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王晓峰博客文集:文化@私生活 》
第7节:从无知者无畏到物质者无所谓(2)
王晓峰 Wang Xiaofeng
以上个世纪80年代为例,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大众文化都是在人们似懂非懂下创造出来的。正如王朔所说,无知者无畏,它形成的消费关系更像本能。比如流行歌手张蔷,她出过十几盒卡带,每盒卡带销量都上百万,她曾经因为卡带销量超过 两千万而被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像这样一个歌手,如果在今天,早就成了媒体追逐的目标和公共人物,可是在当时,除了你能在卡带的封面上看到她的形象,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她的照片。没有媒体报道她,没有电视台请她上电视,也没有走穴演出,但是她的卡带就是不停地在卖。如果你真的研究"张蔷现象",会发现,80年代这个重要的大众文化现象,它发生的动机仅仅是一个商人很朴素的生意原理:他们觉得张蔷的磁带好卖,就不停地给她出版,至于为什么好卖,什么人在听,都不是他们关心的。所以商人无知无畏地一口气能给她出版十几盒卡带。
同样,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变过程,也带着懵懵懂懂的状态,当初只是想到过年的时候该做一台好节目给电视观众看,随着观众反应的热烈和电视日趋普及,它从懵懂逐渐转入商业,从这个发展轨迹你就越来越能看出它的商业诡计,它开始有计划、大规模、人为地制造一种伪民俗的庸俗,而随着这种意识的不断加强,春晚变得越来越不堪入目。
80年代的电影,《小街》、《牧马人》、《人到中年》、《少林寺》、《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还能让你耐心地去跟着电影人一起为艺术探索。比如《小街》,它的结尾就要给你设计好几种结果,然后导演诚恳地给你一个想像和感动的空间让你走出电影院后久久难忘。要是搁现在,不就是拍一个续集的事儿吗?更"令人发指"的是,当时北京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同时拍摄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由于许茂女儿太多,所以这两部电影几乎囊括了当时活跃在电影战线上的所有美女。这要在今天,就是犯了商业的大忌。可在当时,人们津津乐道,两部电影都看,看完了还要作出比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序 | 第2节:恶之花开(1) | 第3节:恶之花开(2) | 第4节:恶之花开(3) | 第5节:想变成人的猫 | 第6节:从无知者无畏到物质者无所谓(1) | 第7节:从无知者无畏到物质者无所谓(2) | 第8节:从无知者无畏到物质者无所谓(3) | 第9节:从无知者无畏到物质者无所谓(4) | 第10节:北京到底有没有文化?(1) | 第11节:北京到底有没有文化?(2) | 第12节:星巴克与认同文化(1) | 第13节:星巴克与认同文化(2) | 第14节:星巴克与认同文化(3) | 第15节:没有性生活的鸡(1) | 第16节:没有性生活的鸡(2) | 第17节:开头与结尾 | 第18节:把韩寒拉出去毙了 | 第19节:给你自由过了火(1) | 第20节:给你自由过了火(2) | 第21节:王朔:"飞"越疯人院(1) | 第22节:王朔:"飞"越疯人院(2) | 第23节:王朔:"飞"越疯人院(3) | 第24节:王朔:"飞"越疯人院(4)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