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疏證 》
第7節:學而篇第一(4)
楊樹達 Yang Shuda
又《莊公三十一年》曰:春,築臺於郎。夏四月,築臺於薛。秋,築臺於秦。《𠔌梁傳》曰:不正罷民三時,虞山林藪澤之利。且財盡則怨,力盡則懟,君子危之,故謹而志之也。
《春秋繁露?王道篇》曰:作南門,刻桷,丹楹,作雉門及兩觀,築三臺,新延,譏驕溢不恤下也。
又《俞序篇》曰:子夏言,春秋重民,諸譏皆本此。
又《竹林篇》曰:秦穆侮蹇叔而大敗,鄭文輕衆而喪師,春秋之敬賢重民如是。是故戰攻侵伐雖數百起,必一二書,傷其害所重也。
《????鐵論?備鬍篇》曰:《春秋》動衆則書,重民也。
《春秋?僖公十九年》曰:梁亡。《公羊傳》曰: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魚爛而亡也。《春秋繁露?王道篇》曰:梁內役民無己,其民不能堪,使民比地為伍,一傢亡,五傢殺刑。其民曰:“先亡者封,後亡者刑。”君者,將使民以孝於父母,順於長老,守丘墓,承宗廟,世世祀其先。今求財不足,行罰如將不勝。殺戮如屠,分仇其民,魚爛而亡,國中盡空。《春秋》曰:“梁亡。”亡者,自亡也,非人亡之也。
使民以時。”
《禮記?中庸篇》曰: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
《春秋?桓公十六年》曰:鼕,城嚮。《左氏傳》曰:書,時也。
又《莊公二十九年》曰:鼕十二月,城諸及防。《左氏傳》曰:書,時也。凡土功,竜見而畢務,戒事也。火見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畢。
又《文公十二年》曰:鼕,城諸及鄆。《左氏傳》曰:書,時也。
又《宣公八年》曰:鼕,城平陽。《左氏傳》曰:書,時也。
又《成公九年》曰:鼕十一月,城中城。《左氏傳》曰:書,時也。
又《襄公十三年》曰:鼕,城防。《左氏傳》曰:書,事時也。於是將早城,臧武仲請俟畢農時,禮也。
又《昭公九年》曰:鼕,築郎囿。《左氏傳》曰:書,時也。
樹達按:以上皆使民以時之例。
《大戴禮記?曾子製言上篇》曰:使民不時失國,吾信之矣。
《春秋?隱公七年》曰:夏,城中丘。《左氏傳》曰:書,不時也。
又《九年》曰:夏,城郎。《左氏傳》曰:書,不時也。
又《莊公二十九年》曰:春,新延。《左氏傳》曰:書,不時也。
又《僖公二十年》曰:春,新作南門。《左氏傳》曰:書,不時也。凡啓塞從時。
又《成公十八年》曰:八月,築鹿囿。《左氏傳》曰:書,不時也。
《左傳?襄公十七年》曰:宋皇國父為太宰,為平公築臺,妨於農收。子罕請俟農功之畢,公弗許。
《說苑?貴德篇》曰:晉平公春築臺。叔嚮曰:不可。古者聖王貴德而務施,緩刑闢而趨民時,今春築臺,是奪民時也。夫德不施則民不歸,刑不緩則百姓愁;使不歸之民,役愁怨之百姓,而又奪其時,是重竭也。夫牧百姓,養育之,而重竭之,豈所以定命安存而稱為人君於後世哉。平公曰:善,乃罷臺役。
樹達按:以上皆使民不以時之例。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子罕篇》曰: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睏,何有於我哉?
謹而信,
《禮記?麯禮上篇》曰:幼子常視毋誑。
《先進篇》曰: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老子》曰:輕諾者寡信。
《逸周書?官人篇》曰:揚言者寡信。
樹達按:謹謂寡言也。說詳餘《釋謹篇》。(見《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捲一。)信謂其言誠實可信也。寡言而不信,雖寡亦無當矣。夫人不言,謹也;言必有中,信也。輕諾揚言,皆不謹也。
泛愛衆,而親仁。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篇》曰:親人必有方,多知而無親,君子弗與也。君子多知而擇焉。
樹達按:多知謂多交。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前 言 | 第2節:陳寅恪序 | 第3節:自 序 | 第4節:學而篇第一(1) | 第5節:學而篇第一(2) | 第6節:學而篇第一(3) | 第7節:學而篇第一(4) | 第8節:學而篇第一(5) | 第9節:學而篇第一(6) | 第10節:學而篇第一(7) | 第11節:學而篇第一(8) | 第12節:學而篇第一(9) | 第13節:學而篇第一(10) | 第14節:為政篇第二(1) | 第15節:為政篇第二(2) | 第16節:為政篇第二(3) | 第17節:為政篇第二(4) | 第18節:為政篇第二(5) | 第19節:為政篇第二(6) | 第20節:為政篇第二(7) | 第21節:為政篇第二(8) | 第22節:八佾篇第三(1) | 第23節:八佾篇第三(2) | 第24節:八佾篇第三(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