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谴责 檮杌萃編   》 第七回 甘小就正立知機 惡作偽纔媛擇木      錢鍚寶 Qian Yangbao

  賈端甫看了那第一道上諭,他的恩師出了軍機失了冰山,已覺無所倚靠,還不十分着急。看了那第二道上諭,這軍機大臣卻是補的他本部堂官,這位堂官嚮來同他不大合式,常說他是個一無性情的人,外面做的言現行矩,骨子裏頭也還是些狗肺狠心。倒反不如那些大大方方要兩個錢,講究點聲色自娛的倒還光明磊落些,而且恨他衹知道趨奉着厲大軍機,也帶着幾分醋意。賈端甫那時候,因為是大軍機的得意門生,把這位堂官卻也不放在眼裏,不再去揣摩他的脾氣,這就是他的本事不如那位把弟範星圃的地方了。這回見他進了軍機。一想這可是件了不得的事,要想再去巴結他,恐怕也巴結不上了。悶坐了一會,打聽着厲尚書已經回了宅子,趕緊跑到那邊去安慰安慰。
  問起甚麽緣故,厲尚書道。“這兩天因為外省有幾處上折子,要廢科舉辦學堂,我說這是祖宗成法不可輕更,那曉得拂了洪中堂的意思,在上頭說我見解拘執。現在百度維新,必得要有兩個講求時務的在樞垣襄贊,方能共濟時艱。所以把我擠了出來,熊炯臣就是因為他學堂辦的好,所以纔叫他進去的。我們是老舊無能的人了,且看他們這一班維新經濟的好手,怎麽支撐這個時局罷。”賈端甫說道:“老師所講的是法古尊先的正經道理,朝廷雖一時求治太急,用了他們這些新進喜事的人,久後必定還要念及『人維求舊』的這句古訓,倚重老成典型的,藉此暫時恰養恰養也好。”厲尚書道:“我心裏倒也沒有甚麽,省得天天要起早,就是住在園子裏,也真不方便,你曉得的,我傢裏就衹有你嫂一人跟我到園子裏服侍服侍,又要記挂傢裏,無人在傢裏照料照料,又恐怕我在那裏沒人調護,真個兼顧為難。如今倒可以在傢安坐,況且我又沒有甚麽至親子侄在外頭做官,必得要靠我聲光照顧的人,更覺得一無罣礙。”
  談了一會,賈端甫辭了出來,趕緊到衙門裏去走走。秋審處的那幾位提坐,正在商量約齊了去替熊大軍機道喜。見他來了,有一位坐辦那幼嵇員外,名叫那鍛的同他嚮來要好,就嚮他說道:“我正派人去催你,我們要到熊大軍機那邊去,你叫你的趕車的不要卸了。”說着大傢一齊穿了補褂,套好了車,到了熊大軍機宅子門口,真是一登津要冷熱迥殊,那道喜的人,已經填門塞巷,熊大軍機又預備車馬搬進,園子門前更顯擁擠。
  這八位到了,回事的管傢知道,全是本部最有面子的司官,趕緊就上去回。這位熊大軍機是個陽分人,真做得出,說那七位一起請見,這賈老爺道乏改日在衙門再見罷。那管傢照着傳話出來,賈端甫聽見這話,臉上真是下不去,心上又更加焦急,比在那小銀珠傢聽增朗之奚落的話,還要加上一層難過,然而沒法衹得退了出來,沒精打采的上車回去。第二天,去訪那位同事,同鄭幼嵇員外商量說:“熊大軍機呢,平日同我就有點過節兒,我也曉得我這脾氣有些不合時宜的地方,以為我們做大位的人,總應該大度寬容,不料昨天竟如此相待,以後要想好處恐怕不見得。你替我想想,應該怎樣呢?”那幼嵇道:“你我知己,你既同我商量,我卻不能拿那泛泛地的寬心丸子來搪塞你,你須要他們曉得,這些做大位的人,那醋勁兒比人傢的姨太太還要厲害些,在那不得意的時候,沒有抹煞得好,到了他一旦得意,那可真難於補救。熊大軍機平日就常在我們面前,說你是個厲黨,倚着軍機的勢為焰,把本部堂官都瞧不起,現在他進了軍機我就替你懸着,昨天竟如此做得出,那以後更不用說了,萬一到了年下同你開個玩笑,那你可就吃不起,就算他沒有這種辣手,但是,這京官做到尚書升是無可升的,調呢也輕易不會調他,年紀又不大,聖眷又好,在這部裏十年二十年也說不定。提員外提郎中,那還有個一定的資格,堂官不能過於抑製,那京察一等可全在堂官手裏,他在部裏一日,你總一日想不到好處,難道你預備做一輩子的刑部司官不成?
