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音乐 》  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聲音與憤怒     》
第7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7)
    
張鐵志 Zhang Tiezhi
  
 第7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7) 
  本書最大的限製是集中於"白人、男性、英美"。當然,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傢有更多可歌可泣的音樂反抗故事,而即使英美國傢其他音樂類型也深富激進政治的意含,然而,本書以英美主流音樂體製中的創作者為主,更可以突顯這些有反叛意圖的音樂如何與主流商業體製頑抗鬥爭,因而最終能影響一個時代。不可諱言的是,本書的視野局限也來自個人的能力,此外,部分我未能觸及的主題,某些中文出版作品已經有了更好的分析2,有待讀者自行探索。
   8.
   本書的許多內容曾刊登於《破報》、《新新聞》、《搖滾客復刊號》、《聯合報》副刊等,雖然集結成書時,多數篇章內容皆經過大幅修改。
   因此這本書的誕生,要感謝《破報》總編輯黃孫權、《新新聞》社長王健壯及前後任總編輯的陳裕鑫和楊照、《聯合報》副刊主編陳義芝先生。最深感幸運的是,可以和同樣關心音樂和社運,且真正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前輩,也是臺版選書顧問的何穎怡合作。尤其是她非常辛苦地與我討論內容、校稿,以及提供翻譯上的協助,讓本書的內容得以更精緻。還有任勞任怨的商周出版社編輯賴譽夫先生。
   最後,是感謝一直支持在知識與寫作道路上的傢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 第1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1) | 第2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2) |  | 第3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3) | 第4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4) |  | 第5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5) | 第6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6) |  | 第7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7) | 第8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1) |  | 第9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2) | 第10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3) |  | 第11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4) | 第12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1) |  | 第13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2) | 第14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3) |  | 第15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4) | 第16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5) |  | 第17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6) | 第18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1) |  | 第19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2) | 第20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3) |  | 第21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4) | 第22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5) |  | 第23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1) | 第24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2)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