妨?有經有權你我做官的人,衹知有皇上,那知有教親?想起洪武年間,劉老先生……”湯知縣道:“那個劉老先生?”靜齋道:“諱基的了。他是洪武三年開科的進士,‘天下有道’三句中的第五名。”范進插口道:“想是第三名?”靜齋道:“是第五名。那墨捲是弟讀過的,後來入了翰林。齊評:真是盲人騎瞎馬,好看之極。天二評:天下實有此等妄人,並非作者平空捏造洪武私行到他傢,就如‘雪夜訪普’的一般。恰好江南張王送了他一壇小菜,當面打開看,都是些瓜子金。洪武聖上惱了,說道:‘他以為天下事都靠着你們書生!’到第二日,把劉老先生貶為青田縣知縣,齊評:劉青田乃青田人,非青田知縣,靜齋先生遂附會之。天二評:劉老先生是土知縣又用毒藥擺死了。這個如何了得!”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典故,黃評:絶倒。妙在是“確切典故”不由得不信,問道:“這事如何處置?”張靜齋道:“依小侄愚見,世叔就在這事上出個大名。今晚叫他伺候,明日早堂將這老師夫拿進來,打他幾十個板子,取一面大枷枷了,把牛肉堆在枷上,天二評:道光間一福建知縣確有此一事。見陳子莊明府《庸閑齋筆記》。想來曾讀《外史》,當是奉教於張靜齋出一張告示在傍,申明他大膽之處。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知縣點頭道:“十分有理。”齊評:說得動聽,湯公所以急急遵教。黃評:張靜齋做知縣,想必被參回來的,卻仍以此等伎倆傳授別人。妙在湯知縣便聽信也當下席終,留二位在書房住了。
  次日早堂,頭一起帶進來是一個偷雞的積賊。天二評:未必恰有此事,藉來作襯耳知縣怒道:“你這奴才,在我手裏犯過幾次,總不改業。打也不怕,今日如何是好?”因取過硃筆來,在他臉上寫了“偷雞賊”三個字,齊評:湯公悟性真好,居然以一反三。天二評:即張靜齋法也,此公可謂聞一知二取一面枷枷了,把他偷的雞,頭嚮後,尾嚮前,捆在他頭上,枷了出去。纔出得縣門,那雞屁股裏颳喇的一聲,屙出一拋稀屎來,從額顱上淌到鼻子上,鬍子沾成一片,滴到枷上。兩邊看的人多笑。第二起,叫將老師夫上來,大駡一頓“大膽狗奴”,重責三十板。取一面大枷,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臉和頸子箍的緊緊的,衹剩得兩個眼睛,在縣前示衆。天氣又熱,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嗚呼死了。天二評:一道靈魂尋馬罕默德去了
  衆回子心裏不服,一時聚衆數百人,鳴鑼罷市,鬧到縣前來,說道:“我們就是不該送牛肉來,也不該有死罪。這都是南海縣的光棍張師陸的主意!我們鬧進衙門去,揪他出來一頓打死,派出一個人來償命!”不因這一鬧,有分教:貢生興訟,潛蹤私來省誠;鄉紳結親,遏貴竟遊京國。未知衆回子吵鬧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臥評】
  此篇是文字過峽,故序事之筆最多。就其序事而觀之,其中起伏照應,前後映帶,便有無數作文之法在。率爾操觚輕心掉之者,夢不到此也。
  和尚到莊上吃酒,乃是行所無事,佃戶一齊打進,實出意料之外。當其美之斟酒、渾傢打橫時,幾近淫褻矣。及觀何美之渾傢口中數語,衹不過氣不忿範太太,何其用筆之雅,直將“功名富貴”四字寫入愚婦人胸中,吾不知作者之錦心綉口居何等也。
  齋堂中魏相公陪客,衆和尚搗鬼,輕輕又帶出周二姑娘做親,針綫之妙,難以盡言。
  關帝廟中小飲一席話,畫工所不能畫,化工庶幾能之。開端數語尤其奇絶,閱者試掩捲細想,脫令自己操觚,可能寫出開端數語?古人讀杜詩“江漢思歸客”,再三思之不得下語,及觀“乾坤一腐儒”,始叫絶也。黃評:此擬不倫,此君批語慣有此等毛病,然好處卻多
  纔說“不占人寸絲半粟便宜”,傢中已經關了人一口豬,令閱者不繁言而已解。使拙筆為之,必且曰:看官聽說,原來嚴貢生為人是何等樣,文字便索然無味矣。黃評:妙批,一部書多用此訣
  上席不用銀鑲杯箸一段,是作者極力寫出。蓋天下莫可惡於忠孝廉節之大端不講,而苛索於末節小數。舉世為之,而莫有非之,且效尤者比比然也。故作者不以莊語責之,而以謔語誅之。黃評:一部《儒林外史》皆用此法,為從來小說所無
  張靜齋勸堆牛肉一段,偏偏說出劉老先生一則故事,席間賓主三人侃侃面談,毫無愧怍,閱者不問而知此三人為極不通之品。此是作者繪風繪水手段,所謂直書其事,不加斷語,其是非自見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關於會校
關於會評
序跋
第一回 說楔子敷陳大義 藉名流隱括全文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學識同科 周蒙師暮年登上第
第三回 周學道校士拔真纔 鬍屠戶行兇鬧捷報
第四回 薦亡齋和尚契官司 打秋風鄉紳遭橫事
第五回 王秀纔議立偏房 嚴監生疾終正寢
第六回 鄉紳發病鬧船傢 寡婦含冤控大伯
第七回 範學道視學報師恩 王員外立朝敦友誼
第八回 王觀察窮途逢世好 婁公子故裏遇貧交
第九回 婁公子捐金贖朋友 劉守備冒姓打船傢
第十回 魯翰林憐纔擇婿 蓬公孫富室招親
第十一回 魯小姐製義難新郎 楊司訓相府薦賢上
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鶯脰腹溯 俠客虛設人頭會黃評:“鶯脰”對“人頭”,奇而趣
第十三回 蘧駪夫求賢問業 馬純上仗義疏財
第十四回 蘧公孫書坊送良友 馬秀纔山洞遇神仙
第十五回 葬神仙馬秀纔送喪 思父母匡童生盡孝黃評:“葬神仙”三字妙
第十六回 大柳莊孝子事親 樂清縣賢宰愛士黃評:真以孝子許,重惜之也
第十七回 匡秀纔重遊舊地 趙醫生高踞詩壇
第十八回 約詩會名士攜匡二 訪朋友書店會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黃評:潘三不良,然於匡二則良朋也 潘自業橫遭禍事黃評:自作孽也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興長安道 牛布衣客死蕪湖關
第二十一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親戚老夫臥病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