  我替你打算,你已經是補了缺的人,倒不如就了截取直隸州,出去運氣好,三五年裏頭也還可以做到實缺,道府比京察外放也差不多,這是兄弟的愚見,承端翁見愛,所以就傾心相告,端翁再自已斟酌罷。”賈端甫想想部幼嵇的這番話,也真有道理,就說:“承幼翁指教,我就這麽辦罷。但是,我這脾氣恐怕外官也不相宜。”鄭幼嵇道:“這倒不然,外官圓話的太多,近來,有些省撫,把那些油腔滑調的看厭了,倒往往賞識端重謹厚的多,衹在各人仗着本事去做,總而言之,非運氣不行,你道以為何如?”談了半天,賈端甫告辭。
  回傢想了一夜,也衹有走這一條小路,就去捐了歷俸,在吏部呈請截取分發,又想想那一省好呢?因想起河南擾臺鬍霖鬍雨帥是厲尚書提拔起來的,那位藩臺喬方伯官名叫名俊的,又是本司掌印出去的,平素相處也很好。河南省的直隸州缺分也還多,就指省河南引見出京。那熊大軍機也曉得是避他的風頭,因為他一個已經進了新審處補了缺的人,肯如此小就,總算是認虧吃的,也就高高手不再同他計較了。
  這賈端甫初中進土,在家乡開賀的那天,就滿口拿定了是要提員外、升郎中、得京察、放府道的人,那曉得已經看着要如願的事情,忽然出了這個岔兒,竟提不了員外,升不了郎中,得不了京察,放不了道府,還要出去做個候補官兒。可見,事由前定,俗語說的“滿飯好吃,滿話難說”,而況這做官是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的事體,怎麽能自己拿得穩穩的呢?
  然而,他京官的運氣已終,外官的運氣甚好。到了省,這鬍雨帥因為他是厲尚書的門生,甚為親熱。不多幾天,就委了地河工局的提調。這位喬方伯更為契重,說他是學有本源的人。
  喬方伯正兼着學務處總理的差使,就同撫臺要了他,兼着學務處的提調,面子要算好極了。那學務處的委員甚多,懂得學務的卻甚少。賈端甫看着皆不足與談,衹有一位參議兼高等學堂總理的魏琢人太史,見了兩面覺得甚有道理。這位魏太史官名行堅,是江西南昌府人,未滿弱冠即入詞林。後來,因為參了一位當道大員,這位大員勳位名望甚為朝廷倚重。他這折子上去,不但沒有參得動他,反傳旨嚴加申飭,幾乎送了前程。他見風頭不好,就告養回傢。這鬍雨帥做江西糧道的時候,就同他很要好。到河南撫臺,正值朝旨申飭各省縣辦學堂,就把這魏太史卑禮厚幣的請來開辦。鬍雨帥於學堂的事體,本來絲毫不懂,全仗魏太史維持。佈置高等學堂預備科開學的這天,行禮已畢,教習領着學生上來參見,鬍雨帥要想說兩句內行話,就望着魏太史道:“這學生的功課裏頭,體操一門那是最有益的,我天天還要做那八段錦的功夫呢。算學一門似乎可以隨便些,難道叫他們學成功了,到洋行裏去做剛伯杜麽?至於地理,這是琢翁貴省的人最講究的,琢翁想來也總高明的了,來竜去脈水風木火那是不容易考求的呢,他們在這學堂裏學成了就能夠替人傢看地麽,還是也要到山裏去走走,磨練磨練呢。”魏太史曉得他全弄左了,怕他下不來臺,衹好含糊答應了兩句,拿別的話岔開去,這番話卻是通學堂都聽見的。