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小说 三俠五義   》 第七回 得古今盆完婚淑女 收公孫策密訪姦人      石玉昆 Dan Yukun

  且說包興奉了包公之命寄信回傢,後又到隱逸村。這日包興回來,叩見包公,呈上書信,言:“太老爺太夫人甚是康健,聽見老爺得了府尹,歡喜非常,賞了小人五十兩銀子。小人又見
  大老爺大夫人,歡喜自不必說,也賞了小人三十兩銀子。惟有大夫人給小人帶了個薄薄兒包袱,囑咐小人好好收藏,到京時交付老爺。小人接在手中,雖然有些分兩,不知是何物件,惟恐路上磕碰。還是大夫人見小人為難,方纔說明此包內是一面古鏡,原是老爺井中撿的。因此鏡光芒生亮,大夫人挂在屋內。有一日,二夫人使喚的秋香走至大夫人門前滑了一叫一聲,回頭跑在二夫人屋內,冷不防按住二夫人將右眼挖出;從此瘋癲,至今鎖禁,猶如活鬼一般。二夫人死去兩三番,現在延醫調治,尚未痊愈。小人見二老爺,他無精打彩的,也賞了小人二兩銀子。”說着話,將包袱呈上。包公也不開看,吩咐好好收訖。包興又回道:“小人又見寧師老爺看了書信,十分歡喜,說叫老爺好好辦事,盡忠報國,還教導了小人好些好話。小人在傢住了一天,即到隱逸村報喜投書。李大人大喜,滿口應承,隨後便送小姐前來就親。賞了小人一個元寶、兩匹尺頭,並回書一封。”即將信呈上。包公接書看畢,原來是張氏夫人同着小姐,於月內便可來京。立刻吩咐預備住處,仍然派人前去迎接。便叫包興暫且歇息,次日再商量辦喜事一節。
  不多幾日,果然張氏夫人帶領小姐俱各到了。一切定日迎娶事務,俱是包興盡心備辦妥當。到了吉期,也有多少官員前來賀喜,不必細表。
  包公自畢姻後,見李氏小姐幽閑貞靜,體態端莊,誠不失大傢閨範,滿心歡喜。而且妝奩中有一寶物,名曰“古今盆”,上有陰陽二孔,堪稱希世奇珍。包公卻不介意。過了三朝滿月,張氏夫人別女回傢,臨行又將自己得用的一個小廝名喚李纔,留下服侍包公,與包興同為內小廝心腹。
  一日,放告坐堂,見有個鄉民年紀約有五旬上下,口稱“冤枉”,立刻帶至堂上。包公問道:“你姓甚名誰?有何冤枉?訴上來。”那人嚮上叩頭,道:“小人姓張名緻仁,在七裏村居住。有一族弟名叫張有道,以貨郎為主,相離小人不過數裏之遙。有一天,小人到族弟傢中探望,誰知三日前竟自死了!問我小嬸劉氏是何病癥?為何連信也不送呢?劉氏回答是心疼病死的,因傢中無人,故此未能送信。小人因有道死的不明,在祥符縣申訴情由,情願開棺檢驗。縣太爺準了小人狀子。及至開棺檢驗,誰知並無傷痕。劉氏她就放起刁來,說了許多誣賴的話。縣太爺將小人責了二十大板,討保回傢。越想此事,實實張有道死的不明。無奈何投到大老爺臺前,求青天與小人作主。”說罷,眼淚汪汪,匍匐在地。包公便問道:“你兄弟素來有病麽?”張緻仁說:“並無疾病。”包公又問道:“你幾時沒見張有道?”緻仁道:“素來弟兄和睦,小人常到他傢,他也常來小人傢。五日前尚在小人傢中。小人因他五六天沒來,因此小人找到他傢,誰知三日前竟自死了。”包公聞聽,想到五日前尚在他傢,他第六天去探望,又是三日前死的,其中相隔一兩天,必有緣故。包公想罷,準了狀詞,立刻出簽,傳劉氏到案。暫且退了堂,來至書房,細看呈
  子,好生納悶。包興與李纔旁邊侍立。忽聽外邊有腳步聲響。包興連忙迎出,卻是外班,手持書信一封,說:“外面有一儒流求見。此書乃瞭然和尚的。”包興聞聽,接過書信,進內回明,呈上書信。包公是極敬瞭然和尚的,急忙將書拆閱,原來是封薦函,言此人學問品行都好。包公看罷,即命包興去請。
  包興出來看時,衹見那人穿戴的衣冠,全是包公在廟時換下衣服,又肥又長,肋裏肋遢的,並且帽子上面還捏着招兒。包興看罷,知是當初老爺的衣服,必是瞭然和尚與他穿戴的,也不說明,便嚮那人說道:“我傢老爺有請。”衹見那人斯斯文文,隨着包興進來。到了書房,包興掀簾。衹見包公立起身來,(此處缺文,待補。)
