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名胜 》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六編 名勝古跡(5)
董耀會 Dong Yaohui
八達嶺長城全周影院放映的影片內容是什麽?
當你登上八達嶺長城遠眺時,定會情不自禁地産生想瞭解萬裏長城的歷史及看到長城現狀、全貌的願望。今天,在八達嶺腳下,修建了長城全周影院。長城全周影院投資300萬美元,占地面積1000平米,於1990年9月2日開業,迄今,已接待中外遊客200餘萬人。全周電影觀衆廳,其總面積為314平方米,圓周60米,直徑20米,高7.5米。廳內由360度圓周的9幅巨大銀白色的屏幕組成巨大空間。開演時,當棚頂上的大燈關掉後,若幹組分佈勻稱的藍光燈,宛若深遠的蒼穹中的星星,忽明忽暗,迷離恍惚,眼前仿佛是一個周圍是雪山的神秘而優美的夏夜。全周電影,采用了世界上先進的技術,在360度的銀幕上放映,並采用了立體音響。影片通過拍攝六千余公裏的長城古跡,春夏秋鼕的景色,以及許許多多有關長城的歷史故事、戰爭場面,嚮遊人介紹了長城2500年的歷史,介紹了由山海關開始,依山勢蜿蜒麯折、高低起伏,一直延伸到甘肅嘉峪關的長城全貌。觀看畫面,使人猶如身臨長城那巨大的歷史與現實交叉的空間,經久難忘,回味無窮。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是怎樣通過八達嶺的?
詹天佑(1861—1919年)我國近代科學技術界的先驅,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他在中華民族飽受帝國主義侵略的時代裏,以大無畏的氣概主持建成了我國自己修建的第一條工程艱巨的京張鐵路。1905年,清政府任命他為京張鐵路總局會辦兼總工程師。同年十月,京張路開工。
八達嶺是全路段的最高處。從南口經青竜橋至岔道城,雖然衹有22公裏長,但必須穿過軍都山險陡的關溝地帶,工程非常艱巨。要開鑿居庸關、五桂頭、石佛寺和八達嶺共長1645米的四座隧道,其中八達嶺隧道最長,達1091米。在當時築路工具既少而又簡陋的技術條件下,詹天佑夜以繼日辛勤工作,率領築路職工終於按期打通了這些隧道。隨後遇到的難題是從南口到青竜橋車站,坡道達千分之三十三的高度,即在直綫距離1000米內,要升高33米。從青竜橋再往前修,坡度若再升高,列車就爬不上去了。讓列車爬上關溝的最高峰八達嶺,若沿山直上,坡度太大,行車危險,工程造價也很高。詹天佑苦思冥想,創造性地利用折綫辦法,從青竜橋起,依山腰設計出“人”字形軌道。車到這裏,改用兩輛大馬力機車,前後一拉一推。這樣,既緩和了坡度,又免除了機車調頭的麻煩。
201公裏長的京張鐵路原計劃用6年時間建成,在詹天佑和1萬多員工的努力下,衹用了4年時間,就全部完工,並節約白銀28萬兩。1909年10月2日,從西直門開出了第一列火車,成為當時轟動世界的奇跡性新聞。詹天佑為發展我國鐵路建設事業,維護國傢鐵路修建權和經營權,增進工程技術界的團结,奮鬥了一生,是我國近代史上愛國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之一。周恩來總理曾贊譽他是“中國人的光榮”。
烏竜溝長城位於什麽地方?
保定位於河北省中部,西倚太行山,東為遼闊的華北平原,歷來有“畿南重鎮”“燕南一大都會”的稱號,在古代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明代定都北京後,為加強京師的防禦係統,防止退居漠北的蒙古貴族的襲擾,除在京師北面修築長城外,還在京師西南的山西、河北、北京地區修築了一條內長城,西起山西偏關,東至北京居庸關,又稱“次邊”。內長城經過保定境內太行山區的淶源、易縣、淶水、阜平、唐縣,其中以淶源烏竜溝段長城保存最為完整,是內長城的精華地段,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淶源烏竜溝長城位於縣城東北方向,全長約20公裏,屬真保鎮紫荊關路管轄,下有隘口5個。長城由淶水境內金水口沿西南方向進入淶源草灘村,繼續嚮西南方向延伸,沿裏溝村東北、暖水村東的山梁麯折前行,又經鄧傢莊、大莊、小莊村西至烏竜溝口。長城跨越烏竜河後,先嚮西再嚮南至三道河村西、煤窯村西,在碾子溝村東河口處過一條小河,再嚮西又轉南,到達隋傢莊村東的小河口,是為烏竜溝和浮圖峪兩口的交界處。以烏竜溝口附近的長城保存最好,大部分地段垛口完好如初。墻體底寬4.55米,頂寬3.95米,高3~6.7米。烏竜溝段有磚石砌敵樓54座,條石砌基,臺基以上用磚砌築,長寬各12米左右,高約8米,分上下兩層。回廊式磚石拱券結構。下層屯兵儲糧,上層瞭望禦敵,大多數為一樓二門十二箭窗,上、下層之間有磚木結構樓梯通道。每樓前、後二門都嵌有漢白玉石的匾額,上書“臺號”,編為“烏字××號”。烏竜溝口附近敵樓密集,平均每隔400—500米就有一座,保存較好的有40餘座。烏竜溝段的烽火臺大多建於高山之巔,方型,底寬4米,高5—6米,毛石砌築,實心。長城內側約1公裏有烏竜溝城堡,保存基本完好,一面靠山,三面環河,地形十分險要。城堡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50米。城墻和城門均用條石和磚砌築,十分堅固。西墻有戰臺2座,南墻有戰臺1座。南、西二面設門,外建甕城環護。南甕城城門嚮南,名“翊荊門”,西甕城城門亦嚮南,名“鎮朔門”。漢白玉石門匾上均有“萬歷……”題款,證明城堡和長城修建於明萬歷年間。此外,在屬烏竜溝管轄的唐子溝口,還發現了在溝口兩側栓鐵索的跡象,以阻擋人馬通行,這在內長城中也是較為少見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3) | 第一編 歷史沿革(4) | 第一編 歷史沿革(5) | 第一編 歷史沿革(6) | 第一編 歷史沿革(7) | 第一編 歷史沿革(8) | 第一編 歷史沿革(9)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0)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 | 第二編 建築遺存(2) | 第二編 建築遺存(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4) | 第二編 建築遺存(5) | 第二編 建築遺存(6) | 第二編 建築遺存(7) | 第二編 建築遺存(8) | 第二編 建築遺存(9)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0)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