魏太史雖然再三叮囑,不準傳說出去。然而,那裏攔得住這許多嘴呢,恰好同時有一位省撫,也是因為要辦學堂,開了個單子叫那學堂總理買幾部書,那位學堂總理,把單子一看共是五個字,分作三行,第一行是“抉微”兩個字,第二行是“天文”兩個字,第三行是“雷”一個字。這位總理看了不解,衹得上去請示道:“奉大帥發下單子吩咐買幾部書,那『扶微』大約是幾何『抉微』了?”那位省撫點頭道:“不錯!”這總理又問道:“請示這『天文』買那一種呢?”那位省撫道:“虧你是一位翰林,連個『天文』的書都不曉得,可笑可笑。”說着就端茶送客。
  那個“雷”字,這位總理也不敢再問。回到學務處,請了幾位提調、文案、教習,大傢猜擬不出。有一位悟心好些的,忽然想着道:“大約是那『電學』的『電』字之誤。”大傢齊說“不錯”。這兩件事被一傢報館聽見了說:“這『地理』對『天文』真是天造地設,工巧絶倫。”就拿來登在報上。
  再說這位魏太史少年時候,詞率裏夫最好,做點六朝小品溫李香奩一時,無出其右,通籍之後,殫心經籍研究說文,繼又結交名流,講求新學。後來見這新學的流弊太多,幾至牽動國脈,怕為比匪所傷,又力矯其弊,格守着聖經賢傳尊君親上的道理,真是識實古今,學通中外,而且言坊行表趨嚮必端詢,不愧為學界津梁,師儒表率,把這河南的學堂辦的井井有條。
  學堂裏的學生,雖不能淬勵精神,翊衛邦族,卻個個循規蹈矩,沒有一些爭競囂張之習,要算是時下辦學堂的一位能手。見了這賈端甫,也覺得針芥相投,沒事就常常遇從,彼此意見都說這學堂的教科第一最重的是經學,若各門學科不從經學入手,將來皆成為無本之學。所以,他們講究的學堂功課,首在讀經解經,比那從前講八股的時候,倒還講的認真些,這也是保全國粹的大道理。有一位過路的狂上同他們說道:“經書裏惟有一部《論語》是最為有益於身心傢國之書,文字亦簡而賅,賤而奧,樸而華,為人生所必應讀的,左氏為文筆之襢不在經書之列,卻也不可不讀,此外,皆是些斷碣殘碑。禹貢是個不全的地輿圖,月令有如來年歷本,衹好視為商彝周鼎,作為一種最高貴之陳列品而已,又何必費有用的精神,鑽研這無用的故紙呢?”這兩位說這狂土是個離經叛道的人,要請抗臺拿辦驅逐,擾臺因為這位狂士也是當代知名的,未敢輕易動手,這位狂土也就望望然而去了。
  他們兩位逢到禮拜學堂放假,就迭為賓主煮酒論心。這天,又是禮拜的日期,賈端甫得了一條極大的黃河鯉,又新由南貨客人帶來的金華茶,堡上一天,買了幾盆菊花,就約了這魏太史銜杯賞菊,又談到政治上,魏太史道:“他們講新學的,總說不可用專製手段,其實,天下事非專製不行,就是他們外國說起來呢,有甚麽君主、民主、立憲、共和的,分別替他按實了考較起來,也還脫不了這專製的主義,像我們這個學堂,要不是我們用專製手段壓服住了,這兩年,不知要起了多少風潮,怎能夠這麽服服貼貼的呢。講到治傢更非專製不可,不專製,兒子不服老子的管教,妻子不受丈夫的約束,那還成個甚麽人傢呢?”正說到這裏,衹見他的管傢手裏拿了一封信,匆匆的跑了來,魏太史忙問:“甚麽事體?”