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评论 》 古今詩話 》
古今詩話(七)
李頎 Li Qi
三○一、趙嘏為帥奪妾詩
趙嘏,浙人,有美妾,洎計偕,母不許攜行。會上元①節,為鶴林之遊,帥見之,掩為己有。明年,嘏榮歸,以詩感之,曰:“寂寞堂前日又薫,陽臺去作不歸雲。當時②聞說沙叱利,今日青蛾屬使君。”帥聞遣歸。(《總龜》前三十六)
----------------
①《唐紀》五十六“上元”作“中元”。
②《全唐詩》二十“當時”作“從來”。
三○二、李商隱題令狐綯廳
李商隱依〔彭陽〕①令狐楚,以版奏受知。後其子綯有韋②平之拜,浸疏商隱。重陽日,義山造其廳事,留題雲:“十年泉下無消息,③九日樽前有所思。……郎君位重④施行馬,東閣無因得⑤再⑥窺。”綯見之慚悵,扃閉此廳,終身不處。(《總龜》前三十六、《詩林》二)
案:此則出《摭言》捲十一,亦見《北夢瑣言》七。
----------------
①《詩林》無“彭陽”二字。
②《北夢瑣言》七“韋”誤作“常”。
③《全唐詩》二十“消息”作“人問”。
④《北夢瑣言》“位重”作“官重”;《摭言》、《唐紀》五十三、《全唐詩》均作“富貴”。
⑤《北夢瑣言》“得”作“許”。
⑥《唐紀》、《全唐詩》“得再”作“再得”,《摭言》作“更重”。
三○三、羅隱刺袁筠詩
袁①筠婚蕭楚〔公〕②女,言定未幾,擢進士第。羅隱以一絶刺之雲:“細看月輪還有意,定③知青桂近嫦娥。”(《總龜》前三十六)
案:此則出《摭言》捲九。
----------------
①《摭言》“袁”作“裴”。
②《摭言》有“公”字。
③《摭言》“定”作“信”。
三○四、許洞嘲林和靖
林和靖傲〔視〕①許洞,洞〔不喜,乃〕②作詩嘲之,雲:“寺裏掇齋饑老鼠,林間咳嗽病③獮猴。豪民送物鵝伸頸,好客窺④門鱉縮頭。”(《總龜》前三十六、《詩林》四)
----------------
①《詩林》有“視”字。
②《詩林》有此三字。
③《詩林》“脖作“老”。
④《詩林》“窺”作“臨”。
三○五、嘲章郇公出試題
章郇公性簡靜,嘗為開封府試官,出《人為天地心賦》,舉子曰:“先朝曾試。”遽別出一題,曰《教猶寒暑》。既非緻思①,舉子又上請此題出《樂記》,教乃樂教也,上在諒陰,而用樂事,恐非便。方紛紛不已。無名子作詩嘲曰:“武成廟裏沽良玉,夫子門前②弄簸箕。唯有主司③章得象,往來寒暑未④曾知。”時南廟試《良玉不琢》,國學試《良弓之子必學為箕賦》。(《總龜》前三十六)
案:此則出《江鄰幾雜志》。
----------------
①《江鄰幾雜志》作“既非已豫先杼軸”。
②《江鄰幾雜志》“前”作“墻”。
③《江鄰幾雜志》“主司”作“太常”。
④《江鄰幾雜志》“未”作“不”。
三○六、石鼎聯句
韓退之《彌明傳》雲:“嘗與文友會宿,有老道士形貌怪異,自通姓名,求宿,言論甚奇,既飲酒,衆度其不能詩,因聯句詠爐中石鼎①將以睏之。首唱曰:‘妙②匠琢山骨,刳中事調③烹。’至彌明,自云‘不善俗書,人多不識’,乃遣人執筆硯,吟曰:‘竜頭縮囷蠢,豕腹脹膨脝。’坐客盡驚,會人思竭,不能復續。彌明連促之。坐中有嘆④吟〔者〕,⑤其聲凄苦,彌明句中侮之曰:‘仍⑥於蚯蚓竅,更⑦作蒼蠅聲。’⑧須臾,倚壁睡,鼻息如雷,坐客異且畏之。”(《總龜》前三十六、《全唐詩話續編》上)
案:此則出孟棨《本事詩》及《韓昌黎集·石鼎聯句詩序》。《太平廣記》五十五引此作《仙傳拾遺》。
----------------
①《本事詩》“鼎”作“罌”。
②《昌黎集》二十一、《太平廣記》“妙”作“巧”。
③《昌黎集》、《太平廣記》“調”作“煎”。
④《本事詩》“嘆”作“微”。
⑤《本事詩》“吟”下有“者”字。
⑥《昌黎集》“仍”作“時”。
⑦《昌黎集》“更”作“微”。
⑧《昌黎集》“聲”作“鳴”。
三○七、羅隱批新榜尾詩
光化中,羅隱佐兩浙幕,同院瀋嵩①得新榜,封示隱。隱批一絶於紙尾曰:“黃土原邊狡兔肥,犬②如流電馬如飛。灞陵老將無功業,猶憶當時夜獵歸。”(《總龜》前三十六、《全唐詩話續編》上)
案:此則出《摭言》捲十。
----------------
①《唐紀》六十九“瀋嵩”作“瀋山鬆”。
②《摭言》、《唐紀》“犬”作“矢”。
