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笑傲人生:李敖的冷眼狷行   》 1.东北小“遗民”(4)      孙尘 Sun Chen

  老姑(小姑,六姑)也有四姑的风流,但却没有四姑走运。她一直以老么地位,跟在李敖爷爷奶奶身边。爷爷奶奶在100天内先后死去,她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依靠,一个人住在空屋里过了一阵,很可怜。她后来也走四姑路线,但因自身条件不如四姑,男朋友自然也不如四姑多。妈妈们在背后都叫四姑做“四妖精”,老姑做“老妖精”,姑嫂之间如何,由此可见。
  家大业大,人多嘴杂,且人人有个性,有“奇气”,女人多,又多“妖精”,李家自然也免不了中国传统大家庭固有的一些矛盾。中国旧式家庭有三大战:婆媳之战,小叔之战, 姑嫂之战。这三大战,都跟媳妇有关。李敖妈妈是李家媳妇,当然无役不与。李家正赶上中国大家庭的解体时代,所以大战的程度较轻,只限于背后的一些女人是非而已。李敖爷爷奶奶一直跟李敖一家一起住。做为一个媳妇,李敖妈妈对奶奶不错,奶奶临死前,缠绵病榻,每天给她擦身体的,就是这位二媳妇。但奶奶却说就李敖的爸爸和妈妈对自己不好,其他的儿子和媳妇最好,因为他们逢年过节总要聊拔几毛,送点小礼物之类,没想到老太太不赞赏日日照顾自己的二儿子和媳妇,偏偏对其他儿子媳妇大加称赞,这种是非不明, 是旧时代老太大的一个特色,也是家庭矛盾产生的最主要根源之一。李敖爸爸妈妈身受委屈多年,当然难免时有怨气。
  实际上李敖妈妈的受气源还不止婆婆一个,她自己的爸爸妈妈也非等闲之辈,也都有几分非凡之处。
  李敖的外祖父(李敖叫老爷)名叫张人权。他是哈尔滨警察局下一个分局的局长,为人耿直,不喜欢拍马屁。他的上司在台上,他不理,不买帐;他的上司垮了台,他却跑去“烧冷灶”。他长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威严无比。他有一张大照片,一直挂在家里,照片中的眼睛不论你从那个角度望去,好像都一直盯着你,教人为之生畏。
  就像崇拜爷爷一样,李敖幼时也非常崇拜外祖父这股大丈夫气,这副形象也深深植根于李敖的脑海中,成为他英雄崇拜的一个模范。他后来说自己“喜欢一种溢于眉表的精明英雄之气,两眼有一种锐利逼人的闪光,嘴唇紧闭,牙床咬紧,神情沉毅,态度坚决,一望就有一股慑人的奇气,轩昂不凡”,若照这样的描述画出来,不折不扣就是李敖外祖父挂在家里的那张大照片。
  李敖的外祖母(李敖叫姥姥)是一位慈祥和善的胖太大,胖得象一棵千年古树,胖得三轮车夫都要问她要双份的钱。人胖自然腰难直,而外祖父则是衣着笔挺,背也笔挺。外祖父常常对老伴说:“把腰直起来,直起来”。
  姥姥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三个女儿中,老大是李敖的母亲。
  姥姥不识字,但聪明过人,在世的时候,始终是李家的当家人。她当家始终是井井有条,在家也最有权势,经济实力最雄厚。真可谓“人不可一日无权,也不可一日无钱”,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
  姥姥的厉害还表现在虽不生儿子却始终在家庭中保持中心地位。外祖父当初曾以她不生儿子为借口,讨过三个小老婆,结果都因外祖母凶悍能占上风而告终。
  有这样精明强干的母亲,李敖的母亲也很聪明好强,但谈到管家,却因母亲包办太多,而比母亲逊色多了。李敖外祖母去世后,妈妈一度试图继承外祖母的事业,将家管起来,而且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趋势,但几天下来,记帐的本子上老是不知钱花到何处去的记号,最后只好让贤,将管家的责任交托给大女儿,结果孩子不听话时,她往往说:“再不听话,就告诉你大姊去。”
  李敖的妈妈学名叫张桂贞,毕业于吉林女子师范,是个有文化的妇女,论辈分是李敖爸爸的学生。
  李敖的爸爸名叫李鼎彝,字玑衡,1899年生。生李敖时,他已三十七岁。虽然父兄都没读书,但他却考上了国立北京大学国文学系。他的本来籍贯是山东省潍县,因为读大学领吉林省公费,籍贯就改为吉林省扶余县。当时只是他一个人改,所以籍贯只他一个人是吉林扶余,家里其他人仍是山东潍县。这种情形,一直到1949年到了台湾,才被户政机关命令统一,从此李敖的籍贯也是吉林扶余了。
  李鼎彝进入北大的时间是1920年,这时正是五四运动后第一年,正是北大的黄金时代。当时的校长是蔡元培,老师则有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沈尹默等等,可谓名师汇集,也确实培养出不少后来很有成就的学生,如搞中国文学史的陆侃如、冯沅君,搞国语运动的魏建功,治哲学的冯友兰等。但李敖父亲本人书念得并不十分出色,但一些北大逸事却还是能津津乐道的。
  李敖的爸爸于1926年从北大毕业,吉林省政府本想公费送他留学,他那时已经28岁了,归家之心愈加强烈,所以就拒绝了。
  因为是“京师大学堂”毕业生,李敖的爸爸回到家乡,非常风光,立刻被聘为吉林六中校长。当时的东北虽然是张作霖当政,对知识分子却极好,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与尊敬,也非日后的风气可比。在孔夫子诞辰的时候,张作霖常常脱下军装,换上长袍马褂,跑到各个学校,向老师们打躬作揖,说自己是大老粗,什么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亏诸位老师偏劳,特地跑来感谢等等。军阀们是不敢向教育界人士致训词的,也不敢颁发训词让教师研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团结出版社
序: 笑傲江湖的基督山(1)序: 笑傲江湖的基督山(2)序: 笑傲江湖的基督山(3)1.东北小“遗民”(1)
1.东北小“遗民”(2)1.东北小“遗民”(3)1.东北小“遗民”(4)1.东北小“遗民”(5)
2.颠沛流离(1)2.颠沛流离(2)2.颠沛流离(3)2.颠沛流离(4)
2.颠沛流离(5)3.新鲜胡同小学(1)3.新鲜胡同小学(2)3.新鲜胡同小学(3)
3.新鲜胡同小学(4)3.新鲜胡同小学(5)4.魂牵梦萦的小情人(1)4.魂牵梦萦的小情人(2)
5.远走台湾(1)5.远走台湾(2)6.“抢去我的第一名”(1)6.“抢去我的第一名”(2)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