那管傢回道:“今天早上,老師出了門,太太就叫傢人雇輛車,說到於太太那裏去,傢人說:『傢裏有車,何必雇外頭的呢?』太太說:『那騾子不好,會岔眼。』傢人就到街上展了一輛,太太就叫小桃拿了一個包袱,一個鋪蓋捲,一隻箱子,一個提盒,還有鏡盒等類裝在車上,傢人問小桃帶這些東西做甚麽,小桃說太太要在於太太那邊住兩天呢,傢人也就不能再問,也沒有要人跟,說路近有車把勢行了,省得多個人跨在轅子上討厭。剛纔侄少爺到老爺內簽押房拿件公事,看見案上一封信,說是太太寫的,裏頭說的話甚是希怪,侄少爺即加了一張信封了口,叫傢人送來,請老爺看了,吩咐怎麽辦法。”魏太史聽了甚是詫異,連忙拆開看,裏頭一張信箋上寫的是:者之書,情節甚奇,就呈察閱。嬸母至今未歸,應如何辦理?恭叩福安。
  福安佳男傳經謙筆
  再看那小信封上面寫的是:“留呈庵帶主人親展”,下款是“碧珍手緘”,抽出裏頭是三張離合如意的毒花箋,上頭寫的是:遁庵主人親鑒:絮自奉裳衣,荏苒八載,初以主人才名署於鄉裏,直聲震乎雲端,伊然一代偉人。自必有非常德業,慚非德耀,獲緻伯寫,竊引為三生之幸。造依侍既久,始知主人生平學術經濟,都從“心勞日拙”四字中來,謹就確有可指者數端,為主人陳之。
  主人以乞養辭官,乃歸裏之後,高堂之甘旨常虛。而主人之樽盤必備,德色評語,時中傷乎庭幃,側帽扶輪,徒飾觀於戚□,迨至金撥就萎,風木增惡。主人侍疾曾無嘗藥之誠,枕塊猶戀桑中之好,而徒以表阡塵墓,為驚世駭俗之方,此見主人之所以為孝過也。
  主人,兄有孟皮,疾如貢父。
  主人不求第萌,俾荊樹以重榮,轉燃豆箕,緻棠華之遽隕,道得獨攘腴産,猶憂侈說並祧。此則主人之所以為弟也,若光臨財之際,主人素以千駟不顧自矜顧,何以主講嶽麓修脯一支十年,未及一載,以燔內不至,托故而行,而預支之修,未聞以絲毫還壁。
  主人之産,因如是乎?至於中構之事,更有不堪為外人道者,即如令侄麟如,名為依阮籍之光,實則賴懷贏之助,此中曖昧,他人不知,寧王。絮之日待。
  房帷者,亦憂襄如充耳耶,絮頻年體察,知主人之宅心行事,斷無作善降祥之理。為之妻李者,將何以仰望終身?因念良禽擇木而棲,賢士擇主而事。臣之於君,”既有斯義,婦之於夫,何獨不然。泰西男女,離合固可自由,即在支那,伊古以來,婦人之下堂求去者,亦史不絶筆。絮蓄此態久矣,前在尋陽,獲見主人表弟池客中書,以英挺之姿,具磊落之概,方方主人,其誠偽相判奚啻霄懷,絮寧為誠者妾,不願為偽者妻也。所以不亟亟相從者,良以孟子去齊,三宿書畫,既餘惓惓之情,何惡悻悻以去。且以主人智慧卓爾,識見過人,或能猛省前非,亦未嘗不可白頭相守。近見,主人顛倒黑白,日益加增,欺世盜名,若將終身,斯真不可救藥矣。伏念絮湘弦數遍,已屬殘春,若再含垢忍無,鬱鬱居此,必致終論藩圂,未免負此性靈,用是薄檢奩妝,長驅就道,古人絶交,不出惡言,不忍面謫主人之短,是以不別而行,而又不肯如玉清之私通,用特留書告別,一聲鄙忱。從此,使君不妨另自有婦,羅敷亦自有夫矣,素念主人於此等處,尚能達觀,當必夷達視之,不以追騎相追。萬一主人未能免俗,必欲置諸法網,罪以潛奔,在絮固不辭緊綫之差,恐主人辦轉揚推簿之站,似林匕均有不利,當望高明反復審之。書不盡言,千萬珍重。