三○八、名場嶮巇
貞元中,①太府卿韋渠牟、金吾李齊運皆寵貴,薦人多得名位。時劉師老、②穆寂皆應科目,渠牟主穆寂,齊運主師老。會齊運〔朝〕③對,順宗嗟其嬴弱,許以致仕而歸。師老失據。無名子曰:“太尉④朝天升穆老,尚書倒地落劉師。”⑤劉禹錫曰:“名場嶮巇如此。”(《總龜》前三十六、《唐紀》四十八)
----------------
①《唐紀》“中”作“元年”。
②《唐紀》“師老”作“老師”。
③《唐紀》有“朝”字。
④《全唐詩》三十二“太尉”作“大府”。
⑤《唐紀》、《全唐詩》“師”作“郎”。
三○九、盧肇競渡詩
盧肇、黃頗皆宜春人,頗富於財,而肇苦貧,與頗同赴舉,復同日登途,郡守獨餞頗於郵亭而遺肇。明年,肇狀元登第歸,郡守會肇看競渡。肇即席作詩,曰:“嚮道是竜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太守大慚。(《總龜》前三十六、《樂趣》十五)
案:此則出《摭言》捲三。
三一○、韋蟾嘲驛捨題名
韋蟾左丞至長樂驛,①見李瑒②給事題名,因書其側雲:“渭水春山照③眼明,希仁④何事寡詩情?衹⑤應學得虞姬婿,書字才能紀姓名。”(《總龜》前三十六)
案:此則出《摭言》捲三及十三。
----------------
①《摭言》作“昭歷縣樓”。
②《摭言》、《唐紀》五十八、《全唐詩》二十一“瑒”均作“湯”,一作“煬”。
③《摭言》“春山照”作“秦山豁”。一作“秦川拂”。
④《唐紀》“希仁”作“笑人”。
⑤《摭言》“衹”作“多”。
三一一、名紙生毛
劉魯風,江西投①所知,為典謁②所阻,因得一絶曰:“萬卷書生劉魯風,煙波千③裏謁文公。④無錢乞與韓知客,名紙生毛⑤不為⑥通。”(《總龜》前三十六)
案:此則出《摭言》捲十。《鄭五代》五引此作《總龜》。
----------------
①《唐紀》五十八“投”下有“謁”字。
②《唐紀》“謁”作“客”。
③《摭言》、《唐紀》、《全唐詩》十九“千”作“萬”。
④《摭言》、《唐紀》、《全唐詩》“公”作“翁”。
⑤《摭言》、《唐紀》、《全唐詩》“生毛”作“毛生”。
⑥《唐紀》“為”作“肯”。
三一二、登庸衣鉢
範魯公質舉進士,和相凝愛其程文,以自登第舊在十三人,謂魯公曰:“公之詞業合在甲選,暫屈為十三人①,傳老夫衣鉢可乎?”魯公謝之。後果至宰相,亦②且相繼。門生有獻詩者雲:“從此廟堂添故事,登庸衣鉢亦相傳。”(《總龜》前三十六、《樂趣》七)
案:此則出《玉壺清話》捲六,《邵氏聞見前錄》捲七,亦見《澠水燕談錄》捲六。又施註《蘇詩》二十八引此作《古詩話》。
----------------
①原作“暫屈十三人之”,當有脫字,據《玉壺清話》校改。
②《澠水燕談錄》“亦”作“頸。
三一三、嘲朝士寄書
李鬱①尚書為荊南從事,有朝士寄書,字體殊惡。李寄詩曰:“華緘千裏到荊門,章草縱橫任意論。應笑鐘張虛用力,卻教羲獻謾②勞魂。惟堪愛惜為珍寶,不敢留傳示③子孫。深荷故人相愛④處,天行時氣許教吞。”言堪作符也。(《總龜》前三十六)
----------------
①《全唐詩》三十二“鬱”作“都”。
②《全唐詩》“帽作“枉”。
③《全唐詩》“留傳示”作“傳留誤”。
④《全唐詩》“愛”作“厚”。
三一四、賈島題裴晉公池亭詩
賈島狂狷行薄,執政惡之,故不與眩裴晉公於興化作池亭,島詩曰:“破卻千傢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薔薇花榭①秋風起,②荊棘滿庭公③始知。”人皆惡其不遜。(《總龜》前三十七)
案:此出孟棨《本事詩》。
----------------
①《本事詩》、《唐紀》、《全唐詩》二十一“榭”作“落”。
②《本事詩》“起”作“後”。
③《本事詩》、《唐紀》、《全唐詩》“公”作“君”。
三一五、夏英公燕雀詩
鬍旦秋監性褊躁,喪明,居襄陽,屢譏郡政。夏英公常師事之,及公貴達,鬍尚以青衿視公。公出鎮襄陽時,一造焉。一日謂公曰:“讀書乎?”“郡事少暇,比衹作得一《燕雀詩》。”鬍曰:“試舉之。”曰:“燕雀紛紛出亂麻,漢江西畔使君傢。空堂自恨無金彈,任爾啾啾到日斜。”〔鬍頗覺,〕①自爾少戢。(《總龜》前三十七)
案:此則出《湘山野錄》捲上。
