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從狼性到羊性:中國人的性格歷程   》 第7節:一言難盡的日本(7)      張宏傑 Zhang Hongjie

  在日本生活了多年的魯迅對此深有感觸。1932年魯迅在輔仁大學講演時說道:"日本人太認真,而中國人太不認真。中國的事情往往是招牌一挂就算成功了,日本則不然,他們不像中國這樣衹是做戲似的。不認真的同認真的碰到一起,倒黴是必然的。"
  臨終前,魯迅還念念不忘這個話題:"我懷念日本。那些日本人有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氣質。我是羨慕日本人這一點的。中國人沒有這種氣質。不管什麽,總是用怎麽都可以對付過去的。不改掉這'怎麽都可以',是無論如何不能革新中國的。"
  四 孤獨者的孤僻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日本民族的每個優點背面,都背負着一個同樣突出的缺陷。
  首先是孤傲。也許是沒有經歷過真正的風雨,他少年氣盛,心浮氣躁,有了一點成就之後就洋洋自得。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與中國一盛一衰,蒸蒸日上的日本看着中國在列強的欺凌下苦苦掙紮,心中涌起的不是同情而是蔑視。在他們眼裏,昔日印象中聰明能幹的中國人原來不過是一群烏合之衆,而他們日本人才是真正的優秀民族,751年鑒真建造的唐招提寺這讓一直生活在中國的大國陰影下的他們心中涌起一股惡毒的快意。他們稱中國為支那,用這個意思曖昧的詞來作為中國幾千年前漫不經心地叫他們為"倭"的報復。甲午海戰打敗中國之後,這種蔑視又進一步發展為毫無道理的仇視。正如幸德秋水所說:"在對華戰爭時,日本人的愛國主義空前極端地發展起來了。他們蔑視中國人,駡中國人軟弱無能,還痛恨中國人。而且這些不衹是用言辭來表達:從白發老人直到幼童都對這四億人滿懷着血腥的敵意。"在東京的街頭上,中國留學生往往因為衣着發辮而遭到頑童們的追逐嘲駡。民間的印刷品、傳說和詩歌充滿了對中國的污衊之辭,說什麽中國人是劣等民族,天性不思進取,懶惰退化,骯髒污穢,等等等等。更為荒唐的是,他們認為日本民族的一些缺點也都是從中國傳染過來的,不是日本人本身所固有。這樣荒唐幼稚的說法衹能說明日本人性格的淺薄與不成熟。
  二戰失敗的挫折也沒有給日本人太多的教訓。戰後經濟的迅速崛起又使他們再度張狂自大起來。日本街頭曾出現過這樣一本暢銷書:《再見,亞洲》,在這本書裏,作者長𠔌川慶太郎把日本比作高聳入雲的霞關大廈,而把其他亞洲國傢比作東京灣裏的垃圾島,認為日本繼續和亞洲國傢打交道對日本已不再有什麽好處,衹會染上他們的缺點。他主張日本甩開亞洲的窮朋友,把投資重點轉嚮歐美,這樣纔有利於日本自身的發展。甚至對歐美國傢,日本也開始不恭敬起來。他認為英國人氣質消沉,法國人過於輕佻,而美國的黑人、波多黎各人和黑西哥人降低了美國人的整體素質。馬野修二甚至宣佈:美國不過是一個由歐洲劣等的下層階級後裔湊成的移民國傢。日本人越比較越覺得自己確實高人一等,日本一些學者通過一係列獨特的"研究"後宣佈,日本人的大腦、語言、氣質乃至風俗習慣都比世界上其他民族優秀高貴。日本開國以來取得的一係列輝煌成就就是證明。
  日本人第二個突出的缺點是自私。由於自古以來很少和外界接觸,日本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孤僻性格。他們不懂得關心別人的感受,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一切都是從自己這個原點出發,衹知道取,不知道予;衹知道進,不知道退。每年八月,日本各地都會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悼念在原子彈災難中廣島、長崎的死難者。全日本上下都沉浸在悲痛和激昂中。走進日本任何一傢圖書館,人們總是可以發現關於那場災難的紀實、回憶、資料數不勝數。日本人至今還要求追究美國濫殺無辜的責任。可是,面對自己在戰爭中給那麽多國傢造成的那麽慘痛的災難,面對旅順屠城、濟南慘案、南京大屠殺、三光政策,日本卻總是支支吾吾,再三搪塞,不肯真誠道歉,甚至不肯承認。
  日本問題專傢賴肖爾精闢地指出:"日本人對其他國傢的態度猶如一個鐘擺,晃動於自卑感和優越感之間。"無論如何,他們就是不會對人將心比心,平等相待。在日本眼裏,世界是分成三六九等的。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們對待中國勞工如同對待牲畜,肆意凌虐,毫無人道精神可言。他們對被徵服地區的剝削達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對那裏人民的極端痛苦視若無睹。即使是現在,我們也經常能聽到日本封了本國的山林,卻到別的國傢去進口木材,或者利用別國的貧睏,嚮他們輸送核廢料的消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一言難盡的日本(1)第2節:一言難盡的日本(2)
第3節:一言難盡的日本(3)第4節:一言難盡的日本(4)
第5節:一言難盡的日本(5)第6節:一言難盡的日本(6)
第7節:一言難盡的日本(7)第8節:一言難盡的日本(8)
第9節:一言難盡的日本(9)第10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
第11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2)第12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3)
第13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4)第14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5)
第15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6)第16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7)
第17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8)第18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9)
第19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0)第20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1)
第21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2)第22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3)
第23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4)第24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