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追憶繁華京城過往煙雲:圖說北京三千年   》 中南海的歷史滄桑      葛忠雨 Ge Zhongyu

  中南海,在普通民衆眼裏是那麽的神秘和威嚴,這絶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新中國建國後這裏成了我們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辦公所在地。其實在不太遙遠的元明清時期,這裏僅僅是皇傢園林,其所擁有的政治意味和神秘色彩,也遠不如後來那麽濃厚。
  中南海是全國的最高領導中心,也是著名的風景區。不過對於北京這樣一個非沿海的城市中怎麽會出現“海”呢?這是北京人故弄玄虛,還是另有他因?追溯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原來中南海的“海”,出自蒙古人之口,在蒙古語當中“海”是“海子”的簡稱,有花園的意思。又因為它地處北京的中南方位,所以他們把這一帶風景秀麗的地區統稱為中南海。由此可知,“中南海”之名始於元代,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從方位上看,中南海位於故宮西側,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稱。在此基礎上,中南海又與北海共同構成了西苑三海,也稱作太液池。西苑三海是我國歷史非常悠久的皇傢園林,而在三海一帶原先衹有一片小山和水池,遼統治者選中了這裏作為遊玩之地,於是便對水池進行了開拓,引玉泉山泉水灌入,名之為“太液池”。
  金代,這裏開始成為皇帝的離宮,在此修建了不少的宮殿、園苑,所以被稱之為“西苑太液池”。元朝建大都都城時又對三海進行了大規模挖掘,挖出的土堆成了景山,水面也得以開闊,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200米,成為北京內城最大的風景區。明代,皇宮嚮東遷移,太液池成為皇帝的行宮,時稱“西海子”、“ 金海”,並正式分為北、中、南三海。
  到了清代,統治者又對三海大加拓建,現在建築就多屬清代遺物,中南海被列為了皇傢專用的禁苑。康熙皇帝時,一些政務開始在離宮別苑處理,中南海也逐漸成為了清王朝的政治中心,並且每年都要在這裏舉行許多盛大的活動。如陰歷七月十五的盂蘭盆會,每到這一天的夜晚,宮女們會興高采烈地把成千上萬盞荷花彩燈放在水面上,看上去流光逐波,頗為壯觀;中秋節前三天的時候,召集上三族大臣侍衛在紫光閣前校射,而且皇帝也要搭弓射箭,以示王威;每科殿試武進士,皇帝也要親臨紫光閣檢視騎射;鼕天的時候,湖水封凍,則命八旗禁旅在池中習冰戲、練技藝,有時候乾隆來了興致也會親乘冰床遊湖。
  民國初年,中南海依然是國傢的政治中心,袁世凱、黎元洪、曹錕的總統府,張作霖的大元帥府,北洋軍閥政府的國務院、攝政內閣都曾設置在這裏。北伐戰爭之後一段時間,中南海一度被闢為公園,供人遊覽。國民黨時期,何應欽的“北平軍分會”、李宗仁的“北平行轅”也曾設在中南海裏。
  新中國成立後,中南海一直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許多重要的歷史性會議都曾在這裏召開。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傢也曾在此居住和辦公,從此中南海作為全國的最高權力中心而聞名於海內外,也成為世人目光關註的焦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黃山書社
繁華有因:“漂”來的北京虎踞竜盤:棋盤結構的北京城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墻缺個角
中軸傾斜:京城中軸綫之謎皇傢寺院: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古城的“雙竜”佈局
中南海的歷史滄桑北海九竜壁的傳說什剎海的由來之謎
正陽門箭樓千斤閘探秘天安門城樓設計者之謎前門大柵欄之謎
太廟被李自成燒毀了嗎社稷壇的五色土景山坐像之謎
北京城的“後門”故宮又稱紫禁城之謎宮門:解讀故宮之謎的鑰匙
揭秘皇城三大殿故宮房間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故宮三大殿院內為何不種樹
東華門門釘也有謎團元代皇帝為何沒有陵墓神秘的明代皇帝葬儀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