----------------
①《湘山野錄》有此三字。
三一六、李覯嘲陳烈詩
蔡君謨守福唐,會李太伯與陳烈於望海亭,以歌者侑酒。方舉板一拍,陳驚怖越席,攀木踰垣而去。李作詩曰:“七閩山水掌中窺,乘興登陸到①落暉。誰在畫橋②沽酒處,幾多鳴櫓趰③潮歸。晴來海色依希見,醉後鄉心積漸微。山鳥不知紅粉樂,一聲檀板便驚飛。”蓋譏其矯也。(《總龜》前三十七)
案:此則出《湘山野錄》捲下,亦見《道山清話》。
----------------
①《道山清話》“到”作“對”。
②《湘山野錄》“橋”作“簾”;《道山清話》作“樓”。
③《道山清話》“趰”作“送”。
三一七、梅聖俞謝送鵝詩
梅聖俞過揚州,宋公序送鵝,作詩謝雲:“嘗遊鳳池上,曾食鳳池萍。乞與江湖客,從交養素翎。”公序得詩不懌。(《總龜》前三十七)
三一八、張獻圖嘲貪污
張獻圖主簿,潁人,善嘲謔,以老榜得班行,寄書於傢人曰:“汝作鸞孤,我為奉職不忝矣。”又譏州縣官之貪污者雲:“捧頭舊血添新血,篋裏黃金壓白金。”(《總龜》前三十八)
三一九、巧對數聯
太宗時,進士同年有數人名似姓者,或有取以為詩云:“郭鄭鄭東東野絳,馬張張夏夏侯璘。”熙寧中有崔度、崔公度,王詔、王子詔,①皆的對也。又有章君陳,陳君章二人未有似者。唐東方虯欲為西門豹作對,亦當時好事者為此對耳。給事中馬子山,穆王八駿,有山子馬。王丞相雲:“馬子山騎山子馬”,莫有對者。相傳久之,有姓錢人為衡水令,罷歸,或取以為對雲:“錢衡水盜水衡錢。”錢聞之變色。或者對雲:“吾正欲作對耳,非有實也。”(《總龜》前三十八)
案:此則出《中山詩話》。
----------------
①《中山詩話》“詔”均作“韶”。
三二○、鄭𠔌鷓鴣詩
《雲臺集》有鄭𠔌《鷓鴣》全篇雲:“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裏啼。遊子每①聞徵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喚②湘江闊,苦竹叢深春日西。”(《總龜》前三十九)
案:此則當與前一○《鄭鷓鴣》條合為一條。
----------------
①《全唐詩》二十五“每”作“乍”。
②《全唐詩》“喚”作“應”。
三二一、瀋存中鼓吹凱旋麯
鼓吹部中有拱辰管,即古〔人〕①之叉手管也。太宗賜今名。邊軍捷回,則連隊抗聲凱旋,乃古之遺音。其詞往往皆市井鄙俚語。瀋存中在鄜延時製十數②麯,令士卒歌之雲:“先取西山③十二州,別分子將到④衙頭。始⑤看秦塞低如馬,漸見黃河直北流。”“天威捲地過黃河,萬裏羌人盡漢歌。莫堰橫山倒流水,從教西去作恩波。”“馬尾鬍琴隨漢車,麯聲猶自怨單於。彤⑥弓莫射雲中雁,歸雁如今不寄書。”“旗隊渾如錦綉堆,銀裝背傀打球⑦回。先教淨掃安西路,待嚮河源飲馬來。”“靈武西涼不用圍,番傢總待納王師。城中半是山⑧西種,猶有當時幹⑨吃兒。”(《總龜》前四十)
案:此則出《夢溪筆談》捲五。
----------------
①《夢溪筆談》五無“人”字。
②《夢溪筆談》“十數”作“數十”。
③《夢溪筆談》“西山”作“山西”。
④《夢溪筆談》“到”作“打”。
⑤《夢溪筆談》“始”作“回”。
⑥《夢溪筆談》“彤”作“彎”。
⑦《夢溪筆談》“球”作“回”。
⑧《夢溪筆談》“山”作“關”。
⑨《夢溪筆談》“幹”作“軋”。
三二二、太白菩薩蠻詞
鼎州滄水驛有《菩薩蠻》雲:“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梯空濘立,宿鳥①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②短亭。”曾子宣傢有《古風集》,此詞乃太白作也。(《總龜》前四十、《玉屑》二十、《樂趣》十六)
案:此則出《湘山野錄》捲上。
----------------
①《湘山野錄》“鳥”作“雁”。
②《湘山野錄》“更”作“連”。
三二三、禦選句圖
