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杂家 你最該知道的中國之文化藝術   》 第69節:師曠與《陽春白雪》      何躍青 He Yueqing

  師曠與《陽春白雪》
  師曠(前572~前532年),晉國主樂大師。大約生活在春秋晚期晉悼公、晉平公年間。師曠生而無目,故自稱盲臣,又稱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是當時著名的大音樂傢,以“師曠之聰”聞名於後世。他還是位傑出政治活動傢和博古通今的學者,時人稱其“多聞”。
  史載,師曠曾到過開封,在那裏築臺演樂,至今遺址尚存。可見,師曠是一位受到當時各國人民喜愛的藝術傢。有一次師曠聽到晉平公鑄造的大鐘音調不準,就直言相告,晉平公不以為然,後經衛國樂師師涓證實,果如此。
  師曠為晉國掌樂太師。晉平公新建的王宮落成了,要舉行慶祝典禮。宴會上,衛靈公在觀賞晉國的歌舞後,便命師涓彈奏一首剛在濮河邊聽來的歌。隨着他的手指起落,琴聲像綿綿不斷的細雨,又像是令人心碎的哀痛哭訴。開始晉國掌樂太師師曠面帶微笑,用心傾聽着。不一會兒,衹見他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了,神色越來越嚴肅。師曠猛地站起身,按住師涓的手,斷然喝道:“快停住!這是亡國之音啊!彈不得!這是商朝末年樂師師延為暴君商紂王所作的‘靡靡之音’。後來商紂王無道,被周武王討滅了,師延自知助紂為虐害怕處罰,就在走投無路時,抱着琴跳進濮河自盡了。所以,這音樂一定是在濮河邊聽來的。”衛靈公驚訝不已。
  師曠雖僅是一樂官,一生均在宮中生活,但他的地位不同於一般樂工,對政治有自已的見解,敢於在衛侯面前發表自已的意見。也嚮晉王提出了許多治國主張,有一次,晉平公感嘆師曠生來就眼瞎,飽受昏暗之苦,師曠則言天下有五種昏暗,其一是君王不知臣子行賄博名,百姓受冤無處伸;其二是君王用人不當;其三是君王不辨賢愚;其四是君主窮兵黷武;其五是君王不知民計安生。師曠甚至曾用琴撞擊晉平公,以規勸晉平公勿沉緬於個人享受。
  到晚年時,師曠已精通星算音律,撰述了《寶符》100捲,在明、清的琴譜中,《陽春》、《白雪》、《玄默》等麯解題為師曠所作。據《拾遺記》,師曠曾“撰兵書萬篇”,“述《寶符》百捲”,顯然其著述不在少數,但大多流失。
  《陽春白雪》為古琴十大名麯之一。陽春白雪雖然被指高雅藝術,但不少資料對《陽春白雪》解題時,都稱它以清新流暢的旋律、活潑輕快的節奏,生動地表現了鼕去春來,大地復蘇,萬物嚮榮,生機勃勃的初春景象。歷來有“大陽春”和“小陽春”(又名“快板陽春”)兩種不同版本。前者指李芳園、瀋浩初整理的十段與十二段的樂譜;後者是近代琵琶傢汪昱庭所傳,全麯衹有七個樂段,可劃分為起承轉合四個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環因素的變奏體的樂麯。“起”部標題名為“獨占鰲頭”,使用加花、“隔凡”以及結構上的擴充和緊縮等民間常用旋法,使《八板》原型得到變化發展,並以半輪、推拉等演奏技巧潤飾麯調,充滿了生動活潑、明快愉悅的情緒。《八板》變體運用分割和倒裝、變化節奏等方法加以展開,並在第六段中引入了新的音樂材料。在演奏上時而用扳的技法奏出強音;時而用摭分彈出輕盈的麯調。“合”部標題為“東臯鶴鳴”,再現了第二段,並在尾部作了擴充。通過慢起漸快的速度,連續的十六分音符進行,並在每拍頭上加“劃”,不斷增加音樂的強度,使全麯在強烈的氣氛中結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地震出版社
第1節:前言第2節:老子與《道德經》第3節:千古儒聖孔子
第4節: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第5節:中國法之源《韓非子》第6節:新詩體楚辭
第7節:司馬遷與《史記》第8節:斷代史巨著《漢書》第9節:唐詩泰鬥李白
第10節:史詩寫安史——詩聖杜甫第11節:白居易與《琵琶行》《長恨歌》第12節:山水遊記巨著《永州八記》
第13節: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第14節:女詞人李清照第15節:理學大師朱熹
第16節:愛國詩人陸遊第17節:施耐庵與《水滸傳》第18節: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第19節:吳承恩與《西遊記》第20節:蒲鬆齡與《聊齋志異》第21節:諷刺文學的典範《儒林外史》
第22節:文學奇葩《紅樓夢》第23節:紀昀與《四庫全書》第24節:魏源與《海國圖志》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