  長沙何絮留後
  魏太史看了這信,沉吟了一會,賈端甫問是怎的,魏太史本想把這信送與賈端甫看看,商量商量辦法,但是信裏頭所說的話,實有不可告人之處,賈端甫雖是至交,也不便與他曉得。
  想了一想,把信望懷裏一揣說道:“沒有甚麽,內人急於要回娘傢,怕我攔他,不等我回去就動身了。”當時就叫那管傢來說道:“你回去告訴侄少爺,即說信我收到了,沒甚麽要緊,我回來再說罷。”他仍然與賈端甫吃酒談心,從從容容的吃了飯纔回去。他本想派人去追,又想這位夫人是說得出做得出的,萬一遍了回來,當着人把這些話說個淋漓盡致,叫我怎麽收場,又叫我怎麽在此地做人呢?倒不如忍忍氣聽他去罷。這真可以算得個有學識有涵養的人了。然而,看書的諸位替他設身想想,除了這樣還有甚麽萬全之策呢?
  他這位何氏夫人,小名柳光,名號籍貫都已見過,不必再提他。父親也是個名士,早不在了。十七歲上嫁這魏太史,做續弦。他本是個闊達不羈的纔女,就他這書信也可略見一斑,同這矯揉造作的魏太史怎合得來呢。這就是我們中國婚姻,不由男女自擇的毛玻在南昌,同這魏太史的表弟章廉相見,就彼此有意,恰好章廉是由舉人考取內閣中書要進京,魏太史就了河南的學堂,兩人各帶傢眷一齊動身到了九江,同住一個客棧,因等輪船耽擱了幾天,這個當口何碧珍就同章池客,了卻那五百年前的孽債,本想跟着他溜進京去,因怕九江人多,萬一鬧出事來。不免都要吃點眼前虧,所以,沒有敢輕舉妄動。
  在這河南住了兩年,心裏實在忘不了那稱心如意的情節。曉得這些滿臉道學氣的人,最怕人窺側他的隱衷,更怕人把他那不可告人的事體,當着大傢掀出,使他那個架子裝不成功,所以寫了這書信,以為鉗製他不敢追緝之計,其後捲了些金珠細軟,帶了一個丫頭,雇車揚長而去。到了路上,纔同這趕車的說起叫他送到順德府上火車,這趕車的說我甚麽都沒有預備,又沒有帶辦套牲口,怎麽能走呢?這位魏太太道:“車上東西輕,單套也行了,至於應用的對象,我多加你些錢,在前頭站上買,有甚麽事總是我擔承,斷不會叫你吃虧的。”那趕車的也就肯了他。熟料,這書信到了魏太史手裏,必勝於埋伏着十萬斷後精兵,果然魏太史不出這女諸葛所料,不敢以一矢相加,可從此知道此娘子軍的背水奇陣了。這何碧珍到了順德,加倍給了車價,打發那趕車的回去,帶着小桃上了火車。到京的時候,已有五點鐘,暫在騾馬市的佛照樓住下,寫了一封信,叫店夥送到潘傢河沿內閣章老爺宅子裏,請章老爺就來。這章池客恰好纔從館子裏吃酒回傢,剛下車,進門就接到這信,拆開一看,見上面寫的是:池客中翰夫子愛鑒,妄自洪都識荊,即深依戀,猥以殘質,獲接幃裳。一夕郵亭,三生夢石,當時即擬追步紅拂,奔侍藥師,衹以兩傢車從在途,耳目繁多,恐纍清德,遂爾忍恩割愛,勞燕分飛。別後膏沐無心,淚痕常洗塵,妾之思君如是,不知使君之念妾何如?