劉綜學士出鎮並門,兩製館閣,皆以詩餞其行,因進呈章聖,深究詩雅。時方競尚西昆體,垛裂雕篆,親以御筆,選其平淡者得八聯。句云:“夙駕都門曉,涼風苑樹秋。”(晁迥)“秋聲和暮角,膏雨逐行軒。”(李維)“置酒軍中樂,聞笳塞上情。”(錢惟演)“關榆漸落邊鴻度①,勸到②劉郎酒十分。”(楊億)“塞垣古木含秋色,祖帳行塵起夕陽。”(朱巽)“汾水冷光搖畫戟,蒙山秋色鎖層樓。”(孫僅)“河朔雪深思愛日,並門春暖詠《甘棠》。”(王貽永)“極目關河③高倚漢,順風雕鶚遠凌秋。”(劉筠)章聖謂綜曰:“並門,唐時皆將相出鎮,凡之官,遣從事以題詠作寵其行,多刻諸道宮佛寺,纂集編製,久不聞有是作也。”後綜寫為禦選句圖,立於晉祠。(《總龜》前四十一、《樂趣》十三)
案:此則出釋文瑩《玉壺清話》一。
----------------
①《玉壺清話》“度”作“過”。
②《玉壺清話》“勸到”作“誰勸”。
③《玉壺清話》“河”作“山”。
三二四、送朱昂詩
朱昂字舉之,揚歷清貴二十年,晚為工部侍郎,懇求歸荊南,踰年方允。時方劇暑,恩旨麯留,許秋涼始行。吳淑贈行詩云:“漢殿夜涼初閣筆,諸宮秋晚得懸車。”錫宴玉津園中,傳旨令賦詩為送。李維丞旨雲:“清朝納祿猶強健,白首還傢正太平。”陳文惠雲:“部吏百銜通爵裏,從兵千騎過荊門。”弟恊亦同時隱,皆享眉壽,謂之渚宮二疏。(《總龜》前四十一)
案:此則見《澠水燕談錄》。
三二五、冷潮陽詩送紅綫
唐節度使薛嵩有人獻小鬟,十三歲,左右手俱有紋,隱若紅綫,因號為紅綫。十九年方辭嵩去,不可留,乃餞別,請坐客冷潮陽作詩曰:“采菱歌罷①木蘭舟,送客魂消百尺樓。還似洛妃乘霧去,碧雲②無際水長③流。”(《總龜》前四十一)
案:事見楊巨源《紅綫傳》及《甘澤謠》。
----------------
①《全唐詩話》二、《唐紀》三十、《全唐詩》十一、《甘澤謠》“罷”作“怨”。
②《紅綫傳》、《甘澤謠》、《全唐詩話》、《唐紀》、《全唐詩》“雲”作“天”。
③《甘澤謠》、《全唐詩話》、《唐紀》“長”作“束”,《全唐詩》作“空”。
三二六、徐月英作詩送人
江淮間有妓徐月英,作詩送人曰:“惆悵人間萬事違①,兩人同去一人歸。生憎平望亭前月②,忍照鴛鴦相背飛。”(《總龜》前四十一)
案:此則出《北夢瑣言》捲九。
----------------
①《唐紀》七十九“違”作“非”。
②《唐紀》、《全唐詩》二十九“月”作“水”。
三二七、韋臯贈玉簫詩
崔涯者,吳楚狂生,與張祜齊名。其妻雍氏子荊寶有女青衣曰玉簫,纔十歲,常令侍韋。薑入關,傢屬不行,韋乃從歸頭陀寺。荊寶遣玉簫往來,年稍長,乃與韋歡。後為廉使陳常侍發遣歸,舟人趣行,乃以書別荊寶。荊寶與玉簫同至,相約曰:遠不踰六七年當取玉簫歸。因留玉簫指環一枚,並詩曰:“黃雀銜來已數春,別時難曾①贈傢②人。長江不見雙魚③至,為遣相思夢入秦”。(《總龜》前四十一)
案:此當是二事誤合為一。考《唐詩紀事》五十二雲:“崔涯吳楚人,與張祜齊名。其妻雍氏乃雍秘校之女,夫婦相歡,而涯不禮其妻父,妻父不平之,奪其女為尼。涯不得已為詩留別,曰:‘隴上泉流隴下分,斷腸嗚咽不堪聞。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峽千秋空白雲。’”此為崔涯事。又捲四十八雲:“韋臯少遊江夏,止於薑使君之館,有小青衣曰玉簫,纔十許歲,常侍臯。臯後告別與約後會,因留玉指環一枚,並詩寄情雲:‘黃雀銜來已數春,別時留解贈佳人。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此韋臯事。《詩話總龜》蓋誤合為一也。又案:玉簫事出《雲溪友議》。《雲溪友議》謂:“姜氏孺子曰荊寶,荊寶有小青衣曰玉簫。”因知此節崔涯數語,全與此文無涉,以脫誤過多,故不校改。
----------------
①《雲溪友議》“難曾”作“留解”。
②《雲溪友議》“傢”作“佳”。
③《雲溪友議》“雙魚”作“魚書”。
三二八、盛小叢
