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缘分的天空--徐志摩与陆小曼   》 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4)      Han Danshan

  年轻人虑事不周,及至到了伦敦,才知道事情变样了。  早在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素就因为主张和平,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除名。徐志摩计划来英国时,罗素倒是在伦敦,等他到了伦敦,罗素早已离开英国,踏上了去中国的途程。8月间离开英国,在法国待了二十多天,10月间到的中国。徐志摩所以匆匆赴英,或许以为既是访问,有一两个月就够了。他匆匆赶到英国,为的是不误秋季的开学。  既然来了,只得住下,不久即进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师从拉斯基(HaroldLaski)教授,学习政治学,以期获得博士学位。他常随拉斯基夫人一起去伍利奇码头参观选举,还给梁启超在国内创办的《改造》杂志写了几篇文章,谈的大都是政治话题。  给《改造》写的文章中,有一篇叫《安斯坦相对主义(物理界大革命)》。安斯坦,就是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相对主义就是相对论。  怎么谈起相对论了?  秋天过巴黎的时候,妻哥大的图书馆里。  兄张君劢送他一本爱因斯坦写的《相对主义浅说》,告诉他,要是有时间,不妨研究一下。在去伦敦的路上,先看了一遍,字是一个个都认得的,比喻也觉得很浅显,跟没有看差不了多少。他不着急,一则知道自己科学的根底本来极浅,二则知道爱因斯坦的学说原不是容易了解的东西。  到了伦敦,再看一遍,还是不懂。想到要懂总得请人指导,问了许多人,都很客气,一样地说不懂。  一点也不奇怪。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基础”,虽说是1916年发表的,但当时不为世人所重,真正使他赢得巨大国际声誉的,是1919年5月,这一理论为英国皇家学会科学考察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所摄的日食照片和随后的计算所证实之后。1920年秋天,徐志摩研读张君劢给的那本书时,相对论引起世人关注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说,全世界真正懂得相对论的也没有几个人。  正好与志摩同住的,有位学工程的中国留学生,数学和物理学都很精明,志摩便向他请教:“你看爱因斯坦的学理怎么样?”  “我不管。”此人说。“这事体关系很大,你们学科学的不能不管。”  “你要听他的可糟了,”此人气哼哼地说,“时间也不绝对了,地心吸力也变样儿了,那还成世界吗?”  碰了个钉子,倒发了狠。难道就此罢了不成,爱因斯坦的学理,无非是解释宇宙间的现象,牛顿的深浅阔狭,他多少理会一点,难道见了爱因斯坦就此束手?不再请教人了,自己去瞎翻。又看了几本书,翻了几篇杂志上的文章,结果可不能说完全失败,虽然由于缺乏高深的数学知识的缘故,不能了解爱氏“所以然”的道理,他至少知道了那是怎么一回事。  大致懂了,便写成文章,寄回国内发表。这是一篇万字长文,刊登在研究系办的《改造》杂志上。后来志摩曾对梁思成说:“任公先生的相对论的知识还是从我徐君志摩的大作上得来的呢,因为他说他看过许多关于爱因斯坦的哲学都未曾看懂,看到志摩的那篇才懂了。”  徐志摩是个爱热闹的人,一到伦敦,就和留英的中国学生,还有来英国考察的中国学者熟识了。  初入政治经济学院,就跟陈源(通伯)相识了。一天在饭厅里,看到一个年轻的中国人,刘叔和对他说:“那不是小陈吗?”再一次遇见,志摩就主动跟陈源打招呼,并说起共同认识的刘叔和。  陈源后来以笔名西滢行世,连上姓就是陈西滢了。  转年2月间,又结识了来英国考察战后欧洲政治的章士钊。  后经陈西滢和章士钊介绍,还结识了威尔斯、魏雷和卞因等英国著名作家和学者,其中与威尔斯交往最为密切。  一天清晨,还没盥洗呢,正坐在窗口写字,打开窗子,放阳光尽量地进来。忽然看见门外停了一辆汽车,知道是来找他的,忙出门去看,只见陈西滢和章士钊两位走下车来,立即向前招呼,一一握手。又看见汽车上有个司机对着他笑,弄得他莫名其妙。西滢说话很急,有点结巴,拉着他的胳膊说:“这就是……”说了好久才说出,“这就是威尔斯!”  志摩听了,忙将威尔斯接下来,同入室内谈话。威尔斯说他很爱吃中国饭,谈了许久方才辞去。  --威尔斯住在索司顿地方,过后不久,约志摩到他那里去玩。志摩去了。到了车站,威尔斯的两个小孩来接站,他便跟着他们走。那一带净是树林,没有别的居民,可以算是威尔斯的所有了。那里有个华维克花园,他们走,走,走,后来看见一所房子,他知道是快到了。很快便看见威尔斯正背着手,低着头在那里走来走去。两个孩子笑着指着父亲对志摩说:“你看这位老哲学家又在那里不知想什么了呢!”  威尔斯家门口有棵银柏。志摩进去和他谈了一会儿,威氏的声音很尖,但不是音乐的。人称他是“极精的说谎者”。他只要见到一个人的屋子,就会连鼠洞都记得,完全是一种科学的观察。  志摩在威家吃午饭。饭后威氏领志摩看他的房子,有棕色的,也有黄色的。威家人口很少,他的妻子也是一个小说家。除去他们老两口、两个孩子,此外只有几个女仆、一个园丁。他住在伦敦,这里是他的别墅。他现在五十多岁,精神极好。正在同时写三本书,一本是小说,另外两本一本是关于历史的,一本是关于教育的。他写东西没有一定的时候,半夜想到好的意思,衣服也不穿,便立刻爬起来拧亮电灯,将那感想写下。他常在夜间写,到第二天早上,他的妻子啪啪啪啪用打字机打出来,便送到书局去印了。  [返回目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团结出版社
激烈的燃烧性的热情(1)(图)激烈的燃烧性的热情(2)激烈的燃烧性的热情(3)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1)(图)
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2)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3)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4)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5)
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6)(图)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7)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8)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1)(图)
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2)(图)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3)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4)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5)
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6)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7)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8)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9)
风神潇散,旁若无人(1)风神潇散,旁若无人(2)风神潇散,旁若无人(3)风神潇散,旁若无人(4)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