  正談之間,衹見外班享道:“劉氏現已傳到。”包公吩咐伺候,便叫李纔陪侍公孫先生,自己帶了包興,立刻升堂,入了公座,便叫:“帶劉氏。”應役之人接聲喊道:“帶劉氏!帶劉氏!”衹見從外角門進來一個婦人,年紀不過二十多歲,面上也無俱色,口中尚自言自語,說道:“好端端的人,死了叫他翻屍倒骨的,不知前生作了什麽孽了!如今又把我傳到這裏來,難道還生出什麽巧招兒來嗎?”一邊說,一邊上堂,也不東瞧西看,她便裊裊婷婷朝上跪倒,是一個久慣打官司的樣兒。包公便問道:“你就是張劉氏麽?”婦人答道:“小婦人劉氏,嫁與貨郎張有道為妻。”包公又問道:“你丈夫是什麽病死的?”劉氏道:“那一天晚上,我丈夫回傢,吃了晚飯,一更之後便睡了。到了二更多天,忽然說心裏怪疼的。小婦人嚇得了不得,急忙起來。便嚷疼得利害,誰知不多一會就死了。害的小婦人好不苦也!”說罷,淚流滿面。包公把驚堂木一拍,喝道:“你丈夫到底是什麽病死的?講來!”站堂喝道:“快講!”劉氏嚮前跪爬半步,說道:“老爺,我丈夫實是害心疼病死的,小婦人焉敢撒謊。”包公喝道:“既是害病死的,你為何不給他哥哥張緻仁送信?實對你說,現在張緻仁在本府堂前已經首告。實實招來,免得皮肉受苦!”劉氏道:“不給張緻仁送信,一則小婦人煩不出人來,二則也不敢給他送信。”包公聞聽,道:“這是為何?”劉氏道:“因小婦人丈夫在日,他時常到小婦人傢中,每每見無人,他言來語去,小婦人總不理他。就是前次他到小婦人傢內,小婦人告訴他兄弟已死,不但不哭,反倒嚮小婦人鬍說八道,連小婦人如今直學不出口來。當時被小婦人連嚷帶駡,他纔走了。誰知他惱羞成怒,在縣告了,說他兄弟死的不明,要開棺檢驗。後來大爺到底檢驗了,並無傷痕,纔將他打了二十板。不想他不肯歇心,如今又告到老爺臺前,可憐小婦人丈夫死後,受如此罪孽,小婦人又擔如此醜名,實實冤枉!懇求老青天與小婦人作主啊!”說着,說着,就哭起來了。
  包公見她口似懸河,牙如利劍,說的有情有理,暗自思道:“此婦聽她言語,必非善良。若與張緻仁質對,我看他那誠樸老實形景,必要輸與婦人口角之下。須得查訪實在情形,婦人方能服輸。”想罷,嚮劉氏說道:“如此說來,你竟是無故被人誣賴了。張緻仁着實可惡。我自有道理,你且下去,三日後聽傳罷了。”劉氏叩頭下去,似有得色。包公更覺生疑。
  退堂之後,來到書房,便將口供呈詞與公孫策觀看。公孫策看畢,躬身說道:“據晚生看此口供,張緻仁疑的不差。衹是劉氏言語狡猾,必須探訪明白,方能折服婦人。”不料包公心中所思主見,公孫策一言道破,不覺歡喜,道:“似如此之奈何?”公孫策正欲作進見之禮,連忙立起身來,道:“待晚生改扮行裝,暗裏訪查訪查,如有機緣,再來稟復。”包公聞聽,道:“如此說,有勞先生了。”叫包興:“將先生盤川並要何物件,急忙預備,不可誤了。”包興答應,跟隨公孫策來至書房,公孫策告訴明白,包興連忙辦理去了。不多時,俱各齊備。原來一個小小藥箱兒,一個招牌,還有道衣絲縧鞋襪等物。公孫策通身換了,背起藥箱,連忙從角門暗暗溜出,到七裏村查訪。
  誰知乘興而來,敗興而返,鬧了一天並無機緣可尋。看看天晚,又覺得腹中饑餓,衹得急忙且回開封府再做道理。不料忙不擇路,原是往北,他卻往東南岔下去了。多走數裏之遙,好容易奔至鎮店,問時知是榆林鎮,找了興隆店投宿,又乏又餓。正要打算吃飯,衹見來了一群人,數匹馬,內中有一黑矮之人,高聲嚷道:“憑他是誰,快快與我騰出!若要惹惱了你老爺的性兒,連你這店俱各給你拆了。”旁有一人說道:“四弟不可,凡事有個先來後到,就是叫人傢騰挪也要好說,不可如此的羅唕。”又嚮店主人道:“東人,你去說說看。皆因我們人多,兩下住着不便,奉托!奉托!”