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志 》 中國古都北京 》
金代中都(3)
閻崇年 Yan Chongnian
盧溝橋在當時的中國和世界,都是一座極美麗的橋梁。而它對金的意義,又非同小可,這既有政治與經濟的因素,更有軍事與交通的因素。就政治來說,中都是北中國的政治中心。它的疆域南界淮河,北跨外興安嶺。為了加強管理,“襲遼製,建五京”,中都需密切同五京,尤其是同南京(今河南開封市)的聯繫,因都城西南盧溝河(今永定河)的阻隔而不便。
就經濟來說,金中都皇室貴族、文武官員、戍守軍隊和平民百姓,每年要用上百萬石糧食。但燕京地區糧食不能自給,中都的糧倉在南而不在北,要將淮北和華北平原的糧食運至中都,盧溝渡口成為中都的交通咽喉。就軍事來說,金朝前期蒙古尚未勃興,它的強敵在南宋,宋使往來也要通過盧溝渡口。最後,就交通來說,盧溝渡口自古以來便是燕薊通往南方的關津,原來在這裏設有浮橋和木橋。隨着中都的發展,交通的頻繁,浮橋和木橋已經不能適應需要。
怎樣解决這個難題呢?一個方案是在通州到中都之間開鑿運河。因為當時水運糧食衹能經潞河至通州,通州至中都城的一段路程無法通航。而陸運所費人力、物力甚巨,所以需要從通州至中都城開鑿一條人工河道—運糧的漕河。中都近畿主要有三條水係,即西部的盧溝河(今永定河)、北部的溫榆河和東部的潞河。這條漕河需引西部盧溝河水,下註潞河,以濟通州至中都城的漕運。金大定十年(1170年),議分盧溝河為漕渠,以通京師漕運,第二年動工。這條漕河的西端,從金口(今石景山北)引水東行,經中都北城濠,東達通州,連通潞河。但漕河開成後,因地勢西高東低,水流落差太大,水流湍急,河水渾濁,泥沙淤塞,不能行船;又恐雨季水勢暴漲,衝毀河堤,殃及京師。因此,下令將金口處河閘填塞,這條新開的金口河被廢止。後來又引京西玉泉山一畝泉水入北城濠,東流通州,註匯潞河。這條漕河(後稱通惠河)或通或塞,而僅以車輛輓運糧食至中都。
另一個方案就是修建盧溝橋。金口漕渠,竟未見功,廷議加強陸運,往來盧溝河上。盧溝河為南北商旅的津要,以舟濟渡,但河水激湍;木橋浮渡,又河水泛濫—都不便於通行。金建中都之初,待河水淺時造小橋以渡;後來在河兩岸造浮橋,建竜祠,以通車馬。金世宗於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命建盧溝石橋,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盧溝石橋落成,費時三年。命名為廣利橋,後習稱為盧溝橋。元、明、清三代,曾加以修葺。
盧溝橋是一座聯拱石橋,長266.5米,寬7.5米,下分11個涵孔,工程巨大,雄偉瑰麗,是中國北方最長的古代石拱橋,也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聯拱石橋。盧溝橋的橋墩像一條平面的船,迎水面似船頭,砌分水尖,每個分水尖安置三角鐵柱,以保護橋墩;順水面似船尾,嚮內收進,以減輕拱券內水流壓力。橋的拱券,采用縱聯式砌築法,將13個拱券連成一體,最大跨徑為13.42米,以增強抗洪能力。橋身兩側各有白石雕成護欄望柱140根,望柱之間為石欄板,欄板平均高85釐米,內側刻有花紋。柱頂為方形蓮座,蓮瓣中間裝飾着珠串,柱頭上雕有臥伏的大小石獅。
“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不清”,幾百年來人們一直這樣說。但有人不相信,一定要親自到離城15公裏的盧溝橋上去數一數,數着數着,忽漏其一,結果是掃興而歸。大的石獅固然好數,最大的兩衹石獅子是站在橋東頭石欄桿盡頭處,用頭猛頂望柱。它們各身高90釐米,身長1.73米。然而橋西頭頂望柱的是兩頭石象。它們為使欄桿不致外傾,日夜不息,廢寢忘食,經歷過幾百個寒暑。蹲在望柱上的石獅也不難數,雖然它們千姿百態,神情各異—有的昂首挺胸,仰望藍天;有的俯首側身,凝視橋面;有的端莊恭敬,迎送行人;有的嬉戲耍鬧,玩忽職守;有的撫玩幼獅,母子同樂;有的註目遠望,監視水位;有的歪頭閉目,像在睏睡;有的蜷伏靜臥,若有所思。最為難數的是那些頑皮淘氣的小石獅子,其中最小的衹有幾釐米。它們三三兩兩,有伏在大獅子頭上的,有爬在大獅子身上的,有戲耍大獅子鈴鐺的,有捉弄大獅子飄帶的,有藏在大獅子身下的,有在大獅子懷裏戲鬥的,有衹露出半個頭來的,甚至還有僅露出一張嘴的,真是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大獅子身上這198個小獅子,若隱若現,確實難數。但有人做過科學勘查,盧溝橋的石獅子共有485個。在橋上細數,衹有481個,所缺的4個石獅子在什麽地方呢?原來它們不在橋上,而是在空中。橋的兩端,每端有石製八棱柱華表兩座。石柱上端橫貫着雕紋雲板,柱頂雕有石獅子。這4衹石獅子,高高在上,悠然自得,形態各異,凝視遠方。盧溝橋的石獅子,是富於想像力的傑出的雕刻藝術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1) | 序言(2) | 引言(1) | 引言(2) | 金代中都(1) | 金代中都(2) | 金代中都(3) | 金代中都(4) | 金代中都(5) | 金代中都(6) | 遷鼎大都 | 元大都城(1) | 元大都城(2) | 元大都城(3) | 百貨彙聚 | 科技文化(1) | 科技文化(2) | 科技文化(3) | 科技文化(4) | 科技文化(5) | 中外交流(1) | 中外交流(2) | 明代北京 | 北京城池(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