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阿克苏姆城
次日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给亚的斯亚贝巴打电话,直接和负责我们这个计划的部长通话。谈话虽然十分短暂,但这位部长的影响,最终还是使我们得到了我们的赞比亚朋友提到的那班飞机上的座位。不过,他们并不是那次航班的驾驶员。那次到阿克苏姆的短途飞行,那架DC3客机的机组人员全都是埃塞俄比亚人。
我们清晨要从阿斯马拉机场起飞。起飞延迟了一个小时。在这一小时里,在35分钟的颠簸飞行中,我阅读了有关的背景资料,这是为了让自己更有信心地认为,的确很值得进行这次探访。
早期的历史参考资料描绘了这个重要的世界性都市中心的图景。例如,公元64年,希腊的一位无名作者曾在这个城市销售一本小册子,书名叫《厄立特里亚沿岸景观》。书中把阿克苏姆城的统治者称作“一位卓尔不群的王公,通晓希腊语”。几百年以后,罗马加斯蒂尼安皇帝的大使朱利安,也用华丽的辞藻描述了阿克苏姆城,说它是“全埃塞俄比亚最伟大的城池”。他还说,国王几乎全裸着身体,只围着一个亚麻绣金围腰,胸部和背部披着一套珍珠串。他臂上戴着黄金镯子,脖子上围着黄金护领,头戴一方亚麻头巾,上面也绣着金钱,头巾上的四条流苏分别垂在两边。看来,这位君主接受大使递交的委任书时,是站在一辆由四头大象拉着的四轮御车上,车身很高,外面裹着金箔。
公元6世纪时,有一位游历很广的基督教僧侣,名叫考斯马斯?印第克普留斯蒂斯,又给朱利安的描述增添了新色彩。参观了阿克苏姆之后,他报道说,“埃塞俄比亚国王皇宫的四个尖塔”还“装饰着四只黄铜独角兽”,还有一个填充了谷糠的犀牛皮标本。他还看见了几头长颈鹿,它们是幼年时“由国王下令捕捉,并且经过表演训练,供国王消遣”。
这些蛮国的华丽景象正好适合那个都城,当时,它已经成了罗马帝国与波斯之间最重要的国家——它把自己的商船队派往埃及、印度、锡兰和中国,并且,早在公元4世纪就把基督教作为了国教。
埃塞俄比亚改变国教的经过,被保存在公元4世纪拜占庭神学家卢菲纽斯的著作里。现代的历史学家对卢菲纽斯的权威性评价很高。看来,有个名叫米罗普尤斯的基督徒商人,他被卢菲纽斯描述为“泰尔(古胁尼基城市,现在黎巴嫩南部——译者注)的哲人”。他曾经航海到过印度。他告诉卢菲纽斯,他曾经教过两个叙利亚男孩学习“人文学问”。两个男孩中,大的名叫弗路门提乌斯,小的名叫依德苏斯。
他们乘船经红海返回时,根据埃塞俄比亚的一项法令,他们的船被扣留在了埃塞俄比亚海岸上。那项法令是为了报复东罗马帝国,因为他们背弃了和当地人签定的条约。
米罗普尤斯在战斗中被杀。不过,两个孩子却活了下来,被带到了阿克苏姆国王埃拉?阿米达面前。国王立即让依德苏斯做了他的持杯侍从,让弗路门提乌斯(他年龄大一些,并且更聪颖机灵)做了他的司库兼秘书。两个孩子很受尊敬,并赢得了国王的欢心。可是,国王不久之后便死去了,留下了妻子,而年幼的王子又扎那则成了继位国王。埃拉?阿米达国王临终时,曾经给了两个叙利亚男孩自由,但现在,丧夫的王后却含泪恳求他们留下来,直到王子长大成人。她尤其需要弗路门提乌斯的帮助,因为依德苏斯虽然忠诚和心地坦荡,却过于单纯。
此后几年里,弗路门提乌斯在阿克苏姆王国的影响与日俱增。他找到了一些外国商人,他们都是基督徒,敦促他们“在各地建立非国教的秘密教会,以便到那里去祈祷”。他还为他们提供了“一切所需之物,供那些秘密教会使用,并想方设法地促进基督教的种子在这个国家的成长”。
艾扎那王子即位前后,依德苏斯便回泰尔去了。至于弗路门提乌斯,则去了埃及的亚历山大城,那里当时是基督教的重要中心。在亚历山大城,他向君主阿桑纳修司报告了自己在埃塞俄比亚为基督教所做的工作。这年轻人恳求这位基督教领袖“寻找某个值得信赖的人,去做那些已经团结起来的基督教徒的主教”。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