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评论 》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雙重生命 》
第7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7)
安內特·因斯多夫 Annette Insdorf
1997年7月17日在巴黎影像資料館舉行了一次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研討會,法國影評人米歇爾·西芒(Michel Ciment)提議對波蘭電影的各個時期做一次簡短回顧。如果說1950年代波蘭新電影的第一波浪潮包括瓦伊達、耶日·卡瓦萊羅維奇(Jerzy Kawalerowicz)、沃伊切赫·哈斯和安德烈·蒙剋(Andrzej Munk)——這是一群“與歷史對話”但又不乏浪漫主義的導演——1960年代早期的第二次浪潮主要包括波蘭斯基和耶日·斯科裏莫夫斯基(Jerzy Skolimowski)的話,那這第三次浪潮就是由紮努西和基耶斯洛夫斯基掀起的,那是“對日常生活和悲觀主義的一次回歸”。
1966年,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攝了自己的頭兩部學生短片,片長都在6分鐘左右,用35毫米黑白膠片拍攝。在這兩部作品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他日後的兩大發展方向。《辦公室》(Urzad)是一部關於官僚主義的諷刺性紀錄片。地點是一傢國有保險公司的辦公室,我們能聽到辦公人員的對話,但他們的嘴唇看上去卻幾乎紋絲不動,辦公室中非人性的特點通過這一細節得到升華。短片的焦點圍繞表格上該用哪種橡皮圖章的討論展開。一位老婦人交來申請,文員聲稱這與辦公室無關。書架上碼放着文件,茶已沏好,我們聽見一個女聲反復響起,告訴某人“寫下你這輩子幹過的活兒”。
另一方面,《電車》(Tramwaj)則是一部虛構的劇情短片,從中可以看出那種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浪漫與偷窺的交織。年輕人跑着跳上電車,發現車裏坐着一位美麗的女孩。冷風從車門吹入,他關上門,她看着他笑了笑,然後睡着了。他到站下車,目視電車和車上的睡美人遠去。忽然,他又追着電車跑去。這個失落的年輕人可以被看做是《愛情短片》中偷窺者托梅剋的一個原型。
擔任《電車》監製的是旺達·雅庫伯夫斯卡(Wanda Jakubowska)教授,二十年前正是她拍攝了有關奧斯維辛——並且是在奧斯維辛實地拍攝——的第一部劇情片,當初她也是那兒關押着的一名政治犯。影片名叫《最後一站》(The Last Stop,又名《最後的舞臺》[The Last Stage]),用黑白膠片拍攝,有力地表現了集中營女犯人衆志成城的主題。後來,她還監製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另一部短片《希望音樂會》(Koncert Zyczen,1967年),這部劇情短片長17分鐘,說的也是個愛情局外人的故事。湖邊,一群年輕人正在嬉笑打鬧,背景中,巴士遊覽車的收音機裏傳來喧鬧的搖滾樂。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偷偷註視着樹叢中的一對情侶,他出神地盯着那個女孩。不久,情侶坐摩托車離開,巴士也鳴笛上路。就在摩托車超過巴士時,後座上的女孩掉了背包。巴士上的年輕人拾起背包但卻不願歸還,除非女孩上車跟他們走。她似乎受到誘惑,已經準備照做。最終,一切歸於平靜,女孩回到男友身邊。摩托車漸漸消失在視綫之外,衹剩下戴眼鏡的男孩仍癡癡地望着女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 | 第2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2) | 第3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3) | 第4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4) | 第5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5) | 第6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6) | 第7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7) | 第8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8) | 第9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9) | 第10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0) | 第11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1) | 第12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2) | 第13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3) | 第14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4) | 第15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5) | 第16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6) | 第17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7) | 第18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8) | 第19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1) | 第20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2) | 第21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3) | 第22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4) | 第23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5) | 第24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6)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