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鸳鸯蝴蝶 》 朱门 》
第69节:十六(3)
林语堂 Lin Yutang
父亲停下来,摸摸胡子。柔安察觉到他的目光,就正眼看他。他说:“谈谈这位陪你来的李先生吧。他是不是某一种政客?” 柔安脸色突然严肃起来:“不,他是替报社写稿的作家。人很聪明,名气也不小。” 她小脸涨得通红,唇边也泛起了微笑。 “你认识他多久了?” “两个月左右。”她低下头,眼中漾起一缕柔情,又抬头颤声说,“爸爸,我了解他,也爱上他。我约他来这里,就是要你见见他。他开头难免害羞,等你认识他,就会喜欢他了。” “他很有礼貌。古文学的修养如何?” “还可以。但是,爸爸,现在的年轻人绝对比不上你。他很聪明,学得也很快。可是他不敢来见你,因为你是大学者嘛。” 父亲看她激动的表情说:“好,我们再看吧。” 喇嘛庙的黄昏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寂静、荒凉。小鸟的晚唱,乌鸦的嘎啼,老鹰盘桓的尖叫,与僧侣念佛的钟鼓声融合在一起。庙坛上传来嗡嗡的人声,低长的螺角和木鱼声,反映出晚祷的气氛。 喇嘛庙好似一座小城。俗人区是给香客和嘉宾用的,里面有不少男女,凉台的木板也不断传出过客的脚步声。 晚餐时柔安愉快地坐在一张小方桌旁,父亲在她旁边,李飞坐在她对面。她已经脱下长袍,穿一件深紫色的外衣和黑色的棉裤。她看见父亲给李飞倒了一杯酒,李飞毕恭毕敬地站起来,用双手去接。她从来没看过李飞这样拘谨。 吃完饭,她说:“爸爸,我今年夏天就毕业了。我要你来参加典礼。李飞要远行呢。” “去哪里?”父亲马上问道。 年轻人回答说:“去新疆。报社要我去,我自己也真的想去。” 柔安说:“他今夏不能回西安。他这次是逃出来的。”她大略把杨主编被抓去枪毙的事情说了一遍,李飞又补上遏云被扣、逃脱的经过。 杜忠摇摇头,眼睛炯炯有神。 “我写那篇文章也许鲁莽了一点,”李飞说,“不过总该有人说句话呀。” “你做得对。我很高兴你不是国民党。” “当然不是。”李飞生气勃勃地说,“我是不搞政治的。” “或许我们的看法差不多。到我房间来谈。”杜忠把椅子推开,站起来,一面摸胡子,一面充满兴趣打量这位年轻人。 “你什么时候走?”大家走出餐厅,他问道。 “我回程先去兰州。然后再到肃州去见马仲英将军。” 回到房里,杜忠叫李飞坐下,自己拿着一杆水烟,坐在一把低椅子上。仆人送来毛巾和茶水。柔安坐在床上,手臂搭着床板。 灯光映出杜忠的白发,他正抽着烟。看到老人家把冒烟的纸卷吹燃,点上烟管,真是一大享受。管底的水咕咕响,他吐出一股蓝烟,似乎很满意。他一边谈话,一边继续点烟、抽烟,每装一次抽一两口。 “柔安说,你是颇有名气的作家哩。”他对李飞说,“你写哪一类的文章?” “我在报上写白话文。”他看见老人眼中的神采黯淡,马上又说,“不过一个人若要写好白话文,非精通古文不可。” “最重要的是深厚的文学根底和古代伟人的想法。你读古诗吧?” “我读诗消遣,但不是写诗。” “或许你看过我替主席衙门所写的对句。就挂在接待室里。”老人眼睛突然一亮,似乎在享受一个好玩的秘密。 “我见过。我记得是杜甫的两句诗。看过的人都欣赏您那一手好字呢。” “你看法如何?”他脸上充满神秘,“你记得内容吧?” 柔安很紧张。 “嗯,我记得。”他念出那两句诗: 松悲天水冷, 沙乱雪山清。 “这两句充分描写出西北塞外寒地的风光。天水和雪山对得好极了。” 杜忠很满意,柔安也露出轻松的笑容。父亲说:“杜甫这首诗是送一位郭中丞来这儿当节度使,当时本区战祸连连,胡人又烧杀掳掠。我写那副对句是有作用的。你猜得出我的意思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自序 | 第2节:一(1) | 第3节:一(2) | 第4节:一(3) | 第5节:一(4) | 第6节:一(5) | 第7节:二(1) | 第8节:二(2) | 第9节:二(3) | 第10节:二(4) | 第11节:二(5) | 第12节:二(6) | 第13节:三(1) | 第14节:三(2) | 第15节:三(3) | 第16节:四(1) | 第17节:四(2) | 第18节:四(3) | 第19节:五(1) | 第20节:五(2) | 第21节:五(3) | 第22节:五(4) | 第23节:五(5) | 第24节:五(6)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