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饮食文化 》 老滋味 》
第69节:曹雪芹家酒四百年
周简段 Zhou Jianduan
曹雪芹家酒四百年
今日市场上曹雪芹家酒,追溯它的历史,始产于明代嘉靖年间,盛行于清代康熙年间,起飞于改革开放的今天。
曹雪芹的先祖曹端明、曹端广,于明永乐二年(一四○四年)从江西武阳渡北迁,定居河北丰润县。后来,充端明留在丰润,为丰润曹之祖;弟端广去了辽宁铁岭卫,归金后,是为辽宁曹。至明代嘉靖时,丰润曹已成为名门望族,丰润县城北四十里处的白云岭,为曹家一处重要园林建筑,名"白云岭山庄"。因这里有一条便水河,曹氏家族便取便水酿酒,取名"便酒"。清代光绪十六年版《丰润县志》卷九载:"便酒以便,水酿之,所以独异者在不药不煮,即以所漉生酒贮于瓮,初即淡而有风致,窖大则香郁味覃,不觉使人自醉。韩慕卢宗伯督学京畿,饮之而甘,品为燕酒第一。"稍后的李汝珍在其《镜花缘》小说中,把便酒以"直隶东路酒"名义,列为天下名酒之一。康熙三大宰相之一的陈廷敬专赋《便酒歌》一首:
离筵尝遍京东酒,便酒淋离敢有情。东流便水行相饯,近海清波净于练。谁将便水变春醅,曹家兄弟成欢宴。
奇酒须飨以奇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独喜便酒。为什么在众多的美酒之中他钟情便酒呢?这除了该酒品质确佳外,更主要的是便水是他的故乡,一杯家乡酒在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不由吟出了"春言酌昆友,陶然知水奇"的诗句。
曹雪芹自幼生于官宦门第,自幼与酒结缘。但他之好酒与其祖父曹寅迥然不同。如果说曹寅好酒是一种清赏,一种情调,于浅斟低吟之中寄寓一点淡远幽长的乡国之思,那么,曹雪芹好酒则是男儿襟怀,英雄本色,做鲸吸百川式的豪饮。他的朋友写给他的诗中,几乎没有一首不提到酒,不提他的豪饮。他以酒为逃避,更以酒为抗争。酒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丰润曹家同那个时代一起早已演变成历史,但曹家给后人留下的湮酒并没有因此失传,它就像后人传阅《红楼梦》一样,声名远播。为了纪念伟大的文学家·为了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曹氏家酒--便酒,经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史学家杨向奎考证,便酒却曹氏家酒。一九九四年六月八日,周汝昌亲自题字:"便酒--曹雪芹家酒"。
历经几百年变迁后,曹雪芹家酒仍吸引了众多客户青睐。如今丰润县曹雪芹家酒集四公司,又将传统的曹酒酿造古方与现代酿造技术相结今,陆续推出了系列高、中、低档"曹雪芹家酒"。特别是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之际,曹雪芹家酒特意酿造了回归喜庆酒,送到故乡各大酒店,更扩大了历史文化名酒的声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节:乾隆赐匾"都一处"(1) | 第2节:乾隆赐匾"都一处"(2) | 第3节:便宜坊和全聚德 | | 第4节:仿膳话当年 | 第5节:龙袍、活鱼宴、听鹂馆 | 第6节:历史悠久致美斋 | | 第7节:誉满京华泰丰楼 | 第8节:萃华楼的鸡汤菜 | 第9节:悠久美味话水饺 | | 第10节:"八大楼"外又一楼 | 第11节:"八大堂"中惠丰堂 | 第12节:柳泉居与砂锅居(1) | | 第13节:柳泉居与砂锅居(2) | 第14节:谭家菜名重京华 | 第15节:阮元与"满汉全席" | | 第16节:恭王府畔"厉家菜" | 第17节:"教席"之首两益轩 | 第18节:东来顺如何发迹?(1) | | 第19节:东来顺如何发迹?(2) | 第20节:银锭桥畔"烤肉季" | 第21节:"清真烤肉宛"沧桑 | | 第22节:誉满京华"爆肚王" | 第23节:津门"天下第一坊" | 第24节:难忘的中立园饭馆(1)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