李納①尚書夜登越城樓,聞歌曰:“雁門山上雁初飛。”其聲激切。公召至,乃去籍之妓盛小叢也。梁園供奉南不嫌女甥,所唱者,乃不嫌昔所授也。崔元範自幕府拜侍御史,餞於鑒湖光候亭,命小叢歌餞坐客,各賦詩送之。李尚書曰:“綉衣奔命去情多,南國傢人斂翠娥。曾嚮教坊聽國樂,為公重唱盛叢歌。”崔御史曰:“羊公留宴峴山亭,洛浦高歌午夜清。②獨嚮柏臺為老吏,可憐林木響餘聲。”楊判官曰:“燕趙能歌有幾人?落③花回雪似含嚬。聲④隨御史匹⑤歸去,誰伴文翁過⑥九春。”彥升⑦曰:“蓮府纔為緑水賓,忽乘驄馬入鹹秦。為公⑧唱作《西河⑨調》,日暮偏傷去住人。”盧鄴文使曰:“何郎戴豸⑩別賢侯,更吐歌珠宴庾樓。莫道江南不同醉,即陪舟楫上京遊。”⑾舉子高湘曰:“謝安春渚餞名卿,⑿千裏仁風一扇清。歌黛慘時方酩酊,不知公⒀子重飛觶”盧溵處士曰:“烏臺上客紫髯⒁公,共捧天書靜鑒⒂中。桃葉⒃不須歌《白苎》,耶溪日暮⒄起樵風。”崔下句云:“獨嚮柏臺為老吏”,皆曰御史即其任也,何老於柏臺?衆請改之。崔曰:“某但止於此任,寧望九遷乎?”是年秋鞫獄譙中而卒,是終於柏臺之任也。(《總龜》前四十一)
----------------
①《唐紀》五十九、《全唐詩》二十九“納”作“訥”。
②《唐紀》“午夜清”作“五夜情”。
③《唐紀》“落”作“為”。
④《唐紀》“聲”作“頻”。
⑤《唐紀》“匹”作“西”。
⑥《唐紀》“過”作“怨”。
⑦《唐紀》“升”作“卿”。
⑧《唐紀》“公”作“君”。
⑨《唐紀》“河”作“歌”。
⑩《唐紀》“戴豸”作“載酒”。
⑾《唐紀》“遊”作“溝”。
⑿《唐紀》五十九、《全唐詩》二十一“名卿”作“袁宏”。
⒀《唐紀》“公”作“父”。
⒁《唐紀》“紫髯”作“綉衣”。
⒂《唐紀》“鑒”作“鏡”。
⒃《唐紀》“葉”作“朵”。
⒄《唐紀》“日暮”作“暮雨”。
三二九、張又新牡丹詩
張又新郎中,與楊虔州友善,楊妻李氏,即庸①相之女,有德無色。楊未嘗介意。張嘗語楊曰:“我少年擅美名,不復仕宦②,惟得美室平生足矣。”既成婚,殊失所望。乃作《牡丹詩》雲:“牡丹一朵值千金,將為後③來色最深。今日滿園④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總龜》前四十二、《樂趣》十三)
----------------
①《本事詩》“庸”作“墉”。
②《本事詩》“不復仕宦”作“不憂仕矣”。“復”當作“憂”。
③《唐紀》四十、《全唐詩》十八“後”作“從”。
④《本事詩》、《唐紀》、《全唐詩》“園”作“欄”。
三三○、魚玄機詩
唐女冠蕙蘭有才思,鹹通中,為李億補闕侍婢,愛衰後,隸鹹宜觀為女道士。有怨李詩曰:“易求無價寶,難買有情①郎。”②又有雲:“蕙蘭消歇歸春圃,楊柳東西絆客舟。”(《總龜》前四十二)
案:此則出《北夢瑣言》捲九。
----------------
①《北夢瑣言》、《全唐詩》二十九“買有情”作“得有心”。
②《唐紀》七十八“郎”作“夫”。
三三一、吳後主渡江詩
楊氏為宋齊丘閉於泰州永寧宮,有詩曰:“江南江北舊家乡,六十年來夢一常吳苑樓臺皆①冷落,廣陵宮闕②亦凄涼。雲凝③遠岫愁千片,④雨打孤舟淚兩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端坐⑤更思量。⑥”(《總龜》前四十二、《樂趣》十三)
案:此則見《十國春秋》。又《說詩樂趣》引《古今詩話》亦謂此詩李煜所作。
----------------
①《十國春秋》“樓臺皆”作“宮闈今”。
②《十國春秋》“宮闕”作“臺榭”。
③《十國春秋》“雲凝”作“煙迷”。
④《十國春秋》“片”作“點”。
⑤《十國春秋》“端坐”作“回首”。
⑥原註:“《江南野錄》謂此是李煜所作,未知孰是。”
三三二、唐文宗詩
唐文宗大和九①年,誅王涯鄭註後,仇士良秉權,或登臨遊幸,往往獨語,左右莫敢進問,因題詩曰:“輦路生秋②草,上林花滿枝。③憑高何限意,無復侍臣知。”(《總龜》前四十二)
案:此則出蘇鶚《杜陽雜編》捲中及《唐語林》捲四。
----------------
①“九”原作“元”,據《杜陽雜編》、《全唐詩》改。
②《唐紀》二、《全唐詩》一“秋”作“春”。
③《唐語林》、《全唐詩》“滿枝”作“發時”。
三三三、武士作詩
有一武士忘其姓名,志樂閑散,而傢甚貧,嘗作詩曰:“人生本無纍,何用買山錢?”遂投檄而去。(《總龜》前四十四)
三三四、賣墨人題詩
宿州天慶觀西廡下,有石刻二詩,蓋至道中有賣墨人嘗遊於此,一日題詩曰:“秋景蕭蕭葉亂飛,庭鬆影裏坐移時。雲迷鶴駕何方去?仙洞朝元失我期。”又曰:“肘傳丹篆千年術,口誦《黃庭》兩捲經。鶴觀古壇槐影裏,悄無人跡戶長扃。”或以為名①呂仙翁詩也。(《總龜》前四十四、《全唐詩話續編》下)