店東元奈,走到上房,嚮公孫策說道:“先生沒有什麽說的,你老將就將就我們!說不得屈尊你老,在東間居住,把外間這兩間讓給我們罷!”說罷,深深一揖。公孫策道:“來時原不要住上房,是你們小二再三說,我纔住此房內。如今來的客既是人多,我情願將三間滿讓。店東給我個單房我住就是了。皆是行路,縱有大廈千間,不過占七尺眠,何必為此吵鬧呢。”正說之間,衹見進來了黑凜凜一條大漢,滿面笑容,道:“使不得!使不得!老先生請自尊便罷。這外邊兩間承情讓與我等,足已夠了。我等從人俱叫他們下房居住,再不敢勞動了。”公孫策再三謙遜,那大漢衹是不肯,衹得挪在東間去了。
  那大漢叫從人搬下行李,揭下鞍轡,俱各安放妥協。又見上人卻是四個,其餘五六個俱是從人,要淨面水,喚開水壺,吵嚷個不了。又見黑矮之人先自呼酒要菜。店小二一陣好忙,鬧的公孫策竟喝了一壺空酒,菜總沒來,又不敢催。忽聽黑矮人說道:“我不怕別的,明日到了開封府,恐他記念前仇,不肯收錄,那卻如何是好?”又聽黑臉大漢道:“四弟放心,我看包公决不是那樣之人。”公孫策聽至此處,不由站起身來,出了東間,對着四人舉手,道:“四位原是上開封的,小弟不纔,願作引進之人。”四人聽了,連忙站起身來。仍是那大漢說道:“足下何人?請過來坐,方好講話。”公孫策又謙遜再三,方纔坐下。各通姓名。
  原來這四人正是土竜崗的王朝、馬漢、張竜、趙虎四條好漢。聽說包公作了府尹,當初原有棄暗投明之言,故將山上嘍羅糧草金銀俱各分散,衹帶了得用伴當五六人,前來開封府投效,以全信行。他們又問公孫策,公孫策答道:“小可現在開封府。因目下有件疑案,故此私行暗暗查訪。不想在此得遇四位,實實三生有幸了。”彼此談論多時,真是文武各盡其妙。大傢歡喜非常。惟獨趙四爺粗俗,卻有酒量頗豪。王朝恐怕他酒後失言,叫外人聽之不雅,衹得速速要飯。大傢吃畢,閑談飲茶。天到二更以後,大傢商議,今晚安歇後,明日可早早起來,還行路呢。這正是衹因清正聲名遠,致使英雄跋涉來。
  未審明日玉、馬、張、趙投奔開封府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註釋:
  肋裏肋遢——(衣服)不整潔,不利落。
  羅嗅——吵鬧尋事。
  伴當——舊時指跟隨着做伴的僕人或夥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包公案
第一回 設陰謀臨産換太子 奮俠義替死救皇娘第二回 奎星兆夢忠良降生 雷部宣威狐狸避難
第三回 金竜寺英雄初救難 隱逸村狐狸三報恩第四回 除妖魁包文正聯姻 受皇恩定遠縣赴任
第五回 墨鬥剖明皮熊犯案 烏盆訴苦別古鳴冤第六回 罷官職逢義士高僧 應竜圖審冤魂怨鬼
第七回 得古今盆完婚淑女 收公孫策密訪姦人第八回 救義僕除兇鐵仙觀 訪疑案得綫七裏村
第九回 斷奇冤奏參封學士 造禦刑查賑赴陳州第十回 買豬首書生遭橫禍 扮化子勇士獲賊人
第十一回 審葉阡兒包公斷案 遇楊婆子俠客揮金第十二回 展義士巧換藏春酒 龐姦侯設計軟紅堂
第十三回 安平鎮五鼠單行義 苗傢集雙俠對分金第十四回 小包興偷試遊仙枕 勇熊飛助擒安樂侯
第十五回 斬龐昱初試竜頭鍘 遇國母晚宿天齊廟第十六回 學士懷忠假言認母 夫人盡孝祈露醫睛
第十七回 開封府總管參包相 南清宮太後認狄妃第十八回 奏沉痾仁宗認國母 宣密詔良相審郭槐
第十九回 巧取供單郭槐受戮 明頒詔旨李後還宮第二十回 受魘魔忠良遭大難 殺妖道豪傑立奇功
第二十一回 擲人頭南俠驚佞黨 除邪祟學士審虔婆第二十二回 金鑾殿包相參太師 耀武樓南俠封護衛
第二十三回 洪義贈金夫妻遭變 白雄打虎甥舅相逢第二十四回 受亂棍範狀元瘋癲 貪多杯屈鬍子喪命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