  近與傖父訣別,有泰西男女離合自由之權,間隙來都,投托字下。妥之婢之,惟君新命。敢乞速臨賜存,一商進止。俟奉臺命,再當整理荊釵,晉謁大歸。臨穎仁盼,飾言面陳。敬請劉安!何絮檢裧謹上。
  章地客看了這信,倒也覺得十分奇異,他是個不拘小節的人。當下就對店夥說道:“你回去說我就來。”又吩咐趕車的不要卸車,他進去轉了一轉,交代了不實等他吃飯,就出來上了車。一出街口,就到了佛照樓,進去一見面,這何碧珍就盈盈下樓,章池客連忙還禮,說道:“表嫂你怎麽來的?”何碧珍道:“我已經同那魏琢人思斷義絶了,你這樣稱呼,那可不好。”章池客又改口叫碧妹妹,何碧珍說:“也不好。”章池客道:“你叫我怎麽稱呼呢?”何碧珍道:“我如今是你身邊的人了,叫我柳兒也可,叫我何姨娘也可,聽你的便罷。”
  章池客道:“那總不好這麽樣罷,我們彼此以字相稱何如?”
  何碧珍道:“那也隨你。”當下,坐下細談別後之事。章池客道:“你大約還沒有吃飯,我們叫幾樣菜,弄點場來吃吃罷!”
  何碧珍道:“不但要你在一塊吃飯,並且你今天可不能回去,我到了傢裏不敢爭夕,今天才到,你可得在此陪陪我,我還有多少話要同你談呢。”章池客說:“這也沒有甚麽不可。”
  一面叫店夥計去叫菜打酒,一面吩咐趕車的說:“你把車趕回去罷,我今天不回傢了,明兒八點鐘來接。”不一會,店夥燙了酒拿了幾個下酒的碟子來,兩人對前,談到臨走寫的那書信,何碧珍細細的背與章池客聽,章池客道:“寫的真好,衹是說的阮微畢露,未免太刻毒些。”何碧珍道:“不是這樣如何製得住他?我怎麽能平平安安、放放心動的來找你呢?我可同你說,我是心服情願跟你做妾的,你傢太太跟前我總低頭取小,盡我做妾的道理。”章池客道:“那總太覺屈事,我們再商量罷。”何碧珍道:“不是這麽說,我要不願就是叫我做貴妃、福晉、夫人,我也不要做,我要願,就是叫我做個外婦私窩。通房丫頭也沒有甚麽不可,我看不獨我何碧珍一人為然,凡是天下的女子,沒一個不為此心的。不過受了父母男人的束縛,叫做沒法罷了,而且我覺得,衹要男女合意不拘一夫多妻、一妻多夫都無不可,那泰西人要講一夫一妻的道理,似乎還未能體貼的十分透澈。”章池客拍手道:“這話很是狠是,卿真可話解人。”兩人又喝了兩杯酒吃了飯,談了一會,收拾就寢。宦海鐘.88.這一宵的歡愛,真是新婚久別兼而有之。直睡到紅日滿室,方纔披衣同起,好在這內衙門一月誤班的日子有限,所以甚為清閑,又叫了兩碗面來吃了。章池客道:“我先回傢佈置佈置,再放車來接你。”章池客回到傢中,同他妻子平氏太太說道:“奇事,奇事。”平氏太太道:“甚麽事呢?”章池客道:“你曉得我昨夜住在那裏?”平氏太太道:“趕車的說你在佛照樓有個女客,在裏頭留你住,大約是你在上海相好的倌人,特為到京裏來找你的。”章池客道:相好的呢,倒也不錯,卻不是上海的倌人,你道是誰?就是魏傢的表嫂何碧珍。我不是前回同你說過,在九江客寓裏那一晚上的事體呢。”平氏太太道:“他怎麽能來到京裏?”章池客就把他寫信與魏琢人斷絶,帶了一個丫頭來京相投的話說了一遍,平氏太太道:“倒也狠好,衹是這魏琢人怎麽肯甘心呢?恐怕他要鬧的話,說我是讓他來做伴,再好也沒有的了。但是,叫做妾,總不好,我就同他妹妹相稱罷。”章池客道:“恐他未必肯回來看罷。”
