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從星空到心靈——易中天於丹演講對話錄   》 第7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6)      易中天 Yi Zhongtian    於丹 Yu Dan

  第一句是君子可以有過錯;第二,君子很恭敬,很寬和,很樸素。
  第三,君子不是一生的標簽,君子不是墓志銘,它是流動的。
  我相信很難有人終其一生,他的言行舉止永遠那麽君子。
  《論語》裏還有一個詞,叫"君子不器",就是真君子他不追求一種固化的、確定的價值。
  不是說我現在是個杯子我就衹能裝水,我現在是個桌子我衹能托起其他的東西。
  君子是流動的、變化的。
  君子允許有彷徨、有睏頓,君子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其實孔子也曾經說過,富貴如果可求,雖"執鞭之士"我也願意去做。
  但是如果富貴不可求,不合於君子之道,違我心願的東西我就不願意做了。
  所以我的理解就是,君子是流動的、變化的,是生命成長過程中人心裏一種人性的善意,是一種根性,隨時可以以一種自省的方式去喚醒。
  但君子不是聖賢,君子不能因為被仰視而被疏遠。
  我相信君子作為一種基因,在我們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中都能遇得到,都能得到喚醒,這就是我理解的君子。
  數英雄,誰是英雄於丹說完了君子,我們再來說說英雄,這是另一種層面的東西。
  君子是相對於內心而言的,而英雄則是相對於形象而言的。
  有很多歷史上的人物,他們不能算君子,但卻是英雄。
  英雄是作為一種道德評價而存在的。
  例如紅臉的關公、白臉的曹操,他們的形象是在民間傳說中慢慢形成的,是在中國的戲麯舞臺上,按人心中的理想勾勒的一副臉譜。
  易老師在《百傢講壇》上說的曹操,他出生的時代經歷了四百年亂世,"魏武揮鞭"就整個終結了,他是一個大定天下的人物。
  這樣一個人物,應該說他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傢,而且他那樣求賢若渴、招賢納士、平定天下,這是他的情懷。
  可是為什麽在戲麯舞臺上,他的臉譜永遠改不了,永遠就是代表姦邪的白臉呢?而關公這個人真正站起來了,關公的髯口,紅臉,一切扮相在各個戲麯中都不會變。
  關公的單刀赴會,那在昆麯裏面有一句,就是關公一捋髯口,在船上叫周倉,你看這下面是什麽?周倉說是長江。
  他說這哪裏是長江,這是二十年滾滾不盡的英雄血。
  關公這個人永遠作為一個忠勇的形象出現,這是為什麽呢?仁義忠勇都不是停留在文字概念上的,它一定要有某種外化,要兌現在某個人身上,而這種仁義忠勇是一種道德評價,道德評價和歷史評價很多時候會出現一種"二元悖反"。
  關於英雄的故事不是從曹操、關公開始的,我們想更早的時候,刺秦的故事,張藝謀拍過《英雄》,陳凱歌拍過《刺秦》,周曉文也曾經拍過,這麽多導演為什麽要把這麽一個兩千多年前的故事來回拍?就是因為這裏面沒有哪一個是英雄、哪一個是小人,其實這裏面可以說是兩個不同立場的英雄的較量。
  秦始皇萬古一帝,平定天下,統一六國,如果沒有他,沒有公元前221年這樣一個歷史坐標的話,我們無法想象這兩千多年我們會有什麽樣的變動,歷史會走出什麽樣的一個境遇。
  所以說這樣一個人,萬古一帝,在歷史評價上,是一個坐標。
  而荊軻是什麽?那樣的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英雄一去不返,高漸離悲筑,樊於期可以把人頭給他作為托付,這是一種道德的承載,這是一種道德評價上的真英雄。
  所以兩個英雄之間的較量是分不出勝負的,這是一個歷史的悲劇。
  老百姓的心中,荊軻永遠帶着這"蕭蕭易水"活在人心裏,而歷史上,秦始皇的名字就寫在里程碑上。
  再往後走,是楚漢之爭。
  我們看到的劉邦和項羽是什麽樣呢?且不要說民間的評價,看一看司馬遷是怎麽寫的。
  我們今天寫着漢字,說着漢語,叫着漢族,我們從大漢秉承了多少東西?但是漢高祖劉邦在民間的道德評價中受尊敬嗎?說到出身,他是一個亭長,幹的那些事,大傢覺得他幾近無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言第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
第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2)第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3)
第5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4)第6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5)
第7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6)第8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7)
第9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8)第10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9)
第11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0)第1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1)
第1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2)第1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3)
第15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第16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2)
第17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3)第18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4)
第19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5)第20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6)
第21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7)第22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8)
第23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9)第24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0)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