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类 《詩經》心得   》 第7節:第一章(7)      劉緒義 Liu Xuyi

  那麽這首《汝墳》到底是夫妻之間情到深處不言愛還是赤裸裸的房中樂呢?首先,我們不妨反問一下,雖則科學表明魴魚尾部變紅是發情的表徵,然而,三千年前的先民就知道魴發情時尾巴會變紅嗎?這顯然是隨着科學認識的深入纔有可能的。而要喻男女之間欲火燃燒,渴望求歡的意象很多,如貓或狗的發情似更常見,更形象生動,何必一定要用魚來作比喻呢?
  其次,我們再看看孔老夫子的看法。《詩經》據說經過了孔老先生的“刪詩”,而且又是他行詩教的首要教材。果如人們所說的,《汝墳》是一首性愛詩、房中樂的話,首先要過的便是孔老夫子的刀筆關。而《論語·陽貨》篇中說:“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這是說一個人如不讀《詩經》中《國風》首二篇(《關雎》、《鵲巢》),就好比面對着墻壁而站着,一無所見寸步難行!孔子是說為此詩者思想純正,即“思無邪”,讀《詩經》不可不讀“二南”。這就排除了“二南”是房中樂的說法。
  再說,就算《汝墳》這首“房中樂”、“性愛詩”過了孔子這一關,又如何能夠逃得掉被朱熹揪出來當作“淫詩”示衆的命運呢?
  追溯人類倫理道德的起源,是古人對陰陽關係的認識,並與天地、夫婦等聯繫起來。《中庸》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周易·係辭》也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大自然的陰陽交感變化,形成了一切動物的陰陽性別。由於兩性的吸引而産生了愛心,由於愛心的發展,而形成了倫理道德,纔有了仁義、道德、禮製、法規的條理章則標準。孔子就把天地生育萬物的自然規律稱之為“仁”。“仁,親也,從二人。”可見,夫婦相親相愛之道,就是仁的起源。孔老先生把大自然孳生萬物、世代相傳的道理,稱之為“孝”。“孝,從子老聲;子承老也。”可見,子女承繼父母世代相傳不斷就是“孝”。明白了這樣一個起源,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詩經》多以男女情愛來喻王者之化、君子之德了。
  麟之趾: 不關女兒風與情
  麟之趾,振振公子,於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於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於嗟麟兮。
  ——周南·麟之趾
  現代解《詩》者,歷來不在意這首詩,不願意在這首詩上多落筆墨,一些現代名傢的《詩經》選本甚至連選都不選。
  其實,《詩經》是一個整體,是三千年前古聖先賢的心志與懷抱的整體展現。以《國風》之首《周南》為例,《毛詩序》說得好,《麟之趾》,《關雎》之應也。這是說,《麟之趾》與《關雎》構成一個互相呼應的關係。“關雎”以正夫婦,夫婦正,則人倫備。夫婦是人倫之本。這就是古人所講的,“一國之事,係於一人之本”。“麟之趾”則應教化行,人倫美厚如麟趾。關雎是因,麟之趾是果;關雎是始,麟之趾是末。
  現代人僅憑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理解和感受《詩經》之意,根本不在意《詩經》的歷史現場。不但不在乎,還輕視古代那些經學家的努力,認為他們牽強附會。在政治第一的歷史時代,《詩經》的解釋完全政治化;在經濟中心的歷史時代,《詩經》的解釋則趨嚮媚俗化。
  如果說,不讀《關雎》,不知自己是在嚮壁而立;那麽,不讀《麟之趾》一詩,則不知自己的腳如何踏上平地。
  這首《麟之趾》再簡單不過了,即通過以麟之趾、定、角為喻,來反復贊美公子。然而,這衹是以字論字的理解,其中的深意值得深究。
  麟的出現,在三千年前的先民看來是件大事。《史記·孔子世傢》記載:
  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雒不出書,吾已矣夫!”顔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第一章(1)第2節:第一章(2)第3節:第一章(3)第4節:第一章(4)
第5節:第一章(5)第6節:第一章(6)第7節:第一章(7)第8節:第二章(1)
第9節:第二章(2)第10節:第二章(3)第11節:第二章(4)第12節:第二章(5)
第13節:第二章(6)第14節:第二章(7)第15節:第二章(8)第16節:第三章(1)
第17節:第三章(2)第18節:第三章(3)第19節:第三章(4)第20節:第三章(5)
第21節:第三章(6)第22節:第三章(7)第23節:第三章(8)第24節:第三章(9)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