----------------
①“名”字疑衍。
三三五、呂仙題白鶴寺詩
嶽陽樓有碑極大,乃李觀記呂仙翁筆跡。李知賀州日,有道士相訪,自云呂先生,誦《過嶽陽詩》雲:“唯有城南老樹精,分明知道神仙過。”李亦不曉。後知嶽州,有白鶴寺僧見過,道及呂仙翁嘗憩於寺前鬆下,有老人自鬆梢冉冉而下,緻恭於先生之前,曰:“某鬆之精也,今見先生過,禮當緻謁。”呂書一絶於寺壁而去:“獨自行來①獨自臥②,無限世③人不識我。唯有城南老樹精,分明知道神仙過。”後郡守為創亭於鬆下,名曰呂④先生⑤雲。(《總龜》前四十四、《全唐詩話續編》下)
----------------
①《宋紀》九十“來”作“時”。
②《嶽陽風土記》、《宋紀》“臥”作“坐”。
③《宋紀》“世”作“時”。
④《全唐詩話續編》“呂”作“回”。
⑤案《嶽陽風土記》作“過仙亭”。
三三六、羅道成詩
慶歷中有一閑人,遊嶽,謁主簿郭及甫,既坐,視其刺,乃羅道成也。詢其鄉裏,言郴州人。及甫留飲。曰:“久思東州之遊,前日遊太山,已遍到佳處,旦夕回南方山。”索紙筆為詩,曰:“因思靈秀偶來遊,碧玉寒堆萬疊秋。直上太山高處望,根盤連接十餘州。”後自和雲:“水雲蹤跡自閑遊,夏𠔌陰寒冷勝秋。猿鳥性情猶戀舊,飜身卻去海邊州。”①及甫不勝嘆羨,及去,令人送之,又得詩曰:“白騾代步若奔雲,閑人所至留詩跡。欲知名姓問源流,請看郴陽山下石。”後問郴人,有成真君觀,得道乘白騾行石壁上,其跡至今存焉。(《總龜》前四十五、《宋紀》九十、《全五代詩》六十五)
----------------
①《宋紀》、《全五代詩》均無此首。
三三七、歸真子詩
唐子正著作,桂州人,治平中赴舉,至全州途中,雇一僕,負重擔,健若飛羽,雖鞭馬疾進,常去馬百步外,恐其逸去逐遣之。其僕即日自全州二千七百裏日午已到唐州,①留書驛吏曰:“候桂州唐秀纔至,即投之。”唐月餘到驛,驛吏出書,題雲呈桂州唐秀纔,歸真子封。唯一詩,曰:“袁州相見又之全,不遇先生道未圓,②大抵③有心求富貴,到頭無分學神仙。篋中靈藥宜頻施,鼎裏丹砂莫妄傳。待得角竜為④宴會,好來黃壁臥林泉。”唐甚怪之,詰其狀貌,乃全州僕也。留書之日,乃全州所遣日也。始悟其為神仙。唐後為邕倅,熙寧丙辰,交趾寇邕,唐遇害,乃詩所謂角竜也。(《總龜》前四十五、《宋紀》九十)
案:此則亦見《湘山野錄》捲下及《孔氏談苑》捲三。
----------------
①《孔氏談苑》“唐州”作“蔡州”。
②《湘山野錄》“圓”作“緣”。
③《孔氏談苑》“大抵”作“知汝”。
④《孔氏談苑》“為”作“危”。
三三八、許宣平詩
許宣平,新安人,常挂一花瓢,及麯竹枝,每醉即獨吟曰:“負薪朝去賣,沽酒日西歸。路人莫同歸何處,①穿白雲行入翠微。②”好事者於洛陽同華間是處題之,李太白見曰:“此神仙也。”(《總龜》前四十五)
案:《太平廣記》二十四出《續仙傳》。
----------------
①《唐紀》七十五“處”作“地”。
②《續仙傳》作“穿入白雲行翠微”。
三三九、殷七七開頃刻花
殷①七七名文②祥,周寶舊於長安識之。及寶鎮浙西,〔七七忽到,召之,益加禮遇。〕③鶴林寺有杜鵑花,寺僧相傳云,貞元中外國僧自天台鉢中,以藥養其根,來殖於此寺。僧創餙花院,人或見女子紅裳豔麗,遊於花下,俗傳花神也。④一日,寶謂七七曰:“鶴林寺⑤天下奇絶,嘗聞能開頃刻⑥花,此花能開赴重九乎?”⑦曰:“可也。”乃前二日經鶴林寺宿,中夜有女子來,謂七七曰:“妾為上蒼⑧所命,下司此花,非久即歸閬苑,今為道者開之。”⑨〔晨起,寺僧訝花漸坼〕,⑩至九日爛熳〔如春。寶驚異,遊賞纍日。〕⑾後為兵火,其花遂亡,信歸閬苑矣。⑿(《總龜》前四十五)
案:《太平廣記》五十二出《續仙傳》。
----------------
①“殷”原作“韋”,據《太平廣記》、《唐紀》、施註《蘇詩》等書改。
②《太平廣記》“文”作“天”。
③施註《蘇詩》無此語。又《唐紀》七十五於此句後有“每醉吟曰:‘琴彈碧玉調,藥煉白原砂。解醖逡巡酒,能開頃刻花’”數語。《太平廣記》作“解醖頃刻酒,能開非時花”。
④“鶴林寺”雲雲至此,見施註《蘇詩》捲八引。
⑤施註《蘇詩》“寺”下有“杜鵑花”三字。
⑥施註《蘇詩》“頃刻”作“非時”。
⑦施註《蘇詩》作“今重九將近,能開花副此日乎”?