  平氏太太叫丫頭、老媽子收拾對面房間,買蠟燭鞭炮,一面叫套車去接何小姐。不多一刻,何碧珍已經到了,傢人連放鞭炮。
  何碧珍先到祖宗面前行了禮,回來就請老爺太大受禮。平氏太太道:“妹妹,我們平行了罷。”何碧珍道:“那可不敢,我何絮今兒是自己情願做章老爺的妾,太太若不受何絮的這頭,那就是不肯收納何絮,我何絮衹好遁入空門了。”平氏太太沒法,衹得立受了他的頭。平氏太太還是叫他妹妹,他一定不敢當。章池客道:“昨天我說過,就叫他碧珍罷。”平氏太太讓他到房裏坐,他一定見讓着平氏太太先走,到了房裏就搶着替太太倒了一碗茶,還要來裝水煙,平氏太太說:“這可不必。”
  停了一會,又領他到對面房裏看了新房,收拾的也還幹淨。晚上,叫了一桌菜。這平氏太太生了一兒一女,兒子纔八歲,女兒六歲,團團圓圓的坐了一桌,吃的倒也十分有趣。晚上,送章池客到這何氏新姨太太房裏去休息。章池客雖是一個清苦京官,有這一妻一妾相陪,膝下又有一雙兒女,過的也狠舒服。隔了將近一年,忽然接到他表兄魏琢人太史的一封信,想來要具問興師了。他夫婦三個看見,皆不免有點心涼。究竟魏太史的信上說些甚麽,請諸位猜一猜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尤伯青湊趣開筵 賈端甫臨崖勒馬第二回 贅煙富室大度能容 買笑秦淮酸懷難遣
第三回 流瀣相投高談道學 睚眥必報巧遇冤傢第四回 竜伯青忍辱紹箕裘 增朗之避風登仕服
第五回 戒懍四知正言規友 政成百裏密疏薦賢第六回 學步後塵苦心獨運 榮膺簡擢襢腹雙棲
第七回 甘小就正立知機 惡作偽纔媛擇木第八回 屈膝負荊終成佳偶 嚙臂斷袖別具賞音
第九回 助奩妝院司同擲錦 誤朝賀府縣共迷花第十回 澄敘官方驚看白簡 褒崇勳績榮擢烏臺
第十一回 月夜看山魂銷羅綺 涼宵聽雨鄉戀溫柔第十二回 買軍火太守展長纔 開綺筵欽差饒雅興
第十三回 長袖善舞利益均沾 新學爭鳴譸張百出第十四回 會短離長蕭郎縈別夢 情深膽怯弱弟試靈丹
第十五回 侍疾承恩正名有待 酬庸表績特薦頻邀第十六回 得色思財驚傳惡耗 以財易色細演奇談
第十七回 祝融一炬熔盡銅山 飛燕重逢營成金屋第十八回 怙惡不悛遠戍榆塞 嗜痂成癖死殉蓮鈎
第十九回 中萋菲飛章移柏座 執斧柯投刺訪蘭友第二十回 女償父債供狀分明 李代桃僵遺言慘切
第二十一回 藥石誤投喪明抱痛 蒹葭幸托涼血甘居第二十二回 失貞節嬌女善承歡 吞巨款惡奴謀反噬
第二十三回 六親同運幕燕分飛 一夢荒唐轅駒息轍第二十四回 甘偕隱海陵營別墅 結同心嵩嶽訪名山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