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 法律与影像的结合:影像中的司法   》 第7节:评《因父之名》(1)(图)      Xu Xin

  情绪中的悲剧
  ——评《因父之名》
  张 雷
  【原 片 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中 文 名】:因父之名
  【导演】:吉姆·谢里登
  【主 演】:丹尼尔·戴·路易斯
  爱玛·汤普森
  【出品公司】:星际
  【地 区】:美国
  【获奖情况】:1994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1993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主角,1995年英国
  晚间标准电影奖最佳电影
  【海报来源】:http://lib.verycd.com/2004/ 08/ 10/ 0000016010.html
  监狱中一段父子对话:“那些毒品会害死你的!”“我答应你,在你有生之年我不去碰那些东西,你
  高兴了吧?”“不,无论我是生是死都别去碰它们。”“好吧,我答应你不会让你在墓中不安。”
  父亲在将近10年的上诉后,死了,死于那个没有自由的监牢。每一个窗口都飘出点燃的报纸,点点闪
  烁的火光在没有光明的监狱里荡漾,纪念着一个用自由和生命交换儿子信念的平凡父亲。
  看《因父之名》,我没有理由不感动。我为那种无私无尽的父爱而落泪。他用自己的生命热爱着孩子
  ,感动着孩子,给他信念,给他希望,没有生和死的界限。我也为那个用自己的自由陪伴儿子给他信念的
  平凡父亲的死去而悲伤。他相信正义,不屈地斗争,却在终于将要得到自由前死去,没能活着走向光明。
  故事中有太多的悲惨,太多的真情,也有太多的感动。只是,一个法律人,也许更愿意从法律的角度
  来体会和感悟,这似乎少了某种审美的意义,但我们也许能透过自己的眼泪,发现一些故事背后的东西。
  我更感觉到,法律的正义有时也会变得脆弱。在民族主义的群情激愤中,正义就如一只风筝,在风中无奈
  地飘摇,而随之颠簸的是自由和生命。
  故事发生于1974年,背景是北爱共和军和英国军队各自打着国家的旗号相互用炮火威胁着对方。当英
  国军队将坦克和催泪弹慷慨地送给北爱人民时,北爱共和军则用恐怖式爆炸牵动着英格兰民众每一根紧张
  的神经。又一起爆炸案发生于伦敦,不幸的是年轻的格利·康伦正在伦敦,而他是一个爱尔兰人。一个因
  洋溢着爱国激情而仇恨爱尔兰人的英国嬉皮,指证格利制造了这起爆炸案。于是格利连同他的3个朋友成
  了嫌疑犯而被捕,尽管此前他确实偷了一位妓女800英镑。在当时通过的特别法令下,经过7天非人的刑讯
  ,他们招认了所有的“罪行”。在一片群情激愤的示威声中,格利被同样充满仇恨的陪审团宣告有罪,法
  官判他们终身监禁。与此同时,格利风烛残年的父亲也因帮他而被牵连入狱。狱中,格利在父亲的感召下
  开始进行不懈的斗争。多年之后,他的父亲老康伦在上诉的过程中死去,而这也更加坚定了格利为澄清父
  亲和自己的罪名而抗争的信念和决心。15年后,格利经过不断的上诉,在女律师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有
  利证据并重获自由。而这份证据,在他们被控有罪之前就已为政府所掌握。事实上,他们不过是民族情绪
  中替罪的羔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节:目录第2节:评《圣皮埃尔的寡妇》(1)(图)第3节:评《圣皮埃尔的寡妇》(2)(图)
第4节:评《圣皮埃尔的寡妇》(3)第5节:评《暴劫梨花》(1)(图)第6节:评《暴劫梨花》(2)
第7节:评《因父之名》(1)(图)第8节:评《因父之名》(2)第9节:评《失控的陪审团》(1)(图)
第10节:评《失控的陪审团》(2)第11节:评《完美世界》(1)(图)第12节:评《完美世界》(2)
第13节:评《少数派报告》(1)(图)第14节:评《少数派报告》(2)第15节:评《少数派报告》(3)
第16节:评《他不坏,他是我爸爸》(1)第17节:评《他不坏,他是我爸爸》(2)第18节:评《律政俏佳人》(图)
第19节:评《亚当的肋骨》(图)第20节:评《永不妥协》(1)(图)第21节:评《永不妥协》(2)
第22节:评《陌路人》(1)(图)第23节:评《陌路人》(2)第24节:评《魔鬼代言人》(1)(图)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