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交锋三十年   》 第7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7)      马立诚 Ma Licheng

  7月,汪东兴在山东视察时说:不要砍旗,不要丢刀子,还是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当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的胡乔木在社科院大会上说:我可以负责地讲,中央在这个问题上(按:指真理标准讨论)是一致的,谁说中央内部有不同意见,就是造谣,就是分裂中央。此话一出,满场交头接耳,大家都不信。后来胡乔木在人大会堂的一次中央机关司局长以上的干部会议上又讲了类似的话,也引起与会者议论纷纷。
  其实,胡乔木自己也不相信这话。因为在6月20日那天,他去了胡耀邦家,对胡耀邦说:争论是党校挑起来的。我不同意再争论下去,要立即停止争论。再这样争论下去,势必要造成党的新的分裂,《理论动态》不能再发可能引起争论的文章了。
  许多老同志说,胡乔木一直不大看得起胡耀邦。他曾对胡耀邦说,你只有小学文化,你搞的文章要拿来让我帮你修改。
  胡耀邦没有听从胡乔木的劝告。实际上,分裂已经出现了。
  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开始并不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他听说此文引起很大争论,就找来一看。5月30日,邓小平同胡乔木等人谈话时说:"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是莫名其妙!"(《邓小平年谱》上册,320页)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实事求是,并且在讲话中引用了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也只有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才能证明是不是正确。这显然是站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边。
  但是华国锋仍然坚守阵地,他指示中宣部和《红旗》杂志"不介入"、"不表态"。
  7月21日,邓小平找张平化谈话,警告他不要对真理标准讨论设置禁区。
  22日,邓小平找胡耀邦谈话,对他说:"你们的《理论动态》,班子很不错啊!你们的一些同志很读了一些书啊,不要搞散了,这是个好班子。"(沈宝祥著《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1997年版,127页)胡耀邦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从此,所有的报纸都像火上浇油似的。7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邢贲思的文章《哲学的启蒙和启蒙的哲学》。过了几天,胡耀邦又召集《理论动态》开会,布置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另一篇文章《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文章由王聚武执笔,胡耀邦几次精心修改。在修改过程中,传来了邓小平8月19日同文化部负责人的谈话。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是驳不倒的。"(《邓小平思想年谱》,74页)胡耀邦的劲头更足了。《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一文于9月10日在《理论动态》和《人民日报》同时发表,新华社立即转发全国。
  随着这些文章接连问世,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烈烈轰轰在全国掀起。与后来的改革形势不同的是,那时候的争论都是围绕着文章展开的。
  直到1978年10月3日,文章已经发表了近5个月,中央办公厅一位副主任在信访工作会议上还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有些话有些问题。有的人不同意发表。有的人说好得很,一篇又一篇地登。当然可以百家争鸣,但有的人用主席的话批主席……有的不仅针对毛主席,也是针对华主席。有的逼省委表态。黑龙江的杨易辰说五不怕,不对嘛。这股风很大,要顶住是不容易的。我向张平化说,你是宣传部长,你要掌握方向。有人说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但做起来就不是那样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1)第2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2)
第3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3)第4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4)
第5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5)第6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6)
第7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7)第8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8)
第9节:吴明瑜:我为邓小平起草科学大会讲话(1)第10节:吴明瑜:我为邓小平起草科学大会讲话(2)
第11节:1978: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历险记(1)第12节:1978: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历险记(2)
第13节:1978: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历险记(3)第14节:1978: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历险记(4)
第15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1)第16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2)
第17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3)第18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4)
第19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5)第20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6)
第21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7)第22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8)
第23节:我与袁庚有神交(1)第24节:我与袁庚有神交(2)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