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健康 》 平实养生操作指南:夏季中医养生 》
第69节:夏季常见疾病的防治(4)
蒲志兰 Pu Zhilan
李桐 Li Tong
患有慢性鼻炎、咽喉炎的人易感冒,要认真进行治疗。同时,避免咽喉部被病毒感染,注意劳逸结合。洗冷水浴或游泳后要把身上的水擦干。西瓜、冷饮等寒凉的饮食不要吃得太多。
治疗风热感冒常用的中成药:
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者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患风热感冒者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6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5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治疗暑湿感冒常用的中成药:
祛暑丸 本方系由香薷散与二陈汤加减衍化而成,功能有解表祛暑、燥湿健脾。主治暑湿夹寒、湿重于热的征候。方中用香薷、藿香、苏叶、荷叶解表祛暑为君药;苍术、厚朴、陈皮、木瓜、白扁豆、茯苓化湿醒脾为臣药;檀香芳香辟秽解暑为佐药;甘草调和药力并能益气为使药。全方配伍共奏解表祛暑、芳香和胃、燥湿健脾之功。
暑湿感冒冲剂 本方适宜于感受暑湿兼夹风寒的感冒病症。方中藿香、佩兰芳香化浊、清暑祛湿为君药;苏叶、白芷、防风发散寒湿而不伤卫气为臣药;半夏、陈皮、草果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茯苓、大腹皮化湿理脾,共为佐使药。全方配伍体现芳香化湿与醒脾燥湿并用的特点,具有清暑化湿、辛散风寒、健脾理气的作用。
金衣祛暑丸 本方常用于夏月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者。方取藿香、香薷、紫苏叶为君药,发散风寒,芳香化湿;取木瓜、茯苓为臣药,以除内伤湿滞;取丁香、檀香为佐药,温中行气醒脾;甘草为使药,以调和诸味。全方共奏祛暑化湿、解表散寒的功效。
藿香正气丸(水) 藿香正气丸是藿香正气散的新型制剂。本方乃是祛暑化湿的常用方药,尤其对长夏湿阻较重的暑湿症,治疗功效尤为突出。对于非暑天感冒而见脾胃湿阻症者,亦有较佳治疗作用。
清暑益气丸 为清暑益气汤的蜜丸制剂。方中以益气固表的黄芪为君药;辅人参、白术益气健脾,资助黄芪补脾祛湿为臣;佐以当归养血,麦冬、五味子生津,葛根升阳鼓舞胃气,泽泻利湿,黄柏清热燥湿,青皮、陈皮、苍术、神曲燥湿健脾化滞;使以甘草和中。全方诸药相伍,有益气清暑、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气虚体弱、感受暑湿的感冒,投用本方,既清补又燥湿,效如桴鼓。
小儿暑感宁糖浆 本方为黄连、香薷饮加味而制成的糖浆。方用香薷、佩兰、扁豆花芳香化湿,厚朴化湿和中;黄连、黄芩、芦根、青蒿清热;杏仁宣肺,薄荷透表,芥穗清头目;滑石、甘草(即六一散)利湿,使湿浊从下走泄。诸药配伍,清暑、祛湿作用较强。用于小儿夏季感受暑湿者为宜。症状较轻者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症状较重且伴有咽喉肿痛者宜选羚翘解毒丸。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信出版社 |
|
|
第1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1) | 第2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2) | 第3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3) | 第4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4) | 第5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5) | 第6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6) | 第7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7) | 第8节:夏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1) | 第9节:夏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2) | 第10节:夏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3) | 第11节:夏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4) | 第12节:夏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5) | 第13节:夏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6) | 第14节:夏季情志养生要点(1) | 第15节:夏季情志养生要点(2) | 第16节:夏季情志养生要点(3) | 第17节:夏季饮食调摄(1) | 第18节:夏季饮食调摄(2) | 第19节:夏季饮食调摄(3) | 第20节:夏季饮食调摄(4) | 第21节:夏季饮食调摄(5) | 第22节:夏季饮食调摄(6) | 第23节:夏季饮食调摄(7) | 第24节:夏季饮食调摄(8)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