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妙笔,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因为母亲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三年之后,也就是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二月,当苏轼兄弟陪父亲再次来到京城的时候,一次北宋王朝最高级别的人才选拔考试--制举考试即将举行。曾经在三年前的进士科考试中小试牛刀、一举成名的苏轼兄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准备向这次制举考试再次发起冲击。那么,制举考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考试制度?而苏轼兄弟在这场制举考试中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少年成名的苏轼还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吗?
制举不同于三年举行一次的"进士"、"明经"一类的"常科",它是由皇帝特别下诏并亲自主持、为选拔非常人才而特设的一种考试制度,倘若被录取,就可以获得较快的擢拔提升。参加制举考试的考生必须由朝中大臣推荐,然后由六名考官先行考核,及格者才能参加皇帝主持的考试。制举开设次数极少,两宋三百年历史中,只举行过二十二次制举考试;资格审查也极为严格,能够参加考试的人很少,能够考中的就更少,考中而成绩优异者则少而又少。宋朝三百年中考中制举的才有四十人左右,而考中进士的则有将近四万人,相差近一千倍。
苏轼所应考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贤良方正"是说文学出众道德端正,"能直言极谏"是指善于策论,勇于给皇帝提意见。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八月,苏轼以所作五十篇策、论通过制举考试。显然,苏轼应考制举的策论文章再一次得到了主考官的赏识,不过这次赏识他的还有当朝皇帝宋仁宗。仁宗皇帝与司马光等考官将苏轼点为制举第三等,这是极高的荣誉。按照宋代制举等级的惯例,一、二等都是虚设,实际最高等级为第三等,其次为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算是不及格。自从北宋开设制举以来,只有吴育以"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通过第三次等,其他人都在四等以下。因此,苏轼得第三等是破天荒的大事。弟弟苏辙也不示弱,获得了第四等的好成绩。这一年苏轼二十六岁,苏辙二十三岁。
苏轼兄弟的学习和考试经历很值得我们当代人深思。他们一路斩将刈旗,取得这么好的考试成绩,秘诀在什么地方?现在很多学生都害怕考试,有的人也对应试教育提出很多批评的意见。但是我们说,真正善于读书的人,读书读得很优秀的人,不会成为考试的奴隶,而会成为考试的主人。
从苏轼的读书生活中可以总结出几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一,他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第二,他有非常扎实、雄厚的基本功;第三,他有非常科学的、有效的读书方法;第四,他善于灵活地运用知识;第五,良好的机遇,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名人欧阳修对他的提拔奖掖也起了重要作用。所有的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才造就了少年成名的苏轼。正是这样善于读书的人、勤于读书的人,才能成为考试的主人,成为大文学家,才能在政治上实现宏伟的志向。
现在,苏轼有礼部考试第二名、制举第一名的辉煌业绩,还有宋仁宗以及诸位考官的高度评价,年轻的苏轼一定要迎来一个无比辉煌的成功了吧?他一定会得到比一般人快得多的提升吧?少年成名的苏轼在仕途上是否也会一举成功呢?
请看第二章《步入仕途》。第二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