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山魈[1]
蒲鬆齡 Pu Songling
孫太白嘗言:其曾祖肄業於南山柳溝寺[2].麥秋旋裏[3],經旬始返。
啓齋門,則案上塵生,窗間絲滿。命僕糞除[4],至晚始覺清爽可坐。乃拂榻陳臥具,扃扉就枕[5],月色已滿窗矣。輾轉移時,萬籟俱寂[6].忽聞風聲隆隆,山門豁然作響。竊謂寺僧失扃。註念間[7],風聲漸近居廬,俄而房門闢矣。大疑之。思未定,聲已入屋;又有靴聲鏗鏗然,漸傍寢門。心始怖。
俄而寢門闢矣。急視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與梁齊。面似老瓜皮色;目光睒閃[8],繞室四顧;張巨口如盆,齒疏疏長三寸許[9];舌動喉鳴,呵喇之聲,響連四壁。公懼極;又念咫尺之地,勢無所逃,不如因而刺之。乃陰抽枕下佩刀,遽拔而斫之,中腹,作石缶聲[10].鬼大怒,伸巨爪攫公。公少縮。鬼攫得衾,捽之,忿忿而去,公隨衾墮,伏地號呼。傢人持火奔集,則門閉如故,排窗入,見狀,大駭。扶曳登床[11],始言其故。共驗之,則衾夾於寢門之隙。啓扉檢照,見有爪痕如箕,五指着處皆穿。既明,不敢復留,負笈而歸[12].後問僧人,無復他異。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註釋”
[1]山魈(xiāo消):也作“山鱢”。傳說中的山怪。《正字通》引《抱樸子·登涉篇》:“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嚮後,夜喜犯人,名曰魈。”今本《抱樸子》“魈”作“魈”。《荊楚歲時記》、東方朔《神異經》“魈”並作“鱢”。山東民間視為惡鬼,方志中多載春節燃爆竹以驅山魈事。如《商河縣志》:“正月元旦……五更燃爆竹,以驅山魈。”
[2]肄(yì藝)業:修習學業。《左傳·文公四年》:“臣以為肄業及之也。”
杜預註:“肄,習也。”
[3]麥秋:麥收季節。《禮·月令》:“孟夏麥秋至。”秋,指農作物成熟之期。
[4]糞除:掃除。
[5]扃(jiǒng炯)扉:插門。扃,門插關。下文“失扃”,意思是忘了插門。
[6]萬籟俱寂:什麽聲響都沒有。
[7]註念間;專註凝思之時。
[8]睒(shǎn閃)閃:像閃龜一樣。《膠澳志·方言》(民國本):“電光曰睒。”
[9]齒疏疏:牙齒稀稀拉拉。疏,稀。
[10]缶(fǒu否):一種口小腹大的盛器。
[11]扶曳(yè葉):輓抉拖拉。
[12]負笈(jī及):背着書箱。笈,書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大話聊齋 |
|
|
捲一: 考城隍 | 耳中人 | 屍變 | 噴水 | 瞳人語 | 畫壁 | 山魈[1] | 咬鬼 | 捉狐 | 荍中怪 | 宅妖 | 王六郎 | 偷桃 | 種梨 | 勞山道士 | 長清僧 | 蛇人 | 斫蟒 | 犬姦 | 雹神 | 狐嫁女 | 嬌娜 | 僧孽 | 妖術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