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听南怀瑾讲《论语》   》 第69节:听南怀瑾讲《论语》(69)      张保文 Zhang Baowen    许庆元 Xu Qingyuan

  有一个小孩,很喜欢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看见一只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挣扎。小孩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帮帮它,便拿起剪刀将蛹剪开,蝴蝶破蛹而出。但他没想到,蝴蝶挣脱蛹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根本飞不起来,不久,痛苦地死去。
  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艰辛,但只有通过这一经历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而让爱变成了害,违背了自然的过程,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将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至人生,意义深远。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也是将你锻炼得坚强,使你成长、使你有力的过程。
  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与之相悖。历史上的很多名人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宋朝的朱熹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他以十六字真言对“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内心坦荡是人生快乐的秘诀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论语?阳货》 有许多人外表上非常威风,而内心则非常空虚,好比一个小偷被人抓到时,嘴上非常强硬,而实际上内心非常害怕。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就会变得色厉内荏,外表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
  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一直对别人说他天不怕地不怕。一次他与一位贤者同乘一条船航行,当暴风雨来袭、船处于万分紧急之时,恶人跪下来大声祈祷。贤者轻声对他说:“安静吧,我的朋友,若天神发现你在船上,这船必沉无疑。”恶人马上沉默了。其实,有些人虽然口上说对自己的行为毫不在乎,其实内心的惧怕却是时刻存在的,尤其在危险来临之时。
  南先生说,反省自己时想到,有时生活窘迫,过着“穷不到一月,富不到三天”的日子,尽管表面上充阔气,内心却很痛苦,也是“色厉内荏”的一种,只不过自己不曾意识到。
  一对夫妇的一个朋友从国外回来,给他们带了一篮价格昂贵的苹果。夫妻俩觉得很新鲜,把苹果放在果盘里摆着,一直舍不得吃。后来妻子认为这样好的苹果放在一个普通的果盘里显得不协调,于是他们狠了狠心,买了价值不菲的水晶果盘,觉得只有这样才配得上这些色泽美丽的苹果。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发现放置果盘的茶几太旧了,实在不配,于是又买了一个新茶几。既然买了新茶几,肯定也要买配套的沙发,不久新沙发也搬回家了。更糟糕的事情也随后发生了:贵重的果盘、新式的茶几、流行的沙发和其他家具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于是他们再狠狠心,把家里的家具全换了一遍。家具换完了,再接着就该是房子了,他们最后下定决心,要换就换彻底。他们把旧房子卖了,又东借西凑,好不容易买了一栋新房。当二人坐在新家里计算着如何还清借债时,忽然发现他们已很久没有吃过苹果了。这是一则生活的寓言。
  求得内心的坦荡与安宁是人生快乐的秘诀,内外一致,不要陷入“色厉内荏”的陷阱中。人生本来是什么就是什么,生活原本应该怎样就怎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第1节:听南怀瑾讲《论语》(1)第2节:听南怀瑾讲《论语》(2)第3节:听南怀瑾讲《论语》(3)
第4节:听南怀瑾讲《论语》(4)第5节:听南怀瑾讲《论语》(5)第6节:听南怀瑾讲《论语》(6)
第7节:听南怀瑾讲《论语》(7)第8节:听南怀瑾讲《论语》(8)第9节:听南怀瑾讲《论语》(9)
第10节:听南怀瑾讲《论语》(10)第11节:听南怀瑾讲《论语》(11)第12节:听南怀瑾讲《论语》(12)
第13节:听南怀瑾讲《论语》(13)第14节:听南怀瑾讲《论语》(14)第15节:听南怀瑾讲《论语》(15)
第16节:听南怀瑾讲《论语》(16)第17节:听南怀瑾讲《论语》(17)第18节:听南怀瑾讲《论语》(18)
第19节:听南怀瑾讲《论语》(19)第20节:听南怀瑾讲《论语》(20)第21节:听南怀瑾讲《论语》(21)
第22节:听南怀瑾讲《论语》(22)第23节:听南怀瑾讲《论语》(23)第24节:听南怀瑾讲《论语》(2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