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中国经典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
山魈[1]
    
蒲松龄 Pu Songling 
 孙太白尝言:其曾祖肄业于南山柳沟寺[2].麦秋旋里[3],经旬始返。
 启斋门,则案上尘生,窗间丝满。命仆粪除[4],至晚始觉清爽可坐。乃拂榻陈卧具,扃扉就枕[5],月色已满窗矣。辗转移时,万籁俱寂[6].忽闻风声隆隆,山门豁然作响。窃谓寺僧失扃。注念间[7],风声渐近居庐,俄而房门辟矣。大疑之。思未定,声已入屋;又有靴声铿铿然,渐傍寝门。心始怖。
 俄而寝门辟矣。急视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与梁齐。面似老瓜皮色;目光睒闪[8],绕室四顾;张巨口如盆,齿疏疏长三寸许[9];舌动喉鸣,呵喇之声,响连四壁。公惧极;又念咫尺之地,势无所逃,不如因而刺之。乃阴抽枕下佩刀,遽拔而斫之,中腹,作石缶声[10].鬼大怒,伸巨爪攫公。公少缩。鬼攫得衾,捽之,忿忿而去,公随衾堕,伏地号呼。家人持火奔集,则门闭如故,排窗入,见状,大骇。扶曳登床[11],始言其故。共验之,则衾夹于寝门之隙。启扉检照,见有爪痕如箕,五指着处皆穿。既明,不敢复留,负笈而归[12].后问僧人,无复他异。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山魈(xiāo消):也作“山臊”。传说中的山怪。《正字通》引《抱朴子·登涉篇》:“山精形如小儿,独足向后,夜喜犯人,名曰魈。”今本《抱朴子》“魈”作“魈”。《荆楚岁时记》、东方朔《神异经》“魈”并作“臊”。山东民间视为恶鬼,方志中多载春节燃爆竹以驱山魈事。如《商河县志》:“正月元旦……五更燃爆竹,以驱山魈。”
 [2]肄(yì艺)业:修习学业。《左传·文公四年》:“臣以为肄业及之也。”
 杜预注:“肄,习也。”
 [3]麦秋:麦收季节。《礼·月令》:“孟夏麦秋至。”秋,指农作物成熟之期。
 [4]粪除:扫除。
 [5]扃(jiǒng炯)扉:插门。扃,门插关。下文“失扃”,意思是忘了插门。
 [6]万籁俱寂:什么声响都没有。
 [7]注念间;专注凝思之时。
 [8]睒(shǎn闪)闪:像闪龟一样。《胶澳志·方言》(民国本):“电光曰睒。”
 [9]齿疏疏:牙齿稀稀拉拉。疏,稀。
 [10]缶(fǒu否):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
 [11]扶曳(yè叶):挽抉拖拉。
 [12]负笈(jī及):背着书箱。笈,书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大话聊斋
 |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页| | 卷一: 考城隍 | 耳中人 | 尸变 | 喷水 | 瞳人语 | 画壁 | 山魈[1] | 咬鬼 |  | 捉狐 | 荍中怪 | 宅妖 | 王六郎 | 偷桃 | 种梨 | 劳山道士 | 长清僧 |  | 蛇人 | 斫蟒 | 犬奸 | 雹神 | 狐嫁女 | 娇娜 | 僧孽 | 妖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