⑧施註《蘇詩》“蒼”作“玄”。
⑨此二句,施註《蘇詩》作“今與道者開之,然此花非久即歸閬苑矣”。又出句後有“女子俄不見”五字。
⑩施註《蘇詩》無此八字。
⑾此數語,據施註《蘇詩》補。
⑿“其花遂亡”九字,施註《蘇詩》作“焚寺樹失根株雲”。
三四○、田霖題茅山燕洞詩
女真錢氏二姊妹,依止陶隱居,誦《黃庭經》,即茅山燕洞也。至今有紫菖蒲碧桃焉。其姊披白練衣,得道入洞,及女弟至,則戶已扃矣。淳化五年,夏侯嘉正與道士五人,往彼投竜,是夜雷震,其洞復開。有一吏深入,遇道士與林檎一枚食之,遂絶粒。田霖作詩題之曰:“燕口竜泓氣象清,錢真此處有遺靈。仙兄去後師猶在,女弟回時戶①已扃。雲片尚如披白②練,泉聲長似誦《黃庭》。碧桃花發菖蒲紫,留與人間作畫屏。”(《總龜》前四十五)
----------------
①《宋紀》五“戶”作“洞”。
②《宋紀》“白”作“素”。
三四一、滕王蛺蝶圖
王建宮詞百首,多言禁中事,皆史傳小說所不載者往往見於其詩,如“內中數日無呼喚,傳①得滕王峽蝶圖”之類。滕王元嬰,高祖子,《新》《舊唐書》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畫錄》略言其善畫,亦不言其工蛺蝶也。〕②惟見於建詩耳。〔或聞今人傢亦有得其圖者。〕③唐世一藝之善,如公孫大娘舞劍,曹剛琵琶,米嘉榮歌,皆見於唐賢詩句,遂知名於後世。當時山林田畝,潛德隱行君子,不聞於世者多矣。而賤工末藝,得所附托,乃垂名不朽,亦各係乎幸不幸爾。(《總龜》前四十六、《樂趣》十八、《全唐詩話續編》上)
案:此則出《六一詩話》。
----------------
①《全唐詩》十一“傳”作“搨”。
②《樂趣》無“惟《名畫錄》”雲雲二句。
③《樂趣》無此語。
三四二、王欽若命書
合淝人傳論言曹𠔌善星歷術數,談事如神,為王冀公作命書云:“七十年中一一加,弄珠灘上事堪誇。碧油幢下聞鳴①鳥,千日催②還上漢槎。”公年七十二,知襄陽,正得千日,召還。又云:“周匝將臨壬戌歲,定鼎門前春色異。一千日上少三環,再入和羹宜盡醉。”③後冀公判西京,將七百日,再入政府,壬戌歲也。又云:“臨去尚猶聞禁漏,異姓佳名在史書。”冀公薨謝之夕,漏將盡,無子,其婿張環掌喪事。(《總龜》前四十六)
----------------
①《古今類事》“鳴”作“啼”。
②《古今類事》“催”作“招”。
③《古今類事》“醉”作“瘁”。
三四三、宮人用闢寒金
嗽金鳥出昆明國,形如雀,色黃。魏明帝時,其國來獻,飼以珍①珠及兔腦,常吐金屑如粟,宮人爭取為釵鈿,謂之闢寒金,以此鳥不畏寒也。宮人相嘲曰:“不服闢寒金,那得帝王心?不服闢寒鈿,那得帝王憐1(《總龜》前四十七、《歲時廣記》四)
----------------
①《歲時廣記》“珍”作“真”。
三四四、劉山甫題詩侮南嶽神
劉山甫隨侍官於嶺外,北歸,泊舟洞庭,登岸,見有北方毗沙門天王廟祠,因謁之,見廟宇頽圮,乃題雲:“壞墻風雨幾經春?草色盈庭一座塵。自是神仙①無感應,盛衰何得卻由人。”是夜夢神責曰:“我南嶽神也,汝何相侮?”俄而風濤大作,舟幾覆,悔謝徹去詩牌乃止。(《總龜》前四十八)
案:此則見《北夢瑣言》九,言出山甫《自序》。
----------------
①《太平廣記》三百十二、《北夢瑣言》九“仙”作“明”。
三四五、拋球麯
海州士人李慎①言,嘗言夢至一處,水殿宮觀,一女戲球,②山陽蔡繩作傳敘③其事甚詳。有《拋球詞》十餘首,言皆清麗,今但記其兩篇雲:“侍燕黃昏晚未④休,玉階夜色月如流。朝來自覺承恩醉,⑤笑倩傍人認綉球。”“堪恨隋傢幾帝王,舞裀揉⑥盡綉鴛鴦。如今重到拋球處,不是金爐舊日香。”(《竹莊》二十二、《樂趣》十五)
案:《總龜》前三十三有此則,不註出處。惟其前為《古今詩話》,當即《詩話》中語。又《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五十八、《詩話總龜》後集四十二,均據《侯鯖錄》錄李慎言《拋球麯》,並言“《古今詩話》中,載此詩衹有二首,不及此詳備,故盡錄之”。考何溪汶《竹莊詩話》二十三謂:“劉貢父所記僅二闋”;又此則全與《夢溪筆談》同。考《古今詩話》中多錄《中山詩話》及《夢溪筆談》二書之文,知此則所據,亦不出此二書。今《中山詩話》中無此則,則其所據蓋出《夢溪筆談》矣。又案《侯鯖錄》及《竹莊詩話》,尚有一首雲:“隋傢宮殿鎖清秋,曾見嬋娟颺綉球。金鑰玉簫俱寂寂,一天明月照高樓。”
----------------
