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记录 》 康巴的誘惑:行走文字扛鼎之作 》
第7節:又一個廟子(6)
貝嘎 Bei Ga
來點燈的傢人,對着釋迦牟尼的畫像,非常投入地匍匐於地,一下下地磕着長頭。
我小心地靠在經堂的墻壁上,千盞酥油燈一起燃燒,散發的熱量已把石頭的墻壁烘烤得溫熱。
從小所聞所見都是具體俗成的"有求必應"。手持念珠,去廟裏上香拜佛多是缺什麽求什麽,比如封官發財娶妻生子什麽的。在高原上,遇到內地來高原朝佛的人,目的還是極其個人的所需,好像不同於高原上的原住民,朝佛的終身求索。
點燈的傢人,叩拜完畢,回頭問候早安。
我問,這些酥油燈是點給誰的呀?
點燈的傢人,一邊埋頭往一些酥油燈裏添酥油,一邊說:"我們藏族人點酥油燈的嘛,不是單點給哪個人的,是點給全世界的人,祈福全世界的平安……"
(補記:覺安欽巴,意為"十五供品",亦稱"酥油花"。它以酥油為原料,揉以各色礦物染料塑造成各種圖案和造型。是以花卉、走獸、樹木等為主題的手工油塑藝術。
相傳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大唐文成公主和吐蕃贊普鬆贊幹布聯姻,文成公主從京城長安帶來一尊釋迦牟尼像供在大昭寺。宗喀巴大師學法成功後,在佛像前供奉了一朵酥油花。此後相沿,酥油花在藏區寺院中流行起來。酥油熔點低,怕日照和高溫。衹有在低溫狀態下,酥油花安裝在木架上,它才能保持最佳形態。酥油花,是一種真正"冷豔"的花。)
曬大佛
居裏寺,在每年藏歷的六月二十七日開始,要舉行四天的"跳神"活動。西藏那邊把這活動叫"雪頓節",居裏寺告訴這是"耍壩子"。
每次在"跳神"活動最後一天的上午,寺院的喇嘛和當地的村民要舉行賽馬比賽,比賽全程一般是個把鐘頭。寺院根據比賽情況,奬勵前五名勝者不等的大茶。賽馬比賽結束,就是"展佛",一般多稱謂"曬大佛"。
"展佛"儀式未開始前,居裏寺的活佛、主持喇嘛、鐵棒喇嘛等所有高等喇嘛,都在草壩子的日頭下依次排開,盤膝端坐於卡墊之上,面對一面高大的垂直墻壁。而寺院裏的其他喇嘛,在頭排高僧身後,依次排開。院壩子上紅彤彤一大片。而墻壁頂上,已經有年輕靈敏的喇嘛探出半個腦袋,往下輸送繩索。
一定的佛事儀式結束,大號聲低緩地響起來,壩子上的人群開始騷動。這時,幾十個身披絳紅袈裟的喇嘛,兩個一排,擡着捲麯成捆的緞子佛像,從茶房邊的小門魚貫而出,來到大殿前的青草壩子。步伐整齊,動作迅速。院壩裏的當地老鄉,紛紛擠上前去,用額頭頂禮佛像。有的乘機加入擡佛像的行列。
捲成長竜的佛像,穿過院壩,被擡到那面陡立的墻壁下,喇嘛在那裏焚香誦經,磕頭迎接。有喇嘛舉起金閃閃的嗩吶吹響,在喇嘛的誦經聲和嗩吶聲中,佛捲徐徐展開。逐漸展出一千個小佛像拼成的佛捲,每個小佛像裏都是一個釋迦牟尼慈眉善目的容顔。整整覆蓋了這個六七層樓高的墻壁。這時,朝佛的老鄉,在院壩的不同角落,朝着墻上的佛像連連五體投地,頂禮叩拜。
居裏寺的喇嘛說,那座樓房沒有人居住。去過那座樓,整座樓布滿灰塵,光綫昏暗。一些雜木堆砌在樓道上。一些老鼠,不分白天黑夜地在這座空樓裏弄出響動。
這座樓房,好像是專門為了"曬大佛"而建,它像是專門等着每年的這麽一個時刻,佛像長捲在它的身體上"嘩啦"一下展開,它跟着佛像在陽光下燦爛無比,光彩奪目。
羅布鄧珠
明年,居裏寺的小活佛就十八歲了,該正式主持寺院事物了。可不管怎麽看,他都還像個孩子,這種印象錯覺許是因和他太熟。
小活佛法名居裏•羅布鄧珠,我和他開玩笑,叫他"蘿蔔燉豬"。認識他的時候,他纔十二歲。記得初識他時,他端坐在挂滿哈達的小床上,明亮的大眼睛忽閃着打量陌生人的來訪,在傢人的提示下,乖巧地給虔誠的信徒摸頂。但是在他不被關註的間隙,他的眼睛就往床前的小木桌上溜。桌面上除沓沓經書外,有變形金剛,小碰碰車等一堆兒童玩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春風文藝出版社 |
|
|
第1節:打箭爐 康巴 高原 | 第2節:又一個廟子(1) | 第3節:又一個廟子(2) | 第4節:又一個廟子(3) | 第5節:又一個廟子(4) | 第6節:又一個廟子(5) | 第7節:又一個廟子(6) | 第8節:又一個廟子(7) | 第9節:又一個廟子(8) | 第10節:草原深(1) | 第11節:草原深(2) | 第12節:草原深(3) | 第13節:草原深(4) | 第14節:草原深(5) | 第15節:草原深(6) | 第16節:人 冰雹 狼(1) | 第17節:人 冰雹 狼(2) | 第18節:人 冰雹 狼(3) | 第19節:人 冰雹 狼(4) | 第20節:卡薩湖的傳說(1) | 第21節:卡薩湖的傳說(2) | 第22節:去放魚吧(1) | 第23節:去放魚吧(2) | 第24節:去放魚吧(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