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情到深處即為詩   》 第69節:黃庭堅,老子平生江南江北(3)      納蘭秋 Na Lanqiu

  做縣尉沒多久,黃庭堅被任命為北京(那時候的北京是現在的河北大名)國子監教授,在北方邊境度過了漫長的七年。
  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一切好的藝術作品都是從生活中提煉而來。
  黃庭堅在邊地的七年生活,使他接觸到了淳樸的邊地百姓,他目睹了烽火連天的戰爭場面,他曾沉醉於遍地的黃花,也曾刻骨銘心於戰爭所帶來的災難,所有這些都使他對這個世界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
  人無論處於何種境況中,都要自我珍惜,生命是上天絶無僅有的一次贈與。
  感謝命運之神給予黃庭堅這樣的生活態度,要不然真不知道在餘下的歲月裏,他會不會被隨之而來的打擊和煎熬所徵服。
  回到京都後,黃庭堅遇到了蘇軾。
  蘇軾對黃庭堅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自古英雄相惜。真正的英雄會由衷地發出對另一位英雄的贊嘆,而偽英雄和假英雄則在發出贊嘆之餘,拔出那柄叫做嫉妒的匕首狠狠刺嚮你。
  幸好這樣的事情沒有在蘇軾和黃庭堅之間上演。
  蘇軾很賞識黃庭堅,認為他的詩"超絶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為造物者遊,非今世所有也。"
  兩個具有英雄情懷的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黃庭堅成了蘇門四大學士之一,深得蘇軾的器重和欣賞。這兩個人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上具有相似性和一致性,都主張從容和淡然的面對生活中不可預料的意外。
  可是,一場苦難正等着他們去遭遇。一切都要從一場改革談起。
  那場改革叫做王安石變法。王安石頂住強大的壓力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
  王安石確實是一個不朽的人物,他的變法也暫時的緩解了北宋中後期的頽勢,但不可否認,王安石的急功冒進,使得改革派的隊伍裏魚竜混雜,做出了不少傷害百姓,有違國體的事體。
  一方面王安石為了國富民強而嘔心瀝血,另一方面投機分子希望能從劇烈的變革中獲得暴利,後者玷污了前者的良苦用心,更破壞了改革者的聲譽。
  黃庭堅對這場聲勢浩大的變法是持反對態度的。
  在他眼裏,王安石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政治傢。然而,很多人混入變法的隊伍,為的是獲得更大的權力,以便謀取更豐厚的利益。黃庭堅埋怨王安石用人不明,使原本一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改革變味了。
  由於反對王安石變法,黃庭堅過上了"老子平生,江南江北"的生活。
  貶謫,既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情調,生命可能在貶謫的過程中破繭成蝶,完成最後的羽化。
  貶謫又是一種跌落,從廟堂到江湖的跌落,從此再也不為傢國計了,衹剩下一身青影,仗劍天涯。江南江北是落魄江湖的飄影,老子平生是嘗盡人生百味的老到和辛辣。
  貶謫是一種生活味道,滄桑和悲涼是它的主旋律,黃庭堅在這樣的樂麯中,既沉醉又痛苦,既彷徨也清醒,既失落也有一種隱隱約約的希望在嚮他招手。
  或許,這種貶謫的生活一直到死都不會結束,因為這條麯綫過於悠長,說不定哪一刻就會終止到某一點上,那一點是生活的終點,卻不是生命的終點,衹是結束了滄桑,卻沒有結束希望。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重溫這句話就像在品一杯陳酒。酒是陳的香,路是走過來的令人回味悠長。生命是一場經歷,經歷的越多,生命就越厚重。如果不經歷落拓江湖的辛酸和苦難,怎麽會喊出"老子平生,江南江北"這樣既豪壯又充滿悲情的慨嘆!
  蒼顔華發,故山歸計無因得。舊交新貴音書絶。惟有傢人,猶作殷勤別。
  離亭欲去歌聲咽。瀟瀟細雨涼生頰。淚珠不用羅巾沾。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
  詩人的淚水因何而流呢?衹為那坎坷路上的風霜。
  頭髮白了,卻不能回歸故裏;新舊朋友也失去了消息;衹有陪着自己黯然銷魂的傢人,猶自說着珍重的話語;離亭相別,不知他年何月再次重逢;瀟瀟細雨,打濕了臉頰,混着滄桑和離別的淚水,一起滾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詩人的眼淚為誰而流第2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1)
第3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2)第4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3)
第5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4)第6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1)
第7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2)第8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3)
第9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4)第10節:王勃:生如夏花(1)
第11節:王勃:生如夏花(2)第12節:王勃:生如夏花(3)
第13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1)第14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2)
第15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1)第16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2)
第17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3)第18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4)
第19節:李季蘭,春心怦動(1)第20節:李季蘭,春心怦動(2)
第21節:李季蘭,春心怦動(3)第22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1)
第23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2)第24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