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②。”
[译文]
(1.5)孔子说:“领导千车之国,要谨慎而守信,节俭而爱民,使用民力要顺应天时。”
[注释]
①道,何按:导,首领,率领。《释文》:“道”,本或作“导”。马融说:“道谓之为政教。”
千乘之国:乘音剩。马融引《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咸(成,即城),成(城)出革车一乘。”古代四匹马拉一辆兵车称作“乘”,拥有兵车千乘的国家,百夫配一车,则有士卒十万,国家人口在五十万以上。包咸说:“千乘之国,百里之国也。”《礼记·坊记》:“制国不过千乘,家富不过百乘。”当时是中等之国。
杨伯峻《论语译注》说:“春秋时代,国家的强弱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春秋初期,大国都还没有千辆兵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城濮之战,晋文公战车仅七百乘。至平丘之会,晋国已有四千乘了(见《左传》昭公十三年)。千乘之国,在孔子时仅为中等之国,因此子路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敬,读为谨,小心也。同1.6“谨而信”。
②使民以时:使民,劳役,即《孟子·梁惠王》“不违农时”。包咸说:“使民必以其时,不妨夺农务。”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
[译文]
(1.6)孔子说:“弟子们!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言语要谨慎而守信,博爱大众而且亲爱人类。已做到这些还有余力,再用以研习学术。”
[注释]
①弟子即子弟。孔子招徒,收之如假子,故以子弟、弟子为称。
入、出,《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命士即名士,先秦贵族子弟,行冠礼命名后方入成年,称“命士”)则知这里的“弟子”是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入”是“入父宫”,“出”是“出己宫”。
谨,杨树达谓:“寡言叫做谨。”泛,古无轻唇音,泛、博音义通。泛爱即博爱,即普爱。众,多人曰众。
亲,噙也,嘴衔曰噙。《易》之咸卦,帛《易》作“钦”,即亲吻也,引申为亲爱。《尚书·尧典》:“克明俊(己)德,以亲九族。”传:亲,爱也。仁,借为人(雍也篇:“井有仁焉。”郑注:“仁,人也。”)。
②文即文学。文学一词,今古异义。古之所谓“文学”,学术也。
[原文]
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③。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1.7)子夏说:“重视贤者,轻视美色。侍奉父母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奉献生命。与朋友交往讲话必守信义。(这样的人)即使没有读过书,我也说他是有学识啊!”
[注释]
①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小孔子四十四岁,孔子重要弟子。孔子死后,孔学重要传人之一。可注意者,《论语》中多子夏语录。
②贤贤,第一“贤”字为动词,第二“贤”字为名词。意为:以贤者为贤。易色,易读为希,轻也。轻视容色。(参《汉书》卷七五“李寻传”师古注)
③能,古音读为以,即今语“要”也。竭,尽也,一音之转。
④致,献也。送物曰致物,致有奉送意。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①,无友不如己者②。过,则勿惮改③。”
[译文]
(1.8)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业就不会巩固。要主守忠信。不和(上述方面)不如己者交朋友。如有错误,不要怯于改正。”
[注释]
①主忠信:主,守也,守持。信,诚也。忠信即忠诚。颜渊篇(12.10)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②无友不如己者,即不与(忠信)不如自己者为友。古今解此句多误读。
③惮,忌惮,怕也,畏惧。今北地方言称“惧”为“颤”,惧而抖为“颤抖”,语源本于“惮”也。
[原文]
曾子曰:“慎终①,追远{2},民德归厚矣{3}。”
[译文]
(1.9)曾子说:“慎重考虑事情的结果,思虑久远,使民众的道德归向于纯厚。”
[注释]
{1}《说文》:“慎,谨也。”终,结果。终字从冬。冬字,甲骨文象一绳两端系两结。终即结也。上古结绳记事、记历,故岁尾亦称“冬”(即“终”)。
{2}追,追思;远,久也,久远。
{3}厚,淳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