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中国古都北京   》 金代中都(3)      阎崇年 Yan Chongnian

  卢沟桥在当时的中国和世界,都是一座极美丽的桥梁。而它对金的意义,又非同小可,这既有政治与经济的因素,更有军事与交通的因素。就政治来说,中都是北中国的政治中心。它的疆域南界淮河,北跨外兴安岭。为了加强管理,“袭辽制,建五京”,中都需密切同五京,尤其是同南京(今河南开封市)的联系,因都城西南卢沟河(今永定河)的阻隔而不便。
  就经济来说,金中都皇室贵族、文武官员、戍守军队和平民百姓,每年要用上百万石粮食。但燕京地区粮食不能自给,中都的粮仓在南而不在北,要将淮北和华北平原的粮食运至中都,卢沟渡口成为中都的交通咽喉。就军事来说,金朝前期蒙古尚未勃兴,它的强敌在南宋,宋使往来也要通过卢沟渡口。最后,就交通来说,卢沟渡口自古以来便是燕蓟通往南方的关津,原来在这里设有浮桥和木桥。随着中都的发展,交通的频繁,浮桥和木桥已经不能适应需要。
  怎样解决这个难题?一个方案是在通州到中都之间开凿运河。因为当时水运粮食只能经潞河至通州,通州至中都城的一段路程无法通航。而陆运所费人力、物力甚巨,所以需要从通州至中都城开凿一条人工河道—运粮的漕河。中都近畿主要有三条水系,即西部的卢沟河(今永定河)、北部的温榆河和东部的潞河。这条漕河需引西部卢沟河水,下注潞河,以济通州至中都城的漕运。金大定十年(1170年),议分卢沟河为漕渠,以通京师漕运,第二年动工。这条漕河的西端,从金口(今石景山北)引水东行,经中都北城濠,东达通州,连通潞河。但漕河开成后,因地势西高东低,水流落差太大,水流湍急,河水浑浊,泥沙淤塞,不能行船;又恐雨季水势暴涨,冲毁河堤,殃及京师。因此,下令将金口处河闸填塞,这条新开的金口河被废止。后来又引京西玉泉山一亩泉水入北城濠,东流通州,注汇潞河。这条漕河(后称通惠河)或通或塞,而仅以车辆挽运粮食至中都。
  另一个方案就是修建卢沟桥。金口漕渠,竟未见功,廷议加强陆运,往来卢沟河上。卢沟河为南北商旅的津要,以舟济渡,但河水激湍;木桥浮渡,又河水泛滥—都不便于通行。金建中都之初,待河水浅时造小桥以渡;后来在河两岸造浮桥,建龙祠,以通车马。金世宗于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命建卢沟石桥,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卢沟石桥落成,费时三年。命名为广利桥,后习称为卢沟桥。元、明、清三代,曾加以修葺。
  卢沟桥是一座联拱石桥,长266.5米,宽7.5米,下分11个涵孔,工程巨大,雄伟瑰丽,是中国北方最长的古代石拱桥,也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联拱石桥。卢沟桥的桥墩像一条平面的船,迎水面似船头,砌分水尖,每个分水尖安置三角铁柱,以保护桥墩;顺水面似船尾,向内收进,以减轻拱券内水流压力。桥的拱券,采用纵联式砌筑法,将13个拱券连成一体,最大跨径为13.42米,以增强抗洪能力。桥身两侧各有白石雕成护栏望柱140根,望柱之间为石栏板,栏板平均高85厘米,内侧刻有花纹。柱顶为方形莲座,莲瓣中间装饰着珠串,柱头上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
  “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这样说。但有人不相信,一定要亲自到离城15公里的卢沟桥上去数一数,数着数着,忽漏其一,结果是扫兴而归。大的石狮固然好数,最大的两只石狮子是站在桥东头石栏杆尽头处,用头猛顶望柱。它们各身高90厘米,身长1.73米。然而桥西头顶望柱的是两头石象。它们为使栏杆不致外倾,日夜不息,废寝忘食,经历过几百个寒暑。蹲在望柱上的石狮也不难数,虽然它们千姿百态,神情各异—有的昂首挺胸,仰望蓝天;有的俯首侧身,凝视桥面;有的端庄恭敬,迎送行人;有的嬉戏耍闹,玩忽职守;有的抚玩幼狮,母子同乐;有的注目远望,监视水位;有的歪头闭目,像在困睡;有的蜷伏静卧,若有所思。最为难数的是那些顽皮淘气的小石狮子,其中最小的只有几厘米。它们三三两两,有伏在大狮子头上的,有爬在大狮子身上的,有戏耍大狮子铃铛的,有捉弄大狮子飘带的,有藏在大狮子身下的,有在大狮子怀里戏斗的,有只露出半个头来的,甚至还有仅露出一张嘴的,真是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大狮子身上这198个小狮子,若隐若现,确实难数。但有人做过科学勘查,卢沟桥的石狮子共有485个。在桥上细数,只有481个,所缺的4个石狮子在什么地方?原来它们不在桥上,而是在空中。桥的两端,每端有石制八棱柱华表两座。石柱上端横贯着雕纹云板,柱顶雕有石狮子。这4只石狮子,高高在上,悠然自得,形态各异,凝视远方。卢沟桥的石狮子,是富于想像力的杰出的雕刻艺术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序言(1)序言(2)引言(1)引言(2)金代中都(1)金代中都(2)
金代中都(3)金代中都(4)金代中都(5)金代中都(6)迁鼎大都元大都城(1)
元大都城(2)元大都城(3)百货汇聚科技文化(1)科技文化(2)科技文化(3)
科技文化(4)科技文化(5)中外交流(1)中外交流(2)明代北京北京城池(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