①《侯鯖錄》“慎”作“真”。
②《夢溪筆談》作“嘗夢至一處水殿中,觀宮女戲球”。
③《墨客揮犀》七“敘”作“說”。
④《夢溪筆談》五“晚”作“曉”。《侯鯖錄》“晚未”作“未肯”。
⑤《侯鯖錄》“醉”作“最”;《竹莊》作“重”。
⑥《侯鯖錄》“揉”作“挼”。
三四六、飛竜藥
相州棲霞𠔌有喬順二子,服飛竜藥,二子十年不饑。魏文帝詩曰:“西山有仙童,不飲亦不食。”謂此。(《總龜》前四十五)
三四七、張志和漁父詞
元真子張志和,會稽人,守真養氣,臥雪不冷,入水不濡,顔魯公守湖州日與賓客唱和,為《漁父詞》。志和曰:“西塞山前①白鳥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蒻笠,緑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坐客嘆服不已,後果傳之。(《總龜》前四十五、《樂趣》十七)
案:《太平廣記》二十七雲出《續仙傳》。
----------------
①《太平廣記》“前”作“邊”。
三四八、吹皺一池春水
江南成文幼,為大理卿,詞麯妙絶,嘗作《謁金門》雲:“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中主聞之,因案獄稽滯,召詰之,且謂曰:“卿職在典刑,一池春水,又何幹於卿?”①文幼頓首。(《總龜》後三十九、《總龜》後三十二)
案:此詞《南唐書》稱為馮延己詞,《本事麯》又云趙公,苕溪《漁隱叢話》已未詳其孰是。又《總龜》前四十有此則,不註出處;但此則後為《古今詩話》,當亦《詩話》中語。
----------------
①《總龜》前集“又何幹於卿”作“幹卿何事”。
三四九、福州僧詩
南方浮圖能詩者多〔矣〕,①〔士大夫鮮有汲引,〕②多汨沒不顯。③福州僧有詩百餘篇,其中佳句如:“虹收千嶂雨,潮展半江天。”〔又有詩云:“詩因試客分題僻,棋為饒人下子低。”〕④不減古人也。(《叢話》前五十七、《玉屑》二十、《竹莊》二十二、《樂趣》十八、《名言》七)
案:虹收一聯見《中山詩話》,為僧朋多詩。鬍仔雲:“此一聯乃體李義山詩‘虹收青嶂雨,鳥沒夕陽天’。所謂屋下架屋者,非不經人道語,不足貴也。”又案《總龜》前三十引此則,不註出處,但其前為《古今詩話》,故知為《詩話》中語。
----------------
①《玉屑》二十有“矣”字。
②《總龜》無此語。
③《總龜》作“往往多不顯其名”。
④此數語,據《總龜》、《玉屑》及《樂趣》、《名言》諸書補。又《中山詩話》亦有此聯。
三五○、東坡聽琵琶詞
“呢呢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裏不留行。回首暮雲遠,飛絮攪青冥。衆禽裏,真彩鳳,獨不鳴。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坐起①不能平。攜手從歸去,②無淚與君傾”。麯名《水調歌頭》,東坡居士聽琵琶而作也。舊都野人曰:“此詞句外取章,無一字染着,後學卒未到其閫域,反復味之,見居士之文采竊處:‘呢呢兒女語’,取白樂天‘小弦切切如私語’意;‘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裏不留行’,便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攜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則又翻‘江州司馬青衫濕’公案也。子瞻凡為文,非徒虛語。‘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之句,皆自喻耳。後人吟詠,患思而不得,既得之,為題意纏縛,不解點化者多矣。”(《叢話》後十)
----------------
①《東坡樂府》“坐起”作“起坐”。
②《東坡樂府》作“推手從君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古今詩話(一) | 古今詩話(二) | 古今詩話(三) | 古今詩話(四) | 古今詩話(五) | 古今詩話(六) | 古今詩話(七) | 古今詩話(八) | 古今詩話(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